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朝后期宰相脱脱帖木儿生平介绍及评价

元朝后期宰相脱脱帖木儿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614 更新时间:2024/1/21 19:42:54

"脱脱,字大用,生而岐嶷,异于常儿。"这里提到的脱脱,就是饱受争议的元末名相脱脱帖木儿。《二十四史》中,有三个都是出自他的手。

他当初也是一个满怀抱负的青年,否则也不会急着去修史,主要还是为了拉拢儒臣,振兴元朝的文风。

因为伯颜为相时,祸乱朝纲,弄的百姓怨声载道,脱脱一直想要为国家改变这种困境。从小接受汉人教育的他,一直把孔孟之道视作国家兴盛的纲纪,他一生为国殚精竭虑,却为何好心总办坏事,总是适得其反?(一)、年少有为,执著的追梦人

"至正元年,遂命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录军国重事,诏天下。"脱脱当上丞相的那一年,只有二十六岁,元顺帝也不过二十出头。这对君臣,深谙伯颜之害,所以马不停蹄的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在脱脱的建议下,顺帝恢复了科举,并且广泛的招纳汉臣,大有一番开平盛世之意。

  1. 不遗余力的治理国家

"别儿怯不花为右丞相,以宿憾谮其父马紥儿台。诏徙甘肃。脱脱力请俱行。"脱脱因为父亲遭到弹劾,再加上自己身体的原因,辞去了丞相的官职。没有了脱脱的元顺帝,发现举步维艰。天灾变成人祸,国家统治陷入了泥潭。

无奈,脱脱只能硬着头皮,抱着力挽狂澜的决心再度登上丞相之位。不过,这次他面临的问题异常棘手。当时黄河泛滥,沿岸的百姓遭受了巨大的灾难。同时,连接南北的大运河,也因此难以通航。

北方地区的物资,严重缺乏,而且周边的盐场也受到影响,元朝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危机。而元顺帝又缺乏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

脱脱决定从财政问题入手,先解决燃眉之急。"仍铸至正通宝钱与历代铜钱并用,以实钞法",他发行的新钞与老钞并用,刚上来的确是有些奏效。同时,他按照贾鲁的方法,顶着工部的阻力,去疏浚河道。到这里,都可以说脱脱是一个很称职的"工作狂"。

2.收效甚微,结局也适得其反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是白莲教的韩山童,在民间散布的口号。因为早期的黄河水患,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理,所以很多百姓决议跟着白莲教揭竿而起,开始了反元的浪潮。这对于元廷而言,是当务之急,毕竟这是直接影响到国本的问题。

除了白莲教,还有声称是宋徽宗后裔的红巾军,也在各地不断地扛起了反元的旗号。当时,芝麻李攻占了徐州城,眼看就要北上。脱脱领军亲自平叛,出师大捷,但是他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选择屠城。

在他看来,想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就和当年的成吉思汗一样。不料,屠城的消息传出,起义军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随后张士诚带着军队把高邮占领了,而脱脱"西域西蕃皆发兵来助,旌旗累千里,金鼓震野,出师之盛,未有过之者。"

他抽调了汗国的士兵,号称数百万,把高邮围了个水泄不通。城中的义军,因为粮草问题,大都失去了抗争的信心,不少人想要投诚。在此时,一纸诏令把脱脱左迁到了云南。与他素有仇怨的哈麻,擅自改诏,说让脱脱自杀,终年四十二岁。

脱脱的丞相生涯中,得罪了朝中的很多元老。而他的那些政策,也就只有疏通河道算的上是成功了。这还是在征调了十五万民夫的情况下,也是搞的天下人怨声载道。

其余的,就像发行新钞,本意是好,结果却弄的通货膨胀。像镇压义军,本想着是稳定国家不料却断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因此丧命。

(二)、个人原因,不适合尔我诈

朝堂如战场,很多时候并不是大臣一心为国为君,就一定能够落个好下场。更多的时候,还是得注意党同伐异。就像脱脱此人,他就不太谙熟这些道理。虽然满是抱负,但说话太直,也得罪了一众同僚的利益。因此,很多时候都没人愿意帮他说话,也会明里暗里地算计他。

1. 树敌过多,终是遭人暗算

无毒不丈夫,当然也有人说应是无度不丈夫。但是不论是度还是毒,脱脱都不占。脱脱屠城徐州,不是毒,而是"傻"。从除掉伯颜一事来看,脱脱的确很有谋略。他也很有决心,但是正因为前路走的太顺,让他忘记了"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脱脱第二次复相,少不了元顺帝的亲信哈麻的帮助。而脱脱上位后,对他也很是感激,提升他为中书右丞。可这只是表面上的东西,他本人对哈麻还是十分轻视的。相反,脱脱很看重哈麻看不上的汝中柏。

"一斗米养恩,十斗米养仇"。按常理而言,脱脱和哈麻应当是坚定的盟友。可脱脱和哈麻,都不是肚量很大之人。他们认为对方都是在拿着那份恩情,来要挟自己。后来,哈麻还找到脱脱商量立储之事,结果遭到脱脱的痛斥。

从那以后,两个人便分道扬镳。脱脱在朝中是一意孤行,所以大臣们对他都很是不满。"脱脱出师三月,略无寸功,倾国家之财以为己用",这是当时脱脱打高邮城时,大臣的奏疏。再加上哈麻在旁边不断的谏言,元顺帝真的听信了谗言。认为脱脱,可能会成为一个伯颜那样的人。

2. 处事不周,考虑太过片面

脱脱本身的性格,是存在一些缺陷的。攻打高邮以前,有人曾建议他直接除掉哈麻。因为那时候两个人闹矛盾,已经是满朝皆知。可脱脱还念及旧情,最终被别人先发制人。

站在脱脱的角度来看,虽然哈麻对自己的确有恩,但已经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若是再仁慈,就是对自己太过残忍。

而且,脱脱做事没有三思而后行。明明都已经打下了徐州城,还去屠城。这样一来,只会让起义军更加得民心。大家一看,自己头顶的这个王朝,对自己一点慈爱之心没有,倒还不如跟着起义军,一起造反。

"天子诏我而我不从,是与天下抗也,君臣之义何在。"当元顺帝的诏书下到军营的时候,有人劝他不打开诏书,如果以后有人追责,就拿出那份密诏。可他还是太过耿直,认为不能失了君臣之礼。听人劝,吃饱饭,最后脱脱只得自食其果。

(三)、积重难返,元朝气数已尽

元朝统治中国九十八年的时间里,共计有十一个皇帝。因为很多人都是沉迷享乐,所以早早的就驾崩了。而且,他们大都以游牧文明的观点去统治农耕文明,这样自然是行不通的。脱脱,就是太过于理想主义。他不知道自己已经功高震主,也没有看到那腐败不堪的王朝早已行将就木。

1. 无力回天,大环境的影响

在脱脱的眼中,看长时间都以为自己开创了中兴盛世。但那只不过是表面现象,更多的污垢就在显而易见的地方,只不过他选择了视而不见。很多问题,根本就不是脱脱凭借着自己努力,就能够做到的事情。

他重视汉学,这正好被那些有心之人抓住了把柄。他想做些什么事情,可同僚们大都表面支持,但暗中使坏。就像财政问题,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元朝的皇帝们大都穷兵黩武,而且骄奢淫逸,所以国库亏空很正常。

脱脱不敢去想开源节流,只得冒险发行新钞。而旧钞又是先帝所设,碍于他的威严,脱脱也不敢说全面停止旧钞。通货膨胀,在元朝早就成为了常态化现象。只不过,一场黄河水患让财政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所以,即使脱脱本人有那么大的能力,但也不敢去做一些事情。全部都是治标不治本。

2. 阻力太大,难以实行下去

"脱脱虽臣之子,其心专佑汉人,必当治之。"元朝统治者作为外族入侵,在他们眼中自己当是高高在上的。而那些汉人,于他们而言不过奴隶而已。所以,朝中的大部分人都很反对脱脱推行的汉人之政。

就像当年忽必烈崇拜汉学,很多旧贵族反对是一个道理。但忽必烈好歹是大元皇帝还是蒙古帝国的大汗,即使有人反对,也无伤大雅。脱脱只不过是一个臣子,他如果去做这些事情,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当时的元朝朝中,很多大臣对汉人,尤其是南人,都心存芥蒂。所以,即使脱脱的想法是好的,大家也都不赞同。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更多的朝臣对他心怀不满。由此开始,他做什么事情,都会遭受到很多人的反对。

他做的很多事情,都是欠考虑的,这又给人留下了把柄。就像从汗国找来军队,这平白增加了很多开支。大家就找到了理由,认为脱脱能力一般,水平有限,不过是为了无端浪费社会资源,为自己增加政治筹码罢了。结语:

脱脱身处尔虞我诈的朝堂之中,考虑的事情太过简单。而且,也不够心狠手辣和老谋深算。他没有及时的缔结到真正的盟友,最终还是死在了曾经的好朋友手里。

标签: 脱脱帖木儿

更多文章

  • 元朝后期江南红巾军领袖徐寿辉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徐寿辉

    1351年,北方白莲教的韩山童、刘福通等人在大别山的背面发动几万黄河民工起义。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原本是蕲州罗田县卖土布的小贩徐寿辉也联合麻城铁匠邹普胜、江西宜春县和尚彭莹玉等人开始了起义的前期准备工作。他们到处宣传“天下大乱,弥勒佛就要降生”的思想,并于同年的八月在大别山主峰

  • 晋怀帝司马炽皇后梁兰璧生平介绍及评价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梁兰璧

    西晋本来是结束了三国混战的大一统王朝,在那个人心思定的年代,完全可以成为长寿帝国。然而,西晋皇族之间的你争我夺,自相残杀,导致它迅速衰败,被敌国趁虚而入,变成了秦、隋那样短命的王朝。战乱让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同时也给皇族带来了令人羞辱的灾难。晋怀帝司马炽的皇后梁兰璧就是如此,表面上她是天底下最尊

  • 西魏名将王思政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思政

    关陇集团是历史上不可小觑的一个政治集团,在隋朝建立的过程中,关陇集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历史上,关陇集团的影响力不可小觑,最初的时候,关陇集团是由宇文泰建立的,但是随着朝代的发展,关陇集团的实力不断增强。以至于关陇集团能够左右一个封建王朝的发展。西魏北周关陇集团的核心,是所谓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在

  • 北宋奸臣吕壹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吕壹

    吕壹,三国时期孙吴重臣,受孙权用为心腹,任中书典校郎,监察中央和地方州郡文书事[1]。壹为人险狠,曾经诬陷宰相顾雍、左将军朱据等人。后因诬告事发,被斩首。吕壹出生在三国时期,是吴国人。由于吕壹的能力非常强,所以,吕壹在工作上表现得非常好。而且,吕壹善于讨好,遇到孙权经常说孙权的好话,所以孙权非常的高

  • 北周静帝宇文阐皇后司马令姬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令姬

    《独孤天下》已经终结,但剧中那些可歌可叹的女子命运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杀伐决断、堪比男儿的明敬皇后独孤般若,谋算一生、不死不休的元贞皇后独孤曼陀,聪敏柔善、爱憎分明的文献皇后独孤伽罗......都给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在那个女子普遍命运凄惨、就连贵为皇后都不能自主地掌握命运的时代,还有一名悲情

  • 秦朝女首富巴寡妇清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巴寡妇清

    巴寡妇清,名清,巴是巴郡之意。战国时代大工商业主,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女企业家。丈夫死后,巴寡妇清守着家族企业,凭雄厚财力保卫一方。是秦始皇陵里大量水银的主要提供者之一,因其在政治军事上的特殊地位,与另外一位大商人大牧主乌氏倮被国家当作上宾礼遇。秦王嬴政并将她留在咸阳客居,以颐养天年。巴寡妇清死于公

  • 蜀汉叛将糜芳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糜芳

    一个人要毁掉自己很容易,比如学会背叛,糜芳就是如此,自古以来,不忠不孝者最为人所不齿。糜芳关键时候选择了背叛,不仅毁掉了自己,也把关羽给毁了,更是给蜀汉带来了沉重打击。关羽被杀,荆州丢失,昭烈帝起倾国之兵伐吴,夷陵之战惨败,白帝城托孤,这一连串的事件其实都和糜芳有莫大的关系。糜芳的出身不简单,糜家世

  • 清朝才子汪景祺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汪景祺

    汪景祺(1672~1726),名日祺,字无已,号星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汪景祺少年即有才名,但恃才傲物,目中无人“豪迈不羁,谓悠悠斯世,无一可为友者。”但仕途坎坷,久困名场,一直熬到康熙五十三年(1714)才考中一个举人,雍正二年初,由京城往西安投奔时为西安布政使的胡期恒

  • 元末义军领袖吴王张士诚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士诚

    张士诚(1321年8月23日-1367年10月9日[1]),原名张九四。元末位于江浙一带的义军领袖与地方割据势力之一。泰州白驹场亭人。[2]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与弟士德、士信率盐丁起兵,攻下泰州、兴化、高邮等地。次年,在高邮称诚王,国号周,年号天佑,率军渡江攻取常熟、湖州、松江、常州等地。

  • 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韩琦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1]),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颇有声望,人称“韩范&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