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黄恩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黄恩彤生平简介

黄恩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黄恩彤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985 更新时间:2024/1/4 18:09:05

黄恩彤是清朝末年大臣,可能听过这个名字的朋友不多,但他是《南京条约》的主要签订人之一,也正是因为此事让黄恩彤背上了“卖国贼”的名号。当然,清朝签下的每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都会让我们感到愤怒,但签订条约的人并非都心甘情愿。黄恩彤的真实想法又是什么呢?黄恩彤一生有功有过,下面就准备跟各位讲讲他的生平事迹,至于如评价,大家可以自行判断。

1、黄恩彤入仕步入官场

黄恩彤是山东宁阳县蒋集人,位于彩山脚下。出身于耕种之家,书香门第,其父黄宗皋,天资聪慧,学业优秀,府县考试名列前茅。因是家中的唯一男丁,为了全家的生计,放弃科举,力耕持家,并亲自督促两个儿子黄恩澍、黄恩彤学业。

黄恩彤自幼勤奋好学,五岁跟其兄黄恩澍入私塾读书,博览群书,过目不忘,有神童之誉。15岁县试第一,1822年中举人,1826年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入朝为官。

黄氏家族人才辈出,在黄家大院里,接连走出两代四位举人,黄恩澍、黄恩彤、黄师訚、黄宝书。四位举人中的前三位又分别考取进士,兄弟进士,父子进士(黄恩澍和黄宝书是父子,黄恩彤和黄师訚是父子)的佳话,被世人传扬。

1826年,黄恩彤出任刑部主事,他潜心学习清朝法律,表现出超人的才干,得到时任刑部尚书陈若霖的赏识。让他接手办理户部伪造、银库截饷、邪匪传教三宗久拖未决的疑案,黄恩彤不负众望,深入调查取证,很快破获了疑案,从严惩办了案犯,令人刮目相看。黄恩彤在刑部的十年间,查办大案要案,政绩斐然,累迁刑部郎中(五品)。

后来,黄恩彤凭着出众的才华和才干,逐步擢升为热河理刑司员、江南盐巡抚、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广东巡抚,官至从二品。

2、充当朝廷替罪羊签订卖国条约

鸦片战争战败后,大清帝国风雨飘摇,朝廷的昏庸,官场的腐败,西方列强乘机践踏掠夺,列强恐吓之下更无平等而言。

黄恩彤随同耆英、伊里布奉旨议和,名义是谈判议和,可弱国无外交,列强们早就制定好了条约本,还让你讨价还价,道光皇帝被迫同意该条约,指使黄恩彤代表清政府签字,却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面对大清无力回天的局面,面对国人的指责谩骂,黄恩彤有口难言。

在失望和悲愤中,正是年富力强的鼎盛时期,年仅49岁的他,急流勇退,以亲老遵例为名,辞官归养。宦海沉浮23年的黄恩彤,果断做出明智的选择,彰显出他超俗豁达的性格和世事洞明的修养。

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腐败软弱的清政府只能议和。黄恩彤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签订条约。假如换成清政府任何一个官员,也只能遵旨办事,没有不二的选择。把“卖国贼”的帽子扣在他的头上,实在是有失公平。公正的说,黄恩彤不过是清朝政府一个替罪羊,反过来说,不把屎盆子扣你头上,难道还能扣皇帝头上。就像当今部门领导出了事,不是一般工作人员的责任,就是临时工干的,这黑锅你不背谁背。

假如黄恩彤生逢康乾盛世,凭他的人品和才华,未必不能跻身台阁,出将入相。但在飘摇欲坠的道光朝,不可避免地随时代变迁而浮沉。

3、编纂县志,著书立说

黄恩彤回到家乡后,关心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传承。分别与1851年、1879年两次参与编纂《宁阳县志》。在他的主持下,增补了三十年间新的资料,使县志更加真实完美。

1859年,黄恩彤受邀请主持编纂《滋阳县志》(今兖州),在修志过程中,他节冗理乱,补缺润瘠,摆脱庸俗的歌功颂德之风,力求对历史人物客观公正的评价。他那渊博的知识,一丝不苟的精神,使众多的修志者感到自愧不如,赞扬他是永远不可超越的典范。

1860年,黄恩彤花甲之年,着重对历史知识学习研究,写成《两汉史断》六卷,《三国志》读书札记十卷。还将自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独到见解,编著成《鉴评别录》60卷,对后人的参考借鉴起到了指导作用。

4、写书指导家乡的农业生产

黄恩彤除了著书立说,还非关心地方的农业生产,他把南方的种植方法在家乡推广,提高了产量,增加了收入。他号召乡亲们种植桑园,发展养蚕,没有本钱的可到他家去借,卖蚕茧后归还。他还把先进的养蚕技术写成了《蚕桑录要》五卷,用来指导更多的农户养蚕,因此,当地的养蚕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增加了养蚕农户的收入。

山东地区天气干旱,易发生蝗虫灾害,蝗虫泛滥时,把庄稼叶子蚕食一空,致使庄稼绝产。黄恩彤走出家门,多方调查老农,把他们防治蝗虫的经验写成了《去螣必效录》,翻印成书,分发各地,指导如何防治蝗虫。

黄恩彤的家乡添福庄、黄家庵、龙泉村地形低洼,到处是水泽,积水成水塘。他号召人们利用坑塘水泽种植莲藕,使不长庄稼的水泽变废为宝,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收入。他的家乡变成了“三面荷花一面柳,村里村外莲花香”的美丽乡村。

他为官从政多年,是官员学者,饱览世事沧桑,却倾心于农业生产,关心民间疾苦,因而,受到家乡人们的爱戴。

黄恩彤到了晚年,一直手不释卷,笔耕不辍,这种勤勉的治学精神对宁阳后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1882年,(光绪八年),时逢黄恩彤重逢乡举,(中举人满60年),大清朝廷赐予鹿鸣宴,赏二品顶戴,这是不可多得的荣誉。

黄恩彤是宁阳文化史上一位承前后的重要人物,他继承了古圣先贤的文化遗产,是宁阳历史文化集大成者,他是家乡人的骄傲。多少年来,让家乡人愤愤不平的是他那顶“卖国贼”的帽子,竟然替大清帝国戴了这么多年,纵观历史,众多文献证明,黄恩彤没有“卖国求荣”,他不过是大清皇帝和王爷们手里的一枚棋子,一个替罪羊,岂不冤哉!

一首诗概括了黄恩彤的一生“一半是非一半闲,一半兵戈一半田。一生荣辱写青史,只把彩山当金銮”。

标签: 黄恩彤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四獒之一速不台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速不台

    成吉思汗麾下有四獒,其一便是速不台,这个曾经险些死在金国人手中的蒙古铁匠,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能成为伟大的成吉思汗之臣下,而且能为大汗打下如此多的领土和城池。速不台与哥哥者勒蔑出生在兀良哈部,父亲是一个草原琴师,被人称作“百灵鸟”,从祖辈开始,其家人的身份便是黄金家族乞颜

  • 清朝宗室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杰书

    爱新觉罗·杰书(1645年1697年),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宗室、重要将领,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孙、礼烈亲王代善之孙、惠顺亲王祜塞第三子,清代六大亲王之一。顺治六年(1649年),袭封多罗郡王。顺治八年(1651年),封号为康。顺治十六年(1659年),追论伯父巽亲王满达海前罪,剥夺谥法及碑

  • 元朝开国皇后弘吉剌·察必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察必

    俗话说的好,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位默默付出的女人,在古代社会也不例外,像蒙古的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就是很好的例子。成吉思汗的妻子孛儿贴是一位比较贤德的人,虽然成吉思汗一生有那么多的妃子,但是孛儿贴在成吉思汗的心中占有很大的位置。之后忽必烈死后,他的孙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但其中离不开察必皇后的辅助。察

  • 清朝唯一一位生育皇帝的嫡皇后喜塔拉氏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喜塔拉氏

    她与丈夫的婚姻不是政治联姻,而是浪漫的姐弟恋,一生受尽宠爱,生育一子两女,也是清朝两百多年历史上唯一一位生育皇帝的嫡皇后。她是乾隆帝相中的儿媳妇,嘉庆帝的原配妻子,道光帝的生母。但是喜塔拉氏的家族不是什么豪门大族,她的父亲是总管内务府大臣,在乾隆三十九年她被册封为永琰嫡福晋,那时候才十五岁,喜塔拉氏

  • 清朝宗室履亲王爱新觉罗.胤裪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胤裪

    爱新觉罗·允祹(1686年1月18日1763年8月29日),原名胤裪。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第二十一子(序齿为皇十二子),人称十二爷,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异母弟。母定嫔(雍正时奉为皇考定妃)万琉哈氏,后交与苏麻喇姑抚育。生于康熙二十四年,乾隆二十八年七月薨,

  • 唐朝宗室同安大长公主李氏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同安大长公主

    大野渊和妹妹大野氏出生的时候,当时的皇帝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宇文邕是一个雄才伟略的帝王,他诛灭了权臣宇文护,消灭了北方的割据政权北齐。宇文邕天不假寿,36岁就挂了。宇文邕挂了以后,他的儿子北周宣帝即位,周宣帝只当了一年皇帝,就因为重病传位给儿子周静帝。周静帝继位,普六茹.坚掌握了权柄,他自称是弘农杨氏

  • 汉朝正臣法学家张释之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释之

    张释之(生卒年月不详),字季,汉族,堵阳(今河南南阳方城)人,西汉法学家,法官。汉文帝时,张释之捐官出仕为骑郎,十年未得升迁,后经袁盎推荐,任为谒者,因向文帝陈说秦汉兴亡之道,而补任为谒者仆射,累迁公车令、中大夫、中郎将等职。后升任廷尉,严于执法,当皇帝的诏令与法律发生抵触时,仍能执意守法,以执法公

  • 清朝乾隆时期军机大臣阿桂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阿桂

    阿桂(1717年9月7日1797年10月10日),章佳氏,字广廷,号云崖,满洲正蓝旗人(后以功抬入正白旗),清朝名将,大学士阿克敦之子。乾隆三年(1738年)中举,后授镶红旗蒙古副都统,长期戍守西北边疆。乾隆十三年(1748年),参加大小金川之役。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参加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事

  • 清朝水师两江总督彭玉麟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彭玉麟

    彭玉麟(1816年12月14日1890年3月6日),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吟香外史,祖籍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阳县(今衡阳市衡阳县渣江),生于安徽省安庆府(今安庆市内)。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画家,人称雪帅。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中兴四大名臣,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

  • 法国路易十六王后玛丽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玛丽

    古时候,犯人在被执行死刑之前,是一种怎样的心理?这种心情,或许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因为有这种经历的人,都已经不存在了。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历史上的一次非常重要,影响非常深远的革命活动,可以说法国社会因此而进步,但是曾经的法国王室却一定不会这么想,就比如在革命中被处死的王后玛丽。而在玛丽死前,却向即将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