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陆小曼生平经历 陆小曼感情生活是怎样的?

陆小曼生平经历 陆小曼感情生活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241 更新时间:2024/1/15 20:44:33

陆小曼简介:陆小曼生平经历是怎样的?陆小曼感情生活是怎样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陆小曼简介

陆小曼(1903年-1965年),江苏常州人,近代女画家。师从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晚年被吸收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曾参加新中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画展。

陆小曼擅长戏剧,曾与徐志摩合作创作五幕话剧《卞昆冈》。她还谙昆曲,也能演皮黄,写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实的文字修饰能力。因与徐志摩的婚恋而成为著名近代人物。

1965年4月3日于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62岁。

陆小曼生平经历

1903年11月7日,出生于上海市孔家弄。

1909年,随母亲赴北京依父度日。

1910年,就读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1918年,入北京圣心学堂读书。同年,陆定专门为她请了一位英国女教师教授英文。

1920年,被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聘用兼职担任外交翻译,逐渐名闻北京社交界。

1922年,离开圣心学堂,与王赓结婚。

1924年,出演《春香闹学》,结识徐志摩,并与之恋爱;年底翻译意大利戏剧《海市蜃楼》。

1925年,年初与徐志摩进入热恋。8月拜刘海粟为师学画。年底与王赓离婚。离婚时陆小曼年仅23岁。

1926年8月14日,与徐志摩订婚;10月与徐志摩结婚。

1926年10月(农历九月九日),新婚后的陆小曼依公公之命随徐志摩离开北京南下。

1927年,徐志摩夫妇从北京回到上海不久,就与翁瑞午相识。

1928年,7月与徐志摩合著的《卞昆冈》发行。同年夏,与徐志摩、叶恭绰共游西湖。

1929年,参与中国女子书画会的成立筹备工作;5月接待泰戈尔;6月与翁瑞午等人游“西湖博览会”。

1931年11月19日,丈夫徐志摩因飞机失事罹难去世。12月,陆小曼应邵洵美相邀,为徐志摩遗作《云游》作序。

1933年,整理徐志摩写的《眉轩琐语》,在《时代画报》第三卷第六期上发表,后来《眉轩琐语》收在陆小曼1947年所编的《志摩日记》里。

1934年,在第38期《论语》刊上初次对《爱眉小扎》作序。

1936年,经良友图书公司出版图书《爱眉小扎》。同年,加入中国女子书画会。

1941年,在上海大新公司开个人画展。

1943年2月,在桂林良友复兴图书公司出版再次为《爱眉小扎》作序。

1947年3月,由晨光图书出版公司出版陆小曼后整理的徐志摩1918年的《西湖记》,1926年至1927年《眉轩琐语》,以及同志摩亲笔题名的《一本没有颜色的书》,和已出的《爱眉小扎》和《小曼日记》,共五个部分,总题为《志摩日记》。

1956年,4月受到陈毅市长的关怀,被安排为上海文史馆馆员。同年,入农工民主党,担任上海徐汇区支部委员。

1958年,成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并参加上海美术家协会。

1959年,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同年,被全国美协评为“三八红旗手”。

1965年,4月3日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

陆小曼感情生活

一、与王赓

1922年,19岁的陆小曼离开学校,奉父母之命与王庚结婚。但在这桩婚事她完全是被动的。当蜜月的激动渐趋平静后,她渐渐发觉自己并不快乐。

结婚第三年,王赓被任命哈尔滨警察局局长,王赓要小曼随同前往,陆小曼就到哈尔滨住了一段时间。但是陆小曼在哈尔滨住不习惯,不多时,与王赓两地分居,因此与丈夫在感情上更加淡漠了。

由于王赓专注于工作和前途,陆小曼想去玩时,他就说:“我没空,叫志摩陪你玩吧。””王赓根本就不会想到这样处理会产生婚姻危机。就这样,徐志摩与陆小曼在王赓首肯的大好形势下一起玩耍。朝夕相处,日久生情。

王赓调任哈尔滨警察局长后,徐志摩与小曼接触机会更多,使他们感情越陷越深。“可是,我们相识在不该相识的时候。”陆小曼陷入无限的伤感。

不久,陆小曼和王赓又发生了一次大的争执。陆小曼在众人面前,受到王赓的辱骂,声称今后再不回王家,陆定听后此事也非常气愤,表示支持女儿的行动。最终1925年与王赓离婚。1926年与徐志摩结婚。

然而她和徐志摩的再婚遭受到两方面的强大压力。一是陆小曼母亲的反对。二是与王赓签离婚协议。事后吴曼华十分生气。当时要办成这两件事都有相当的难度,但胡适最终都办妥了。

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的一个富绅,他认为儿子离婚已是大逆不道,再娶一个有夫之妇更是有辱门风。过后不久,徐志摩只得亲自南下,跟父亲商量自己的第二次婚姻大事。

徐申如说,徐志摩要再婚,必须征得张幼仪的同意。然而妻子张幼仪答应之后,其父徐申如还是不肯痛快地答应,经胡适、刘海粟等人出面周旋,徐申如最后勉强答应,徐志摩也同时应允父亲三个条件。

婚礼上证婚人是梁超,梁启超对徐、陆二人进行了训斥。梁启超的“证婚词”虽然有名,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徐志摩这个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但很明显,梁启超是带有私心的,对徐、陆也不公平。

梁启超在婚礼上大骂新人,至少对这对新人是不吉利的,赵清阁就在文章中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为了争取有力的支持,他们请了维新派名流梁启超老夫子作他们的证婚人。

原想借助着块盾牌抗衡一下封建势力,不期梁启超夫子也是一个以封建反封建的权威人物,他假惺惺同情徐志摩陆小曼的结缡,而又在大喜之日当众批评了他们的反封建行经,使得两位新人一时啼笑皆非,只好委屈地承受了批评。

二、与徐志摩

徐志摩遇难之后,陆小曼此时究竟悲伤到什么程度,连郁达夫都觉得难以描写,陆小曼清醒后,便坚持要去山东党家庄接志摩的遗体,被朋友们和家里人死命劝住了。最后决定派徐志摩的儿子徐积锴(张幼仪所生)去山东接回。

徐志摩的遗体从济南运回上海后,陆小曼见到了现场唯一的一件遗物一幅山水画长卷。这幅画是陆小曼于1931年春创作的,堪称陆小曼早期的代表作,更为珍贵的是它的题跋,徐志摩把这张手卷随带在身,是准备到北京再请人加题,只因手卷放在铁箧中,故物未殉人。陆小曼看着这张画卷,想到徐志摩的种种好处,自此,她一直珍藏着这幅画。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不再出去交际。她默默忍受着外界对她的批评和指责。正如她在致志摩挽联中说;“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她怀念志摩,致力于整理出版徐志摩的遗作,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其中的苦辣酸甜一言难尽。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姻是冲破封建束缚的自由结合,其间虽也曾彼此伤害,但也深深相爱。

三、与翁瑞午

据陈定山《春申旧闻》载:“陆小曼体弱,连唱两天戏便旧病复发,得了昏厥症。翁瑞午有一手推拿绝技,是丁凤山的嫡传,他为陆小曼推拿,真是手到病除。于是,翁和陆之间常有罗襦半解、妙手抚摩的机会。”

陆小曼在翁瑞午给她推拿治病的时候曾问他:“瑞午,你给我按摩确实有效,但你总不能时时刻刻在我身边啊,你不在的时候万一我发病的话,有什么办法呢?”翁瑞午想了一下,对陆小曼说:“有是有办法的,但这个办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好采用的。”

陆小曼连问是什么办法,翁瑞午就说:“吸鸦片。”陆小曼一听是这个馊主意,就大骂瑞午害人。但是,后来看到翁瑞午一直在吸,而且很有味道,自己又老是犯病,一时控制不住,慢慢地吸上了。

她自己也知道这是一个坏习惯,可一旦上瘾,就无法控制自己了。她和翁瑞午两人,常常一起在客厅里的烟榻上隔灯并枕,吞云吐雾。

尽管陆小曼对徐志摩的感情是深厚的,但她仍旧离不开翁瑞午,离不开阿芙蓉。徐志摩死后,她为了麻醉自己,更难以摆脱鸦片的习好,为此,她还坐过一夜班房。

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与翁瑞午同居是事实。在上海中国画院保存着陆小曼刚进院时写的一份“履历”,里面有这样的词句:我廿九岁时志摩飞机遇害,我就一直生病。到1938年卅五岁时与翁瑞午同居。翁瑞午在1955年犯了错误,生严重的肺病,一直到现在还是要吐血,医药费是很高的,还多了一个小孩子的开支。我又时常多病,所以我们的经济一直困难。

翁瑞午虽有女儿给他一点钱,也不是经常的。我在1956年之前一直没有出去做过事情,在家看书,也不出门,直到进了文史馆。

这样一来,时间和事实都已很明确,陆小曼因此受到外界的强烈指责。翁瑞午对她仍是一往情深,只要小曼开心,他什么都能替她办。

尽管陆小曼说她对翁瑞午“只有感情,没有爱情”,但她对待感情,也是认真而坚强的,决不三心二意。当时许多朋友不赞成她和翁瑞午的这种关系,要她与翁断交。胡适便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

他向陆小曼提出,只要她与翁瑞午断交,以后一切由他负全责。陆小曼委婉地拒绝了他的要求,她当时对人说:“瑞午虽贫困已极,但始终照顾得无微不至,廿多年了,吾何能把他逐走呢?”

陆小曼与翁瑞午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有一些感情,但也有烦恼。因为翁瑞午没有抛弃发妻,就得两头照顾。

标签: 陆小曼

更多文章

  • 三国人物裴秀生平经历 裴秀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裴秀

    三国人物裴秀简介:裴秀生平经历是怎样的?裴秀是怎么死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三国人物裴秀简介裴秀(224年-271年4月3日),字季彦。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魏晋时期名臣,地图学家,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光禄大夫裴潜之子。裴秀出身著名的大族“河东裴氏”,少年时便颇

  • 公子华赢华简介 公子华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赢华

    公子华又叫赢华,是秦孝公的儿子、秦惠文王的弟弟,同时也是秦国一名大将。公子华在当今的影视中都有出现,历史上记载他在秦楚大战中战死。公子华公子华赢华简介公子华,即赢华。秦孝公之子,秦惠文王之弟。赢华善武,为秦惠文王时秦国大将。秦楚大战,赢华为回救咸阳,突围,力战而死。史料上对此记载较少。周显王扁四十

  • 秦献公为何传位给次子秦孝公 怎么评价秦献公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献公

    秦献公于公元前384年继位为秦国君主,他执政期间对秦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废止殉葬制度、收复河西、迁都栎阳、扩大商业活动等,为今后的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秦献公秦献公为何传位给次子秦孝公秦献公两个儿子,长子嬴虔和次子嬴渠梁。嬴虔勇猛无比,做事容易冲动,喜欢拼战沙场,和他自己很像;次子嬴渠梁少年老成,但

  • 秦献公嬴师隰简介 秦献公的子女后人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嬴师隰

    秦献公别名嬴师隰、秦伯连、秦献公、秦元献公、秦元王,是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在位约23年时间。秦献公于公元前362年逝世,享年62岁,儿子秦孝公继位。秦献公秦献公嬴师隰简介秦献公(公元前424年公元前362年),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嬴姓,秦氏,《世本》作秦元献公,《越绝书》作秦元王。《史记索隐》记载名师

  • 日本生物学家利根川进的名言 利根川进主要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利根川进

    利根川进是日本著名生物学家,主要研究抗体多样性,发现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学原理,因为在免疫系统遗传学上的研究成果而获得了诺贝尔奖。利根川进利根川进的名言不敢冒险的人,或者只会考试得分的人,是不适合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的最重要的才能是要有怀疑的能力,还要有丰富的想像力。利根川进主要成就利根川进因&ldqu

  • 日本生物学家利根川进简介 利根川进第二次诺奖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利根川进

    利根川进生于日本名古屋,因为父亲是工厂的工程师,故而在乡下度过了一个自在的童年。利根川进毕业于京都大学,曾留学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于1987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利根川进利根川进简介利根川进,日本生物学家,曾因其在免疫系统遗传学上的研究成果获得了198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发现了身体

  • “介子理论”提出者汤川秀树的作品 汤川秀树的介子假设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汤川秀树

    汤川秀树生于日本东京,曾在京都大学和大阪大学学习,“介子理论”是他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汤川秀树著有《量子力学入门》《基本粒子理论入门》等作品。汤川秀树和爱因斯坦汤川秀树的作品主要作品有:《量子力学入门》、《基本粒子理论入门》、《旅人》、《人类的创造》、《现代科学与人类》、《眼

  • 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简介 汤川秀树名人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汤川秀树

    汤川秀树是日本物理学家,因为提出“介子理论”以及在这方面的贡献,故而获得了1949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让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人。汤川秀树汤川秀树简介汤川秀树(1907~1981),日本物理学家,毕业于京都大学和大阪大学,历任京都帝国大学、东京帝国大学教授。19

  • 物理学家欧文·朗缪尔的妻子儿女 朗缪尔发明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朗缪尔

    欧文·朗缪尔因在表面化学上的工作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第一个获得该项将的工业化学家。朗缪尔的研究出了白炽灯和氢焊接技术外,还有朗缪尔探针、薄膜等。朗缪尔欧文·朗缪尔的妻子儿女朗缪尔于1912年与Marion Mersereau结婚,他领养了两个孩子:肯尼斯和芭芭拉。朗缪

  • 一代词宗詹安泰生平经历 詹安泰诗词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詹安泰

    一代词宗詹安泰简介:詹安泰生平经历是怎样的?詹安泰诗词作品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一代词宗詹安泰简介詹安泰(19021967)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新丰人,著名古典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和书法艺术家。民盟成员。詹氏第九十二世。一生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和教学,发表了几十篇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尤其精于诗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