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末名将吕布生平 吕布妻子儿女介绍 吕布为何是三姓家奴?

东汉末名将吕布生平 吕布妻子儿女介绍 吕布为何是三姓家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818 更新时间:2023/12/8 20:42:46

一、吕布的身世

《三国志》一开始说道:“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这一段简单的话交代了吕布的身世以及在丁原手下时候的职务,不少人对于“主簿”这一职位便认为吕布的武勇言过其实,是《三国演义》杜撰的。

其实出现这些对于吕布的疑问、看法,关键来自于吕布所出生的地方五原郡九原县。东汉时,卫青霍去病出兵使南匈奴臣服汉朝,大多数平民迁去了五原郡。

之后南匈奴句龙吾斯、车纽叛乱,从此之后,并州北部的几个郡县,包括五原,云中,朔方等在内,实际已经不受汉朝掌控。

直到献帝建安二十年(215年)春,因胡羌侵扰,曹彰田豫等将抵御外侮的同时,曹操“省云中、定襄、五原、朔方郡”,割太原郡北部置新兴郡,用以安置边郡居民,实际是把这几处不受汉朝控制的郡县让给了少数民族。这也为后来的五胡乱华埋下了恶果。

换句话说,吕布从小的生活环境是处在匈奴的治下,极有可能是与匈奴杂居的。这一方面解释了吕布“膂力过人,尤善骑射。”,另一方面也可以解释吕布为什么寡恩少义。这样的环境里,当然是谁强谁才有话语权,恩义在游牧民族可没什么用。

“尤善骑射”在古代算是古代武将的基础技能了,大多武将都有弓马娴熟之类的描写,如太史慈、甘宁、庞德、曹彰,均善射,曹真打猎时还射死过追逐他的猛虎。而吕布还有着“飞将”的名号,这么多人里,箭法最好的应该还是吕布。

军中号为“飞将”,只有西汉神射手李广曾被匈奴称为“飞将军”,从这个绰号可以看出吕布的箭术多精。不但箭法超群,武力也很高,连骁勇的董卓后来都要他贴身护卫,防人行刺,而且他还有匹马叫“赤兔”,能驰城飞堑。吕布集马术、箭法、格斗三项技能于一身,难怪《曹瞒传》中说,时人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吕布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的活了下来,也由此造成了性格缺陷或者说是价值观被扭曲,这也为他悲剧的一生埋下了伏笔。


二、吕布为什么要杀丁原

首先,我们先看看丁原被杀后的情况,丁原老部下张扬对吕布不错、张辽直接就跟着吕布去了,不说丁原有什么不对,至少是不会笼络人心,得力部下并没有为他的死感到不快。

其次我们再看看记载,董卓与丁原有了矛盾之后,董卓没有必胜的把握,于是经常派人送吕布东西,吕布想法也少,看到董卓这么高的地位还这么礼贤下士,更不推脱,一并全收。丁原中计,怀疑吕布不忠,直接把吕布叫去打算治他的罪。董卓知道之后扇风点火,让矛盾加剧,两人互相猜忌,于是最终吕布杀了丁原,率领他的部下归顺了董卓。


三、“奉先吾儿,何故如此?”

吕布投靠董卓后,日子其实也不好过,最初被封了个中郎将,后来也就只成了董卓的私人保镖,远不像演义里,虎牢关前战三英那么威风。吕布后来调给了胡轸当骑督,一起去攻打之前被徐荣大败的孙坚。不想还没开打,胡轸自己队伍先乱了,孙坚趁势一阵掩杀,扳回一阵,斩杀骁将华雄。

接下来孙坚就开始了成名之战,一路过关斩将直逼洛阳。董卓迁都,临走前派吕布盗墓。吕布也是倒霉,正好碰上刚刚入主洛阳的孙坚,于是被孙坚杀的大败而逃。在吕布的履历上增添了“被孙坚大败”的战绩。

这一系列的事件,吕布的心理落差是越来越大,不平之心也越来越盛。而不久,吕布甚至跟董卓的侍婢私通了,之后吕布心有余悸,对董卓的复杂感情交织在一起,是既惊又恐又恨又怕。此时加上王允的劝说,吕布终于丢掉了“奈如父子何”的包袱,加入了反董同盟。

归根到底,吕布杀董卓一是免除了自己会被杀的可能性二是抱得美人归三是幻想掌权和王允一同操控朝政。多重利益和自保的意识驱使下,他不去杀董卓反而奇怪。当然从五原郡生来的那种忘恩负义性格始终也影响着他。


四、仕途的巅峰,王允被诛

影视形象:吕布和王允

迁都之时王允被董卓封为温侯,食邑五千户。王允掌政后把吕布由都亭侯进封温侯,拜吕布为奋威将军,假节,仪同三司,同秉朝政。吕布连升几级,达到了他仕途的巅峰。

我相信他杀丁原是中了董卓的离间计,出于自卫,杀董卓也是为了保命加上王允的挑动,因为那时董卓已经到了不能以常理揣测的地步,自己人都杀(将有言语蹉跌,便戮于前),但是就像运气不好,吕布的命运在这时已经种下了因。

权力是把双刃剑,可以带给一切你想要的,也会改变你的人生观和为人处事的方式。王允本是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的性格,但尝到位极人臣的滋味后却开始自我膨胀。

王允先把所有阿谀奉承董卓的人都处死,左中郎将蔡邕听说董卓被杀时有些惋惜地叹了口气立马被投入监狱。原本答应的赦免董卓旧部,现如今却迟迟不肯下诏书。这种人想不失败都难,于是吕布便在体验了位极人臣的滋味后马上就要失掉这一切。

在王允选择处理掉所有董卓旧部之时,原本打算逃跑的李傕郭汜听从“三国第一毒士”贾诩的计谋,起军攻破长安,吕布兵败,奔回皇宫,驻马青琐门外,招呼王允 “公可以去乎?”

王允拒绝了他的好意:“国家安定是我最大的心愿,如果不能完成这个心愿,那么我会尽心尽职到死为止,皇帝年幼还不能独立,只能倚重我,我不可能在危难关头抛弃他只顾自己,你出关后替我感谢关东诸公,希望他们能以社稷为重。”

李榷、郭汜等率军直趋南宫掖门,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被杀,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等战死殉职。

王允带着献帝退保宣平门城楼,李榷、郭汜望见天子,于城下遥拜。

献帝已经处变不惊 “卿无作威福,而乃放兵纵横,欲何为乎?”

李傕等说:“董卓忠于陛下,而无故为吕布所杀。臣等为卓报绚,弗敢为逆也。请事竟,诣廷尉受罪。”

王允没办法了,只好下楼来见李榷,被关进监狱。李榷为什么不立刻杀掉王允,因为王允还留了一手,他掌权之际也担心地位不稳固,以同乡宋翼掌左冯翊,王宏掌右扶风,拱卫京城。这二郡兵精粮足,能战之兵不下两、三万人,李榷怕他们闹事,就先以皇命召他们进京。

接到召命,王宏有些见识遣使去和宋翼商量:“李、郭以我们二人领军在外,所以不敢加害王司徒,如果我们今天进京,明天就会被杀,你看怎么办?”

宋翼却说:“虽然福祸难测,但是皇命不能违抗”

王宏说:“关东诸侯连董卓都不怕,何况他的党羽,如果我们起兵清君侧,他们一定会响应我们,这是转祸为福之计。”

宋翼不肯,王宏因为势单力孤,只好一起进京,到了长安就被抓起来。都抓齐了,李榷这下心安了,他把王允并其长子侍中王盖、次子王景、王定以及族亲十多人加上王宏、宋翼一起杀了。

司隶校尉胡种和王宏有仇,趁机公报私仇,王宏临死前大骂“宋翼竖儒,不足议大计。胡种乐人之祸,祸将及之。”后胡种梦见王宏杖击自己,几天后病死。

王允殁年五十六,、和董卓一样,没人敢收尸,右扶风平陵令赵戬弃官帮他收尸。

司隶校尉黄琬也被处死,只有尚书仆射士孙瑞因为王允独揽诛董之功,所以当初没有被封赏,反而得到幸免。

标签: 吕布

更多文章

  • 段祺瑞的学生是谁?吴佩孚和他又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段祺瑞

    在中国近代,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逝世后,中华大地天下大乱。各地涌现出军阀,各个军阀为了自己的利益和争夺领土,军阀混战,天下大乱。其中直系军阀头头吴佩孚和皖系军阀头头段祺瑞曾同时北洋的好兄弟,但是军阀混战以来,最终他们反目成仇。北洋弟兄之间第一场大的战争便是直皖战争,直系曹锟、吴佩孚以“

  • 康熙帝妃子惇怡皇贵妃瓜尔佳氏生平 惇怡皇贵妃葬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惇怡皇贵妃

    惇怡皇贵妃惇怡皇贵妃出生满洲八大姓之一的瓜尔佳氏,比康熙帝小了29岁。因为出身好,所以她17岁就被封为和嫔,这个起点是很高的,之后又晋封为和妃。不过,因为对乾隆有抚养之恩,也多亏她长寿,到乾隆朝的时候她已经是皇贵太妃了。惇怡皇贵妃生平乾隆皇帝惇怡皇贵妃瓜尔佳氏,是三品协领祜满之女,是康熙帝的妃嫔之一

  • 傅昭仪葬在哪里 傅昭仪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傅昭仪

    傅昭仪傅昭仪傅氏是汉元帝刘奭的妃嫔、汉哀帝刘欣的祖母,与王政君斗了一辈子。她原本是才人,得到刘奭的宠幸被封为婕妤,生了一男一女后晋封昭仪。因为汉成帝无子,所以她的孙子刘欣被立为皇帝,她也因此被尊为皇太后,跃上高位。傅昭仪葬在哪里傅昭仪公元前2年正月十七日,已是傅太后的傅氏去世,与汉元帝合葬渭陵(这里

  • 明朝诗人胡应麟简介 胡应麟的作品 胡应麟诗的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胡应麟

    胡应麟胡应麟是我国明朝著名诗人、学者,生于浙江金华一个官宦家庭却布衣终身,深谙浙东学术之真谛,在诗歌、小说、戏曲、史学等方面都有成就,代表作有《诗薮》《少室山房集》《少室山房笔丛》等。胡应麟简介胡应麟(1551年-1602年),字元瑞,号少室山人,别号石羊生,浙江金华府兰溪县城北隅人。明代著名学者、

  • 北宋数学家贾宪生平 贾宪三角是怎么回事? 贾宪的数学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贾宪

    杨辉三角贾宪是北宋杰出数学家,在数学、天文、历算方面都有贡献,当然,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创造“贾宪三角”和“增乘开方法”,其中增乘开方法比西方早了770年。贾宪在数学上做出的贡献为算法抽象化、机械化都很有影响。贾宪三角“贾宪三角”又

  • 贾宪生平简介 贾宪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贾宪

    贾宪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数学家,师从楚衍,著有《黄帝九章算法细草》、《算法古集》等作品。虽然其著作没能流传下来,但却被另一位数学家杨辉引用而保存下来,成为第一个发现贾宪三角形之人。贾宪生平简介贾宪,11世纪前半叶中国北宋数学家。贾宪是中国十一世纪上半叶(北宋)的杰出数学家。曾撰《黄帝九章算法细草》(

  • 清朝薛凤祚的作品 薛凤祚的成就和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薛凤祚

    薛凤祚薛凤祚出身山东淄博的书香之家,之后学习中国传统的天文历法,又向多个传教士学习西方新法。他将中西方历法融会贯通,成为文明海内外的天文学家。薛凤祚一生著述颇丰,涵盖了天文、数理、地理、水利等方面。薛凤祚的作品其著述涵盖了天文、地理、数理化、医药、水利等学科。后来薛凤祚将其一生研著成果,汇集为《天学

  • 薛凤祚是谁 关于薛凤祚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薛凤祚

    薛凤祚薛凤祚别称薛仪甫、薛寄斋,是明清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著有《两河清汇》、《历学会通》等作品,还翻译了西方天文历算等方面的著述,为我国天文历法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世人对他赞赏不已。薛凤祚是谁薛凤祚 (1599-1656) 字仪甫,号寄斋,山东益都(今淄博市临淄区金岭镇)人,明末清初著名的天文

  • 元朝天文学家王恂是怎么死的 如何评价王恂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恂

    王恂王恂字敬甫,生于河北唐县一个书香门第,父母受过很好的教育,他亦自幼聪颖好学,与郭守敬等人跟随刘秉忠学习数学和天文历法。之后,王恂被朝廷器重,受命组班修历,开始修改历法,《授时历》就是他们努力的成果。王恂是怎么死的至元十八年(1281年),王恂丧父,去官守孝。守孝期间,因悲伤过度,不思饮食,饥馁染

  • 元朝数学家王恂简介 王恂的主要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恂

    王恂铜像王恂是元朝著名文学家、数学家,曾参与《授时历》的编制工作,成就不逊于郭守敬,与他是同事也是同学、朋友。王恂在天文、立法、数学、文学等方面都有所贡献,他还开创了用天元术建立和求解高次方程的方法。元朝数学家王恂简介王恂(1235年1281年),字敬甫,中山唐县人,元代数学家、文学家。幼小从刘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