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蜀汉大臣杨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蜀汉大臣杨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709 更新时间:2024/1/2 13:41:29

杨仪生平简介

杨仪(约189年-235年),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

最初,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投奔关羽,任为功曹。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刘备赞赏,擢为尚书。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调为弘农太守。

建兴三年(225年)任丞相参军,此后一直跟随诸葛亮战斗。亮卒,他部署安全退军。亮生前定蒋琬继己任,仪仅拜中军师。

建兴十三年(235年),因多出怨言,被削职流放至汉嘉郡。但杨仪仍不自省,又上书诽谤,言辞激烈,最后下狱,自杀身亡。

杨仪的故事

一、投奔刘备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他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背离傅群前往投奔襄阳太守关羽。关羽任命他为功曹,派他为信使西行去见刘备。刘备与他谈起国家军事大计,议论政治得失,非常喜欢他,于是征召他为左将军兵曹掾。

二、改任太守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升任杨仪为尚书。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东征东吴,杨仪与尚书令刘巴不和,便被改任遥领弘农太守。

三、随军北伐

建兴三年(225年),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代行相府事宜,准备南行。

建兴五年(227年),跟随诸葛亮到汉中。

建兴八年(230年),被提拔为长史,加绥军将军。诸葛亮多次出军,杨仪总是帮他制订规划,筹措粮草,做事不用过多的考虑,很快就利索地处理完毕。军中礼节制度,都由杨仪安排和检查。诸葛亮深为爱惜杨仪的才干,借助魏延的骁勇,常恨二人不能很好相处,但又不忍心偏废他们任何一方。

建兴十二年(234年),杨仪跟随诸葛亮出军屯扎谷口。诸葛亮病逝于沙场。杨仪既率领部队退回,又讨伐诛杀魏延,自以为功劳特大,理当接替诸葛亮执掌朝政,于是招呼都尉赵正用《周易》卜筮,卦为“家人”,杨仪沉默不欢。

杨仪是怎么死的?

诸葛亮生前已有密奏,认为杨仪性情急躁狭隘,有意让蒋琬担当重任,蒋琬于是为尚书令、益州刺史。杨仪到京城后,被任命为中军师,没有部属,只是自己便宜行事而已。

起初,杨仪任先主手下的尚书,蒋琬为尚书郎,后来虽然都任丞相参军长史。杨仪每次随行,承担军中繁重的工作,自认为比蒋琬资历老,才能超过蒋琬,于是声色之间经常流露出怨愤表情,斥责他人叹息自己的言语发自内心。

当时人家都畏惧他出言不逊,不敢与他交往,只有后军师费祎前往慰劳看望他。杨仪对费祎表示自己的怨恨忿怒,说了许多以前的事,还对费祎说:“以前丞相去世时,我如果举兵前就魏氏,今日处世怎会落魄到这种田地呢!真是令人追悔莫及。”费祎便秘密地将这些话向上奏报。

建兴十三年(235年),杨仪被废为平民,流放到汉嘉郡。杨仪到了流放地,再次上书诽谤,语气措辞激烈,于是朝廷派人下到郡中捉拿他。杨仪自杀,他的妻儿老小回到蜀地。

杨仪的艺术形象

一、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杨仪登场于诸葛亮北伐之时。马谡拒谏失街亭一役中,身为长史的杨仪自动请缨,要前往代替马谡保守街亭,诸葛亮亦表示赞同,可见诸葛亮颇信任杨仪。

可惜杨仪未出发,街亭就已告失守。自此后,杨仪常随在诸葛亮身边,一起筹划及商议军中事务。第一百零一回中杨仪建议采用轮班分兵,以为长久北征之计,便深得诸葛亮所认同。

诸葛亮临死前,将重要遗命及撤兵之计交由杨仪主理,并预料魏延将会造反,嘱咐杨仪以锦囊之策加以应付。杨仪奉命行事,在与魏延对垒的阵前策动计谋,诈降魏延的马岱随即斩杀魏延。

当魏延与杨仪互相上奏攻轧时,吴太后认为“杨仪乃文人,丞相委以长史之任,必其人可用”;蒋琬亦对杨仪作出评价,指杨仪“为人虽禀性过急,不能容物,至于筹度粮草,参赞军机,与丞相办事多时,今丞相临终,委以大事,决非背反之人”;董允亦认为杨仪“才干敏达,为丞相所任用,必不背反”。

杨仪保诸葛亮遗柩回成都后,刘禅封他为中军师。可是杨仪却因为不甘官位下于蒋琬,常生怨言,更说出“当初宁愿投魏”的宣言。费祎向后主密陈杨仪之言,后主大怒,贬杨仪到汉嘉郡为庶民。杨仪自觉羞惭,最终自刎而死。

二、影视形象

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孟宪礼饰演杨仪;

2010年电视剧《三国》:陈珊珊饰演杨仪;

2017年电视剧《军师联盟》:陈立新饰演杨仪。

如何评价杨仪?

孙权: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

杨戏:威公狷狭,取异众人;闲则及理,逼则伤侵,舍顺入凶,大易之云。

陈寿:杨仪以当官显,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标签: 杨仪

更多文章

  • 三国蜀汉大将魏延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延

    魏延生平简介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平氏(今河南桐柏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升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拔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镇守汉中十年。刘备即位后,拜镇北将军。随同诸葛亮北伐,拜凉州刺史,封都亭侯,曾在阳溪大破费瑶和郭

  • 三国蜀汉尚书令李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严

    李严(?-234年),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时,李严押运粮草因为下雨道路泥泞延误时日,为推卸责任反而怪罪诸葛亮的北伐,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获罪,最终被废为平民,迁徙到梓潼郡(治今四川梓潼)。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

  • 三国蜀汉曹魏将领孟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孟达反叛几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孟达

    孟达生平简介孟达(?-228),字子度(小说《三国演义》中字子庆),本字子敬,因刘备的叔父名叫刘子敬,为避讳而改字。扶风郡郿人,三国时期人物。本为刘璋属下,后降刘备。关羽围樊城、襄阳时因不发兵救关羽而触怒刘备,于是投奔曹魏,在魏官至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此后又欲反曹魏而归蜀汉,事败而死。

  • 三国蜀汉将领马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马谡

    马谡生平简介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夜。建兴六年(228

  • 三国蜀汉大臣麋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麋竺

    麋竺生平简介麋竺(又作糜竺)(?-220年),字子仲。东海郡朐县(今江苏连云港西南)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臣。麋竺原为徐州富商,后被徐州牧陶谦辟为别驾从事。陶谦病死后,奉其遗命迎接刘备。与其弟麋芳拒绝曹操的任命而跟随刘备,在刘备最潦倒之时给予刘备很大的帮助,使他重新振作。刘备入主益州后,拜麋竺为安

  • 三国蜀汉谋士法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法正

    法正生平简介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郿(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名士法真之孙。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封法正为尚书令、护

  • 历史上的罨撒葛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罨撒葛

    “贪婪”是人类的标签,生而为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也是人类的本性,在古代身为皇族人可能打小就有某种使命在召唤,但是终究都是为了权贵和利益!身为辽国的皇子都会对皇位有所念想,罨撒葛也不例外。历史中的罨撒葛因为觊觎皇位被亲哥哥流放,就连唯一的女儿也早早死去!罨撒葛从小相对来说也

  • 如何评价汉武帝妃子李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夫人

    李夫人,出身低贱,因其美丽善舞。深得汉武帝喜爱。因兄长和平阳公主缘故,得到皇帝召见李夫人的兄长名叫李延年,是汉武帝宫中的乐人,善于歌舞,汉武帝非常宠爱他,一次,李延年陪武帝起舞,和着歌声。歌声大意曰:‘有位佳人,风姿卓越,倾国倾城。佳人难得‘汉武帝问道:有这样的佳人吗&rd

  • 北宋名将杨延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杨延昭

    杨家将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作为杨家第二代的杨延昭也是位妇孺皆知的人物。不过,小说毕竟是文学作品,与历史上的杨延昭的形象还是有一定的差别。比如说杨延昭虽然被人们称为“杨六郎”,可是根据史书的相关记载,他应该是杨业的长子!那么,历史上的杨延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接下来历

  • 北宋名将杨文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杨文广

    之前,已经介绍过历史上有关杨业、杨延昭的故事了,今天咱么你来说说“杨家将”的第三代人物,他就是杨文广!有人可能觉得纳闷,杨家将第三代不是杨宗保,他的儿子才是杨文广,明明是第四代,怎么历史上就成了第三代呢?其实,历史上的杨文广与小说中的形象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那么他到底是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