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牛虻》作者伏尼契生平介绍 伏尼契评价

《牛虻》作者伏尼契生平介绍 伏尼契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945 更新时间:2024/1/11 9:04:03

伏尼契简介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Ethel Lilian Voynich,1864.05.11 - 1960.07.27),爱尔兰女作家。

原名艾捷尔·丽莲·布尔,是著名的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的第五个女儿,出生在爱尔兰的科克市,幼年丧父,家境贫困。1885年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

1897年艾捷尔·丽莲·伏尼契出版了小说《牛虻》,这部小说在中国影响巨大。

伏尼契生平经历

一、家世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的父亲是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母亲玛丽·埃弗雷斯特撰写社会问题方面的章,教数学,帮助丈夫著书。生活穷困。

布尔夫妇有五个女儿,艾捷尔·丽莲是五个姐妹中最小的。大姐玛丽嫁给一位当时颇有名气的数学家;二姐的儿子泰勒是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三姐爱丽莎完全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是个杰出的数学家,她对“四维几学”做出过重大的贡献,而“四维几何学”又是后来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理论支柱之一;四姐露茜是个化学家。

由于乔治·布尔曾在爱尔兰的科克市的皇后学院担任数学教授,艾捷尔·丽莲于1864年5月11日生于在爱尔兰的科克市,父亲去世时,她才七个月。父亲去世后母亲教数学养活大家庭,艰难度日。

二、求学

1882年,艾捷尔·丽莲继承了一笔遗产,前往德国学习钢琴。1885年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毕业后,她患上了严重的手指痉挛,不得不忍痛放弃成为职业钢琴家的理想。

她非沮丧,决定用支付学费后下的钱做路费,游历欧洲。她的足迹遍布德国、波兰、瑞士,并在巴黎居住了一年。

参观卢浮宫时,一位无名画家于16世纪创作的肖像作品深深吸引了她。画中的意大利小伙,黑衣黑帽,目光忧郁,但却异常高傲。

凝望这位与自己不同时代的青年,埃塞尔心中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她觉得自己的失意是如此的微不足道。离开巴黎时,埃塞尔买下了那幅无名肖像的复制品,并终身携带它。

三、在俄国

1881年春,英国报纸上处处是沙皇遇刺的消息,艾捷尔在阅读了《俄罗斯的地下革命》一书后,非常崇拜其作者斯捷普尼亚克。终于,在《自由》杂志出版人夏洛特的帮助下,英国女子结识了她的俄罗斯偶像。

斯捷普尼亚克与妻子芬妮非常喜欢艾捷尔,教会她俄语。艾捷尔萌生了游历俄罗斯的念头。两年间,她在圣彼得堡居住过,又到沃罗涅日的大贵族韦涅维季诺夫家中担任家庭教师。

在那儿接触了彼得堡革命团体俄国民粹派的民意党人,积极参加了他们的活动。她曾冒着生命危险去探望被沙皇监禁在狱中的革命者,还在俄国英国之间寄送宣传品。这些工作为她以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四、回国

在俄国居住两年后回到伦敦,她结识了不少流亡伦敦的俄、意革命者。在这段时间,她还认识了恩格斯、赫尔岑、普列汉诺夫、马克思的大女儿爱伦娜等著名人物。

1890艾捷尔在和流亡者交往中遇到了一个从西伯利亚流放地逃脱的犹太青年米哈依,他以一种忐忑的心情询问伏尼契:三年前的复活节他在华沙城堡大监狱放风时看到的姑娘是不是她,得到惊讶的肯定后他立即跪下来她求婚,一年后他们结婚了。

婚后他们一起积极地参与俄国流亡者的活动,积极地出版俄文著作,出版了《俄罗斯幽默文集》,其中翻译介绍了果戈理和亚·尼·奥斯特罗夫斯基的作品。翻译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章,一面传播社会主义一面去乌克兰学习乌克兰文翻译谢甫琴科的诗;去波兰学习波兰语翻译和出版肖邦的书信录。

艾捷尔担任了流亡者办的《自由俄罗斯》杂志的编辑,还后来又去了意大利,这些经历为她的创作积累了不少的素材。

她除继续保持同民意党人的联系外,又通过丈夫的关系接触到大量意大利党人。出于对这些革命者献身精神的敬佩,她决心写出一本反映他们斗争生活的书。

1897年以许多流亡者颠沛奋斗的事迹浓缩提炼而成的英文小说《牛虻》率先在美国和英国发表,稍后即被翻译成俄语。

五、晚年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晚年迁居美国纽约,苏联文学界人士曾到她纽约的寓所访问,并为她放映根据小说《牛虻》改编的电影。她于1960年7月27日在美国纽约去世,享年96岁。

伏尼契作品有哪些?

一、《牛虻》

《牛虻》(The Gadfly)是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书描写了意大利革命党人牛虻的一生。主人公单纯幼稚的爱国青年亚瑟因被革命同志误解,佯装投河自尽,奔赴南美。

13年后,当他带着一身伤残重回故乡时,苦难的经历已把他磨练成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他参与了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最后为之献出了生命。小说涉及了斗争、信仰、牺牲这些色彩浓重的主题。

小说是作者伏尼契受到当时身边革命者的献身精神的激励写成的。它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意大利革命者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党人牛虻的形象。

二、《中断的友谊》

读完名著《牛虻》后,大家总感到美中不足,不知道牛虻是怎样在南美洲度过十三年的。每当读到《牛虻》第二卷卷首“十三年之后”,人们不禁都要关切地提出这个问题。

作者仿佛猜透了广大读者的心思,于《牛虻》问世十三年后的1908年,又动笔写了《中断的友情》一书,描写牛虻在南美洲的悲惨遭遇及回巴黎后参加意大利亚平宁山区的暴动等不平凡经历。

三、《牛虻世家》

特丽斯是牛虻的曾外祖母,她的一生遭受过各种苦难:婚前,她失去父亲;又险遭继父的蹂躏;婚后,爱子包比惨死,次子迪克天性贪婪,去做有钱人家的养子,她最敬爱的哥哥沃尔特舍己救人,横死海上;她本人又身患癌症。弥留时,她向养子亚瑟和女儿格拉迪斯祝福,希望他们能成为善良的人。

这是一部心理小说,它着力塑造了比阿特丽斯这样一个典型人物,从她的坚强、善良和正直的性格中,我们可以看到牛虻性格形成的根源这也是作者的立意之所在。

如何评价伏尼契?

她的主要作品为小说《牛虻》(1897),描写19世纪意大利爱国者反对奥地利统治者的斗争。1889年,丽莲·伏尼契开始创作一部反映意大利人民革命的小说,为此她曾前往意大利,到档案馆和图书馆搜集历史材料。

八年以后她的小说在伦敦出版,这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牛虻》。《牛虻》是一部艺术上非常感人、思想上又比较进步的作品,书中的主人公资产阶级出身的青年牛虻的高大形象,曾经使很多青年受到巨大的鼓舞,走上革命的道路。

后来她还写有同类题材的《牛虻在流亡中》等小说,但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均较《牛虻》逊色。她的其他小说有有小说《杰克.雷蒙》(1901)、自传性的《奥丽维亚·拉塔姆》(1904)、写“牛虻”出走后经历的《中断了的友谊》(1910)和《脱下你的靴子》。

伏尼契在中国和苏联等国拥有广大读者,但在英国一直受到遇,艾捷尔·丽莲·伏尼契晚年移居美国,转向音乐创作。

标签: 伏尼契

更多文章

  • 英国前香港总督杨慕琦生平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慕琦

    香港总督杨慕琦简介杨慕琦(1886年6月30日1974年5月12日),英国资深殖民地官员,1909年至1928年间于锡兰任职,官至首席助理辅政司兼锡兰行政局秘书,后来先后于塞拉利昂及巴勒斯坦托管地服务,期间曾任塞拉利昂护督及署任巴勒斯坦高级专员。杨慕琦自1933年至1938年任巴巴多斯总督,1938

  • 金朝开国将领完颜昌生平事迹 完颜昌后人 完颜昌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完颜昌

    完颜昌出身金朝宗室,也是一位出色的将领,他曾辅佐金太祖参与抗辽之战,灭辽破宋多有战功,因功封爵鲁国王,官至左副元帅、元帅左监军等。完颜昌完颜昌生平事迹完颜昌(?1139年) ,女真名挞懒,虎水(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人。金朝宗室将领,金穆宗完颜盈哥之子,金太祖完颜旻堂兄弟。骁勇善战,辅佐金太祖

  • 金朝后期将领完颜陈和尚是谁 完颜陈和尚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完颜陈和尚

    完颜陈和尚本名完颜彝,是金朝末年名将,官拜忠孝军提控、御侮中郎将等。他曾取得大昌原、卫州、倒回谷之胜,名震天下,就连蒙古人都佩服。完颜陈和尚是谁完颜陈和尚(1192年-1232年),本名彝,字良佐,金末名将。贞祐初,为蒙古军所俘,年余后逃归金朝,任宣差提控。忠孝军勇悍善战,但难控制,他严于治军,信

  • 金朝开国将领宗室大臣完颜宗望的故事 怎么评价完颜宗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完颜宗望

    完颜宗望作为完颜阿骨打的次子被称作“二太子”,他一生英勇善战,为金朝立下赫赫战功,一次攻辽,两次攻宋,制造靖康之变,俘虏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完颜宗望的故事菩萨太子完颜宗望为人精细,执著,仁慈善良,喜谈佛道,面相丰腴似佛。将士甘为所用,攻必克,战必取。军中号称“菩

  • 金朝开国将领宗室大臣完颜宗望生平简介 完颜宗望的妻妾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完颜宗望

    完颜宗望别名斡鲁补、斡离不,出身金朝宗室,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儿子,是金朝名将。完颜宗望自小跟随父亲征战四方,立下无数战功,尤其是他是靖康之变的制造者。完颜宗望生平简介完颜宗望(?1127年),字斡鲁补,虎水(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人。金朝宗室名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次子。英勇善战,跟从金太祖征

  • 韩德让死后为何葬在契丹皇陵?怎么评价韩德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德让

    韩德让是韩知古的后人,自幼在契丹长大,成为辽朝大臣,为大辽立下不少功劳,被赐名耶律隆运。韩德让与萧太后有着说不清、理还乱的渊源,他死后还葬在了萧太后的陵墓旁。韩德让韩德让死后为何葬在契丹皇陵辽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农历十二月,57岁的“承天皇太后”萧燕燕在行宫中病逝。重

  • 辽朝皇后萧观音的诗都有哪些 历史上对萧观音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萧观音

    萧观音出身辽朝后族萧氏,是钦哀皇后萧耨斤的侄女,嫁给辽道宗为第一任皇后。她工诗、精通音律、善于谈论,是公认的契丹史上有名的女诗人。萧观音萧观音的诗萧观音自幼能诵诗,旁及经书、子书。长大后,容貌端庄秀丽,为萧氏诸女之冠。萧观音工诗,喜书,善谈论,并能自制歌词,好弹筝,尤善琵琶。萧观音的传世作品虽然只

  • 辽朝皇后萧观音生平简介 女真人为什么恨萧观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萧观音

    萧观音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的妻子,他的第一任皇后,也是辽朝著名女诗人。萧观音著有《伏虎林应制》《回心院》等作品,因为被诬陷与伶人私通而被杀,死后尸体更惨遭女真人践踏。萧观音萧观音生平简介萧观音(10401075年),钦哀皇后萧耨斤侄女,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著名女诗人。颖慧秀逸,娇艳动人,内向纤

  • 宋真宗赵恒的妃嫔之沈贵妃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真宗,沈贵妃

    沈贵妃(994年-1076年),沈氏,谥号昭静,宋真宗赵恒的妃嫔,宰相沈伦之孙女,父亲沈继宗为光禄少卿。大中祥符年间沈氏入宫为才人。后晋美人、婕妤、充媛,至德妃。沈妃淑俭不华,真宗甚为敬重。嘉佑末,宋仁宗晋尊庶母沈氏为贵妃。熙宁九年沈贵妃薨逝,享年八十三岁。许出殡其家,车驾临奠,辍视朝三日,谥曰昭静

  • 乃木希典是一个怎样人?乃木希典为何被称为日本的“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乃木希典

    “尔灵山巅岂险攀,男儿功名期克艰。铁血覆山山形改,万人同仰尔灵山。”不知道小伙伴们看到这首诗有着怎样的感受呢?这样的感觉是不是有点咱们中国历史上“项羽”的影子呢?如果说写这首诗的人是一名日本人的话,是不是会让小伙伴们很惊讶呢?没错,这首诗的作者就是乃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