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名士祢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名士祢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739 更新时间:2024/1/3 18:38:03

祢衡(173年-198年),字正平,平原郡般县人,东汉末年名士。[1]个性恃才傲物,和孔融交好。孔融著有《荐祢衡表》,向曹操推荐祢衡,但是祢衡称病不肯去,曹操封他为鼓手,想要羞辱祢衡,却反而被祢衡裸身击鼓而羞辱。后来祢衡骂曹操,曹操就把他遣送给刘表,祢衡对刘表也很轻慢,刘表又把他送去给江夏太守黄祖,最后因为和黄祖言语冲突而被杀,时年二十六岁。黄祖对杀害祢衡一事感到十分后悔,便将其加以厚葬。

三国时期有一位叫祢衡的名士,他依附曹操,被曹操嫌弃,将他送给刘表;依附刘表,遭刘表厌恶,又将他转送给黄祖;黄祖以为得了个人才,但却将他杀了。祢衡是怎样一个人呢?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祢衡是平原郡般县人,年少时颇有才气,但却恃才傲物,目中无人。

汉献帝兴平年间(公元194年),天下大乱,祢衡到荆州避难,一路辗转来到许昌,想到那里谋一份职业。

祢衡十分自信,以为会有很多人赏识自己,便做了一块“名刺”,相当于今天的名片,遇到谈得来的人就赠给对方,方便联系。

哪知,当祢衡到达颖川时,由于他为人实在不堪,并没有交到朋友,他怀中的那块名刺一直发不出去,以至于快要磨平了。

有朋友见祢衡一直找不到工作,便劝他说:“何不去找找陈群?”。哪知,祢衡不屑地说:“陈群是个杀猪的,我怎能与这样的人结交呢?”

又有人为祢衡出主意说:“要不找荀彧、赵稚长碰碰运气?”祢衡仍然看不起他们,还说:“荀彧看起来像个吊丧的人,赵稚长是个伙夫。”

祢衡看谁都看不上,但他却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杨修,一个是孔融。他曾对人说:“我这辈子就佩服孔融和杨修,至于天下众生,皆无为之辈,不值一提。”

孔融和杨修也是恃才傲物之辈,嘴不把门,得了曹操,最终都被曹操所杀。祢衡与他俩做好朋友,那可真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孔融觉得祢衡是个人才,应该让他为国效力,便向汉献帝献上了一篇《荐祢衡表》,想推荐他到朝廷做官。

由于孔融的多次推荐,曹操对祢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打算召进宫见一面。哪知,祢衡并不给曹操面子,称自己得了狂病,不愿前往。

祢衡不去也就算了,还当着使者的面痛骂曹操,这让曹操十分受伤,有了想杀他的冲动。但曹操转念一想,祢衡人也算个名人,杀了他只会败坏自己的名声,便忍了这口恶气。

后来,曹操听说祢衡善于击鼓,便决定让他做一名鼓手。

有一回,曹操宴请宾客,请鼓手演奏。轮到祢衡上场,他衣服也不换,直接上去演奏了一曲“渔洋曲”,鼓声悲呛,闻者无不落泪。

祢衡演奏完毕,径直走向曹操。下吏喝斥祢衡,认为他不穿鼓手衣服是对曹操的大不敬。哪知,祢衡当众脱下全身衣服,赤身裸体站在曹操面前,随后,才漫不经心地换上鼓手的衣服。做完这一切,才大摇大摆地离去。

曹操目瞪口呆地看完祢衡的表演,笑着对人说:“我原本想羞辱祢衡,没想到反被他所羞辱。

祢衡回去后,孔融十分生气,责备他道:“你也算是一个读书人,为何干出这样有失斯文的事呢?”骂完,孔融劝祢衡最好回去向曹操赔礼道歉,争取宽大处理。

祢衡同意了,当他来到曹操军营前时,却穿着短衣短裤,头上缠一方巾,手持三尺长的木杖,坐在军营前开骂了。

曹操彻底怒了,对孔融说:“祢衡竖子,我杀他如同捏死一只麻雀。听说此人徒有虚名,我打算将他送给刘表,你看如何?”

曹操并不是不想杀祢衡,只是想借刘表之手除掉他。

当祢衡来到荆州时,刘表不明就里,以为得了一个人才,对其格外器重,并委以重任。刘表所有的文书、疏奏,没有祢衡的过目,就不能定下来。

有一回,由于祢衡外出,刘表让别人草拟了一篇文书。当祢衡回来后,看了别人干了他的活,气得将文书甩在地上,这让刘表感到十分害怕。

由于祢衡性格太过强势,把刘表的部下得罪了个遍。刘表也无法忍受,将祢衡献给了黄祖,欲借黄祖之手除掉他。

黄祖也很欣赏祢衡,让他处理一些文书方面的工作。祢衡起初也干得不错,还和黄祖的儿子黄射相处得很好。

有一次,黄射宴请宾客,有人送来一只鹦鹉。黄射向祢衡敬酒,请求他为大家写一篇关于鹦鹉的辞赋。

祢衡当即应允,他文不加点,一气呵成,立成一篇传颂千古的《鹦鹉赋》。

后来,黄祖在一艘大船上宴请宾客,祢衡又故态复萌,当众对黄祖出言不逊。黄祖一开始忍了,没有吭声。哪知,祢衡竟然放肆地指着黄祖的鼻子骂道:“你这个死老头!”

黄祖是有名的急性子,他可没有曹操和刘表那样的胸襟,便勃然大怒,下令手下将祢衡拖出去斩首了。

祢衡死时只有二十六岁,这样年龄死去的确有些让人惋惜。然而,祢衡的死是必然的,他没有死于曹操之手,也没有死于刘表之手,最终却死于黄祖之手。

祢衡之死,主要原因是不会为人处世。中国儒家奉行的处世之道是外圆内方,像祢衡这样的人显然与这样的法则背道而驰,四处碰壁也是必然的。

祢衡的悲剧在于,他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始终沉溺于天下才子他第一的幻想中。其实,祢衡他也没有炫耀的资本。论文章,曹操父子三人的影响力和艺术成就远在祢衡之上;论治国谋略,陈群,荀彧等人,哪一个才华都是他望尘莫及的。

正是由于祢衡性格的缺陷,身处危险之境却浑然不知,从而导致他必然的悲剧人生。

标签: 祢衡

更多文章

  • 清朝两江总督陶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陶澍

    陶澍(shù)(1777年1839年),字子霖,一字子云,号云汀、髯樵,湖南安化人,清代经世派[1]主要代表人物、湖湘经世派第一人、道光朝重臣。清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授庶吉士,任翰林编修,后升御史,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抚。道光十年(1830年),任两江

  • 西晋宗室齐王司马攸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攸

    今天要给大家说到的主人公,他的名字叫司马攸,是司马昭的二儿子,因为司马师没有儿子而被过继给司马师了,所以也可以说他司马师和司马昭“共同的儿子”。司马攸年幼时就十分聪明,成年后性格温和,亲近贤才亦乐于施予他人;而且爱读经籍,能写文章,尤其擅长写作书信,因而成了当时的模范,才能

  • 晋成帝司马衍的皇后:杜陵阳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杜陵阳

    杜陵阳,晋成帝司马衍的皇后。在古代,能成为皇后的一般都是家世、品行、样貌均出众的女子,杜陵阳也不例外,先来看看她的家世背景。杜陵阳的曾祖父是杜预,魏晋时期著名军事家,曹魏时任尚书郎,西晋后出任镇南大将军。祖父杜锡,官至尚书左丞。杜陵阳的父亲杜乂,官至丹阳丞。杜陵阳的母亲裴穆出身也不低,裴穆是太傅主

  • 唐太宗妃子燕德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燕德妃

    燕德妃(609~671年),本姓慕容,燕氏,墓志留白其名与字,涿郡昌平县(今北京市昌平区)人,鲜卑族。唐太宗李世民妃嫔,隋朝洛川郡公燕荣孙女,武则天姨表姐。据史书记载,燕德妃出身于北朝传统的军事世家。燕德妃的祖父燕荣在北周时跟从周武帝讨伐北齐;隋文帝时,又跟随杨广伐陈,平定晋陵、会稽。算得上是当时

  • 曹魏大臣贾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贾逵

    中国古代经常以官职来称呼一个人。经常看三国演义的读者比较清楚,刘备有个大名鼎鼎的外号“刘豫州”。但是,这个叫法有点名不副实。因为刘备并没有真正当过豫州刺史,他的豫州刺史是遥领的,是虚衔。而货真价实当过豫州刺史的便是本文要给大家介绍的贾逵,贾豫州。虽然世代是大户人家,但到了他

  • 三国曹魏大臣傅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傅嘏

    正元二年(255年),毌丘俭、文钦等在淮南发起勤王,司马师率大军东征,司马昭兼任中领军,留镇洛阳。期间,文鸯带兵袭营,司马师惊吓过度,再加上本来眼睛上就有瘤疾,经常流脓,致使眼睛震出眼眶,病重时,司马昭自京都到许昌省问,拜为卫将军。司马师死,魏帝曹髦命司马昭镇守许昌,令尚书傅嘏率六军回洛阳。这时候

  • 如何客观评价明朝孙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太后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历史上真实的孙太后有哪些功绩,其实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复杂的,因为我们知道这个孝恭章皇后其实从电视剧上知道的,真正历史上的这个孝恭章皇后其实并不会让人知道了,所以还是非常的尴尬的,所以下面我们可以来简单的学习学习下了,感兴趣的别错过了。孙太后是孝恭章皇后孙氏,她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

  • 宋英宗皇后高滔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滔滔

    高氏(1032年1093年),小字滔滔,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县)人。宋英宗皇后,宋神宗之母。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高氏拥有十分优秀的执政才能。执政期间,勤俭廉政,励精图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十分繁荣。因而,宋哲宗时期是北宋最后一个经济繁荣、天下小康、政治清明、国势

  • 北宋宗室舒国公主赵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舒国公主

    舒国公主赵氏(??),宋英宗赵曙之长女,母宣仁圣烈皇后。宋仁宗的孙女德安公主(其父赵曙即位前封郡主,登帝后而称公主)。元符三年(1100年),追封为舒国大长公主。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个人简介舒国公主(??),宋英宗赵曙长女,母宣仁圣烈皇后。原为德安公主。德安公主在仁宗

  • 三国曹魏玄谈家何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何晏

    在三国这段历史中,何晏这个人物并不算特别出名,但何晏有着很奇特的经历,他本身是一位有着独特魅力的人,在当时成功引起一股风气。何晏的才能并不是体现在战场上,而是在文化方面,何晏作为魏晋玄学的开创者,俘获了一批忠实粉丝。不过何晏的这个流派比较颓废,并没有太多正向意义,这在当时算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何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