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心经全文介绍

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心经全文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594 更新时间:2023/12/5 3:17:08

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心经全文介绍

欧阳询是我国唐代著名书法家,潭州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人。他从小就非常聪明,在隋朝时就已经小有名气,曾经做过太常博士。他也被封为是初唐四大家之首,在当时的社会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欧阳询心经图

欧阳询书法从魏晋流传下来的经验中又揉合了众家之所长,最终自成一体,有了自己书法的特地单。他下笔的手法和古隶相似,比较凝重沉着,转折处非常利落。欧阳询的书名在当时可算是名扬天下,在唐代那种书法学发展迅速而鼎盛的时期,凡是有人提起楷书,都会说起欧阳询。不过欧阳询在书法上依旧兢兢业业,时时钻研。

欧阳询写的《化度寺禅师舍利塔名》《皇甫诞碑》等著作被誉为唐人楷书第一”, 他无论是用笔还是结体都十分的严谨肃穆,后世人所说的“欧阳结体三十六法”,就是从他的楷书里面摸索出来的经验。

《心经》全名是《般若菠萝蜜多心经》,是我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佛教经典书籍,虽然全文只有二百六十字,却是完整的概括了六百卷的《般若波罗蜜经》的所阐述的核心精华。菩萨想要成就无上智慧,就必须要修习《心经》,这本书值得反复的思考,而欧阳询的书法更是锦上添花,给予了这部《心经》更特殊的意义。是现存的相对比较完整的欧阳询的珍贵文化遗产之一,也在中国的书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不可磨灭的地位。

欧阳询书法特点在于哪里

欧阳询是我国唐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祖籍是在潭州临湘也是就是现在的湖南省长沙市人,他自小时候就聪明机智,思维敏捷,后来更是对史书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可以说的上是博览群书。

欧阳询书法

而其中他又对书法特别痴迷,最喜欢联系羲之的书法,后来在王羲之的基础上,柔和了汉隶的特点,自成一体。在隋朝时期他的书法就非常有名,后来又担任太常博士一职。

他的书法继承了魏晋时期的经验和特点,又在汉隶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自己的风格,用笔从古书中出,所以浓重磅礴,干净利落,疏密相当,紧密结合,可以用“险劲”两个字概括,在当时就曾名扬到其他的国家,曾有朝鲜使者慕名而来,可见欧阳询在当初的书法界的名气,可是他却依旧不骄不躁,照样严谨小心的练习书法。

据说欧阳询的相貌丑陋,但是他聪明有觉悟,他的书法对后世影响很大,被称为初唐四大家之首,而后世所流传出来的“欧阳结体三十六法”也是从他的书法中总结归纳出来的规律和方法,对后世后人们的书法入门提供了重要的方式。

他的书法整体来说相对严谨,字体偏长却分布均匀,气势非常奔放,虽然多数向右倾斜,不过重心很稳固,几乎没有倾斜的感觉,他书法的这一特点是后世人竞相练习的重点。

欧阳询恭公碑译文是什么

碑,石碑。碑文,就是石碑上刻得字,我国大多的石碑都是葬碑,上面所刻的字当然就是墓志铭了。据记载虞恭公碑高约为三点六米,宽一米多,是唐太宗昭陵的陪葬碑之一。

欧阳询虞恭公碑

公元637年,由已经八十一岁高龄欧阳询在岑文本编撰后所书写的。全文有二十八行,每行约五十九个字,共约两千八百个字。经过风雨的侵蚀,现在所存仅八百多字,从整体上来看,该碑分布均匀,结构严整。书写平正密合,笔法严整,字正笔圆,结构颇见古韵,被评价为楷书之最,为后世所效仿,其文学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宋代时期,碑石的下半部分出现了断裂,同时又因为小孩的嬉闹,使得下半部分的位置有所移动。在当时对该碑的评价虽然高,但是学习的人并不多。宋朝的拓本最多也就是上半部分的八百多个字,之后又有翁方纲和罗振玉等人进行修补,为人们提供了参考资料,可惜的是其释文一直未能有幸与世人见面。

标签: 楷书大家之一欧阳询心经全文介绍楷书大家之一

更多文章

  • 姜夔踏莎行思想内容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姜夔踏,莎行,思想,内容,赏析,姜夔踏,莎行,思想,内容,赏

    姜夔踏莎行思想内容赏析《踏莎行·燕燕轻盈》是姜夔的一首词,前面三句用以记录梦境,借“燕燕”来形容梦中人的轻盈体态,“夜长”下文中词人想象伊人对于自己的思念,看上去是在讲述他人,但其实写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而“离魂”则是运用幽离的笔触写出了伊人魂牵梦萦,将自己全身心投入真爱的深情。踏莎行 姜夔该词的后

  • 蔡京是奸臣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蔡京,奸臣,蔡京,奸臣,千百年来,京都,是以,形象,现在,大

    蔡京是奸臣吗?千百年来,蔡京都是以奸臣的形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千百年来也都为人所不齿。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流行为很多历史上的恶人翻案,当然也有人为这位“大奸臣”站出来说话。薛中锐饰蔡京我们先将小说中描写的那个蔡京扔到一边,从历史的角度重新来看这个人。蔡京四岁就能背诵经典,二十三岁中进士。后来蔡京

  • 隋炀帝杨广有千秋之功为何却被称为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隋炀帝,杨广,千秋,之功,为何,被称为,昏君,古代,帝王,大

    古代的帝王,大臣在死后,官方会根据他在世的功绩和行为,给一个总结性的谥号,或是褒奖或是批评或是同情,例如汉文帝,汉武帝,明成祖等谥号,“文”“武”“成”这样的字眼就带有明显的褒义。“文”说明他文治内政做得好。“武”说明他开疆拓土有功。有些则是批评的,比如,隋炀帝,周厉王,周幽王等等。一听就不是好词。

  • 听说要当皇帝他直接昏过去了 结果被抬上龙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听说,皇帝,直接,过去了,结果,龙椅,中国,历史,大潮,因为

    中国的历史大潮中,因为皇帝的位置,那可是不择手段,拼死拼活也要当上皇上。要说当时没有人愿意当皇帝,那可真是一点都不让人相信。可是我要说真的有一位他就是不想当皇帝,那能怎么办?你们会想,这个人不当,有人自然有人愿意去代替。但是说真的,除了他不想当,当时的人也没有想做的。网络配图而且他这个皇帝可是在他哭

  • 大清最悲惨同治皇帝:死于梅毒尸骨被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大清,悲惨,同治,皇帝,死于,梅毒,尸骨,咸丰,热河,驾崩

    咸丰帝热河驾崩后,由他当时唯一的一个年仅6岁的儿子载淳继承大位,年号同治,第二年(1862年)为同治元年。同治即位后,尊封咸丰帝的皇后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徽号“慈安”;尊封自己的生母、贵妃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由于慈安居于东宫,慈禧居西宫,历史上又将其称为东、西太后。网络配

  • 为何说顺治就算出家也会是个花和尚?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为何,顺治,就算,出家,也会,是个,和尚,金庸,鹿鼎记,顺治

    金庸在《鹿鼎记》,说顺治皇帝出了家,康熙皇帝还派出韦小宝前去伺候。那么?顺治有没有了出家?他当然没有出过家。网络配图不过关于他出家的传闻也并非空穴来风。据满文档案记载,顺治皇帝14岁那年,也就是1651年冬天,他在遵化打猎时,认识了一位在山洞内修炼的别山法师,经过交谈后很受震动。从此之后,他就和佛教

  • 揭秘为何古代的君王更加信任宦官?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揭秘,为何,古代,君王,更加,信任,宦官,其实,一直,以来

    其实一直以来,把宦官当成受过宫刑的人是不科学的。早在隋朝,隋文帝就已废除了宫刑,而后来的宦者,其实都是自行阉割的,并没有受过宫刑。我们还可以发现,在古代的历史上,统治者多数较为信任宦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网络配图古代有所谓五刑,都是伤害人的肉体的,便是墨、劓、荆、宫、大辟。墨是在脸上刺字;劓是割去鼻

  • 揭秘死后头颅竟被做成酒杯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揭秘,死后,头颅,做成,酒杯,皇帝,俗话说,伴君,如伴,我国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在我国古代,皇帝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手里掌握着生杀大权,一言不合就施以杀手的事情简直是司空见惯,前一秒还跟你勾肩搭背,下一秒就可以给你按个欺君枉上的罪名,没株连你九族算你好福气。相比于西方帝王受到教会的制约不同,在我国天子是高于一切的,他说的说的话就是规矩,所谓君无戏言,只

  • 宫廷风波:倒霉皇帝竟被野蛮皇后扇耳光!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宫廷,风波,倒霉,皇帝,野蛮,皇后,耳光,宋仁宗,我国,历史

    宋仁宗是我国历史出了名的厚道皇帝。最经典的例子就是有天夜里,他加班批阅奏章,事情弄完已经深夜了。这时的他是又累又饿,十分想喝一碗热乎乎的羊肉汤,但是他硬是憋了一晚上也没说出来。皇后知道后就问他,区区一碗羊肉汤随便吩咐一声就得了,干吗跟自己的肚子过不去呢?宋仁宗听完,做了一番颇有见地的分析:宫里有个不

  • 盘点三国十大色鬼 第一的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盘点,三国,十大,色鬼,第一,是他,TOP,关羽,就连,他的

    TOP 7关羽就连他的好色之德性,也一笔消帐,可历史对人是公平的,只要去细细去寻找,就能会发现,一丝丝的蛛丝马迹。据《华阳国志》的记载,在攻吕布的时候,看着吕布手下秦宜禄的妻子长得美貌,关公屡次向曹操要求,攻下城后,自己要将其纳为妻,曹操先前也是答应的,但关公的要求次数实在是太多,让曹操也不得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