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蜀汉尚书令李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蜀汉尚书令李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264 更新时间:2024/1/20 23:24:22

李严(?-234年),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

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时,李严押运粮草因为下雨道路泥泞延误时日,为推卸责任反而怪罪诸葛亮的北伐,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获罪,最终被废为平民,迁徙到梓潼郡(治今四川梓潼)。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李严得知这个消息后,认为以后再也不会有人能够起用自己了,因此心怀激愤而病死。

李严的故事

一、早期经历

李严年轻时为郡中专职吏员,以才干知名。荆州牧刘表让他到郡中各县任职。曹操进入荆州时,李严正为秭归县令,于是西往奔蜀,刘璋用他为成都县令,又获得能干的名声。

公元213(建安十八年),任李严代为护军,在绵竹一带抵抗刘备。李严率领部下投降刘备,刘备任命他为裨将军。平定成都后,李严被任命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

益州因在刘璋治理下,法纪松弛,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刘备于是命军师将军诸葛亮、扬武将军暨蜀郡太守法正、昭文将军伊籍、左将军西曹掾刘巴和李严五人一起制定《蜀科》,后来成为了蜀汉的法律体系的基础。

公元218(建安二十三年),盗贼马秦、高胜等在郪县起兵,招集队伍数万人,到达资中县。当时刘备在汉中,李严不待另外发兵,只率本郡士兵五千人前往讨伐,斩杀马秦、高胜等人。其余人都四散逃命,回家为民。

不久后,越巂郡夷帅高定率军围攻新道县,李严前往解围,高定被击败后逃走。刘备于是加封李严为辅汉将军,兼任原郡郡守如前。

二、受命托孤

在犍为太守上,表现出其优秀治政能力:凿通天社山,修筑沿江大道,大兴土木,把郡城整修一新,以致“吏民悦之”,“观楼壮丽,为一州胜宇”。

李严性情孤傲,难以与人相处,在任期间大盖房舍满足一己之私,曾因迁移郡治官邸一事与持反对态度的郡功曹杨洪争执,杨洪一气之下主动辞职引退。

都督江州后,又与属下牙门将王冲发生摩擦,王冲自知为李严所疾恨,惧怕因此被诬陷罪名而叛逃降魏。李严自视甚高,护军辅匡等年龄与地位与李严差不多,但李严却不愿主动与他们来往。

公元222(章武二年),刘备伐吴败回,征召李严进永安宫,任命他为尚书令。公元223(章武三年),刘备病重,李严与诸葛亮一道受遗诏辅佐少主刘禅;以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留下镇守永安。公元223(建兴元年),被封为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

三、宦海沉浮

公元226(建兴四年),诸葛亮在汉中,准备发兵伐魏,于是想调李严率军镇守汉中,但李严想尽办法推脱不去,却要求划分五个郡作为巴州,让他担任巴州刺史,诸葛亮没有答应。

此前又曾劝诸葛亮应该受九锡,怂恿诸葛亮进爵称王,被诸葛亮加以驳斥。二人由此不睦,逐渐形合影离。

李严的同乡尚书令陈震出使东吴前,私下里对诸葛亮说“李正方腹中有鳞甲”,暗示李严心术不正,可能会制造事端。诸葛亮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认为自己与李严还是可以相忍为国、并肩合作的。

公元230(建兴八年),曹魏大司马曹真准备三路进逼汉川,为加强汉中防务,遂要求李严率二万人赶赴汉中阻击敌军。

李严不满被调离江州,在私下传言说司马懿等已经设置了官署职位来诱降他,诸葛亮知其意,于是上表迁李严为骠骑将军,又表其子李丰接替督主江州防务,李严这才愿意北上汉中。诸葛亮命李严以中都护署丞相府事务。李严改名为李平。

公元231(建兴九年)春,诸葛亮出兵祁山,李平负责督运粮草。夏秋之季,正逢阴雨连绵,粮草运输供应不上,李严派参军狐忠、督军成藩传话给诸葛亮,让他撤军,诸葛亮得到信后答应退兵。

李严听说军队已撤退,于是又故作惊讶,说:“军粮充裕,怎么又退军呢!”用意在于解脱自己督办粮草不力的责任,显出诸葛亮延误战机的错误。

他又上奏后主,说“军队伪装撤退,其实是用来引诱敌人好与其决战”。诸葛亮便将李严的前后书疏原本手迹递上去,李严的错误和矛盾一下子暴露无遗。李严辞穷理屈,只得叩头认罪。于是废李严为民,流放梓潼郡。

李严是怎么死的?

公元234(建兴十二年),李严听说诸葛亮去世,于是发病而死。李严生前常企望诸葛亮会再次起用他,考虑除诸葛亮之外,其它的大臣不可能再用他,故此激愤发病。李严之子李丰官至朱提太守。

李严的贡献

据《水经注》记载,李严在健为任郡守期间(214年222年), 还重新修筑了蒲江大堰,又叫“六水门”枢纽工程,使其能连接江的两岸。 东汉晚期,战乱极颇繁,都江堰、六水门等大型水利工程都严重失修。

李严上任后,重新整治水利工程,对当时的生产建设是有功绩的。李严的这次水利整治工程影响后世,以致于后来南宋时期的赐进士出身、工部侍郎、井研人李心传认为 “眉州通济堰,建安间创始”,把功劳记在了李严当时的盛举上。

如何评价李严?

诸葛亮:“部分如流,趋舍罔滞,正方性也。”“平为大臣,受恩过量,不思忠报,横造无端,危耻不办,迷罔上下,论狱弃科,导人为奸,狭情志狂,若无天地。自度奸露,嫌心遂生。”

陈寿:“都护李严性自矜高。”“彭羕廖立以才拔进,李严以干局达,魏延以勇略任,杨仪以当官显,刘琰旧仕,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标签: 李严

更多文章

  • 三国蜀汉曹魏将领孟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孟达反叛几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孟达

    孟达生平简介孟达(?-228),字子度(小说《三国演义》中字子庆),本字子敬,因刘备的叔父名叫刘子敬,为避讳而改字。扶风郡郿人,三国时期人物。本为刘璋属下,后降刘备。关羽围樊城、襄阳时因不发兵救关羽而触怒刘备,于是投奔曹魏,在魏官至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此后又欲反曹魏而归蜀汉,事败而死。

  • 三国蜀汉将领马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马谡

    马谡生平简介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夜。建兴六年(228

  • 三国蜀汉大臣麋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麋竺

    麋竺生平简介麋竺(又作糜竺)(?-220年),字子仲。东海郡朐县(今江苏连云港西南)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臣。麋竺原为徐州富商,后被徐州牧陶谦辟为别驾从事。陶谦病死后,奉其遗命迎接刘备。与其弟麋芳拒绝曹操的任命而跟随刘备,在刘备最潦倒之时给予刘备很大的帮助,使他重新振作。刘备入主益州后,拜麋竺为安

  • 三国蜀汉谋士法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法正

    法正生平简介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郿(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名士法真之孙。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封法正为尚书令、护

  • 历史上的罨撒葛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罨撒葛

    “贪婪”是人类的标签,生而为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也是人类的本性,在古代身为皇族人可能打小就有某种使命在召唤,但是终究都是为了权贵和利益!身为辽国的皇子都会对皇位有所念想,罨撒葛也不例外。历史中的罨撒葛因为觊觎皇位被亲哥哥流放,就连唯一的女儿也早早死去!罨撒葛从小相对来说也

  • 如何评价汉武帝妃子李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夫人

    李夫人,出身低贱,因其美丽善舞。深得汉武帝喜爱。因兄长和平阳公主缘故,得到皇帝召见李夫人的兄长名叫李延年,是汉武帝宫中的乐人,善于歌舞,汉武帝非常宠爱他,一次,李延年陪武帝起舞,和着歌声。歌声大意曰:‘有位佳人,风姿卓越,倾国倾城。佳人难得‘汉武帝问道:有这样的佳人吗&rd

  • 北宋名将杨延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杨延昭

    杨家将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作为杨家第二代的杨延昭也是位妇孺皆知的人物。不过,小说毕竟是文学作品,与历史上的杨延昭的形象还是有一定的差别。比如说杨延昭虽然被人们称为“杨六郎”,可是根据史书的相关记载,他应该是杨业的长子!那么,历史上的杨延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接下来历

  • 北宋名将杨文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杨文广

    之前,已经介绍过历史上有关杨业、杨延昭的故事了,今天咱么你来说说“杨家将”的第三代人物,他就是杨文广!有人可能觉得纳闷,杨家将第三代不是杨宗保,他的儿子才是杨文广,明明是第四代,怎么历史上就成了第三代呢?其实,历史上的杨文广与小说中的形象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那么他到底是个什么

  • 北宋名将呼延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呼延赞

    在中国历史小说上有三大家将,分别是《杨家将》、《薛家将》、《呼家将》。其中,《杨家将》、《呼家将》讲的是北宋年间的故事,而《薛家将》说的是唐朝时期的故事。之前,咱们已经介绍过历史上的杨家将、薛家将,还没有说过呼家将,这次咱们就来说说历史上的呼延赞,那么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接下来历史小编就带来

  •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洪秀全

    洪秀全简介: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是太平天国以驱逐侵略者恢复祖国的名义发动太平天国复国运动的领袖,原名火秀,族名仁坤,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是汉族客家人。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生于广东花县福源水村,后来移居到官禄布村。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