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重臣两广总督林则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清朝重臣两广总督林则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663 更新时间:2023/12/17 17:32:32

林则徐简介: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发作用。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林则徐生平故事:

林则徐,提到他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虎门销烟”这个让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一幕。这位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伟大的爱国者,他领导了禁烟运动,第一个奋起组织抵抗外国侵略,并放眼世界,探求新知,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被称为“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850年,清朝道光三十年,在广西道上,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的林则徐驰赴广西赴任,日夜兼程百余里,到广东普宁县洪阳镇后于11月22日猝然去世,终年66岁。这样一位朝廷官员在赴任途中忽然死亡,不能不让人们产生种种怀疑。历史上关于林则徐的死因说法各异,疑云重重。

一种说法认为林则徐是在赴任的途中病死的。在《清史稿》中就有着这样的记载,文中说林则徐“行此潮州,病卒”。施鸿保的《闽杂记》中,对于林则徐死亡前夕的情况还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公患痔漏久,体已羸,至是力疾起行,十一日抵潮州,复患痢,潮守刘晋请暂留养疾,不可。次日遂薨于普宁行馆。”

另有一些学者认为,林则徐积劳成疾而死,到了普宁时病情恶化乃是其直接的原因。林则徐一生为官40年,足迹遍及全国各地,曾经自称为“身行万里半天下”。这种长期走南闯北的动荡生活,给他的健康造成了极大损害。

林则徐是怎么死的?

而在禁烟运动中,他禁烟有功却反遭贬斥,被发往伊犁。在伊犁戍边期间,他又患了鼻衄、脾泄、疝气等病症,一直到后来也没有痊愈。道光三十年的时候,清廷因为广西的拜上帝教起义,屡次召林则徐回京就职,林则徐都因为自己的病体而未能奉召;最后清廷任命他为钦差大臣,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只得抱病驰赴广西督理军务。到达广东普宁县洪阳镇时,他的病情恶化,最后因医治无效而死。

林则徐在洪阳镇时,因为病重曾经在当地的“黄都书院”疗养。黄介生医生介绍当年曾祖医治林则徐病的经过时说:“林则徐十六日到揭阳后,县令怕承担责任,借口揭邑名医黄华珍已往普邑执业,请大人速往就诊。”当到达普宁洪阳时,“林则徐又吐又泻,经黄医生切脉后断定由于长期患病,身体虚弱,加上旅途奔波,外感风寒,以致又吐又泻。

病已危笃,仅能设法急救。当即立下脉论、症论、方论及附上药物。因为侍从医官系北方人,认为用药剂量太轻,没有给服。越日,黄医生复诊,断言‘昨天未服所付药物,现已病入膏肓,无救活。虽再服药,惜已失去治疗时机。”林则徐病逝后,黄华珍医生将诊病资料上报朝廷审核,御医确认用药正确,还亲赐“杏林春满”匾给黄医生。

还有的说法是根据林则徐的《讣文》和林则徐的儿子林汝舟的《致陈子茂书》等材料得出的结论,认为林则徐腹泻是因为没有服药且日夜赶路,所以病情日益严重;之后虽然服药后略有好转,但是由于仍旧在日夜赶路,所以导致“胸次结胀”,引发了心肺旧疾,以致“两脉俱空,上喘下坠”。如此元气大亏、脾胃虚寒的情况下,医生又错投了“参桂重剂”,结果又使咳喘加剧。林则徐已是66岁高龄的老人,哪里能经得起这样的折腾?终于因无法救治而死去。

与林则徐病死这种说法相对的是认为林则徐乃为洋商暗害而死。张幼珊的《果庵随笔》中记载说:“禁烟事起,广州十三行食夷利者,恨林公则徐刺骨……后公再起都师粤西,彼辈惧其重来,将大不利,则又预以重金贿其厨人谋,谋施毒。公次潮州(应为普宁),厨人进糜,而又以巴豆汤投之,巴豆能泄泻,因病泄不已,委顿而卒。

或劝其公子穷究其事,清例,凡毒死者,须开棺验视,家人忍而不请。其是疆吏虽微有所闻名,亦不欲多事。”广东《东莞县志·逸事余录》中所记载的内容与上述的记载大体相同,并且还直接指出了谋害林则徐的是广东十三洋行总商伍氏(伍绍荣)。因为伍氏曾被林则徐在查禁鸦片时缉拿,因此对林则徐记恨在心,这次听说林则徐起任广西巡抚,伍氏担心林再次复职督抚广东,所以就特地派亲信对林则徐施行谋害活动。

引起人们怀疑并坚定人们这种“林则徐被毒死”说法的主要原因是林则徐弥留之际所大呼的“星斗南”。“星斗南”是什么意思?有人考证,林则徐是福建人,福建话“星斗南”的发音与“新豆栏”相同。而“新豆栏”是广州十三行附近一条街名,当地聚居洋商。林则徐之所以大呼“新豆栏”,说明他在已经意识到是十三行洋商谋害自己,他的呼喊是提醒人们记住洋人和汉奸的罪行。

后来有学者指出,厨子投毒之事纯属乌有。林则徐是钦差大臣,随从必定是很多的,他的次子也伴随在身边。如此森严的戒备,一个来路不明的厨子想要下毒谋害,岂是随便就能做到的?还有一点,按照清朝的规定,像林则徐这样奉旨赴任的官员的食宿,应该由州县当局或驿站供应,不必自带厨子,那个厨子又怎么能得逞呢?

从十三行谋害的动机上说也是不足信的,因为林则徐此次赴广西,与广东十三行并没有直接利害冲突,十三行洋商必要冒如此大的风险谋害林则徐呢?然而各种推论都还没有足够充分的证据加以证明,因此这位民族英雄的死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证。

标签: 林则徐

更多文章

  • 吐蕃名将论钦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论钦陵

    公元七世纪中期,唐朝国力如日中天,四方诸国纷纷来朝。可就在此时,雪域高原上出现了一位绝世名将,他打败薛仁贵,歼灭十八万唐军,让唐朝畏惧三十多年,几乎无人能敌,他就是吐蕃名将论钦陵!然而,论钦陵的结局却很悲惨,不仅本人自杀,家族几乎被灭,剩下的后裔全部投靠唐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历史小编就

  • 唐朝太平公主李令月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太平公主有过几次婚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是唐朝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一任公主了,太平公主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有过几次婚姻?太平公主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太平公主是怎么死的?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太平公主简介:太平公主(约665年-713年8月1日),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也是安定思公

  • 汉朝平阳公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平阳公主有过几次婚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简介:平阳公主,名讳及生卒不详,汉景帝刘启与皇后王娡的长女,汉武帝刘彻同胞长姐。本封阳信公主,因嫁于开国功臣曹参曾孙平阳侯曹寿(曹时),故又称平阳公主。曹寿去世后,平阳公主改嫁汝阴侯夏侯颇。夏侯颇死后,又改嫁大司马、大将军、长平烈侯卫青。死后陪葬于茂陵。汉朝时一般以公主食邑或夫家封邑所在地

  • 唐朝高阳公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高阳公主

    高阳公主简介:高阳公主(?―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爱女,母不详。公主深得太宗钟心,嫁与名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恃宠娇纵。公主婚后与《大唐西域记》执笔人辩机私通,太宗知晓后大怒,腰斩辩机,杀奴婢数十人。公主非常怨恨,太宗驾崩,没有哀容。永徽四年(653年),公主欲夺房遗爱兄长房遗直所继承的爵位,诬告

  • 唐朝安乐公主李裹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安乐公主

    安乐公主李裹儿简介:李裹儿(684年-710年7月21日),即安乐公主。唐中宗李显之女,韦氏所生,有唐朝第一美人之称。出生时正值李显被武则天贬于庐陵,与韦氏赴房州时韦氏在途中分娩。因当时情况窘迫,匆忙中解下衣服做襁褓,所以取名为裹儿,她先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后又嫁给武承嗣之子武延秀。在唐中宗统治

  • 唐朝女官上官婉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简介: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人,祖籍陇西上邽,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

  • 战国时期赵国政治家蔺相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蔺相如

    蔺相如简介蔺相如,生卒不详,今保定市曲阳县相如村人。战国时赵国上卿,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蔺相如原为宦者令舍人。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rd

  •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廉颇

    廉颇简介廉颇,生卒年不详,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国苦陉(今保定定州市邢邑)人,嬴姓,廉氏,名颇,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公元前283年,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阳晋,赵王封他为上卿。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

  • 唐朝权宦李辅国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辅国

    世人皆看不起太监,可在古代,太监也能掀起腥风血雨,甚至影响时代的发展,朝代的更替。提起唐朝太监,人们第一印象大多是高力士,因为他给李白脱鞋之事太过脍炙人口。可要说唐朝最有名气的太监,却不是他,而是李辅国。根据历史相关记载,李辅国奇丑无比,却最后能成为唐朝中期权宦,更是唐代第一个封王拜相的宦官。从底

  • 金朝宗室宰相完颜承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完颜承晖

    完颜承晖,字维明,本名福兴。从小勤奋好学,贯通经史。承晖出身富贵,但没有沾染贵族子弟的不良习气。他的居室整洁、朴素,经常悬挂着宋朝司马光、苏轼的画像。他常说:“我以司马先生为师,与苏公为友。”平章政事完颜守贞,敬重承晖年少有为,与之成为忘年交。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