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叔孙通是个什么样的人?叔孙通生平简介

叔孙通是个什么样的人?叔孙通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188 更新时间:2023/12/21 14:05:16

叔孙通原本是秦朝待诏博士,后来秦灭亡,叔孙通逃回薛城,投靠了项梁。此后楚汉之争爆发,叔孙通决定转投刘邦,再次被汉王拜为博士。叔孙通虽然不能帮助刘邦争夺天下,但在举荐人才和制定礼仪方面,他算是立了大功,汉朝的礼仪就是由叔孙通制定的。不过历史上对于叔孙通的评价也有一些争议,这次就为大家讲讲这个人物,看看他的一生到底经历了哪些精彩的事迹。

当初,陈胜吴广在山东起义,秦朝的皇帝就立马召集了身边的博士们进行讨论,皇帝问他们“现在有人造反,我们需要怎么应对?”问完,众多博士就开始说到“这种造反的乱臣贼子应该赶快派兵去镇压。”听完,皇帝很是着急,这时,叔孙通却走到堂前说到“他们说的有欠考虑,现在天下非常太平,百姓都归陛下您管,根本没有什么要造反的人,陛下不要担心。”皇帝听后很高兴,立马将叔孙通封为博士,并赏赐了布匹和一套衣服,并把之前说有造反的博士们抓起来。

出了宫门后,其他儒生问他为什么要拍皇帝的马屁,叔孙通并没有理其他诸生们对他的异样眼光和责问,而是立马收拾了自己的行李投奔了项梁,后来项梁死于定陶,叔孙通又跟了项羽,替项羽做事,又过了一段时间,刘邦进军彭城,他又归属了刘邦,因为当时刘邦一直很讨厌文人儒生,叔孙通为了保全自己性命创造机会,就脱去了原有的服装,穿上了短衣见了刘邦,果然刘邦看到他后很是高兴,就这样,叔孙通一直效力与刘邦。

效力的时候,叔孙通经常推荐一些武夫给刘邦,大部分都是可以上阵打仗的一些人,不过当时,叔孙通还有很多学生,他的学生很不理解,为什么跟了这么久的老师不推荐他们,叔孙通转而告诉他们“现在正是争夺天下的时候,你们儒生哪里打得了仗呢,真正需要的时候会推荐的”。

后来刘邦顺利夺得了天下,建立了汉室,然后他废除了秦朝繁杂的礼仪。汉高祖五年的时候,叔孙通已经是汉朝的博士了。

那时,汉室的武将居多,一天,汉室举行宴会的时候,汉朝的开国功臣们吃饭吃酒到兴奋的时候,举止粗犷豪气,还老是在宫中疯狂欢呼乱叫,一个个都来争抢自己的功劳,朝堂一度如法控制。高祖刘邦看到这样的景象,很头疼,叔孙通立马察觉到了刘邦的变化,便走出来说“陛下,朝堂现在这般闹哄哄应该需要制定一套礼仪,不过太复杂的礼仪一定难以施行,就让臣来为汉室制造一套礼仪吧,为了能够安稳施行,臣一定会根据当前的情况,打造一套属于汉室的礼制。”刘邦听了非常高兴,就让叔孙通立马去办了。

叔孙通受命后,立即召集了二三十名儒生,又把自己的百余名学生叫过来一起定制礼制。他先对儒生们讲了制定朝仪的大略,后逐条讲解,共同商定。接着又在郊外一宽敞的场地进行实况演习。在广阔的草地上,他将许多竹竿插在地上当做位置的标准,又用编线搓成绳索,横缚在竹竿上面,并把它们连结起来,分划地位,再把剪下的茅草捆缚成束,一束一束的竖立起来,上面放上下方也放上一些,作为尊卑高下的次序。这景象历史上叫绵蕞习仪。

位置定好后,就和儒生、学生以及士兵来进行联系,经过了几个月的联系及修改,终于完成了制定,然后叔孙通请来了高祖刘邦观看,刘邦看完后甚是欣喜,立即拍板用于朝堂上。

等到长乐宫建成后,文武百官都来朝贺,因为礼仪的施行,以前的喧哗声没有了,朝臣站在两边,郑重肃穆。诸侯一一鞠躬向高祖刘邦恭贺,高祖先行表示谢意后,诸侯才敢起身。

高祖刘邦就坐宴饮的时候,因为旁边有人监察礼仪的御史,大臣们不敢擅自先吃,而是按照先尊后卑的顺序来。如果要是有醉酒的臣子,便会将他请出去殿外。高祖见这般景象很满意,他说:“七年了,我才感受到皇帝的尊贵。”过了几天后,叔孙通就被任命奉常,并赏赐了黄金,后来,叔孙通还为汉朝指定了很多有关于礼律。

汉朝礼制的施行成为了叔孙通的最大贡献,正是他的“礼”也为汉室的政治稳定起了很大的作用。叔孙通是一个圆滑而又现实的人,他懂得为自己创造机会,从秦朝的博士到项羽麾下再到汉朝的博士都在体现这一点。虽然后世对于叔孙通褒贬不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礼仪确实成功了,并被后世所效仿和延续。

标签: 叔孙通

更多文章

  • 伊尹一生有哪些成就?如何评价伊尹?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伊尹

    伊尹这个历史人物距今已有3600多年的历史,他是商朝的开国功臣,也是道教的创始人之一。伊尹出生于莘国,从小勤奋好学,商汤知道伊尹才华横溢,请了三次才成功将他请出山。此后伊尹辅佐商汤击败夏桀,正式开启了商朝。伊尹除了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以外,他还被认为是厨师的鼻祖,可以说是一位颇具传奇性质的人物。下面

  • 清朝抚远大将军岳钟琪生平介绍 岳钟琪评价及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岳钟琪

    岳钟琪是什么来历?为何总有人让他推翻雍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岳钟琪在当时之所以为人所知,除了其功勋及地位外,便是其岳飞后世的身份。清初名将岳钟琪,岳飞的第二十一世孙,出身于军旅世家。他的父亲岳升龙在康熙朝时期参加了“平三藩”的战斗,并且随同康熙北征噶尔丹,因功做

  • 太平天国康王汪海洋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汪海洋

    汪海洋(18301866年1月29日),太平天国晚期著名将领,有太平天国后期擎天一柱之誉。安徽全椒人。早年参加太平军,隶属石达开,1857年随石达开出走。1860年随保王童容海、朱衣点等脱离石达开,从广西取道江西与忠王李秀成会师,进军浙江,攻克杭州,镇守余杭,受封为康王。1863年击败清军蒋益澧部。

  • 唐太宗李世民的异母弟弟李元亨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太宗,李世民,李元亨

    李元亨,李渊第八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异母弟弟,母亲为尹德妃。唐高祖封为酆王,李世民继位后授金州刺史,632年逝世,因无子嗣,国除。酆悼王李元亨(?-632年7月9日),唐高祖李渊第八子,母尹德妃。高祖武德三年六月(620年7月),封为酆王。 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授金州刺史,之藩。太宗怜其幼,思

  • 唐高祖李渊妃嫔尹德妃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尹德妃

    尹德妃,唐高祖李渊妃嫔之一,和张婕妤是李渊晚年最为宠幸的嫔妃。德妃尹氏生酆王李元亨。尹德妃因姿色明艳,为高祖晚年最受宠的妃子,尹德妃怀孕,生下儿子酆王李元亨,更深得唐高祖宠爱。在政治上,尹德妃与张婕妤为了巩固地位及自身利益,勾结太子李建成、李元吉,而且背地里与他们勾搭成奸,恣意淫乐,诟谤谋害李世民,

  • 唐高祖李渊的后妃之一薛婕妤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薛婕妤

    薛婕妤,生卒年不详,唐高祖李渊的后妃之一。隋朝襄州总管临河公薛道衡之女。妙通经史,兼善文才。唐高宗李治幼时从其受学,登基后以师傅旧恩,封为河东郡夫人,礼敬甚重,后出家为尼。麟德元年(664年),因与上官仪私下书信来往,削去封号,幽禁于唐高祖别庙静安宫。夫人情慕出家。皇帝遵从其的志向,在禁中别造鹤林寺

  • 唐高祖李渊的妃子宇文昭仪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高祖,李渊,宇文昭仪

    宇文昭仪,唐高祖李渊的昭仪,隋朝大臣宇文述之女,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宇文士及的妹妹,生子李元嘉,李灵夔。后以太上皇太妃位病逝长安。宇文氏有宠于李渊。李渊即位后,因原配窦氏(窦皇后)已逝,欲立宇文氏为后,宇文氏固辞。后宇文氏被封为昭仪。其子李元嘉以母宠的缘故,被唐高祖特别宠爱,后来出生的诸皇子无及者。

  • 明朝和尚谋士姚广孝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姚广孝

    说起姚广孝,可能大家对这个人不是很熟悉了,出生于1335年,苏州人,从小就非常的聪明好学,诗词书画那是样样精通。14岁的时候出家当了和尚,发号道衍。不过这里有点意思的是,姚广孝虽然成了和尚,但是却拜了当时的一位道士席应真伪师傅,然后还学起了阴阳之术,真的是一个敢拜,一个敢收。后来追随在燕王朱棣的身边

  • 摄政王多尔衮生平简介 多尔衮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多尔衮

    多尔衮的陵墓被顺治毁了,后来乾隆给修了修,再后来被日本给刨的差不多了,最后那地方改建,被彻底弄平了,没了。就在北京新中街一代。多尔衮的遗迹几乎没有了。多尔衮可真够的上空空如也四个字,那真叫一无所有,连个后代都没有。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寅时1650年12月31日戌时)

  • 爱新觉罗.溥仪日常照片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溥仪

    对于个别皇帝来说甚至可以用不幸和悲惨来形容比如,末代皇帝溥仪。1912年2月12日 清帝退位中国再也没有皇帝了他三岁登基,三次退位,被苏联红军俘虏,回国后被思想改造。曾经他贵为天子、养尊处优,在经历了一系列动乱后,不得不做回脚踏实地的平常人。对于国运的兴衰,他无力。没能做出权益之策,成为历史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