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挑起七七事变的罪魁祸首:牟田口廉也

挑起七七事变的罪魁祸首:牟田口廉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184 更新时间:2024/2/8 7:59:16

牟田口廉也(1888.10.71966.8.2),日本佐贺县人。日本昭和时期陆军中将、甲级战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2期毕业,日本陆军大学第29期毕业。“七七事变”时,牟田口廉也任侵华日军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一联队联队长,军衔为大佐。

1937年7月7日当天,由于驻屯军步兵旅团旅团长河边正三少将未在北京,所以牟田口廉也成为了现场的最高指挥官,并由其下达了中国守军开火的命令,他也就成为挑起“七七事变”冲突的罪魁。

历任第18师团师团长(1941年4月),第十五军司令(1943年3月)等。1946年9月作为乙、丙级战犯被逮捕,移送到新加坡,1948年3月假释,1966年8月死亡。

牟田口廉也(むたぐちれんや),时任侵华日军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一联队联队长、大佐军衔。事件刚刚爆发,牟田口廉也就迫不及待的赶赴第一线直接指挥部队作战。

7月8日凌晨4时,牟田口廉也威胁中方谈判代表,要进宛平城搜查失踪士兵,要中国军队让出宛平城东门,被我代表斋严辞拒绝。4时23分,牟田口廉也下令在现沙岗村大枣园沙丘阵地的炮兵向宛平城开炮,牟田口廉也在卢沟桥打响了第一炮,亲手点燃了战火。为此,天皇裕仁亲授其金鹰三级勋章,晋升为少将。1938年3月并调任关东军司令部副官,同年7月调任第四军参谋长。1940年8月,牟田口晋升为中将。1941年4月牟田口成为第18师团师团长,该师团编入南方军,参加太平洋作战。在新加坡战役中,第18师团与近卫师团、第5师团一同攻打号称“远东第一要塞”的新加坡,以五万之众迫降了10万英联邦军队。

1943年5月,牟田口廉也以“赫赫战功”之身容升驻缅甸的第15军司令官。1944年3月8日,日军发动“乌号作战”,向印度的英帕尔发起大规模攻势。牟田口廉也率第十五军3个师团及特种团计15万人马,在科希马、英帕尔、伊姆法尔等缅印地区,被中美、英印联军和中国远征军打得落花流水,先后损兵折将十几万,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所剩残兵败将又大多患痢疾、疟疾等疾病,在大雨和饥饿中挣扎。面对惨败战局,牟田口恼羞成怒,一口气将三个师团长撤职,创日军建军以来的奇闻(师团长的调换必须要日本天皇的命令)。日军15军死里逃生的人都称他为“鬼畜牟田口”。

经过几个月的雨季大溃败,牟田口廉也的十五军已所剩无几。日军大本营异恼怒,将缅甸方面军司令官和参谋长全部撤换,牟田口廉也也被解除军职,在1944年12月被编入预备役,羞怒之下自杀(未死)。1945年12月被逮捕,1946年9月被移送至新加坡受审,1948年3月被释放回国,亡于1966年8月2日。

七七事变

牟田口廉也曾时常对人说到:“大东亚战争,要说起来的话,是我的责任,因为在卢沟桥射击第一颗子弹引起战争的就是我,所以我认为我对此必须承担责任。”他在笔记中也写到:“我挑起了卢沟桥事件,后来事件进一步扩大,导致卢沟桥事变,终于发展成这次大东亚战争。”牟田口率部向中国军队打了第一枪,这的确是事实,不过他把挑起战争想象成为他一人的力量,却不符合历史事实。日本发动这场战争,早就已经在计划之中了。鬼畜牟田口与英军作战时,僵硬地迷恋所谓的‘成吉思汗式战术,后来在东京开了一家料理店,并起名为“ジンギスカンハウス(成吉思汗屋)”

标签: 牟田口廉也

更多文章

  • 抗战将领佟麟阁生平事迹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佟麟阁

    讨伐军阀1926年,段祺瑞等借口国民军“赤化”,组织讨赤联军,纠集五十余万之众分五路向国民军进攻。国民军被迫撤出北京,主力退守南口附近。此时冯玉祥已赴苏联考察。由张之江任国民军总司令。佟麟阁任国民军第十一师师长。该师辖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旅。佟麟阁与刘汝明的第十师防守南口

  • 东汉官员学者孔融有哪些成就?孔融为何会以“不孝”罪名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融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长大后的孔融有哪些成就?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孔融让梨可谓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表现了小孔融谦让的优秀品质,许多家长会把孔融让梨的故事讲给小孩子听,是中国宝宝品格养成的启蒙老师。其实长大后的孔融很有成就,他把聪明变成了文学家、诗人,还是建安七子之一。孔融字文举祖籍曲阜,出生名门,他

  • 中国第一位太后秦宣太后历史记载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秦宣太后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中国第一位太后秦宣太后的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前几年,长达八十一集的宫斗剧《芈月传》在各大电视台热播,让观众全景式地了解到了秦国从秦惠文王到秦昭襄王的那一段历史。从这个角度上说,《芈月传》实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剧作。剧中的主要人物“芈月&rdquo

  • 西汉正臣周昌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昌

    周昌,原本和刘邦是老乡,和堂兄在泗水郡的监狱当狱卒,是一个小人物。刘邦起兵之后,率领兵马攻打泗水郡,泗水郡很快宣布攻破,周昌也就丢了这份工作,兄弟俩只好跟着刘邦打天下。之后跟随刘邦入关,推翻秦朝的统治,与项羽争夺天下,刘邦成立西汉开国皇帝后,封她为御史大夫和汾阴候。与萧何、曹岑相比,周昌的职位确实不

  • 清朝宗室和硕仪亲王爱新觉罗·永璇:乾隆最长寿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永璇

    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爱新觉罗·永璇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贾谊的这句话道尽了世间福祸相依,人生变化无常。清朝乾隆皇帝一个儿子的经历,更是充分印证了这句名言,他就是乾隆皇帝的第八子,爱新觉罗·永璇。乾隆皇帝,不但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同时也

  • 清朝大臣范承谟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范承谟

    范承谟(1624年-1676年),字觐公,号螺山,辽东沈阳(今辽宁沈阳)人,汉军镶黄旗,清朝大臣,大学士范文程次子。范承谟进士出身,曾任职翰林院,累迁至浙江巡抚。他在浙江四年,勘察荒田,奏请免赋,赈灾抚民,漕米改折,深得当地民心。后升任福建总督。三藩之乱时,范承谟拒不附逆,被耿精忠囚禁,始终坚守臣节

  • 明朝开国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徐达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徐达

    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初期的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徐达出身农民世家,祖上几代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徐达虽然是农家出身,土里刨食。但是他性情刚毅,不甘屈居人下。他长得面貌清癯,颧骨稍高,身材魁伟。自幼习武,练得一身好功夫。和朱元璋是从小长

  • 清朝文学家翰林院庶吉士王念孙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念孙

    王念孙简介:王念孙(1744年1832年),字怀祖,生而清羸,故自号石臞。江苏高邮人。王引之之父。自幼聪慧,八岁读完十三经,旁涉史鉴。乾隆四十年(1775年)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工部郎中、陕西道御史、吏科给事中、山东运河道、直隶永定河道。王念孙之父王安国,字书城,号春圃,雍正二年(17

  • 奥尔登堡王朝的丹麦和挪威国王弗雷德里克二世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奥尔登堡王朝,丹麦,挪威,弗雷德里克二世

    弗雷德里克二世(丹麦语:Frederik 2.,1534年7月1日~1588年4月4日)奥尔登堡王朝的丹麦和挪威国王(1559年~1588年在位)。弗雷德里克二世为丹麦和挪威国王克里斯蒂安三世之子,母亲是萨克森·劳恩堡公爵马格努斯一世的女儿多罗西亚·冯·萨克

  • 唐朝咸安公主:和亲回纥 历嫁祖孙三代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咸安公主

    咸安公主,唐德宗第八女,唐朝和亲公主。因回纥在安史之乱中帮助大唐平乱有功,从此开始了与回纥和亲。787年,回纥长寿天亲可汗再一次派使者向唐德宗求亲。因为德宗做太子时曾受过回纥的羞辱,所以即位以后,回纥屡次求亲,都被德宗拒绝。可是此时的大唐国力衰弱,而吐蕃则正处于强盛时期,不断侵扰大唐边境。鉴于这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