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开国名将冯胜生平介绍及评价

明朝开国名将冯胜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902 更新时间:2023/12/8 9:05:02

冯胜,出身平常农民家庭,与其兄冯国用从小爱读兵书,通晓兵法布阵之道。两人在干活闲杂之余,会跟村里的拳脚师傅学习武术,相互比较,待成年后,两人已经是周围村庄里以勇武和才智闻名周围的一对兄弟。

元末时期,民生凋敝,世道混乱,下至贩夫走卒,上至豪强世族,都在全国各地发动起义,反对元朝的统治。在这样的局势下,冯胜和其兄长纠集附近的百姓,一起到附近的山上结寨自保。由于兄弟两人智勇双全的名声已经在附近各大村子传了数年,且兄弟两人为人豪爽仗义,平时也有不少人鞍前马后地跟随着,于是他们一呼百应,周围百姓们纷纷跟着上山结寨。

后来,在朱元璋攻打到至妙山的时候,冯氏兄弟打开寨门,主动投到朱元璋的队伍中。自此,兄弟两人在朱元璋帐下效力,特别是冯胜,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

二、南征北战

在投靠朱元璋后,冯胜的军事才能逐渐显露锋芒,一路跟随朱元璋四处征伐,以其才智和武勇多次取得小胜利,而冯胜真正立下大功,进入到朱元璋的核心人才队伍里,是在陈友谅袭击的时候。

当时,陈友谅进逼龙湾,朱元璋率军抵御,两军僵持在石灰山。此时,冯胜登高观察,发现陈友谅把主力放在左右两翼,企图用左右两边的攻击力量击穿朱元璋的防守,然而冯胜从高处发现了陈军的中路空虚,当即在两军交战时孤军突袭对方中军。

果然,陈友谅的中军在冯胜的雷霆攻势下迅速瓦解,败逃。朱元璋率军追击,进而拔采石,收太平。随后,冯胜率先锋部队攻击安庆水寨,解安丰之围,一路以雷霆之势攻克重重阻碍,建立了不下于常遇春的卓著功勋,为明朝开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根据史料记载,明朝建国后,仍有许多地区还未平定,割据势力依然在威胁明政权的稳固。时任太子右詹事的冯胜,继续奋斗在前线,与大将军徐达收服山西,一路北上,擒获北元丞相,受到朱元璋的嘉奖。并且,在徐达对北元作战失利的时候,冯胜独占鳌头,连战连捷,先后击败了扩廓帖木儿、上都驴、纳哈等北元主力,基本清楚北元对明政权的威胁。

三、加官进爵

元朝是马上民族蒙古人所建立的,是一个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朝代,他们所仰仗的是他们的武力。在经历了五胡乱华、南北朝割据、宋政权被各种少数民族政权欺负、到蒙古铁蹄践踏中原大地,数百年里,草原民族的军事力量已经强烈威慑住中原人。因此,尽管朱元璋已经收复了大部分中原地区,却始终处在对北元反扑的担忧之中。

而冯胜,在对北元作战中屡建奇功,彻底消除了朱元璋的烦恼,因此,在后来的开国元勋封赏之中,冯胜受封宋国公,位于李善长、徐达和常遇春之下。

冯胜享受这份待遇当之无愧,他是用实实在在的文韬武略获得的这份殊荣。根据记载,他在大将军徐达和李文忠去世之后,执掌兵权,对阵北元太尉纳哈率领的数十万精兵。面对北元精兵,冯胜所想的不止是如何正面迎战,而是有什么办法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他仔细研究周围地形后,发现有一条小路直通北元主力,于是,悄悄地派入卧底到北元军中,不断散发明军强大和投降有好处的消息,元军中的许多士兵和将军都动摇了。

然后,冯胜派出曾经俘虏但厚待的元军将领前往游说纳哈,邀请纳哈商谈,并在商谈之时招降了纳哈的大军,最终,兵不血刃地降服了二十万人,被朱元璋大加赏赐。

四、猜忌被杀

然而,俗话说“盛极必衰,物极必反”,为明朝拔除了一个个障碍的冯胜最终逃不过“鸟尽弓藏”的命运。

首先,在冯胜从征讨北元回来时,便有许多不好的舆论出现:冯胜私藏良马,结交北元贵族,娶蒙古女人等等。众所皆知,朱元璋的性格本就是猜疑心很重,加上“胡惟庸案”和“蓝玉案”的作用,朱元璋对这些功高盖主的文官武将越来越不放心。

其次,考虑到冯胜的功劳,朱元璋选择对其软禁,让他不得离开凤阳。冯胜眼见得当年一起作战的兄弟或是病逝、或是受到牵连被满门抄斩,心里害怕,惶惶得不得终日,于是时不时就跟朱元璋上奏要告老还乡,朱元璋答应了,但始终没有撤销监视。

最后,要了冯胜命的是蓝玉案和冯胜回乡后的行为。为了给年幼的朱允炆扫清未来执政的阻碍,朱元璋制造了蓝玉案,清除了大量旧臣,原本,不问朝政的冯胜不在其列。但是,冯胜在老家空地上铺上瓦砾,驾着马车在上面跑来跑去,制造出类似战场的声音。冯胜的苦中作乐,在朱元璋耳中变成了贼心不死、壮志未酬,于是,害怕朱允炆上位后,冯胜会和其他同姓诸王勾结,在蓝玉死去的同月,冯胜被召入京城,离奇死亡。

总的来说,冯胜确实有着出众的军事才能和眼光,其作战方式灵活,不会一味地依靠谋略或者勇武,这也是冯胜屡战屡胜,建立不下于徐达、常遇春的功勋之原因。

但是,人无完人,冯胜也有缺点,在战争中对金银财宝伸手,没有抵挡诱惑而越过底线,在朱元璋眼里,功劳再高都不可信任。而且,冯胜的悲惨结局也不是他一人之过,在两次谋反大案的作用下,朱元璋的猜疑心早已达到无以复加的境地,一点风吹草动,他都会警惕异常,更何况冯胜几乎是最后一个大功臣。为了朱允炆未来的稳固统治,朱元璋只好对冯胜痛下杀手,这是臣子的悲哀,也是帝王的无奈。

标签: 冯胜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王龁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龁

    说到这个秦将王龁是怎么死的也还是有很多说法了,因为历史上他的死和电视剧中的死不一样的,所以还是很值得大家推敲的,还有就是很多人对这个秦将王龁的“龁”字不会念,那么这个到底要怎么念呢?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吧!秦将王龁是战死在沙场上的。秦将王龁中的“龁”

  • 王翦和李牧哪个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翦

    王翦和李牧,都是战国末期的名将,一个是秦国名将,一个是赵国名将,既然是名将,很多人当然更在意他们的战绩了,而如果要做比对,自然也是要对比两人的战绩如何了。但毕竟两人的际遇不同,所处的阵营不同,因此他们各自行为处事也是很重要的一点,那如果从各方面来看的话,究竟王翦和李牧谁要更厉害一些呢?下面就让小编来

  • 战国后期韩国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生平介绍及评价 韩非为何被秦王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非

    韩非的思想对于嬴政来说,是非常欣赏的,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之后,对于他更是敬佩,也非常希望能够见到韩非,但尽管嬴政得偿所愿,最终韩非却并没有得到重用,甚至最后还被秦始皇赐死,而历史上韩非死后,嬴政赦免的消息才传来,但是为时已晚。但嬴政既然很欣赏韩非的才华,为什么却是这样对待韩非的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

  • 黄欢笑是个怎样的人?驼峰天使黄欢笑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黄欢笑

    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一场史无前例后无来者的大战蔓延了大半个地球,这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场之一,中国的士兵在战争中表现出的英勇无畏让整个世界都为之动容。在这场战争期间,美国与中国的关系还算是非常不错的。在战争期间,美国也派出一部分空军援助中国,其中就有著名的美国飞虎

  • 南北朝医学家徐文伯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徐文伯

    徐文伯,字德秀,祖籍东莞姑幕(今属山东诸城),后迁居丹阳(江苏南京),出身名医世家,其祖父、父亲皆精通医术,闻名于世。徐文伯少年时期就得到父祖的真传,“少承家传,医道日精”,医术越来越精湛。徐文伯入仕南朝宋,“耻以医为业”,因此常年侍奉皇帝,从不以&

  • 战国时期水利专家郑国生平介绍及评价 郑国一生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郑国

    韩国为了消耗秦国国力,想出一招“疲秦之计”,便是让郑国到秦国修建水利。按照韩国的想法,此举会让秦国拿出大量人力和财力在工程上,其余六国便有一刻的喘息机会。所以按理来说,郑国到秦国并不是真心为秦国发展,只是最后的结果出乎了韩国的意料。六国的确获得了一时的安稳,但这项大型水利工程

  • 北宋开国宰相赵普生平介绍及评价 赵普政绩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赵普

    《宋史》记载:“德骧判大理寺,其官属与堂吏附会宰相,擅增减刑名……”雷德骧性情耿直,嫉恶如仇,对宰相赵普持宠而营私舞弊的行为深恶痛绝。大宋开宝元年(968年)十月某日,当时任职大理寺丞的雷德骧找皇帝告状,不等皇帝召见,就怒气冲冲闯进讲武殿。雷德骧

  • 前阿富汗国王查希尔国王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查希尔国王

    说起阿富汗,相信大家不会很陌生了,一个经受了多年战争,社会动荡不堪的国家,各个势力都是你方唱罢,我方就登场。阿富汗这个国家早已国将不国,早就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至今的乱象不由的让众人感到悲凉。然而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阿富汗在巴拉克宰王朝查希尔国王统治时期确确是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乐土。至今仍有不少

  • 如何评价鳌拜这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鳌拜

    鳌拜(满语:Oboi),中国清初权臣。出身瓜尔佳氏,生年不可考,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以战功封公爵。鳌拜前半生军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后半生则操握权柄、结党营私。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康熙在黄锡衮、王弘祚等大

  • 战国时期齐国末代君主田建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田建

    秦国拿下韩、赵、魏、楚、燕后,就只剩最后一个齐国。齐王建乃齐国最后一位国君,面对强大的秦军齐王自知无力抵抗,最后选择开门投降。据说齐国灭亡后,国内百姓十分怨恨齐王没有早点联合其他诸侯国抗秦,这才导致国家走向覆灭。而齐王建以为自己投降后便能换取一个善终,实际上他还是太天真了。秦始皇的确给了齐王一个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