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朝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210
更新时间:2024/1/10 5:51:10
武三思,生年不详,卒于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唐朝荆州都督武士彟之孙,女皇武则天异母兄武元庆之子,即为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是一个寡廉鲜耻的小人,为了利禄什么都干得出来,仗着自己姑妈武则天大行其道。最终,没有死于大风大浪,没有死于武则天被兵谏之时,却在不经意中死在了血气方刚的李重俊刀下。
武则天时期
网络配图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死,中宗李显继位,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掌握着唐朝实权。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和自己当皇帝,便大力起用武氏亲属,因此,武三思由右卫将军累进夏官(兵部)、春官(礼部)尚书,并监修国史。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史称武周。
为尊崇武氏,武则天追封其先世祖先为皇帝,大封其侄及侄孙们为王。武三思为梁王,赐实封一千户。武三思性乖巧,善揣人意,善阿谀奉承,所以特受武则天信任。早在光宅元年(684年),武三思与其堂兄武承嗣,就屡劝武则天先杀掉“屈尊位重”的韩王李元嘉和鲁王李灵夔等。垂拱四年(688年),以韩王、鲁王等和起兵反武的越王李贞、琅邪王李冲等通谋,迫令他们自杀,并尽杀其党羽,为武则天称帝扫清道路。垂拱元年(685年)以后,武则天先后宠信薛怀义和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武三思、武承嗣对薛怀义“皆执僮仆之礼以事之”,“怀义欲乘马,承嗣、三思必为之执辔。”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处理,官员,贪污案,受贿,2万,两全,养心,乾隆,帝办
在养心殿乾隆帝办的另一件大案是王亶望贪污案。王亶望,山西临汾人,江苏巡抚王师之子。亶望考取举人后,没有参加会试和殿试,虽没取得进士功名,但花钱买了个知县。先后任甘肃山丹、皋兰等县知县,后升为云南省武定府知府。乾隆帝引见后,命他仍然去甘肃,等待分配,后任宁夏府知府。再升任浙江布政使,就是副省级,并暂署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揭秘,名将,岳飞,一生中,最为,难缠,三个,劲敌,一位,真正
一位真正的名将不在于他曾打过多少场胜仗,而在于他一生击败过哪些名将!阿瑟·韦尔斯利一直是位籍籍无名普通将领,但在滑铁卢一战,他击败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从此威灵顿公爵的威名才响彻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当然直到今天仍然很少有人知道威灵顿公爵的真实姓名为阿瑟·韦尔斯利,威灵顿封地是他作为公爵的封地。燕王朱棣在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史上,奇葩,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宫内,妓院,中国,古代,出
中国古代出了很多奇葩皇帝,而最多的要数明朝。其中,有不理朝政的木匠皇帝明熹宗,视财如命的明神宗,红丸案毙命的明光宗等等,而最为离谱的要数造"豹房”的淫乱皇帝明武宗朱厚照。朱厚照,男,汉族,1491年生,祖籍安徽凤阳,职业:皇帝,年号:正德。朱厚照是明朝的第十任皇帝,他爹是明孝宗朱祐樘,名副其实的“官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反腐,五十,多名,朝廷,官员,人头,落地,乾隆,四十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生了一件清朝建立以来最大的贪污案。自封疆大吏到州牧县令,被判处死刑的多达100多人,其中56名被砍掉了脑袋。这就是轰动朝野的甘肃全省官员谎报灾赈、贪污捐监粮的大案。这场特大贪污案件的首犯,就是乾隆皇帝曾十分倚重的封疆大吏王亶望。王亶望,山西临汾人,自举人捐纳知县,累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上,残酷,皇帝,政敌,剥皮,削肉,油锅,煎炸,中国,历史
果对中国历史上乱杀前朝大臣的皇帝来一次评比,看谁杀得最多,手段又最残忍,明太祖朱元璋家的老四一定能荣登榜首。朱棣率兵攻下建康,夺得侄子朱允炆的龙椅之后那一番屠戮,真是令鬼为之哭,神为之号,即使是外族入侵,也莫过如此。网络配图朱棣发动兵变,夺取帝位,按照法定的皇位继承制度来说,乃是谋反篡位,故当他杀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袁世凯,登基,秘闻,慌乱,上位,后才,敢穿,龙袍,袁世凯,二
袁世凯在二次革命中将国民党打败之后,逐渐有了帝制自为的野心,不但在全国引起不少人的反对,在家里也暗流涌动,闹起了“储位之争”。袁克定(1879—1958),字云台,曾留学德国,有很好的德文、英文基础,旧学也很有根底。他自小跟在袁世凯的身边,所以对旧官场上面的事情非常熟悉。袁世凯原来一直很喜欢他,也信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崇祯,多少,大将,大明,末代,皇帝,最后,疯狂,清宫,悲剧
乾清宫的悲剧很多,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皇帝的“三悲”——童年失母之悲、刚愎自用之悲和末日疯狂之悲,是悲剧中的典型。北京有句民谚说:北京城前三门,东面亡明,西面亡清。什么意思呢?北京城的前三门,东面叫崇文门,明朝亡于崇祯帝;西面叫宣武门,清朝亡于宣统帝。当然,这是个巧合,也是后人的附会。大家听了,一笑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揭秘,春秋战国,时期,四大,改革,名人,导读,天下,有道,礼
导读: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国家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战国无疑是一个无道的社会,这时候诸侯之间相互讨伐,周王室毫无办法,其结果是,诸侯之间为图争霸,率先开启了改革的潮流。其中齐有管仲、魏国李悝、吴起、秦有卫鞅、韩有申不害。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特殊时期,在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纷纷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揭秘,安禄山,如何,得到,玄宗,赏识,导读,历史上,安史之乱
导读:历史上的安史之乱是大唐走向衰落的转折点,作为主要任务,安禄山有着不可缺失的责任。那么这个手拿三镇的节度使为何会走向叛乱呢?他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呢?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旧唐书·安禄山传附子庆绪传》谓“禄山父子僭逆三年而灭”,到宋人欧阳修等编《新唐书》则把安禄山列入《逆臣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夺取,天下,秘密,在哪里,导读,朱元璋,夺取,天下
导读:朱元璋夺取天下有一个很好的计策,那就是“高筑墙、缓称王”,大力发展经济,于是实力水涨船高,那么除了这些他还有什么手段呢?他的争霸天下的路程是怎样的呢?网络配图朱元璋,字国瑞,大明王朝开国皇帝。原名朱重八(或称朱八八)后取名朱兴宗,其父为朱世珍(原名朱五四),母为陈氏,《明太祖实录卷一》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