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朝大臣杨素生平介绍及评价 杨素到底是奸臣还是良臣?

隋朝大臣杨素生平介绍及评价 杨素到底是奸臣还是良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168 更新时间:2024/2/7 7:10:00

有隋一朝,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说,他是逆乱之源。

魏征说的更狠,据《隋书》:

“专以智诈自立,不由仁义之道,阿谀时主,高下其心。营构离宫,陷君于奢侈:谋废冢嫡,致国于倾危。”

但,魏征在写给李密的墓志铭里,却称颂他是:

“崖岸峻峙,天资宏亮,壁立千仞,直上万寻,嗣关西之孔子,追陕东之姬旦,深谋远鉴,独步当时”。

(不得不说,魏玄成公也是我辈中人啊,一笑。)

前后一对比,实在滑稽。

不论在评书演义还是正统史书里,此人都是以大白脸的奸臣形象出现。

民间也有很多传说和他有关。

破镜重圆,成人之美,红拂夜奔...

都在说这是个大气如山如海的人,非同一般。

他的名字叫杨素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01

公元572年,北周天和七年。

一年前,父亲在与北齐的交战中死难,但未受朝廷追封,他上书替父亲争名。

连续好几道奏章,把皇帝搞火了,要下令杀了这个多事的小子。

他高声道:“替无道昏君出力,该死!”

皇帝惊住了,免其死罪,追赠其父大将军,封他车骑将军。

并对他说:“以你的本事,好好做事,不怕没有富贵。”

他骄傲地说:“我不怕不富贵,只怕富贵来逼我。”

好大的气派。

这话算得上史上吹过最响的牛逼之一了吧,还是对着皇上说的。

02

杨素,出身弘农杨氏。

北周灭北齐战争,杨素屡立战功,名声显赫。

后,眼看杨坚(后来的隋文帝)掌握了后周的大权,杨素看明白风向,主动结交杨坚,替杨坚立下汗马功劳。

杨坚也知道他的本事,特别待见他。

581年二月,杨坚代后周建立大隋政权。

杨素官拜上柱国、御史大夫,是权力中心人物。

他本也是一世的枭雄,只是碰上比他更厉害的杨坚,只能北面称臣。

一次喝醉了酒,和老婆郑氏吵嘴,杨素急火攻心,随口骂道:“老子要是做了皇帝,也绝对不让你这婆娘当皇后!”

《杨素传》:“我若作天子,卿定不堪为皇后。”

郑氏也火了,立即把他告发。免官。

当时长江以南还是陈国,分裂了近三百年的南北对峙,看来就要结束。

杨素给朝廷出了不少攻陈国的好主意。

杨坚重新用了他:任信州总管,长江上游的隋军总司令。

03

杨素在四川练水军,建造了各式战船。如“五牙”大舰船,有五层楼,高百余尺,装备长达五十尺的拍杆,容得下八百将士。

他下令把造船剩余的废料,沿江漂下,先在气势上镇住陈国人。

588年隋军发动灭陈之战,杨素大军在上游扫荡陈军,所向披靡。他的水军打败了江南陈国人引以为傲的水军,特别那种大拍杆,击碎十几艘陈国战船,从心理上粉碎了敌军斗志。

次年,下游隋军攻下南京,陈国灭亡,全国统一。

没多久,江南豪强再次叛乱,煽动民众,遍地狼烟又起。

杨素渡过长江,清剿叛军。

从镇江开始,一路连战连捷,打到浙江,最后追击余寇到福建泉州,只几个月,彻底平定了江南的叛乱。

开皇十九年(599),杨素调到北方,与几位大将一起,兵分三路,进攻中原北方的强敌突厥。

以前隋军与突厥交战,忌惮他们的骑兵,都是步兵、战车、骑兵交错与之交战。

杨素却摈弃这种战术,以骑兵对骑兵,大破突厥,名震敌胆。

后来隋炀帝杨广继位,杨素最后一次出手,干脆利索地消灭了杨广弟弟杨谅的叛乱。

04

这样一个名将,千古之下却以“奸臣”出名。

这在于杨素在政治上善于见风使舵,投机取巧。

在后周时投靠杨坚,非常成功,挤身大隋开国元勋行列。

后来建造仁寿宫一事,更说明杨素非常不一般的投机手段。

开皇十三年(593),隋文帝令杨素监造仁寿宫。

杨素用残暴的手段督工,逼着工匠没日没夜地工作,人累死了就推进沟里埋掉,继续。

两年多工程完成,连绵几十里的建筑群,富丽堂皇,奢华无比。

听说花了很多钱,死了很多人,心里不高兴,亲自现场一看,这么宏伟壮观,这么奢侈浪费。

隋文帝大怒:“为了一个宫殿,杨素耗尽百姓力气,让我失尽民心啊!”

杨素怕了,急忙找孤独皇后。

隋文帝出了名的怕老婆,孤独皇后也参观了仁寿宫,道:“杨素看我们夫妻年纪大了,造了这个宫让我们颐养天年,是个大忠臣啊!”

风向一转,文帝表扬杨素做的好,赏钱百万,锦绢三千段。

早在平陈之战,杨素就看出晋王杨广不一样,有野心,俩人一拍即合,成为政治上的同盟。

废掉太子杨勇,杨广自己当上太子。这项成就,杨素出工又出力...

05

仁寿四年(604),隋文帝病危。

杨素坐镇宫中,与杨广互通消息,不料一个纰漏,信件落到文帝手上,发现他们早有勾结预谋,文帝又惊又怒。

当时孤独皇后已死,文帝才讨了几个小老婆,都是年轻美艳。

杨广进宫探病,太猴急,见了陈贵妃,动手动脚。

贵妃神色惊慌地回到文帝身边,说:“太子无礼!”

文帝气坏了:“孤独害了我哟!”

命令人去把杨勇叫来(要把杨广换了)。

杨素通知杨广,杨广立即带自己的心腹部队进宫,控制住局面,死党张衡把文帝边上的人全赶出去,自己值班。

当晚文帝去世(杨广弑父之说存疑)。

杨广继位,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隋炀帝。

杨素的功劳,不言而喻。

接着又立即统兵平定杨谅之乱,回到京城,朝廷给他的荣誉无比高。几个儿子都封大官,赏赐的财物堆成山。

作为一个臣子,杨素到了极限。

06

杨素的本事这么大,皇帝都有点忌惮他。

杨广表面上给他恩宠无比,其实一直担心尾大不掉。

大业二年(606),六十三岁的杨素病重。

杨广派御医到府上替他看病,回来就问:“这个老头子会不会死?”

功高震主,杨素自己也十分清楚杨广对他的忌惮。

他知道,唯有死才能解除皇帝的疑虑和家族的灾难。

便不再吃药。

素寝疾,帝每令名医诊候,赐以上药,然密问医者,恒恐不死。素亦自知名位已极,不肯饵药,亦不将慎,谓弟约曰:“我岂须更活邪!”

据说,杨广在他死后曾说:“还好杨素死得快,不然早晚我会诛了他九族。”

结果杨素死了,也没能令九族幸免。

数年后,其子杨玄感在杨广背运之后,第一个冲上去,令全族都当了炮灰。

07

杨素政治投机,脏事儿没少干。

但说祸国奸臣?有隋一朝,军功无人可比。

被误解的忠臣吗?历经三朝,见证两次谋朝篡位,换了三次主君,还深入参与了一次,显然不是。

正反面,都被魏玄成说了。

开天眼也没啥意义。

大概,杨素就是个渣的只有能力的人。

标签: 杨素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黄歇

    战国四公子,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这四人都是礼贤下士,结交宾客之人。而春申君黄歇更是担任秦相二十多年,深受楚王信任,但是他也参与了一件骇人听闻的李代桃僵的悬案。秦昭王时期,秦国派军不断的对楚国作战。秦国夺下了楚国巫郡,黔中郡,并攻占了楚国的都城鄢郢。当时的

  • 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灵王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楚灵王

    楚灵王是楚国的一位昏君,他在位的时候干了很多错事,虽然他在位期间灭亡楚国北边的蔡国,扩张了楚国的领土。可是,楚灵王对楚国百姓一点也不好,先是发动叛乱,杀死了自己的侄儿,获得了王位,很多人从心里对楚灵王并不服气。后来,楚灵王坐稳了楚国的王位,开始役使老百姓为自己修筑享乐用的宫殿和高台,每年都要向老百姓

  • 南宋抗金将领东京留守李纲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纲

    历史小编要说的这一位南渡第一人李纲,便就是南宋被掩埋的一代名相,若是生逢其时,像萧何、魏征一般成就不世功名又有何难?我们最早接触到的赵宋的故事便一个就是岳飞和他的岳家军了吧,而大家都知道是宗泽给了岳飞进入军中的机会,让他大放异彩,是张所给了岳飞实领兵权的机会,让他一战成名。或许,没有宗泽和张所,岳飞

  • 十六国时期前秦丞相王猛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猛

    王猛,字景略,东晋北海郡人,生于公元325年,卒于375年,是十六国时期诸葛亮式的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王猛家境清贫,博学喜爱研读兵书,善用兵讲究谋略,曾隐秘山中,后遇见名著苻坚,彼此谈心非常投合。苻坚登上国君宝座后,被任为中书侍郎,后一路升官,至相位,推行汉化措施,大兴儒学,大量选拔人才,在政治上

  • 杨继盛是一个怎样的人 杨继盛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继盛

    明朝时期,朝廷出现过很多刚正不阿的大臣,他们都把生死置之度外,而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杨继盛便是其中一位。杨继盛是明朝著名谏臣,而谏臣的职责就是要直言规劝,哪怕是皇帝不爱听的话,也要敢于发生,但敢说就会伴随风险,这在封建时期是无法避免的。杨继盛则是到了视死如归的地步,他力劾严嵩,结果反遭诬陷入狱,下场惨

  • 如何评价东汉末将领张辽和太史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辽

    张辽与太史慈皆是三国时期的名将,不过太史慈却因早亡令后人多有惋惜,话说太史慈究竟是怎么死的呢?相信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清楚,太史慈之死与曹魏名将张辽有着莫大的关系,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历史上的张辽与太史慈的结局究竟是怎样的呢?张辽计杀太史慈张辽计杀太史慈一事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话说孙权自

  • 东汉末南阳军阀袁术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袁术

    东汉末年,皇权衰微,群雄逐鹿。在众多诸侯中,袁术是很特别的怪咖。在《三国志》中,名士孔融评价袁术“冢中枯骨”,以此表达不屑。袁术如果只是争地盘,那他只不过普通的军阀而已。可这位怪蜀黍偏偏不走寻常路,居然公开称帝了。他这么干,哪来的底气呢?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阳

  • 唐朝奸相李林甫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林甫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肃王李叔良曾孙,画家李思训之侄。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李林甫接替张九龄,升任中书令(右相),后进封晋国公,又兼尚书左仆射。天宝十一年十一月(753年1月),李林甫病逝,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后被杨国忠诬告

  • 东汉末益州刺史军阀刘焉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焉

    很人对于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到底是谁引起的有争论,有人说是董卓,有人说是袁绍,还有人说何进,当然更有人提出一个冷门的答案,那就是刘焉,之所以说这个答案是冷门答案,因为很多人并不知道刘焉做了什么,就被认为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始作俑者。其实说起董卓、袁绍、何进三人引起东汉的军阀割据都还好理解,毕竟何进诛杀

  • 张世杰:南宋最后的抗元军事统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世杰

    南宋末年,元朝统治者在征伐南宋的过程中,对南方各地人民大肆屠杀和掠夺。特别是在攻下樊城、常州等城后,还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屠城,数以万计的无辜城民死于元军的屠刀下,其罪行令人发指,引起了南方各地人民的强烈反抗。而当时还是刚刚入伍的无名小卒张世杰,见元军如此暴虐,他转而投向南宋麾下,开始了他壮烈的一生。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