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初年名臣王旦生平简介 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北宋初年名臣王旦生平简介 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331 更新时间:2023/12/27 13:09:24

王旦(957年-1017年10月2日),字子明。大名府莘县(今属山东聊城市莘县)人。北宋初年名臣,兵部侍郎王祜之子。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王旦登进士第,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澶渊之战时,权任东京留守事。景德三年(1006年)拜相,并监修《两朝国史》。他善于知人,多荐用厚重之士,力劝真宗行祖宗之法,慎作改变。掌权十八载,为相十二年,深为真宗信赖。但受王钦若说服,未能阻止真宗的天书封禅之事,颇受后世诟病。晚年屡请逊位,最终因病罢相,以太尉掌领玉清昭应宫使。

天禧元年(1017年),王旦去世,年六十一。获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乾兴元年(1022年),配享真宗庙庭,宋仁宗题其碑首为“全德元老”。宋理宗时位列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有文集二十卷,今已佚。《全宋诗》及《全宋文》录有其作品。

人物生平

早有美称

王旦出生于后周世宗显德四年(957年),因其生于凌晨,故取名旦,字子明。王旦先天相貌较丑,脸、鼻皆偏,喉部有突起,曾有华山道人预言其有异于他人的面相,说:“日后必大贵”。王旦小时候沉默寡言,却好学不倦,颇有文才。王旦的父亲王祜很器重他,说:“这个孩子应当会官至公卿宰相。”

初入仕途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王旦进士及第,担任大理评事,后出任平江(今属湖南)知县,平江县官舍旧传有怪物占据暴戾,居住无法安宁,王旦到任前夕,看守的官员听见群鬼啸呼说:“宰相公到了,我们应该避开离去了。”怪物便从此绝迹。后就地改任将作监丞。当时,转运使赵昌言凭借威望按自己的意志行事,使得下属官吏退避害怕,但赵昌言进入王旦辖境,便称赞他的善政,看出他高远弘大的志向,把女儿嫁给他。

雍熙元年(984年),赵昌言受替回朝,命王旦监潭州(今湖南长沙)银场。何承矩典掌潭州,推荐王旦入朝担任著作佐郎,参与编修《文苑英华》、《诗类》。升任殿中丞。

雍熙二年(985年),出任郑州通判,上表请求朝廷建立天下常平仓,以堵塞兼并的路径。

雍熙四年(987年),改任濠州(今安徽凤阳)通判。

淳化元年(990年),王禹偁推荐他的才能,任转运使。通过驿站被召到京城,王旦不喜欢吏员的职务,便进献文章召试,改在弘文馆当值。

淳化二年(991年),被授任右正言、知制诰。最初,王祜凭借重名长久主掌制书诏命,王旦不到十年继承他的职位,时论都称美此事。钱若水有识别各类人的能力,见到王旦说:“这真是宰相之才。”他与王旦同事,每每说:“王君凌霄耸壑,是栋梁之材,显贵不可限量,不是我所能赶得上的。”李沆以同举进士同学的身份,也推重王旦为远大之器。

淳化三年(992年),王旦与苏易简同知贡举,加官部员外郎、同判吏部流内铨、知考课院。当时其岳父赵昌言正任要职,王旦为避嫌,引用唐代独孤郁、权德舆原有的成例辞职。太宗称赞他识大体,改任他为礼部郎中、集贤殿修撰。

淳化四年(993年),赵昌言出任凤翔知府,太宗当天就任命王旦为知制诰,仍兼任修撰、判院事,太宗当面赐予金紫,挑选牯犀带以示对他的荣宠,又令王旦位居西阁第一。

至道元年(995年),王旦知理检院。次年,升任兵部郎中。

咸平二年(999年),宋真宗赵恒即位不久,即拜王旦为中书舍人,数月后,任翰林院学士兼知审官院、通进银台驳司。真宗素来认为王旦贤能,王旦曾奏事后退下,真宗目送他说:“替朕招致太平的,必定是此人。”钱若水被免除枢密院职务,得以在苑中召对,真宗询问大臣中可以任用的人,钱若水说:“王旦有德行威望,能够胜任大事。”真宗说:“这本来是朕心里所属意的人。

拜相当国

咸平三年(1000年),主管贡举,被锁闭于科举试场内应试十天,授任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实际上已位居宰辅,跻身于北宋统治核心。从这时起直至逝世,王旦作为真宗的辅佐大臣连任要职共十八年。

咸平四年(1001年),任工部侍郎、参知政事(即副相)。

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南侵,真宗听从寇准建议,御驾亲征澶州,王旦随行。而担任东京留守的雍王赵元份患重病,王旦受命秘密从军前回京接任留守之职。王旦临行前说:“希望陛下宣召寇准,臣有所陈述。”寇准到后,王旦奏请说:“十天之内没有捷报时,应该怎么办?”真宗沉默了很久后说:“立皇太子。”王旦既到达京城,径直进入禁中,下发命令很严格,命人不得传播消息。等到真宗返回后,王旦的子弟及家人都在郊外迎接,忽然听见后面有骑士的呵斥声,惊异之下一看,才发现是王旦。

景德二年(1005年),王旦任尚书左丞。景德三年(1006年),任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拜相。不久,又加拜集贤殿大学士、明德皇后园陵使。景德四年(1007年),任大行皇后园陵使,并奉命监修《两朝国史》。

追悔天书

当时契丹已接受“澶渊之盟”,寇准把此事当作自己的功劳,脸上有得意的神色,真宗也自为得意。王钦若憎恨寇准,想要搞垮他,便从容不迫地说:“这是《春秋》里的城下之盟,诸侯还以之为耻辱,而陛下认为是功劳,臣私下认为不可取。”真宗凄怆地说:“有什么办法呢?”王钦若估计真宗已厌倦战争,便诡言道:“陛下用军队攻取幽燕之地,才可洗去耻辱。”

真宗说:“河朔百姓才免于战争,朕怎么能这样做?可以想想第二个方案。”王钦若说:“只有封禅泰山,可以镇服四海,夸耀显示外国。但自古封禅,应得到上天祥瑞希世绝伦的事情,然后才可以。”接着又说:“上天祥瑞如何能够必定得到,前代大概有人力造成的,只要人主深信而尊崇,以明示天下,那么与上天祥瑞没有什么不同。”

真宗思考了很久,才表示同意,但心里害怕王旦,说:“王旦要是认为不行呢?”王钦若说:“臣如果用陛下的圣意晓谕他,应该没有什么不行的。”便趁机会向王旦说了,王旦勉强同意。真宗还犹豫不决,没人与他筹划。恰逢真宗前往秘阁,突然问杜镐说:“古代所谓河出图、洛出书,果真是什么事呢?”杜镐是老儒,不能推测真宗的意思,随意应付说:“这是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已。”真宗由此心意断决,于是召王旦饮酒,非常高兴,把一尊酒赐给王旦,说:“这酒极佳,您回去与妻子家人共同享用。”等回家后打开,都是珠宝。由于这样,之后凡是天书、封禅等事,王旦只能不再有异议。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真宗决心封禅泰山,假造祥符,诏令改元。封禅泰山已成定局,王旦阻止乏策,无奈顺水推舟,违心地率官吏百姓上书请求封禅。真宗拜王旦为天书仪仗使、封禅大礼使。王旦奉命撰写歌功颂德的《封祀坛颂》,其碑刻至今仍存于泰山岱庙中。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任兵部尚书,知枢密院,不久又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任祀汾阴大礼使、右仆射、昭文馆大学士,撰《祀汾阴颂》。真宗欲再加官,王旦固辞乃免。又兼门下侍郎、玉清昭应宫使。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任玉清奉圣像大礼使、躬谢太庙大礼使。景灵宫建造,又任景灵宫朝修使。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朝廷雕刻天书,王旦兼刻玉使,真宗挑选御厩中的三匹马赐给他。玉清昭应宫建成,王旦为司空。京师举行真宗特许的大聚会,王旦悲伤忧虑没有赴会,真宗赐诗开导他的心意。王旦任天书使,每有大礼,他就奉天书以行事,常常悒悒不乐。

标签: 王旦

更多文章

  • 北宋名相、诗人李沆生平简介 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沆

    李沆(hàng)(947年-1004年7月23日),字太初,洺州肥乡(河北邯郸)人。北宋时期名相、诗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登进士第,任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累迁至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辅导太子赵恒(宋真宗)。至道三年(99

  • 北宋官员石熙载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石熙载

    石熙载(928年―984年),字凝绩,河南洛阳人,北宋官员。后周显德年间考中进士。为人疏俊有度量,居家严谨,有礼法。北宋初期,任掌书记,后历任开封府推官、右拾遗、左补阙、兵部员外郎、枢密副、刑部侍郎、户部尚书、枢密使、尚书右仆射等职。太平兴国九年(984年),石熙载去世,终年五十七岁。追赠侍中,谥号

  • 北宋史学家薛居正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薛居正

    薛居正(912年-981年7月12日),字子平,开封府浚仪县(今河南开封)人。是五代至北宋初年大臣、史学家。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薛居正为后唐清泰二年(935年)进士。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四朝,历官谏议大夫、刑部郎中、户部侍郎、兵部侍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平章事、

  • 秦淮八艳之卞玉京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卞玉京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卞玉京的故事。情缘难续顺治七年(1650年),吴梅村去前辈诗人钱谦益的常熟老家做客,钱谦益摆酒相招,说起卞玉京正巧也在附近的远房亲戚家度假,前几天还来看望过柳如是,不妨让柳如是招呼她过来一起聚聚,毕竟大家都是

  • 秦淮八艳之顾横波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顾横波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顾横波的故事。顾横波(1619年-1664年)原名顾媚,又名眉,字眉生,别字后生,号横波,应天府上元县(今江苏省南京市)人。明末清初鼎鼎大名的“秦淮八艳”中,顾横波是地位最显赫的一位,

  • 秦淮八艳之李香君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香君

    李香君是秦淮八艳中的一位,秦淮八艳指明末清初在南京秦淮河畔留下凄婉爱情故事的八位才艺名妓。明末在秦淮一带的八个名妓,又称“金陵八艳”。秦淮八艳的事迹,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横波(顾眉生)、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等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

  • 蜀汉大臣吕凯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吕凯

    前程去去知何许,啼鸟声中又落晖。三国时期羌、胡、氐等都没消停,只是各方势力都有人坐镇边疆,当然寇掠边境这种记载也挺常见的。本篇来聊聊吕凯,字季平。吕凯是益州永昌郡不韦县人,看这地名就知道和吕不韦关系匪浅,不韦县也是永昌郡的郡治。吕凯一开始在永昌郡担任五官掾yuàn功曹,算是永昌郡太守的

  • 秦淮八艳之唐小宛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小宛

    在无锡市博物馆里,有一幅《彩蝶图》,画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旁边还有二方图章印记和几行题诗,诗句清新飘逸。这幅画不是出自什么名家,题诗者也不是什么大诗人、大词人,而是一风尘女子所画所题,她就是“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古人言,“自古红颜多薄命”,小宛也

  • 北宋政治家吕夷简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吕夷简

    吕夷简(978年-1044年10月3日),字坦夫,淮南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北宋杰出政治家,名相吕蒙正之侄、光禄寺丞吕蒙亨之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夷简在宋真宗年间中进士,先后官至通判、刑部员外郎、参知政事、同平章事等。他辅佐年幼的仁宗,在太后临朝听政的情况下,保证

  • 秦淮八艳之寇白门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寇白门

    寇白门是秦淮八艳中最为悲剧的一个。她在气节上并无出众之处,相比柳如是、李香君等人稍有不如,但其人生际遇却极具风月场人物的代表性,不幸的婚姻、无果的恋爱、危险的性游戏等等,无不沾染了斑斑血泪。天启四年(1624年)寇白门出生,出身于世代娼门,而寇白门,纯洁如白纸。崇祯十五年(1642年)暮春,声势显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