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词人黄景仁生平介绍及评价 黄景仁作品诗句介绍

清朝词人黄景仁生平介绍及评价 黄景仁作品诗句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311 更新时间:2024/1/17 12:32:57

唐诗宋词名声之巨,以至于后世许多人,只闻李白杜甫、苏东坡辛弃疾。然而,从汉字诞生伊始,华夏民族的诗歌文化便一直被继承和发扬,先秦的诗经、战国的楚辞、汉朝的乐府诗……。唐诗宋词的成就,古今的确难以匹敌,但是不可否认,每个朝代的诗词,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魅力。

清朝的诗词,集前朝各代之大成,律诗工整博雅,绝句清新隽永,放眼整个古代文学史,也是可圈可点。同时,数百年国祚的满清王朝,也诞生了许多诗词名家,如钱谦益、吴伟业、袁枚、龚自珍,当然还有最令人惋惜的天才诗人黄仲则。

黄仲则,名景仁,字汉镛,一字仲则,江苏武进县人,据说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后裔。看到这个介绍,各位读者或许很陌生,但是说起“百无一用是书生”,定然是耳熟能详,这句诗便是出自黄仲则的《杂感》。他和清朝词人纳兰容若一样,才气逼人却英年早逝。

黄仲则有着诸多的头衔“天才诗人”、“清代李白”、“李商隐的继承者”,不过这些虚名,都是在他死后才流传开的,在他生前,可谓是穷困潦倒、颠沛流离。黄仲则的生平,在他的《两当轩集》多有体现,今天,我们便摘取一首绝句,来分析一下其人其诗。

《别老母》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第一句:开篇便是离别,别离自古有之,但黄仲则的离别,却令人异常悲戚。他素有才华,但屡试不第,处处碰壁,家中穷困,连房租都付不起,所以他只能不断的外出为各地官员做幕僚来争取生活费。

黄仲则早年丧父,长兄已逝,孤苦伶仃,如今母亲年岁已高,做儿子的不能在身边尽一份孝道,实在是惭愧又无奈,所以他只能忍着悲伤,拜别母亲。

第二句:可怜天下父母心,黄仲则的老母从来没有怨怪自己的儿子,哪怕儿子穷困潦倒,家中日日被人催债,但是她知道儿子是多么的优秀,当年的童子试名列第一,得到武进县令和常州知府的赏识,黄仲则所缺少的只是一个机会。

年迈的母亲只是担心儿子的病情,黄仲则不过30余岁,就重病缠身,如今还要远去河梁谋生,如何不让家中老母牵肠挂肚。第二句短短七个字,便将老母亲这种心情表现得尽致淋漓。

“白发”、“泪眼枯”,读完之后,脑海便不自觉浮现一个步履蹒跚、满头白发的老人,扶着门框,不舍的看着向自己拜别的儿子,眼泪早已流尽。

第三句:

此句笔锋一转,将镜头转到环境。黄仲则忍痛回首,抬眼望去,漫天的风雪,在昏暗的夜色之下,凄凄惨惨。柴门,风雪,夜,最能烘托凄惨的气氛,何况是一位重病的儿子与年迈母亲的离别。

第四句:黄仲则转身的时候,应该已是泪流满面了,他很想问一句,母亲您冷不冷?有没有什么想吃的?可有什么心愿想完成的?然而他问不了,他连最基本的陪伴都做不到,还能奢求更多吗?他只能把这些关心埋在心底,向着远方出发。

黄仲则拖着病体,缓缓前行,看着漫天的风雪,不禁感慨:此时有儿子,还不如没有,至少没有他这个“没用”的儿子,老人家还少了一份担忧。若是偶尔的离别,他又怎会发出如此沉重的慨叹,这定然是长久的漂泊,才会让黄仲则产生无尽的愧疚。

天才诗人的逝世

若非责任和生活,谁人不想在父母身边尽一份孝心,安享天伦,又有几人,喜欢在重病之时、在风雪之夜,远走他乡。黄仲则的一首首诗,都是源自对生活的无奈,而他的这种无奈,也是清朝广大百姓的无奈。

清朝文人在满口歌颂康熙乾隆的太平盛世之时,只有黄仲则替百姓发出不平的吟啸,揭露“康乾盛世”所掩盖的黑暗,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黄仲则得不到赏识,但这正是黄仲则的伟大之处。

终于,在乾隆四十六年,陕西巡抚赏识黄仲则的才华,资助他补官为县丞,但是需要等待空缺。在乾隆四十八年,因为债主逼迫,黄仲则再次带病去投奔朋友,想周转一些钱财,把债还上。让人难以预料的是,这次外出,竟是永别。

同年四月二十五日,黄仲则在河东盐运使沈业富家中,因病去世,时年35岁。他的挚友洪亮吉听闻之后,如遭雷击,星夜疾驰,千里奔赴沈业富家中。洪亮吉赶到之后,看着好友的尸身,黯然泪下:他发现好友黄仲则身边,连一件正经的衣服都没有,全被他变卖掉看病了。

怀着巨大的悲痛,洪亮吉为黄仲则安顿了后事,随后,他又将黄仲则的诗文收集起来,编撰刊印了《两当轩集》。诗集出版后,轰动了整个文坛,后世诗人,无不推崇黄仲则的诗。

包世臣言其:“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延君寿道:“其真能直闯太白堂奥,东坡之后,罕有其匹敌”。

后世对于黄仲则的赞誉,如果记录下来,能够写出一本书来,风月多么想黄仲则能够听到这些肯定他才华的赞誉,多么想对他说一句:先生您并不是百无一用,您是清朝最出色的诗人。

标签: 黄景仁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曹魏将领王凌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凌

    王凌,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著名军事家。他自小便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因此从小便接受良好的教育,拥有一身才华。在成年之后,他便被推举成为了孝廉,后来迁中山太守。在他治理期间吏治清明,颇有政绩,曹操征召他丞相府掾属。等到曹丕继承王位之后,他再次得到了升迁,官拜散骑常侍、兖州刺史。在洞口之战,他跟随在大将军

  • 平阳昭公主为唐朝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平阳昭公主

    南北朝统一后,乱世没有结束,很快出现了大分裂。这次分裂花了很短的时间。隋文帝的侄子李渊,只用了七年时间就打败了群雄,重新统一了天下。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统治整个国家,主要归功于唐高祖李渊优秀的儿女们,二儿子李世民和三女儿平阳公主。接下来我就为大家着重的介绍一下唐朝平阳公主。事实上,谈到公主,它给我

  • 唐朝“刀女”高惠通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高惠通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5月,虎牢关。窦建德一战而败,被秦王李世民俘虏。作为战败者的部属,高惠通也成为了唐军的俘虏。这一年,高惠通24岁。武德五年(622年))六月,高惠通被指派给李世民,成为了秦王府刀人。这一点,在出土的《大唐太尉秦王刀人高墓志铭》中得到了证实。据《墓志铭》:刀人,字惠通,勃海人

  • 为何称李纲为“太子杀手”?李纲这一生教导过哪些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纲

    为何称李纲为“太子杀手”?他这一生教导过哪些太子?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位有着“太子杀手”称号的李纲为什么在教导太子之后,却因各种原因使两朝太子两人被杀一人被废?李纲,隋唐时期的名臣,在杨坚还未建立隋朝时,就任北周齐王宇文宪的参军。隋朝建立之后,被隋

  • 南宋宰相汤思退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汤思退

    汤思退难在何处?为人难,做官难,归去难,人生何处不为难!汤思退是处州(今浙江丽水)人,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举进士,以右从政郎授建州政和县县令,后考取博学宏词科第一名,出任秘书省正字,从此,进入中央首脑机关,参与朝政,历任多职,按照《宋史·汤思退传》的说法是:“登郎曹

  • 三国曹魏西晋名将羊祜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羊祜

    陆抗是三国时期东吴最后一员名将,演义中有一个与他既是对手又是朋友的人:羊祜。我遍寻了三国志,关于此人的记载少得可怜,最详细的不过是评注里引用了〈晋阳秋〉的叙述以及习凿齿在后面一大篇不厌其烦的溢美之词。不得已,我们只有从一些零碎的记载里来一窥这位三国末期名将的风采。羊祜初次登场已经是公元二四五年左右

  • 明朝明宣宗皇后胡善详生平介绍及评价 胡善详为何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胡善详

    古代妃嫔一旦被皇帝打入冷宫,后半辈子基本职能与青灯古佛为伴,比如说汉朝的陈阿娇,不过明朝有一位皇后,虽然被废,但地位比新皇后还高,她就是被称为“明朝第一废后”的胡善详。胡善详,山东济宁人,公元1402年出生,是锦衣卫百户胡荣的第三个女儿,以忠厚善良、贤德仁厚闻名。公元141

  • 裴旻有哪些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裴旻

    大家都知道李白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而且李白这个人不止才华横溢,他的剑术更是十分的高超。甚至剑术被认为在唐朝排名第二,名副其实的绝世高手。李白在其诗《侠客行》也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千古名句。那么问题来了,唐朝剑术排名第一的究

  • 三国曹魏大臣凉州刺史杨阜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阜

    杨阜在三国演义里,着墨不多,因为罗贯中扬刘贬曹的立场,把杨阜轻描淡写,实际上,以杨阜的智、勇、忠、义、廉、直,即使不能与诸葛亮寺马懿相比,也应该和陈群、顾雍、二张等相比,直说了吧,他应该比大家很崇拜的赵云强。马超被曹操打败后,是杨阜第一个提醒曹操:“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

  •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领袖西蒙.玻利瓦尔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玻利瓦尔

    说起西蒙玻利瓦尔,相信大家都会比较耳熟了。他是拉丁美洲历史上著名的革命家、军事家以及拉丁美洲反殖民革命运动的领袖。1783年玻利瓦尔出生于委内瑞拉加拉加斯城的一个西班牙移民的商人家庭。玻利瓦尔的家庭很富有,有着大片的种植场,工人上千,同时还有着很多公司和房产。玻利瓦尔的家族在拉丁美洲承受着双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