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洪承畴的历史评价

洪承畴的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875 更新时间:2024/1/9 12:16:46

康熙四年(1665年)二月,一位七十三岁的老人病死于北京,他的一生一直是在毁誉参半中度过,他本是明朝能臣,位高权重,皇帝对其信任有加。但在战败被俘之后他又选择了投降满清,帮助八旗劲旅反过来攻灭故国,为清军平定江南立下汗马功劳。然而他的病死却并没有引起清廷更多的关心和关注,清朝的皇帝在用完这个为他打江山,出主意的大忠臣之后,只给了他一个三等轻车都尉(位列公、侯等五爵之后)的世职。而和他一样降清的汉将中如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等早已经是手握重兵藩王了。这个不受待见的大臣就是历任两朝的洪承畴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累官至陕西布政使参政,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中立功,升任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崇祯十二年(1639年)转任蓟辽总督,松锦之战战败后被清朝俘虏。洪承畴本是明朝能臣,位高权重。松山兵败,举朝大震,都以为洪承畴必死无疑,崇祯皇帝极为痛悼,辍朝3日,以王侯规格“予祭十六坛”,七日一坛,于五月十日亲自致祭,还御制“悼洪经略文”明昭天下。祭到第九坛时,洪承畴降清消息传来,舆论大哗,崇祯帝的这些举动也沦为了天下人眼中的笑柄,明朝士民更是直斥洪承畴为卖国求荣的小人。洪承畴降清后,清太宗皇太极表面上对他恩礼有加,实际上并未放松对他的防范,使其在家,不得任意出入,终皇太极一朝,除咨询外,也没有任以官职。

一直到清军入关后洪承畴才开始被清廷重用,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列内院佐理机务,翌年赴江南任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洪承畴帮助清廷灭掉南明中最有势力的弘光政权、福王朱由崧。清军攻下南京后,改南京为江宁府,派洪承畴为江南总督,招抚江南各省。洪承畴总督军务,招抚江南,经略西南。他工作十分卖力,劳累得几乎双目失明,为清军平定江南立下汗马功劳。也镇压屠杀许多江南抗清义军,斩杀了拥护明王室内的义士,如左佥都御史金声、大学士黄道周、明宗室长乐王朱谊石等领导的抗清武装皆被其歼灭,洪承畴的所为遭到抗清人士的一致唾骂和谴责,连他的母亲和亲弟弟洪承畯也面责他不忠。但他的官却越做越大,顺治十年(1653年)时,他已经是太保兼太子太师,弘文院大学士、兵部尚书,经略西南五省军民的封疆大吏。但此时的洪承畴已经是年过六十,因年老体衰、目疾加剧,对政务也越来越力不从心。

顺治十八年(1661年)五月,洪承畴疏乞休致,四年后病死于北京,时年七十三岁,清廷恩赐祭奠如制,谥文襄,清朝的皇帝在用完这个为他打江山,出主意的大忠臣之后,只给了他一个三等轻车都尉(位列公、侯等五爵之后)的世职就把他的功劳给打发了,洪承畴牺牲名节、效力20年、几经大战引导清朝坐稳江山,只换来了小小的轻车都尉,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他死后,他的后人当然也没有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关注,惟一的儿子洪士铭也只做到了太常寺少卿(正四品)的官职。这还不算完,过了近百年后的乾隆帝时期,乾隆帝“崇奖忠贞”,“风励臣节”,下诏将这些降清的汉人打入另类,下令编纂《钦定国史贰臣表传》即《贰臣传》中,洪承畴当然榜上有名。

洪承畴是一位比较复杂的历史人物,历来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他是明朝重臣,深受崇祯帝信任,松山之败后降清,又沦为贰臣。而洪承畴的最后岁月,也是笼罩在屈辱和尴尬之中的,不知道彼时行将就木的他是否会悔不当初?真是可悲、可叹!近年来,不少所谓洪氏后人为了美化自己的祖先,写出不少赞扬洪承畴的话来为其翻案,并隆重纪念洪承畴诞辰。

标签: 洪承畴

更多文章

  • 清朝宗室爱新觉罗.阿济格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阿济格

    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数月之前兵败宁远之役的努尔哈赤病死于沈阳,终年六十八岁,在后金诸贝勒的夺位之争中,皇太极成了最终的胜利者,为永绝后患,四大贝勒传达所谓的“先帝遗言”,强迫阿巴亥从先帝之命而殉葬,时年三十七岁。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改次年为天聪元年。而此时阿巴

  • 明末马士英是如何成为南明弘光政权首辅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马士英

    马士英是南明弘光政权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南明朝呼风唤雨、把持超纲,在文官集团中兴起了一股阿谀奉承的风气。李自成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率兵进京,崇祯皇帝朱由检不愿受屈辱,在煤山(今北京景山公园,相传明朝建设紫禁城后,在此放置煤炭,故称)自缢身亡。马士英抓住机会,拥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是为

  • 清朝康熙帝之女固伦恪靖公主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固伦恪靖公主

    在清朝统治时期,清政府为了与蒙古保持亲密关系,同时也为了加强对蒙古各部的统治,“联姻”作为一种最为行之有效的怀柔政策始终受到统治者所钟爱。这种姻亲关系对维护北方边疆和治理蒙古地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清朝的帝王中,除了没有女儿的同治、光绪、宣统之外,其余的皇帝都有女儿嫁到蒙古,

  • 清朝宗室庄亲王爱新觉罗·胤禄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胤禄

    在康熙帝的众多儿子中,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可以说是比较特别的一个。他和父亲康熙帝一样有着喜欢数学、乐律的爱好,并且还在掌礼部期间,革新礼乐,改正乐章。一方面他又被人称为“十六聋”(耳朵不好使,经常听错话,实际上是明哲保身的一种方法),经常的犯糊涂,但也正是因为

  • 朱元璋的第一谋士朱升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升

    朱升,字允升,安徽休宁人,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文学家,明代开国谋臣,为池州学正,后弃官隐居石门,学者称枫林先生。1358年冬,年近六旬的朱升在石门遇到了三十岁的朱元璋,这一次相遇,将为朱元璋之后的扫灭群雄夺取天下提供了关键的指导策略,其作用不亚于刘备“三顾茅庐”请教诸葛亮。朱升

  • 唐太宗之女衡山公主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衡山公主

    很多人觉得可以一出生就生活在皇室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但事实上生活在皇室并不一定都能过得好,在古代很多公主的命运都十分悲惨。李世民一生中一共有21个女儿,其中最悲惨的就是年纪最小的一位公主,她接连出嫁了3次,其中两次都是被迫,最终还被自己的丈夫用棉被捂死,就这样窒息而亡。这位公主被称为“

  • 和亲公主义成公主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义成公主

    历朝历代都有几个帝王是“狠角色”,像秦始皇,刘邦,李世民,朱元璋都是。那么,就李世民而言,他的“狠”与其他三位不同,是一种阴柔的狠。正是因此,很多大将甘心为他卖命,他才能如愿登上大座。而关于李世民的事情,这里则有一则小故事,即便是对待女人,李世民也一样

  • 西汉酷吏郅都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郅都

    在古代时的封建王朝,皇帝的命令谁敢不从,抗旨不遵可是要掉脑袋的大罪,但是在汉景帝时期,就有这样一位侍卫,面对皇帝要求救人的命令,不但不遵从,而且还不让皇帝自己去救。犯下这样的大罪,这个侍卫不仅没有被杀头,反而得到了太后的赏赐,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侍卫为什么宁愿抗旨,也不去救人呢?据《史记&bul

  • 太平天国将领燕王秦日纲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日纲

    秦日纲(18211856),本名秦日昌,因避北王韦昌辉讳而改名日纲。汉族,客家人,1821年出生于广西贵县。太平天国将领,官封燕王。在1856年的“天京事变”中,秦日纲参与北王诛杀东王杨秀清的行动,后来被天王洪秀全处死。二弟畏王秦日南、三弟报王秦日源、四弟庆王秦日庆、五弟贺王

  • 太平天国将领豫王胡以晃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胡以晃

    胡以晃,清朝末年人氏,约1816年出生,1856年去世,为太平天国将领,早年跟随洪秀全和冯云山起义,此后为太平天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胡以晃在广西平南罗文村出生没护甲早期大多数都是江西临府人,家族渊源不错,大多数都是些官宦富绅出生。等迁到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