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反复背叛者孟达生平介绍及评价

三国时期反复背叛者孟达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725 更新时间:2024/1/20 6:16:18

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对于吕布的认识基本上是孔武有力、反复无常、三姓家奴,基本上对吕布的评价都非常的差,但其实三国有另外一个武将也曾经三次背叛自己的主子,但却被大多数人忽视,这个人就是孟达

孟达在建安初年就入蜀投奔了刘璋,后来刘备入川,孟达去迎接,就投靠了刘备,关羽败走麦城以后,孟达感觉自己要被问责,于是投靠了魏国,当时曹丕刚即位,非常高兴,非常重视孟达,孟达在魏国过了一段好日子,曹丕死后,孟达又跟司马懿不和,诸葛亮又抛来橄榄枝,孟达决定投靠蜀国,只不过司马懿的行动很快,抓住孟达并杀了他,孟达先叛刘璋,后叛刘备,又计划反叛曹魏,实实在在的三叛,并且搅动了魏蜀两国的纷争,也算上是一个人物,只是风评并不好。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黄巾军起义,黄巾起义平定以后,又有宦官之乱和董卓,导致天下继续大乱,也开始闹饥荒,百姓民不聊生。正是建安初年,孟达便和自己的好友一起到了四川,依附了刘璋,大概是四川因为是天府之国又是盆地,所以受到影响不大。

孟达和法正是好友,而法正则是深受刘备重视的人,是刘备入蜀以后重要的谋士,由此可见,孟达的生长环境并不差,孟达的父亲叫孟他,以贿赂宦官张让,得任凉州刺史,算是给孟达打下了一个基础,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法正成为好友。

孟达和法正虽然依附了刘璋,但其实是瞧不上刘璋的,刘璋是从其父亲手里继承的益州,自己本身又没什么能力,在这乱世当然也镇不住手底下的能人异士,于是便有了张松劝说刘璋迎接刘备入蜀,而刘璋竟然答应了,派法正和孟达去迎接刘备。

法正和孟达见到刘备,便被刘备的风度折服,此时的刘备已经有了荆州,身边也有很多人才,再加上刘备自身的魅力,孟达和法正两人一合计,并首先投靠了刘备,背叛了刘璋,谁让刘璋确实不如刘备呢。

刘备夺取蜀地之后,他成了宜都太守。刘备夺取汉中时,孟达攻下了房陵郡,在这里孟达的士兵杀死房陵太守蒯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诸葛亮的姐夫,孟达继续进攻上庸,刘备担心孟达难以支撑,又难以驾驭,命刘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领孟达的军队,与孟达会合于上庸地。

在上庸,刘封和孟达相互掣肘,谁也奈何不了谁,而孟达在朝中还有法正这个朋友,加上刘备也相对信任,因此也算能过得去。

关羽败走麦城时,多次要求刘封与孟达出兵相助,刘封以刚刚占据上庸、诸事未稳为由,拒不出兵救援,而刘封和孟达不和,也无法出兵,也不想出兵,最后关羽被杀,孟达怕刘备追究责任,于是就写了一份辞职信,率领军队投靠了曹魏。

此时的曹丕刚登基,就有猛将孟达来投,曹丕非常高兴,委以重任,封他做了建武将军,而且还封了个平阳亭侯,曹丕将被孟达抢夺的上庸、房陵、西城三郡合为新城郡,并让孟达当新城太守。这段日子应该是孟达人生的巅峰,山高皇帝远,有自己的地盘和军队,很像一方诸侯。

但是曹丕死后,孟达的日子就到了头,派来了一顶头上司司马懿,司马懿是看得出孟达的小算盘的,于是孟达被处处压制,而此时的诸葛亮抛来了橄榄枝,于是孟达打算再回到蜀国,继续当自己的诸侯。没想到司马懿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司马懿迅速包围上庸,围困了十六天,孟达外甥邓贤、部将李辅开城投降,城破后,司马懿斩杀孟达,传首京师,关羽的部分仇,是被司马懿给报了。

纵观孟达一生,他也不是鲁莽之辈,为什么会一叛再叛呢?是他的性格使然,还是真的是被逼得?通过孟达的行为可以推断这是孟达的小算盘在作祟。

孟达无论是投靠刘璋、刘备还是曹丕,都不是真正的投靠,而是依附,因为他手里有兵,然后又能打,跟着刘备,又占据了部分地盘,加上法正的帮忙,孟达算是一方诸侯,占据的地盘又是在前线,是曹魏和蜀汉争取的对象,这才有恃无恐。

事实也是如此,不管孟达怎么反叛,曹魏和蜀国都是欢迎的,但是孟达的死也恰恰因为这一点,即使孟达不被司马懿杀死,再次投降蜀国以后,也会被诸葛亮杀死,孟达的问题就在于太会打小算盘,没有很大的实力,却打算拥兵自重,一叛再叛也让他的信誉扫地,不管是司马懿还是诸葛亮都想除掉他,导致了孟达最后的悲剧,孟达被杀怪不得别人,都是自己走出来的路。

标签: 孟达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楚成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楚成王

    当初楚文王灭息国,将息国夫人抓了回来,留在宫中。息国夫人应该比较有姿色,先后为楚文王生了两个儿子,熊艰和熊恽。楚文王去世后,熊艰即位。熊艰在位五年,且非正常死亡,死后既没有享受楚王的丧葬礼仪、待遇,也没有谥号,仅留下楚庄敖的名号。据史料记载,楚庄敖五年,不知哪根筋搭错了,“欲杀其弟熊恽&

  • 明光宗妃子孝和太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孝和太后

    孝和太后,王氏,新城伯王钺的女儿,为明光宗朱常洛的才人,生有二子,即明熹宗朱由校和简怀王。后因与李康妃矛盾深化,被凌辱殴打,含愤抑郁而死。万历年间,朱常洛还是皇太子的时候,王氏就是他身边选侍。1604年,即万历三十二年,王选侍被晋封为“才人”。第二年,生下光宗的长子朱由校。1

  • 南朝梁开国皇太子萧统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萧统

    在历史上博学多才的君王有很多,他们舞文弄墨,笔走龙蛇,却很少有像萧统这样的。萧统是浮生乱世的一朵白莲,盛开于奢靡之中,不妖冶不张 扬,活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过自己的自在生活。他潜心著述,其《文选》对后世文人影响极大,至后世形成“文选学‘,萧统的出现,为乌烟瘴 气的南朝梁注入了

  • 宋仁宗的女儿秦国大长公主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仁宗,秦国大长公主

    她历经七位皇帝,两次大难不死,最终活到八十六岁的高龄离世。她就是宋仁宗的第十女秦国大长公主。宋仁宗一生共育有十三个女儿,其中九人在幼年时期因病夭折。故而,十公主深得宋仁宗的疼爱。然而,这位深爱着她的慈父,也并没有陪伴她太长时间。大概在十岁的时候,宋仁宗就去世了。十几岁的时候,十公主在兄长宋英宗的安排

  • 清朝宗室果郡王胤礼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果郡王,胤礼

    甄嬛传这个电视曾经风靡一时,里面的果郡王不仅是电视中的男神,也是成了现实生活中众多女人的男神,查下资料发现果郡王居然不是虚构的人物,而是真实存在的。先了解下真实的果郡王果郡王,全名:爱新觉罗·胤礼。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七个儿子,他生于康熙三十六年,也就是1697年。到了雍正继位的时候已经2

  • 宋太祖赵匡胤的结发妻子孝惠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孝惠皇后

    作为历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位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身上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发掘。其中,他的发妻贺氏,就是一位被浩瀚史海所淹没的女性,世人鲜有知道关于她的那些故事。作为赵匡胤的原配妻子,贺氏出身还算不错他的父亲贺景思,是一名武官,曾经和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一起担任过后晋皇帝的护卫武官(景思常为军校,与宣祖同居

  • 郭女王是怎么逆袭成曹魏皇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郭女王

    东汉末年乱世英雄,层出不穷,虽然《三国演义》中出现的女子不多,但是决不能以数量多少忖度之,凡出现的绝对是属于凤毛麟角的绝色佳人。能配得上帝王将相的当属绝代佳人矣。这些绝世而独立的佳人,或禀绝代姿容,或杀伐决断,或顾全大义,在男性世界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三国里有千娇百媚的貂禅、倾城绝世的小乔、绝色动

  • 魏武帝曹操的第二任妻子卞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卞皇后

    西汉丞相陈平,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很有志向的人。只是他家里并不富裕,读书游学全靠哥哥陈伯资助,没有吃过什么好东西。即使是这样,陈平长得还是很俊秀。有人好奇到家里来问陈平:贫何食而肥若是。他嫂子就跟人抱怨说,吃的不过说米糠,这样的小叔子还不如没有。话里话外非常嫌弃,除了那些无可救药的啃老族之外,没有人愿

  • 西汉谏臣汲黯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汲黯

    汲黯(?一前112),字长孺,汲黯在汉景帝时凭父亲官职的荫庇被任为太子洗马;武帝时出为东海太守,因治绩突出,召为主爵都尉,位列九卿;后犯小罪免官,居田园数年后,召拜淮阳太守,卒于任上。此公为官特立直行,不阿上,不趋时,常有非常之举。汲黯可谓古代名臣,因为好直谏廷诤,被武帝称为“社稷之臣&

  • 明朝后期兵部尚书杨嗣昌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嗣昌

    杨嗣昌,字文弱,号字微,明末大臣、诗人,生于1588年,卒于1641年,武陵县碴口坡人。杨嗣昌家是书香门第之家的典范,祖父杨时芳为武陵名士,父亲杨鹤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杨嗣昌也在万历三十八年中进士。明末世道混乱,起义军四起。杨嗣昌崇祯十年任兵部尚书,用“四正六隅”、&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