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晋宗室义阳王司马望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西晋宗室义阳王司马望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125 更新时间:2024/1/21 16:42:17

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祖父司马儁为颍川(今河南禹州)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司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个“达”字,当时号称司马八达。晋武帝司马炎诏书说:“本诸生家,传礼来久。”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对袁绍、袁术、王朗、陈群、荀彧、杨修等人一样,司马懿也出自东汉末年的世家大族。在此基础上,世家大族的支持,也成为司马懿能够篡夺曹魏大权的重要原因。比如在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变中,司马孚等人就参与其中。

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司马望,则是司马懿家族的一位名将。司马望(205年-271年6月17日),字子初,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曹魏时将领,西晋宗室重臣。司马朗的养嗣子(本司马孚次子),晋宣帝司马懿的侄子。在三国时期,司马望不仅参与了抵挡姜维北伐的战役,还在西晋建立之后官至大司马。对于大司马来说,地位在大将军之上,这可以说是西晋初期的武将之首了。

首先,根据《三国志》、《晋书》等史料的记载,司马望是司马孚(西晋时封安平王)的次子,年轻时被过继给伯父司马朗。司马望性格宽厚,有父亲的风范。在郡里任上计吏,被举荐为孝廉。后被司徒征辟为掾属,历任平阳郡太守、洛阳典农中郎将等职。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望跟随伯父司马懿征讨王凌。事后,因功被封为永安亭侯。嘉平三年(251年),王凌不满太傅司马懿专擅朝政,联合兖州刺史令狐愚谋立楚王曹彪为帝,事泄自尽,时年八十岁,夷灭三族。对于王凌的这场叛乱,无疑是忠于曹魏势力的反扑。虽然在公元249年,司马懿除掉了曹爽及其党羽。但是,忠于曹魏的将领却是大有人在。在此基础上,作为司马懿的侄子,司马望自然会站在司马懿这一边,以此和忠于曹魏的势力相抗衡。

在平定淮南三叛之后,司马望后来又升任护军将军,改封安乐乡侯,加职散骑常侍。嘉平五年(254年),大将军司马师废除齐王曹芳后,册立高贵乡公曹髦为皇帝。彼时,高贵乡公曹髦喜欢有才能的人,司马望与裴秀、王沈、钟会一同被他亲近接待,经常陪同饮宴。曹髦性急,裴秀他们在宫里任职,一召就到,但司马望是外官,于是特别赐给他追锋车一辆,配五位虎贲军。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尽管出自司马懿家族,但是,司马望却受到了曹髦的信任。

当然,在笔者看来,曹髦对于司马望的信任,或许也是希望分化和瓦解司马懿家族,促使其发生内耗。当时,司马师、司马昭相继辅政,把握大权,朝廷大事不过问曹髦,也即此时的曹髦,和东汉末年的汉献帝刘协一样,都被架空了。对此,司马望被曹髦宠待,心里感觉不安宁,于是请求外出任职。一定程度上,司马望此举化解了尴尬,也避免自己参与到司马昭弑君的事件中。虽然司马懿家族篡夺了曹魏大权,但是,司马望作为曹魏的臣子,内心还是有所纠结的,这和司马孚等人的情况比较类似。在曹魏后期,司马望出任征西将军,持节,都督雍凉二州诸兵马,司马望在任八年,威化清明严肃,他广泛的制定方针和策略,多次抵挡蜀汉大将姜维的进攻,关中地区都要依靠他。

比如甘露二年(257年)五月,魏将诸葛诞联合东吴在淮南起兵反司马昭。司马昭调关中兵力东下讨伐诸葛诞。蜀大将姜维乘机攻魏秦川(渭水流域)。十二月,姜维率兵数万出骆谷(今陕西周至西南),到达沈岭(今陕西周至南)。当时,魏在长城(今陕西周至南)积存大量军粮,且防守薄弱。面对蜀汉大将姜维的进攻,司马望和邓艾立即合军据守。姜维军进至芒水,依山为营。邓艾、司马望率军近水筑寨。蜀军多次挑战,邓艾、司马望坚守不出,两军长期对峙。次年三、四月间,姜维闻诸葛诞败亡,只得引军而还。

在司马懿、司马师等人去世后,司马望无疑成为司马懿家族的名将,承担着抵挡蜀汉北伐的重任。虽然司马望的能力不如邓艾,但是,司马望的官职在邓艾之上,也更加受到司马昭的信任。后来,司马望又被征入朝,拜卫将军,领中领军,掌管禁军。咸熙元年(264年),司马望升任骠骑将军,开府。八月,又接替何曾任司徒。同年十二月,司马炎(晋武帝)代魏称帝,建立西晋。在曹魏灭亡,西晋正式建立之后,司马望受封义阳王,食邑一万户,配给他士卒两千人。

对此,在笔者看来,在西晋取代曹魏的过程中,司马望执掌大军,可以称之为西晋的开国功臣了。泰始三年(267年), 晋武帝司马炎下诏任命司马望为太尉,中领军之职如旧。为他多配置了幕僚二十二人,并假借他羽葆、鼓吹。对于此时的司马望,在地位上仅次于司马孚了,也即受到了晋武帝司马炎的极度恩宠。

最后,在西晋建立之后,虽然蜀汉早已灭亡,不过东吴依然和西晋相抗衡。泰始四年(268年), 东吴将领施绩进攻江夏郡,使得边境骚动。朝廷命司马望统率步骑兵共两万人,出屯龙陂,为二方的重镇,又授予他假节,加大都督诸兵马。不久,荆州刺史胡烈击破施绩,司马望于是班师回朝。同年,东吴名将丁奉等人又进攻芍陂,司马望又率诸军迎击,还未到丁奉已经退军。不久,司马望被拜为大司马。魏晋时期,大司马地位在大将军之上,这可以说是西晋初期的武将之首了。泰始七年(271年),东吴最后一位皇帝孙皓亲自率军进攻寿春,朝廷再命司马望统率中军二万,骑兵三千,据守淮北。不久,孙皓撤退,司马望也停止进军。

在蜀汉灭亡之后,司马望又承担了防御东吴的重任,这促使他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西晋王朝的重要仰仗,毕竟,相对于其他将领,司马望自然更受司马昭、司马炎等人的信任。泰始七年(271年)五月二十三日(6月17日),司马望去世,享年六十七岁。朝廷赙赠许多财物,赐谥为“成”。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司马望这位名将,你怎么看呢?

标签: 司马望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裴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裴度

    安史之乱后,唐朝繁荣不再,直到唐宪宗时期,曾短暂地出现一段中兴景象,史称“元和中兴”。这是继“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之后,唐朝又一个太平时期。然而,大多数人知道“贞观之治”时期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也知道

  • 元朝将领石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石珪

    石珪在历史上属于一个比较冷门的人物,绝大多数网友可能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石珪生于南宋后期,他的一生经历,可以说颇具传奇。南宋军事疲软,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出在内部,而石珪在抗金路上,奉献出了自己的所有,最后是同金军连战数天,因粮草耗尽,导致兵败被杀。这次就准备好好讲讲有关石珪的生平故事,如果你对这

  • 沈括是什么人物 沈括是什么朝代的人 沈括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沈括

    最近不少人对这个沈括是什么人物比较感兴趣,很多关于沈括的问题也有很多,什么哪个朝代的,什么沈括的人物生平的,非常非常多了,下面小编对沈括这个人做一个详细的解析,如果你比较感兴趣的话,就速度来看看,他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吧,感兴趣的可以收藏看看。1、沈括是什么人物沈括是北宋时期的官员、科学家,沈括最厉

  • 东晋女诗人谢道韫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谢道韫丈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谢道韫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 谢道韫是历史上非常出名的才女,而且家里的条件也是非常好的,放到现在的话也算是一位官二代,毕竟她是东晋时期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可是谢道韫为什么对自己的婚姻不满呢?当初又为什么嫁给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谢道韫为什么对自己婚姻不满谢道韫是

  • 谢道韫绰号 怎么评价谢道韫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谢道韫

    说到历史上的才女道韫绰,相信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她是一位东晋诗人,更是著名诗人王羲之儿子王凝之的妻子。这样一位才女可想而知在历史上非常传奇了。而且她还有一个绰号,是因为创作对象而闻名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古代才女谢道韫绰号是什么谢道韫因创作对象而闻名的绰号人称咏絮才谢道韫(别名:谢道蕴、

  • 薛金莲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薛金莲

    薛金莲为说史演义《薛丁山征西》当中的人物,薛仁贵与柳金花之女,曾闯宫救父,参与西征,后因不服嫂子樊梨花挂帅,被樊梨花责打八十军棍,在樊梨花感化下,薛金莲终于认识了自己错误,姑嫂同心击败了西凉。后与窦一虎共同镇守锁阳城,薛家满门遇害后,曾助侄子薛刚复唐,最终为调停薛刚、薛强兄弟的争执,不幸累死。武艺

  • 唐朝有薛刚这个人么?薛刚的历史原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薛刚

    薛刚故事是民间评书和戏曲中薛家将系列的一部分,在其中角色为薛仁贵之孙,樊梨花与薛丁山的儿子,见于清代如莲居士的《反唐演义全传》以及流传至当今的评书、戏曲等。关于薛刚的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系统。两个系统的共同点是薛刚闹花灯,闯下大祸,以致全家被灭门。后来薛刚聚集兵马打回长安,得报怨仇并为家族昭雪。但

  • 唐朝有杨藩这个人么?杨藩的历史原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藩

    樊梨花大破白虎关,斩杀了杨藩,杨藩是谁呢?樊梨花为什么要杀了杨藩呢?杨藩是《薛丁山征西》中的人物,西番国的大将,全书中2号反派。任白虎关的总兵,其貌不扬,但是力大无穷,掌中一口金背大砍刀,有万夫不当之勇。与薛仁贵之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其父杨虎和寒江关总兵,樊梨花的父亲樊洪有交情,所以没出生前就

  • 唐朝有薛丁山这个人么?薛丁山的历史原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薛丁山

    薛丁山,薛家将人物,曾参与征讨西凉,先后娶窦仙童、陈金定、樊梨花为妻,之间曾三休三请樊梨花,薛仁贵去世,樊梨花挂帅,小姑薛金莲不服,违反军令,樊梨花重责薛金莲八十军棍,薛丁山和窦一虎(薛金莲夫君)秉公调和,才使姑嫂和睦如此,最终平定西凉,后薛丁山因其子薛刚元宵夜酒醉打死皇子,惊死高宗,被武则天下令

  • 五代十国时期政治“不倒翁”冯道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冯道

    古代官场上,我们常以“三朝元老”形容一个人资格老,不过在王朝更替频繁的乱世,却曾出现过夸张的“十朝元老”。而且,历史上竟然有两人达成了这种成就,比较巧合的是两人全部生活在五代十国时期,其中一位是历仕四朝十帝的冯道,另一位则是历仕六朝十五帝的杨凝式。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