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末抗清名将卢象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明末抗清名将卢象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180 更新时间:2024/1/5 1:25:15

明朝末年,江苏宜兴出现了一位名将,他就是卢象升!别看卢象升是进士出身,但他却武艺高强,还训练出了一支精兵。卢象升率军转战各地,大小数百战,未尝败绩。可是在1639年,卢象升却在巨鹿之战中兵败被杀,血染沙场!那么,卢象升之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629年,皇太极率兵直抵北京城下,当时卢象升担任大名知府,他招募万人入京勤。此后,卢象升升任右参政兼副使,在此期间,他整顿大名、广平、顺德等地的兵备,组建了“天雄军”。之后,卢象祥率军转战四方,先后与高迎祥李自成等人作战,可以说是战无不胜,“身经百数十战,亲冒矢石,未尝挫衄”。

后来,崇祯帝对卢象升委以重任,提拔为兵部侍郎,总督宣府、大同的军务。在任期间,卢象升整顿军备、发展屯田,成为边镇的楷模,“天子谕九边皆式宣、大”。1637年十月,清军兵分两路,由墙子岭、青山关突入关内,并在通州会师,严重威胁北京的安全。崇祯帝急召宣府、大同、山西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京勤王。

崇祯帝赐给卢象升尚方宝剑,让他总督天下各地的勤王兵马。虽然卢象升名义上可以指挥全国的勤王军队,可以有两个人却能干预于卢象升,他们就是崇祯帝的两大宠臣,一个是内阁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的杨嗣昌,另一个是监军太监高起潜。与此同时,杨嗣昌、高起潜在得到崇祯帝的支持后,一直暗中试图与清朝达成和议。

对此,卢象升坚决主战的,他顿足叹息道:“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耳。”抵达北京后,崇祯帝在召见卢象升时,向其询问方略。卢象升毅然答道:“臣主战。”崇祯帝的脸色当场就变了,过了很长时间,他才说:“抚乃外廷议耳,其出与嗣昌、起潜议。”在与杨嗣昌、高起潜商讨对策时,卢象升和两人的看法不一致。

卢象升积极筹备战事时,遭到了杨嗣昌、高起潜的掣肘。卢象升没有办法,只好上书要求分兵,“宣、大、山西三帅属象升,关、宁诸路属起潜”,所以卢象升实际上的兵力只有不到两万人。可是没过多久,卢象升被削去尚书的职衔,“侍郎视事”。之后,总兵王朴又被调走,卢象升的兵力更加单薄。

与此同时,巡抚张其平关闭城门,拒绝向卢象升的军队发饷。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杨嗣昌操纵的结果。1639年1月,卢象升率军进驻巨鹿县贾庄,被清军包围于此地,他派人向五十里外的高起潜求援,对方不予理睬。卢象升并没有逃亡,他率领这支孤军与清军展开了一场大战。战斗从早晨七点持续到下午三点,明军炮尽矢穷,只得与清军短兵相接。

卢象升拒绝突围,“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壮烈殉国!卢象升死后,杨嗣昌还不相信,派人去查看情况。按理说卢象升战死沙场,应该得到朝廷的褒奖,可是由于杨嗣昌作梗,崇祯帝拒绝赠谥。其实卢象升非常清楚,他即使突围,也会遭到杨嗣昌的诋毁,难逃一死,还不如以身殉国。

标签: 卢象升

更多文章

  • 商鞅对于秦国有哪些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商鞅

    商鞅没有善终,实在是秦理之中。为何?且听怪人说。商鞅没有善终,是事实。死前于秦有功,死后同样也有功!死前之功大:兴农,练兵,立法‘强国商鞅变法,得益于秦孝公求贤令。二人互相支撑,秦国面貌日新月异,国力渐强。终于使秦国逐步成为战国的一个大鳄。但因为变法改革,触动旧势力利益,而埋下祸根。又

  • 明朝名士瞿汝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瞿汝稷

    明朝末年,随着欧洲的文艺复兴,欧洲国家开始了向世界的扩张之路,而古老的中国是他们对神秘东方的第一选择,而传教士则往往是先驱,所以在明朝末年有很多西方的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但是,当时在中国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还是儒家,所以这些传教士起初并不能为上层人士所接纳,传教活动进展缓慢。所以,最开始接触这些西方

  • 隋朝宗室汉王杨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杨谅

    杨谅(575年-605年),别名杨杰,字德章,小字益钱,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第五子,隋炀帝杨广同母弟,隋朝宗室。封汉王。仁寿四年(604年),因不满其兄隋炀帝杨广即位,于是起兵造反。不久被杨素率兵击败,之后被幽禁至死,享年三十岁。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受父宠

  • 西汉宗室淮南王刘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淮南王

    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刘彻是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因此,刘安比刘彻出身更近于刘邦,出身显然就比刘彻更高一辈。刘恒与刘安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刘恒为代王,刘长为淮南王。刘安是刘长的儿子与刘启是刘恒的儿子。所以,刘安与刘启是亲堂兄弟。刘彻是刘启的儿子。因此刘安是刘彻的亲堂叔叔。二,淮南王刘安是刘长的儿子。刘

  • 唐朝宗室太平公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太平公主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太平公主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只知道这个一些电视剧里面太平公主的结局,但是这个真正历史上太平公主的结局却不得而知了,其实很多历史知识不全是对的哦,所以今天给大家来说说这个真实的太平公主的历史结局吧!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唯一的女儿。自武则天临朝称制,至开元之初,太平公主一直活跃在大唐的朝廷之

  • 中兴唐朝的功臣宰相张柬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柬之

    武则天做了15年皇帝,执掌李唐江山长达45年。她在位期间手段强硬,杀伐决断,勤政爱民,丝毫不输唐太宗,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有“贞观遗风”的美誉。公元705年2月,时任宰相的张柬之与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等大臣一起,率领约五百禁军,诛

  • 陈朝末代皇太子陈深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深

    陈深,生于575年,他是张丽华的第一个儿子,因为母亲张丽华的缘故,从小就极受父亲宠爱。一开始陈深被封始安王,邑二千户,后来又是各种官衔:军师将军、扬州刺史,置佐史。陈叔宝可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加亡国之君,他独宠张丽华,张丽华的地位不亚于皇后,甚至张丽华叫陈叔宝干什么他都会干,就是这样一个昏君在宠妃张

  • 李斯在秦国统一前和统一后分别有哪些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斯

    作为一个旁观者,总是能对事件人物分析得头头是道,但这并不能说明旁观者就比当事人聪明。有句话叫做“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当你处在一个上帝视角来看待问题,自然可以表现得比当事人聪明睿智。比如秦朝的李斯被腰斩事件,作为旁观者,我们知道李斯的被害是必然事件,他的惨死也在料想之内,他

  • 东汉权臣董卓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董卓

    董卓父亲董君雅在担任豫州颍川郡轮氏县尉时,生下了董卓和董旻,所以分别给他们取表字:仲颖、叔颖。董卓随着父亲的离职而返回家乡,董卓年轻时喜爱行侠仗义,曾经到羌人部落游玩,与很多羌人首领结交。后来,董卓回乡耕种,一些羌人首领来看望他,董卓和他们一起回家,把耕牛杀掉款待众人。羌人首领们非常感动,他们回去

  • 清朝宗室和亲王爱新觉罗.弘昼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弘昼

    说到这个爱新觉罗弘昼其实很多人也都知道,他是雍正的第五个儿子,但是又有人知道这个人也不简单,也有很多人也不知道这个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人到底是谁吧,看看爱新觉罗弘昼的生平吧,看看这个爱新觉罗弘昼的结局吧,一起来学习学习!1、爱新觉罗弘昼简介爱新觉罗·弘昼(1711~17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