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宰相裴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唐朝宰相裴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151 更新时间:2023/12/7 7:31:07

安史之乱后,唐朝繁荣不再,直到唐宪宗时期,曾短暂地出现一段中兴景象,史称“元和中兴”。这是继“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之后,唐朝又一个太平时期。然而,大多数人知道“贞观之治”时期的房玄龄杜如晦,也知道“开元盛世”时期的姚崇和宋璟,却很少有人知道缔造“元和中兴”的宰相名叫裴度。

作为中晚唐时期的重要宰相,在唐朝国力衰微之际,裴度力挽狂澜,他任用韩愈刘禹锡李愬等名臣,竭尽全力稳住朝政大局。裴度担任20多年的宰相,在这期间,多次和奸臣、宦官、藩镇争斗,为唐朝做出杰出的贡献。因此有人说,唐朝之所以能在安史之乱后延续100余年,有两个人功劳最大,一个是郭子仪,另一个就是裴度。但很少人知道,裴度这样的大宰相,曾经丢过官印。

裴度,字中立,出自名门望族河东裴氏。但裴度少年时贫困潦倒,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一位禅师,禅师看了裴度的面相说:“你将来恐怕要遭遇横祸。”裴度因此努力做善事,又有一天,他遇到另一位一位禅师,这位禅师告诉裴度:“你将来可贵为宰相!”裴度于是大喜,开始发奋读书。

唐德宗时期,24岁的裴度考中进士,从此进入官场。在官场磨砺20余年,裴度终于成为宰相。裴度为人正直,善于用人,他推荐李愬平定蔡州之乱,引荐韩愈等名士。在刘禹锡被迫害时,他多方保护刘禹锡。裴度从不举荐没有才能的人为官,即使有才华,裴度还要看对方的人品。例如,唐朝诗人元稹(和白居易齐名)虽然才华出众,但人品一般,一直没有得到裴度的青睐。

裴度的一生,和宦官、权臣争斗多年,他能够全身而退,除了他深得人心以外,还因为他有不同常人的智慧,例如,裴度曾遇到一次“丢印事件”。

符印是各级官员办公的信物,在封建社会,除了皇帝的玉玺,行政能力最大的符印就是宰相的官印了。唐朝中后期,官场并不清明,有很多小吏为了谋取私利,时常有盗印的事情发生。没想到,裴度的宰相官印也曾被盗,让宰相府的幕僚们惊出一身冷汗。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裴度家中来了几位好友,晚上大家在一起饮宴,此时,有人趁乱在裴度家中盗走了宰相官印。裴度的幕僚率先发现官印丢失,惊慌失措,因为事出紧急,幕僚不顾家中有客,便到裴度耳边汇报此事。没想到,裴度却对幕僚说:“你先退下吧,千万不要声张!明天自然有人会把官印还回来。”

幕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宰相官印丢失非同小可,既然有人偷走了官印,此时应该立即下令搜查,要是晚了就来不及了。他不明白裴度为何不采纳他的建议,反而让他不要声张。

且说裴度,他得知宰相官印被盗以后,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也不管旁边心急如焚的幕僚,而是继续和客人举杯畅饮。

一直饮到后半夜,等客人们都走后,幕僚突然兴奋地出现在他面前,对他说:“相爷,官印果然又‘回来了!”裴度笑了笑,仿佛一切如他所料。

幕僚不理解,问裴度:“相爷,你当时为何不下令寻找官印呢?”裴度给出的回答,让幕僚佩服得五体投地,裴度说:

“胥吏辈盗印书券,缓之则复还故处,急之则投水火,不可复得矣。”《智囊全集》

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宰相官印非同小可,有小吏敢偷官印,必定是为了伪造文书。那么,他用完官印后肯定会尽快原物奉还。若我们昨晚就下令搜查,把小吏逼急了,他不得不毁掉官印以求自保。要是那样,我们就找不回宰相官印了,损失会更大。

裴度如此解释,幕僚如醍醐灌顶,焉能不佩服。

接下来,裴度下令多关注这几天的公文,很快就查出了盗取宰相官印的小吏。裴度用非常“淡定”的方式,轻松解决了“丢印事件”,真可谓智慧过人。

明朝大思想家冯梦龙曾评价裴度的“丢印事件”:

不是矫情镇物,真是透顶光明。故曰“智量”,智不足,量不大。

意思是说,裴度知道官印丢失,仍然泰然自若,并不是裴寂故作安闲,而是因为他实在绝顶聪明。这就是后人常说的“智量”。有些人,因为“智慧”不足,所以“度量”便不回答。而裴寂则是“智量”过人。

标签: 裴度

更多文章

  • 元朝将领石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石珪

    石珪在历史上属于一个比较冷门的人物,绝大多数网友可能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石珪生于南宋后期,他的一生经历,可以说颇具传奇。南宋军事疲软,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出在内部,而石珪在抗金路上,奉献出了自己的所有,最后是同金军连战数天,因粮草耗尽,导致兵败被杀。这次就准备好好讲讲有关石珪的生平故事,如果你对这

  • 沈括是什么人物 沈括是什么朝代的人 沈括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沈括

    最近不少人对这个沈括是什么人物比较感兴趣,很多关于沈括的问题也有很多,什么哪个朝代的,什么沈括的人物生平的,非常非常多了,下面小编对沈括这个人做一个详细的解析,如果你比较感兴趣的话,就速度来看看,他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吧,感兴趣的可以收藏看看。1、沈括是什么人物沈括是北宋时期的官员、科学家,沈括最厉

  • 东晋女诗人谢道韫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谢道韫丈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谢道韫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 谢道韫是历史上非常出名的才女,而且家里的条件也是非常好的,放到现在的话也算是一位官二代,毕竟她是东晋时期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可是谢道韫为什么对自己的婚姻不满呢?当初又为什么嫁给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谢道韫为什么对自己婚姻不满谢道韫是

  • 谢道韫绰号 怎么评价谢道韫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谢道韫

    说到历史上的才女道韫绰,相信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她是一位东晋诗人,更是著名诗人王羲之儿子王凝之的妻子。这样一位才女可想而知在历史上非常传奇了。而且她还有一个绰号,是因为创作对象而闻名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古代才女谢道韫绰号是什么谢道韫因创作对象而闻名的绰号人称咏絮才谢道韫(别名:谢道蕴、

  • 薛金莲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薛金莲

    薛金莲为说史演义《薛丁山征西》当中的人物,薛仁贵与柳金花之女,曾闯宫救父,参与西征,后因不服嫂子樊梨花挂帅,被樊梨花责打八十军棍,在樊梨花感化下,薛金莲终于认识了自己错误,姑嫂同心击败了西凉。后与窦一虎共同镇守锁阳城,薛家满门遇害后,曾助侄子薛刚复唐,最终为调停薛刚、薛强兄弟的争执,不幸累死。武艺

  • 唐朝有薛刚这个人么?薛刚的历史原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薛刚

    薛刚故事是民间评书和戏曲中薛家将系列的一部分,在其中角色为薛仁贵之孙,樊梨花与薛丁山的儿子,见于清代如莲居士的《反唐演义全传》以及流传至当今的评书、戏曲等。关于薛刚的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系统。两个系统的共同点是薛刚闹花灯,闯下大祸,以致全家被灭门。后来薛刚聚集兵马打回长安,得报怨仇并为家族昭雪。但

  • 唐朝有杨藩这个人么?杨藩的历史原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藩

    樊梨花大破白虎关,斩杀了杨藩,杨藩是谁呢?樊梨花为什么要杀了杨藩呢?杨藩是《薛丁山征西》中的人物,西番国的大将,全书中2号反派。任白虎关的总兵,其貌不扬,但是力大无穷,掌中一口金背大砍刀,有万夫不当之勇。与薛仁贵之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其父杨虎和寒江关总兵,樊梨花的父亲樊洪有交情,所以没出生前就

  • 唐朝有薛丁山这个人么?薛丁山的历史原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薛丁山

    薛丁山,薛家将人物,曾参与征讨西凉,先后娶窦仙童、陈金定、樊梨花为妻,之间曾三休三请樊梨花,薛仁贵去世,樊梨花挂帅,小姑薛金莲不服,违反军令,樊梨花重责薛金莲八十军棍,薛丁山和窦一虎(薛金莲夫君)秉公调和,才使姑嫂和睦如此,最终平定西凉,后薛丁山因其子薛刚元宵夜酒醉打死皇子,惊死高宗,被武则天下令

  • 五代十国时期政治“不倒翁”冯道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冯道

    古代官场上,我们常以“三朝元老”形容一个人资格老,不过在王朝更替频繁的乱世,却曾出现过夸张的“十朝元老”。而且,历史上竟然有两人达成了这种成就,比较巧合的是两人全部生活在五代十国时期,其中一位是历仕四朝十帝的冯道,另一位则是历仕六朝十五帝的杨凝式。冯

  • 曹魏重臣书法家钟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钟繇

    东汉末年,曹操手下可谓人才济济。就武将来说,既有于禁、徐晃、张郃、张辽、乐进这五子良将,以及夏侯渊、夏侯惇、曹真、曹仁、曹休等曹魏宗室武将。就文臣谋士来说,则有司马懿、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陈群等人。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钟繇,虽然也是曹操麾下的谋士,但是,在名气上,钟繇却明显不如司马懿、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