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捻军首领张洛行生平介绍及评价

捻军首领张洛行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81 更新时间:2024/1/15 13:00:09

在十九世纪中叶的淮北大地上,曾经出现过一支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这就是张洛行领导的捻军。他们配合太平军,高举反清大旗,纵横转战于十多个省,给腐朽的清王朝造成了沉重打击。

不过,由于农民起义的诸多局限性,捻军最终还是失败了。那么,作为捻军的首领,张洛行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张洛行是安徽涡阳人,生于1810年。据说其母生下张洛行时,天呈异象。当日狂风暴雨,直落得天昏地暗。突然间,一个响雷将张家门前的大柳树劈开,抓出了一条大蛇,满屋都充斥着浓浓的硫磺气。恰在此时,张洛行降生了,父亲据此为他取乳名“香儿”。

张洛行家境殷实,有地5顷,祖上曾开过粮食行、杂货铺、糟坊、烧酒作坊等,但到了张洛行这一代时,家道日渐中落。又逢家乡淮北一带水旱灾荒频繁,地主剥削残酷,官吏贪赃枉法,百姓苦不堪言。

张洛行为人仗义,宽厚和平,乐善好施,各地难民争相归附。为了维持生计,张洛行只好铤而走险,干起了利润丰厚的贩卖私盐的伙计。因张家是大户,除了自己倒腾私盐外,还组建了一个私人武装,替其他贩盐商户提供保护。

众所周知,盐业历来是朝廷专营,容不得私人擅自倒卖,张洛行的行为必然引发朝廷的不满,和朝廷的冲突日益剧烈。1851年,张洛行在武装贩盐的过程中,遭到了朝廷的围捕,他率众杀死了盐巡,砸毁了盐卡。

返回家乡后,张洛行听闻族子杨曾等被河南永城官府捉拿下狱,便率万余手下去永城劫狱,由此拉开了张乐行武装反抗清廷的序幕。

1852年11月,张洛行被永城、亳州一带的十八股捻军推选为首领,揭竿而起,并“祭告天地,宣布信条”。捻军分黄、红、白、黑、蓝五色旗, 之下还有五色镶边旗和八卦旗、水花旗。每旗各有统领,史称“十八铺聚义”,正式开了捻军的抗清斗争。

此后,捻军一路攻城拔寨,几乎控制了整个淮北地区,甚至延伸到安徽、河南两省。1855年,捻军会盟于雉河集,张洛行被封为“大汉明王”,建立了“五旗军制”,次年占领丰县,直逼开封。

1857年,张洛行联合太平军作战,改旗易帜,受封为“征北主将”。第二年,他配合陈玉成、李秀成参加三河战役,大败湘军,杀死清军浙江布政使李续宾。不久之后,张洛行被太平军封为“沃王”。

捻军的不断强大让清廷焦头烂额,他们只好派遣号称“满清第一猛将”的僧格林沁,命其率一万余清军与捻军作战,对付难缠的张洛行。

1862年,张洛行与僧格林沁在雉河集展开鏖战,3月19日,尹家沟、雉河集失守, 二万多捻军将士阵亡。张洛行虽然带着小股部队突围,但沿途遭遇清军的围追堵截,最后仅剩下20多人,撤退到西阳集原捻军首领李勤邦家中躲避。

此时的李勤邦早已投敌,见到张洛行父子三人后,又惊又喜,而张洛行则对李勤邦的叛变行为全然不知,毫无戒心地在李家住下。李勤邦一边假意热情招待张洛行一行,一边派人通知了清军。

黎明时分,当疲惫的张洛行等人还在熟睡时,清军破门而入,抓住了张洛行和他的两个儿子,随即被解往僧格林沁大营。僧格林沁曾想方设法收买他,希望他投降清军,可保性命无。但张洛行破口大骂清廷及叛徒李勤邦,拒绝了僧格林沁的要求,慷慨赴死。

在笼络张洛行失败后,同治帝随即下发处死张洛行的命令。据说,张洛行及其子张喜、义子王宛儿被凌迟处死,行刑过程异常惨烈。

最先被凌迟的是张洛行的两个儿子,刽子手用小刀剐取两人身上的肉,强行要张洛行在旁边观看。张洛行不忍直视,痛苦地闭上双眼,僧格林沁竟然命人将他的眼皮用线穿于额顶,逼迫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被剐成一副骨架。

更让人发指的是,刽子手居然将两个儿子的肉硬塞进张洛行的嘴里,逼迫他吞下。张洛行吐出后对清军大骂不止,刽子手索性用铁钩将他的舌头勾了出来。

最后,刽子手开始折磨张洛行,他们整整凌迟了他一天,直到他体无完肤,才将他斩首,死状极为惨烈。

标签: 张洛行

更多文章

  • 天平军节度使守中书令张全义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全义

    张全义(852年-926年),初名居言,又名宗奭(朱温赐名),字国维。濮州临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人。唐末至五代时期将领。张全义出身田农之家,曾参与黄巢起义,被授为吏部尚书、充水运使。后投降河阳节度使诸葛爽,屡立战功,被表为泽州刺史,累授忠武军节度使、守中书令,封东平王。他生性勤俭,善抚军民,政绩卓著

  • 唐朝宗室齐王李元吉生平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元吉

    李元吉(603年-626年7月2日),本名李劼,小名三胡,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四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为人骁勇,猜鸷骄侈,擅长马槊。晋阳起兵时,领军留守太原,册封姑臧郡公。唐朝建立后,授并州都督,进封齐王。武德

  • 清朝收复台湾第一功臣施琅生平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施琅

    施琅拿下台湾后,第一件事就是去郑成功庙拜祭。一是对郑氏父子功绩的高度肯定,二是表明自己的态度:攻打台湾并非为一己之私,而是为国家统一和百姓幸福着想。他的祭文这么说:“自从南安侯入台,台地始有居民……所以忠朝廷而报父兄之职分也……公义

  • 隋末梁朝皇帝萧铣生平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萧铣

    武德三年(620年)十二月,萧铣命齐王张绣进攻驻扎长沙的董景珍。在梁国里,张绣应该算是军事能力最高的将领,最初巴陵起兵时,张绣也是骨干之一。不过,作为地理上靠近中原的沔阳人的他,可能和董景珍等不是同乡,因此在当初的巴陵军官团中,他是比较独立特行或者较为遭排斥的一位吧。萧铣称帝后,张绣主要将精力放在南

  • 唐高祖妻子太穆皇后窦氏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太穆皇后

    太穆皇后窦氏(569年-613年),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秦都区)人。北周到隋朝时期女性历史人物,北周文帝宇文泰外孙女,神武郡公窦毅之女,母为襄阳公主宇文氏。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聪慧刚毅善于书学,仁孝有礼,颇有才华。早年入宫抚养,得到舅父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疼爱。嫁给唐国公

  • 南明将领晋王李定国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定国

    话说,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大明王朝就此灭国;但和历史上的西晋、北宋王朝一样,忠于明王朝的文武大臣们,并没有放弃;他们逃往了南方,在他们的拥簇下,明朝宗室在南方重新建立了政权,所以此时的淮河以南在名义上仍属明朝,史称南明。整个南明存在了18年,但在这18年中,南明上下不仅没有团结

  • 战国时期赵国国君赵惠文王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惠文王

    赵国的真正强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从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时期开始的。话说这赵武灵王在吞灭中山国,大败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修筑“赵长城”后,为了专于军国大事把王位禅位给儿子赵何(也就是赵惠文王),自己被尊称为“主父”。据记

  • 太平公主第二任丈夫武攸暨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攸暨

    武攸暨(jì)(663年712年),女皇武则天伯父武士让的孙子。天授年间,封武士让为楚王,封武攸暨为千乘郡王。赐爵实封三百户。封其兄武攸宁为建昌郡王,唐朝驸马。为武则天之堂侄、太平公主第二任丈夫。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武则天一开始为太平公主挑选的女婿是侄子武

  • 唐朝将领“剑圣”裴旻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裴旻

    唐朝将军裴旻有着“剑圣”之称,感觉能拥有这种称号,一定是天下公认剑术最厉害的人。据记载,裴旻活动于开元时期,他曾镇守北平郡,参加过多次对外战事,立有战功。据说李白就曾拜裴旻为师学剑,不过此说法缺少佐证。唐文宗时期,裴旻已经成为“唐代三绝”之一,因此世人

  • 春秋战国神医扁鹊的生平经历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扁鹊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扁鹊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扁鹊年轻的时候当过旅舍的管理者。食客长桑君拜访过多人,唯独扁鹊认为他奇异不凡,平常恭敬地接待他,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一个寻常的人。来往了十多年后,长桑君才叫去扁鹊私下交谈,并“口传心授”医道之法。长桑君还拿出他怀中的药交给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