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重臣索额图生平介绍及评价 索额图为何是清朝罪人?

清朝重臣索额图生平介绍及评价 索额图为何是清朝罪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514 更新时间:2024/1/15 13:27:19

赫舍里·索额图(1636年-1703年),号愚庵[1],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索尼第三子(庶子),孝诚仁皇后叔父,清代康熙年间重臣,权臣。[2-4]

康熙八年(1669年)至康熙四十年(1701年),索额图先后任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等职,参与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和活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月因参与皇太子之争被幽禁于宗人府,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九月被康熙帝赐死于幽禁禁所,享年67岁。[4-7]

索额图一生辅佐康熙帝计擒鳌拜,平定三藩之乱,代表清廷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征叛乱的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官至议政大臣,一等公。

我们先来看看康熙是怎么对待鳌拜的。

康熙八年,鳌拜被康熙设计擒下,列罪30条,终身囚禁,死于狱中。

不过,在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就下旨善待鳌拜后人,给予其后人相应的官职。

十年后,康熙彻底为鳌拜平反,并且高度评价鳌拜:“我朝从征效力大臣中,莫过于鳌拜巴图鲁者,鳌拜功劳显着,应给世职。”

(鳌拜剧照)

雍正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加封鳌拜为“超武公”。

咱们再来看看康熙是怎么对待索额图的。

康熙四十二年,索额图被康熙捉拿下狱,饿死狱中。对索额图一生的所有功绩,除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外,其余全面否定。

其子格尔芬、阿尔吉善被处死。其同党或被杀,或被拘禁,或流放。子孙被革职。

康熙说:“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

两人都是对清朝有大功的人。

鳌拜三朝元老,康熙辅政大臣之一。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一生功勋卓著。先后参与皮岛之战、松锦会战、镇压李自成、剿灭明朝余党、征剿张献忠等,誉满朝野。特别是在努尔哈赤去世后,坚定地站在福临一边,拥立幼帝,确保了大清江山的稳固,无愧“满清第一勇士”的称号。

索额图最初只是一个侍卫,助康熙扳倒鳌拜;和沙俄勘定边界,签订《尼布楚条约》;随康熙亲征噶尔丹;裁撤“三藩”。索额图是康熙最为倚重的心腹,被誉为“本朝第一功臣”。

那么,同样是“大清第一”的股肱之臣,为什么鳌拜只被幽禁,随后还被平反;而索额图几乎被赶尽杀绝,还被视作“大清第一罪人”呢?

(索额图剧照)

鳌拜的30条罪状中,大多都指向了他结党专权,把持朝政,大肆培植亲信,随意任免官员;肆意妄为,无视圣上,不遵人臣之道,骄横跋扈;另外还加了些不痛不痒的罪名,如妄议皇后册立,私买奴仆,擅养死士等。

即使这样,在康熙擒拿鳌拜时,鳌拜自始至终没有反抗,束手就擒。只是掀开自己的衣服,让康熙看看他为了大清江山,留下的满身伤痕。并质问道:“为何诛杀大清功臣?”

可见,即使在最后一刻,鳌拜都是忠心的,他从未有过谋逆之心。

康熙对鳌拜的罪行是这样说的:“妄称顾命大臣,窃弄威权。”也就是说,鳌拜只是威胁到了皇帝的权威,与皇权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索额图也结党弄权,他和纳兰明珠“权势相侔,互相仇轧”。不过索额图和明珠的党争牵涉到了皇子。索额图依附太子胤礽,明珠辅佐皇长子胤褆。俩人在朝中相互倾轧,广结党羽,争权夺利。致使谕令不达,朝臣分化,形成“太子党”和“长子党”,严重动摇了康熙的统治根基。

(康熙像)

康熙为了朝局稳定,也为了保护太子,出手打压了“长子党”, 黜纳兰明珠的大学士,至此再也没有重用。

“太子党”由此势盛,以至后来有了谋反之意,这也是索额图最终被杀的原因。

康熙四十二年,索额图被囚禁后,康熙曾传谕:“朕若不先发,尔必先之,朕亦熟思之矣。”意思是说,康熙经过深思熟虑,采取先发制人的措施,拿下了索额图。

康熙四十七年,在第一次废黜太子胤礽时,康熙曾说:“从前索额图助胤礽潜谋大事,朕悉知其情,将索额图处死。今胤礽欲为索额图复仇,结成党羽。朕不知是今日被毒死,还是明日遇害,昼夜不得安宁,时时警戒,朕若不先发制人,尔必先发制我。”

康熙两次提到“先发制人”,还说“潜谋大事”,说明索额图确实有撺掇太子谋反的举动。只是康熙及时发现,太子未能成事。

综上所述,在康熙的心中,鳌拜和索额图的罪过有质的区别,鳌拜只是妨碍了康熙的乾坤独断,而索额图是要谋反。

因此,康熙说:“索额图是大清第一罪人。”

(参考资料:《清史稿》)

标签: 索额图

更多文章

  • 唐太宗最幼女新城公主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新城公主

    新城公主(634年-663年),唐太宗最幼女,[1-3]母文德皇后长孙氏。[4]生于贞观八年(634年),贞观十六年(642年)八月二十日,封衡山郡公主得实封又増赋。[5]贞观十七年(643年),许配魏征长子魏叔玉。同年,婚事取消。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二月六日下嫁长孙诠(也作铨),因太宗于五月去

  • 南宋中兴四将之一韩世忠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韩世忠

    韩世忠(1090年1月26日[1-3]-1151年9月15日[3-4]),字良臣,自号清凉居士。延安(今陕西省绥德县)人[5],南宋名将、词人,民族英雄[6],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韩世忠身材魁伟,勇猛过人。出身贫寒,十八岁时应募从军。他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

  • 清朝妃子惇怡皇贵妃瓜尔佳氏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惇怡皇贵妃,瓜尔佳氏

    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后宫之中,总是会上演着妃嫔们为了能够获得皇帝更多的宠爱以及获得更高的地位,整日勾心斗角,互相算计的桥段。此外为了妃嫔们为了能够稳住自己在后宫之中的地位,都会希望自己可以怀上身孕,并且成功生下皇子,也就是那四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词语,“母凭子贵”。所以那些身处

  • 清朝妃子淑慎皇贵妃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淑慎皇贵妃

    在人们的印象里,慈禧可以说是一个阴狠毒辣的女人,不仅对其他妃嫔如此,对自己儿媳更是百般刁难。不过,有一个女人却令慈禧十分喜爱,慈禧让其享受贵妃待遇,还将其册封为皇贵妃,死后丧礼更是十分隆重,这个女人便是淑慎皇贵妃。淑慎皇贵妃出自一个非常显赫的家族,满洲有四大家族,其中有一个便是镶黄旗富察氏,这支富察

  • 北宋改革家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1]),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改革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思想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2]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

  • 明朝开国功臣邓愈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邓愈

    元至正十五年六月,邓愈随朱元璋渡过长江攻克采石,占领太平,立足未稳,即遭到元朝水陆两路大军的包围。水路元军由蛮子海牙率领,封锁采石渡口,堵住朱元璋的退路;陆路元军由陈埜先率领,围攻太平。朱元璋率军与敌奋战,但未能取胜,形势十分不利。这时,邓愈和徐达率一支轻骑绕到敌人的背后,进行突然袭击,生擒了陈埜先

  • 东汉末汉中太守张鲁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鲁

    张鲁(?-216年、245年),字公祺(《后汉书》作公旗)。祖籍沛国丰县(今江苏丰县)。东汉末年割据汉中一带的军阀,据传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天师道(五斗米道)教祖张陵之孙。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鲁为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称系师),于东汉末年相继袭杀汉中太守苏固、别部

  • 西汉政治家张敞生平介绍及评价 萧望之如何评价张敞?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敞

    西汉张敞(公元前?-公元前48年),字子高,西汉茂陵(今陕西兴平)人。祖父张孺为上谷太守,父张福事汉武帝,官至光禄大夫。张敞以太中大夫事宣帝,时徙居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官终豫州刺史。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忠言直谏张敞起初是个乡有秩(乡官),后补为太守卒史。由

  • 西汉政治家栾布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栾布

    栾布(?-公元前145年),西汉梁国人,西汉政治家。因为彭越收尸、据理力争而被汉高祖看重,汉景帝时吴楚七国之乱,栾布以击齐之功,封鄃侯,出任燕相。中元五年逝世。燕、齐的乡民祭拜栾布为土地神,都为他立社,号栾公社。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早期经历栾布是梁地人。当初梁王

  • 东汉时期外戚、权臣梁冀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梁冀

    梁冀(88年-159年9月9日),字伯卓,安定郡乌氏县(今甘肃省泾川县)人。东汉时期外戚、权臣,大将军梁商之子,顺烈皇后兄长。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世家大族,起家黄门侍郎,累迁至执金吾。永和元年(136年),拜河南尹,残暴不仁、肆意妄为。永和六年,接任大将军,袭爵乘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