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评价秦国首王秦惠文王嬴驷?

如何评价评价秦国首王秦惠文王嬴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813 更新时间:2024/1/17 16:37:42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因病去世,享年四十六岁。秦惠文王为秦孝公的儿子,原名为嬴驷。后人在评价秦惠文王之时,都认为他是位大有作为的秦国君主。后人将嬴驷评价为秦国四雄主之一。嬴驷在位时,将秦国的国土面积进一步扩大,并且加强了君主专制,为后代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秦惠文王即位后的第一个对手就是大名鼎鼎的商鞅。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秦国的法治建设已基本成功,倒是独掌大权的商鞅的存在成了秦国改革成果的最大威胁。秦国的法治建设是靠强力完成的,也就是商鞅所说的霸术。在法治建设完成后,秦国有两个人是双重性质的,秦惠文王和商鞅。他们由于拥有巨大的权力,既是法治的最强维护者,也是法治的最大危害者,而君主制下的法的象征只能是一个人。商鞅的悲剧根源就在这里。就算秦孝公没有暗示,秦惠文王也要除掉商鞅。像商鞅这种人,秦国不用,也必然是不会让别国来用的。秦惠文王在除掉商鞅后,以商鞅造反查无实证,公子虔和公孙贾纯属陷害为由,顺手除掉了二人及其大量党羽。秦孝公没有完成的收尾工作,由秦惠文王出色地完成了。

在《史记·苏秦列传》和《战国策·秦策》这两部历史著作中,有过这样的记载:苏秦凭着一张嘴,说动了六国联合对抗秦国。

然而,身挂六国相印的苏秦,最初拜访的却是秦惠文王。欲劝说秦王“连横”以吞并天下,成帝王之业。而秦王不听,对曰:“买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秦国虽有优势,但仍会受到六国联合的威胁。遂任凭苏秦以帝王霸业诱惑之,皆不为所动。嬴驷并不无“连横”之意,只待时机他不仅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还知道自己该什么时候去要。这就是他的远见。

在他即位期间,采用了张仪,并且对他进行了重用。张仪对秦惠文王在扩张领土上的建议便是连横。秦惠文王认为张仪说的很有道理,便毫无怀疑的进行重用。张仪主张秦国参与各诸侯复杂的斗争,秦国在参与过程中,进行谋利。在扩张上,秦国对东边的魏国下手,魏国抵挡不住来势汹汹的秦兵,败下阵来,魏国被迫割让15座城邑给秦国,秦国的领土大大的增加了。

樗里疾被秦人号曰“智囊”,他为秦王出谋划策,处理内政军事和秦国王族宗室大小事务皆井井有条。据《史记·张仪列传》和《战国策·秦策》记载,张仪先是往返于秦魏两国做官,一直劝导魏惠王依附秦国。而后魏惠王不听劝,张仪又给秦国出谋划策,大胜魏国,让魏国只好割地臣服。樗里疾的稳重和张仪的灵活是秦惠文王谋取天下的左右手。秦惠文王手下的人才还有很多,他让他们巧妙共存。

他对满庭谋士的态度是:不管你之前做的如何,在做下件事情之前他们都是平等的。不因上次的功劳而盲目继续听从,谁说得对,就听谁的。面对满庭谋士展示一己才能的争辩,他坐山观虎斗,高屋建瓴。始终坐在宝座上,从更高、更清晰的角度,去选择他需要的东西。

樗里疾是一位足智多谋的人才,秦惠文王很是欣赏他的才干。秦惠文王在位期间,派遣樗里疾率兵攻打魏国,樗里疾骁勇善战,在作战方面也有很高的技巧,樗里疾率兵攻入魏国后,夺取了曲沃,将他加入到秦国的领土中。后来,樗里疾先后攻打了赵国和楚国,都为秦国夺得了领土,扩大了秦国的疆土面积。

秦惠文王重用张仪连横破合纵,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亮点。对张仪,嬴驷求之,试之,任之,信之。在秦与到列国间复杂的邦交斗争中,多次逆转危势,击溃五国灭秦之兵。继孝公用商鞅之后谱写了又一页君臣合璧华彩篇章。自此,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国用士“不唯秦人”成为不变的路线。用张仪。又不唯采张仪之策。当张仪与司马错对是否平蜀发生激烈辩论时,嬴驷毅然委任司马错领军平蜀,展现了嬴驷审时度势,高屋建瓴的王者风范。

标签: 秦惠文王

更多文章

  • 明朝宗室晋定王朱济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济熺

    在明太祖洪武朝后期,大明北方边境上有一对双子星:朱元璋第三子晋王朱棡和第四子燕王朱棣。兄弟二人一个坐镇太原、一个坐镇北平,除了本府亲王三护卫之外,还分别节制山西和北平都司军事。洪武皇帝一生共有26个儿子和16个女儿,在这40个子女之中,最受朱元璋喜爱的无疑是他的嫡长子、皇太子朱标。那么除了太子以外

  • 三国曹魏宗室任城王曹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彰

    “三曹”指三国时期,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因他们父子兄弟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都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三曹与也是父子兄弟以文学见称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齐名。对此,在笔者看来,曹丕和曹植,无疑是在

  • 三国曹魏宗室名将曹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仁

    曹仁(168年-223年5月6日),字子孝,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从弟,陈穆侯曹炽之子。曹仁少时喜好弓马弋猎,领军之后,奉法守令。跟从曹操征战四方,破袁术、攻陶谦、擒吕布、败刘备,参加官渡之战,立下汗马功劳。接下来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赤壁之战

  •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厉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晋厉公

    晋厉公(?-前573年),姬姓晋氏,名寿曼(《左传》作名州蒲),晋国新绛(今山西省侯马市)人,晋景公之子,春秋时期晋国第27任君主(前580年-前574年)。晋厉公这位君主在位时,晋国依然是春秋最强大的诸侯国。比如在秦国、楚国的交战中,晋厉公所在的晋国,都取得了胜利。不过,对于晋国来说,日益崛起的

  • 金朝后期名将纥石烈志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纥石烈志宁

    今天打算和大家介绍一位比较冷门的历史人物,他是一位金朝将领,名叫纥石烈志宁。大部分的朋友应该都没有听说过他,纥石烈志宁虽然名气不大,但他一生却有着不俗的成就,曾生擒契丹首领移剌窝斡,还多次击败南宋军队,使得南宋被迫签下“隆兴和议”。对纥石烈志宁有一定兴趣的话,可以来做个简单

  • 清朝将领兆惠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兆惠

    公元1755年,清高宗乾隆登基20周年,乾隆想一展内心的抱负,决定出兵伊犁,一举荡平准噶尔。准噶尔部落首领噶勒藏多尔济畏惧清朝军队,在稍作抵抗之后,投降清朝。正在乾隆大喜过望时,准噶尔的另一位首领阿睦尔撒纳叛变,驻扎在伊犁的清军被围,清军著名将领班第以身殉国,清朝名臣鄂尔泰的长子鄂容安带兵突围未果

  • 唐朝名将李光弼郭子仪最好结局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光弼,郭子仪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末年到唐太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在历史学者看来,安史之乱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到了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

  • 如何客观评价长孙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长孙皇后

    文德皇后长孙氏(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鲜卑族,祖籍洛阳,小字观音婢,其名于史无载。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唐太宗皇后,唐高宗之母。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十三岁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武德末年,竭力争取李渊及其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

  • 民国名媛唐瑛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瑛

    唐瑛(1910年-1986年),民国名媛,其父唐乃安曾留学德国,是沪上名医。其兄唐腴胪是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的机要秘书。唐瑛多才多艺,嗓音甜美,身材苗条,衣着前卫。她毕业于上海教会贵族学校中西女塾。中英文兼优,能唱昆曲,还会演戏,曾主演过《少奶奶的扇子》,1935年秋,唐瑛在卡尔等大剧院用英语演

  • 如何客观评价长孙无忌?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长孙无忌

    李世民:①无忌聪明鉴悟,雅有武略。②昔黄帝得力牧而为五帝先,夏禹得咎繇而为三王祖,齐桓得管仲而为五伯长。朕自居藩邸,公为腹心,遂得廓清宇内,君临天下。③司空、齐国公无忌等,并策名运始,功参缔构,义贯休戚,效彰夷险,嘉庸懿绩,简于朕心。④无忌善避嫌疑,应对敏速,求之古人,亦当无比;而总兵萧驰野战,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