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孔雀东南飞焦仲卿是谁

孔雀东南飞焦仲卿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015 更新时间:2023/12/14 15:24:39

孔雀东南飞焦仲卿是谁

《孔雀东南飞》出自于《玉台新咏》,它是我国学历史上的第一篇长篇的叙事诗,也是乐府诗的发展历史上的高峰之作,它同被北朝的《木兰诗》被世人盛赞作“乐府双璧”享有极高的盛誉。

孔雀东南飞焦仲卿

这篇叙事诗的内容东汉时期在庐江郡发生的一起婚姻悲剧有关。这首诗的原名是《焦仲卿妻》或《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但是因为诗句篇首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所以又有《孔雀东南飞》之名。《孔雀东南飞》主要讲的是焦刘夫妇因为刘兰芝为焦母所不容而分离并且殉情的故事,批判了古代封建礼教的无情与残酷,也赞扬了焦仲卿和刘兰芝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勇于反抗的精神。故事剪裁得体,全诗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焦仲卿与刘兰芝夫妇的坚贞不屈、心心相印的形象跃然纸上,刘兄的蛮横无礼和焦母的顽固不化也刻画的入目三分。结尾焦刘死后化为孔雀的神话与梁祝化为蝴蝶一样,寄托了广大人民对恋爱自由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往。

焦仲卿是《孔雀东南飞》中塑造的一个形象,他是一个在东汉末年的庐江的小官,亦是刘兰芝的丈夫,文中与刘兰芝一起殉情。他性格鲜明,内涵丰富。焦仲卿是一个重感情的爱护妻子的,又听母亲话的青年,同时他也是性格软弱的人,软弱都只会接受命运的摆布,不会反抗,不会同命运做斗争,以至于最后和刘兰芝一同赴死。

刘兰芝焦仲卿结局怎么样

刘兰芝,她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年轻女性,庐江郡人氏,她是一个汉末的一个典型的小家碧玉,能织布裁衣又会琴棋书画,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多才多艺、聪明能干、知书达理的闺中少女。

刘兰芝

在十七那年她出嫁了,嫁与庐江郡的一个叫焦仲卿的小吏。在焦仲卿家里刘兰芝日夜操劳,每天都是起早睡晚,勤劳的做着家务活,一日三餐,洗衣织布都是她一人在操持,一天到晚没有一刻是能停下来休息的。把这样简简单单的一个四口之家打理的有条有理。焦仲卿心里很满意,时在妻子身边耳语,情话绵绵,其乐融融。但是焦母看了心里很是生气,开始处处刁难媳妇,最后将刘兰芝逼回娘家。在回家被逼着改嫁时,刘兰芝趁人不备,投河自尽了。

焦仲卿一庐江小吏,是东汉末年一个自小就是知书达理,受过良好教育,在长大成年后又在仕途上有所建树的士子。这样的男子应该是有上进心,胸怀大志的人,具有着作为一名中华传统知识分子的特征他知孝道,为人重情重义,同刘兰芝有幸福美好的生活。但是他是由他母亲独自抚养长大的,如此的身份和成长历程和刘兰芝是完全不同的。这样造就的焦仲卿表象上看去是一个坚强的男子,其实是一个软弱怯懦的人。他既上进又消沉。在同刘兰芝的幸福生活中,焦母却十分不喜要拆散两人。是同自己相敬如宾的妻子生活,还是继续和含辛茹苦的把自己抚养成人的寡母相依为命,在两个人的选择之间他犹豫。所以才会与母亲反抗,最后又被迫让步,乃至一退再退,最终酿成爱情悲剧,夫妻二人殉情而死。

焦仲卿母亲是怎么样的人

焦仲卿的母亲,以下简称焦母。文学作品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反应的是当时的时代背景,焦母的行为也实属情有可原。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东汉,焦母的独断专横是可以理解的,儒家经典中“孝”是捍卫封建家长权威最坚实的后盾。

焦仲卿母亲

我们无需批判焦母,毕竟在中国封建社会早起,这种封建思想盛行的年代,焦母这样的形象屡见不鲜。虽说焦母毁了焦刘夫妇的美好婚姻,但焦母尝不是失去了自己亲爱的儿子,谁又能说焦母不是封建礼教和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呢。

更多文章

  • 解密真实的芈月:在位期间反复派兵攻击祖国楚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解密,真实,芈月,在位,期间,反复,派兵,攻击,祖国,楚国

    秦国人虽然勇武刚烈,却生性耿直为人仗义,故而秦国历史上,兄弟相残,争权篡位的事情并不多见。自公元前2100年大费得赐嬴氏到秦始皇统一中国,47世1879年,只出现过4次兄弟争位大臣弑君的流血事件。相比诸侯列国,比如卫国,根正苗红周武王的胞弟,公元前1046年立国,到公元前240年秦始皇六年灭亡,37

  • 悲惨!揭秘封建社会皇太子的凄苦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悲惨,揭秘,封建社会,皇太子,凄苦,命运,封建,会的,皇太子

    封建社会的皇太子,又称储君,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和尊贵。然而,皇太子也是一个风险度极高的角色,在被朝中诸臣抬举和追捧的同时,也会因此招来皇帝的担心和猜疑。网络配图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即使是亲生儿子,仍有履冰临渊之危,朝不保夕之虑,在权力魔杖面前,亲密无间的父子关系往往变得冰炭难容。别的

  • 魏征的官场之路:靠骂老板闯出一条晋升捷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魏征,官场,之路,老板,闯出,一条,晋升,捷径,魏徵,敢犯

    魏徵以敢犯龙颜极言直谏而名于史。武死战,文死谏,魏徵死谏起来对皇帝老子也不留任何情面,唐太宗对其亦是敬畏三分。这在“巍巍朝庙堂,都是阿谀场”的官场里头,算得上是一个异数。在当朝及后世的印象中,魏徵成了一个肝胆铿锵,刚烈竣切,丝毫不见奴颜媚骨的硬汉子角色。网络配图在官场里头生存的大法则是顺龙鳞,而非逆

  • 曾直言犯上指摘皇帝过失的韩愈为何蜕变成懦夫?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曾直言,直言,犯上,指摘,皇帝,过失,韩愈,为何,变成,懦夫

    核心提示:长庆三年(823年)早春,韩愈邀同僚张籍游曲江,写下《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网络配图 春景是美艳极了,但与社会现状反差强烈,令人反感。后世的陆游、文天祥都批评韩愈“独善其身而置朝堂时弊于不顾”,今人也指责这时的韩愈已从一

  • 商鞅变法为什么是四大变法中唯一人死政存?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商鞅,变法,为什么,四大,中唯,一人,死政,商鞅,变法,王莽

    商鞅变法、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变法。这四大变法之中只有商鞅变法没有“人死政废”。为什么只有商鞅变法这样,而其他的变法都最终失败了呢?一:秦国旧有勋贵势力最弱在“战国七雄”中,秦的立国时间最晚。秦正式立国以前,秦的领地被称为“西戎之地”,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秦立国以后秦国

  • 陕西公布甘泉宫考古成果:芈月在此处诱杀义渠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陕西,公布,甘泉,考古,成果,芈月,此处,诱杀,义渠,芈月

    在芈月传中,芈月色诱义渠王,并最终将其杀于甘泉宫。你可知道,甘泉宫在哪,现状如何呢?12月7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甘泉宫考古调查成果。图片来源于网络甘泉宫遗址地处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北部。《史记·蒙恬列传》云“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因此一般

  • 清朝的乾隆皇帝为何爱把自己打扮成文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乾隆,皇帝,为何,爱把,自己,扮成,文人,大型,人文

    大型人文纪录片《当卢浮宫遇到紫禁城》中,有这样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节:同为那个时代世界上两个最伟大的统治者,中国的乾隆皇帝与法国的拿破仑皇帝在画家的笔下展开的形象完全不一样:拿破仑皇帝喜欢画家把自己描绘成战神,而乾隆皇帝则更愿意画家把自己打扮成文人。两位统治者形象的截然不同,代表的是中国与西方在国家发

  • 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不忘关心家乡的朝廷高官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伯温,不忘,关心,家乡,朝廷,高官

    刘伯温是浙西南地区历史上最著名的高官,于元末的1311年出生于处州府青田县南田(今文成县境内)。他自幼聪颖异常,29岁考中进士,后辞官回故乡隐居。网络配图刘伯温隐居青田期间,潜心著述,将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见解进行了一番总结,撰写了著名的《郁离子》一书。当时,全国各地反元起义风起云涌,刘伯温独

  • 揭秘是什么原因注定吴三桂难以成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揭秘,是什么,原因,注定,吴三桂,难以,大事,崇祯,七年,三

    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公元1644年4月25日),崇祯皇帝在统御天下十七年之后,自缢身亡。同一天,闯王李自成进入北京。第二天,从关外赶来护驾勤王的吴三桂走到山海关之时,得知北京“沦陷”的消息,他便在山海关驻扎下来。他知道,崇祯时代已然是过去式,现在是李自成的“大顺”时代了。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时此刻,

  • 揭秘东汉废太子刘强为何要主动辞去太子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揭秘,东汉,太子,刘强,为何,主动,辞去,之位,武帝,刘秀

    光武帝刘秀一共有十一个儿子,郭皇后郭圣通生了五个,光烈皇后阴丽华生了五个,许美人生了一个,东海王刘强是长子,郭圣通所生。刘秀称帝后,阴丽华提出辞让,然后立郭圣通为皇后,立刘强为太子。太子刘强辞太子之位十六年后,急躁暴烈的郭圣通废后,阴柔婉转的阴丽华上台。连刘秀自己都说这不是什么好事,不许群臣上寿称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