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建寅生平故事简介 如何评价徐建寅?

徐建寅生平故事简介 如何评价徐建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445 更新时间:2024/1/25 12:59:43

徐建寅生平简介:徐建寅的故事有哪些?如何评价徐建寅?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徐建寅生平简介

徐建寅(1845~1901),字仲虎,江苏无锡人。其父徐寿为为中国近代化学蒙者和造船工业先驱。自幼受其父影响,热爱自然科学。

1861年随其父在安庆军械所供职。1875年在山东机器局任总办。1879年出使德、英、法等国进行技术考察。1886年在会办金陵机器局时,采用西法制成新式后膛招枪和铸钢。1889年维新变法时任农工商督办。后任福建船政局马尾造船厂提调,湖北省营务总办,保安火药局、汉阳钢药厂督办。

1901年3月,在钢药厂与员工试制无烟药时,失事殉职,是中国近代牺牲在科研岗位上的第一位科学家。著译有《造船全书》、《兵学新书》、《化学分原》、《水雷录要》、《欧游杂录》等40余种。

徐建寅的故事

一、近代造船先驱

徐建寅一生致力于科学技术事业,不仅为创办和发展中国近代的军事工业、化学工业做出卓越的贡献,并且也是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和奠基者。

19世纪60年代,作为水上运输和军事装备用的主要工具汽机轮船,在西方一些国家早已使用,但在中国却依旧是传统的木制帆船,“摇橹划桨、背纤使舵”。当时,清政府要从外国购买或租借这种新式船只,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如需请洋人来中国建造或修理。“则糜费更多”。

1861年(咸丰十一年),在安庆军械所从事技术工作的徐寿,向提倡“洋务”的曾国藩建议,不需洋人自制轮船的设想,很快得到曾国藩的支持。

为实现这个愿望,徐建寅、华蘅芳多方搜寻资料,他们参照一些零星资料,先造出了蒸汽机,又据英人合信氏编著的《博物新编》中的一幅轮船插图,以徐寿为主设计制做了船的模型。在试制过程中,一些技术问题和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徐建寅、华蘅芳都做了不少工作。

经过多次试验、改进,1863年,一艘木壳机动轮船便试造成功。这就是被命名为“黄鹄”号的、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自己设计制造出的第一艘轮船。

1864年,徐寿、徐建寅在“黄鹄”号基础上,又进行了改进、加大。1865年,便成功地制造出一艘长55尺、载重25吨、时速21.2里的机动轮船。

当这艘船在长江下水时,外国人办的《字林西报》,以《中国人的机器技能》为题作了专门报道,说这艘船的“全部工具器材,连同雌雄螺旋、螺丝钉、活塞、汽压计等,均经徐氏父子亲自监制,并无外洋模型及外人之协助。”

1867年,徐寿、徐建寅经曾国藩推荐,到上海江南制造局工作。江南制造局在1865年由李鸿章初建时规模很小,以制造枪炮为主。1867年由虹口迁到高昌庙后,先后增设了造船、锅炉等一些新厂。为吸取西方各国先进的造船技术,制造局根据徐氏父子的提议,设立了专门翻译出版西书的翻译馆。

于此徐建寅一面协同徐寿等研究造船技术,一面同傅兰雅等合作翻译科学技术书籍。经过努力和几次改进,1868年以徐寿为主,为江南制造局造成了第一艘木壳明轮兵船,即“惠吉”号。这艘船,“长180尺,宽27.2尺,吃水8尺,马力392匹,载重600吨,船上并装有大炮8门。”

这艘兵船的船体、吨位、时速及制造速度等,都远远胜过了“黄鹄”号。“惠吉”号制造成功,不仅拉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同时在中国的造船工业史上,也标志着开始朝着自立、自主的方向迈进。

在技术理论研究方面,也较前有了很大提高。这一时期除徐寿与西人合作,翻译出版了《汽机发轫》等有关书籍外,徐建寅与傅兰雅共同翻译出版了《汽机必以》、《造船全法》等科学技术书籍。

“惠吉”号下水后,又陆续造成了“操江”、“测海”,1000吨级的“威清”及2800吨级的“驭远”等大型舰船。徐寿、徐建寅不仅为中国近代船舶工业开创了局面,也为中国培育了第一代产业工人和造船骨干。

徐建寅在西方考察两年多时间里,几乎访遍了英、德、法三国的所有造船厂,对他们的制造能力、设备、技术状况以及各种船舰的性能、装备,优缺点等都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考察和了解,并把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详细作了纪录。这对正起步兴建中的中国造船工业,是非常适时和有益的。

1896年,徐建寅被派往福建船政局做技术工作(提调职)。福建造船厂,又名马尾造船厂,是清政府于1866年在福州马尾建造的个规模最大的新式造船厂。

初期,这个造船厂的切大权都由法国人总揽,技师、工头等也都是高薪招聘的法国人。1884年中法战争时,这个厂遭到了极大破坏。1894年中日战争之后,生产制造更趋下降。徐建寅到此后,处处从实际出发,以他多年治厂和制造的经验、阅历,在恢复生产和治理整顿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在此期间,他亲自设计并督工监造了、当时被称为国内最大的一座船坞,即“青州船坞”。他在这里工作了一年多,深为时任船政大臣裕禄的赏识。说,“该员才识练达,究心时务”。“于机器制造情形极为熟悉”等。

二、近代化学工业开拓者

中国近代化学工业开端,从军事工业方面说,是从制酸(当时称镪水)和制造新式火药开始的。火药,是中国最早发明的,但在清政府创办机器局的初期,制造枪炮弹所需用的火药,包括黑火药,大都购自外国,或聘请洋师、洋匠来华主持制造。

对于当时被西人称为最新的无烟火药,其制造方法更秘不示人。而制造火药的主要原材料硫酸、硝酸等,都是从外国高价购进,即此一项每年就要花费很多银两,而且还因为长途转运,有时延误了生产制造。对此,徐寿、徐建寅父子深有感受。

为解决用酸问题,他们积多年对化学的研究,尤其徐寿在这方面的造诣,首先在江南制造局药水厂化学房里开始试制,不久便在龙华火药厂研造成功。与此同时,他们父子还研制出了镪水药棉及汞爆药等,为中国制造火药的技术开创了新局面。

1874年,直隶总督李鸿章调徐建寅到天津机器制造局,主持镪水的研制工作。是时,天津机器局正扩建新厂,加大枪炮弹的制造,对于镪水更为需要。徐建寅到天津后,殚思极虑,因地制宜,参照龙华火药厂的“铅房法”,不久便试造成功。

其质量“与外来无异”,而价钱却便宜了数倍。由于能自制镪水,为天津机器局之后的大规模发展、新火药的研制,都开创了有利条件。

1876年,上海《格致汇编》春季卷上记载着:“近知中国已有两处置铅房造硫镪水,皆得其法。所造之镪水,可与西国来者相比,难分轩轾矣。一在上海龙华火药厂,系徐雪村创造之;一在天津火药厂,系徐仲虎造云。其两处所自制之硫镪水,已足敷两厂之用,无须向西国购办矣。”

经过实践和总结,以徐寿、徐建寅为主,先后为江南制造局、天津机器局编写了有关制酸、淋硝等各种工艺和制做规程,如《净提毛硝法》、《熬炼镪水法》、《提浓镪水法》、《提浓磺镪水法》等。这些方法、规程,有些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军事工业专家

徐建寅从弱冠之龄到57岁殒职,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中国近代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几个机器局或军火生产厂里负责技术工作,并担任过总办、督办、会办等重要职务。由他一手经营创办起来的山东机器局,更发挥了他在建设军事工业方面的工程技术才能。

四、山东机器局

1875年9月,徐建寅聘调来山东,受命总办山东机器局的创建工作。徐建寅经过勘察和多方面了解,首先确定了厂址问题。他选定了“不切近海口”、“水陆运输便利”、附近又盛产煤铁的济南以近。

对于建设规模、生产制造、置办机器、选工募匠等。也都“详加考究”。在徐建寅经营规划并“躬亲实践”的带动下,一个能生产火药、制造枪炮的中型制造局,只用了一年时间便已全部建设完备。所用的经费,与同时期的其他各局相比节省了许多。

山东机器局,是清政府创办机器局以来第一个没用洋人插手,也不是照搬西方的模式,而是由中国的第一代工程技术人员、自己设计建造起来的。对此,丁宝桢和李鸿章等都称赞不已,并多次上报清廷,保奖徐建寅的功绩。

山东机器局的另一特点,是设备“精良”,技术工匠“熟练”。为购置机器设备,徐建寅几次去上海,走访许多家外国商行,经过对比、考验,达到了实用和节支的目的。

在人员工匠配备方面,他通过各种渠道,从浙、沪、宁等地招聘来一批“熟手巧匠”作为生产技术骨干。因此,山东机器局从创办到数十年后,设备、制造都非常良好。被誉为“设备堪与西洋诸厂相比”,“制造的各种军火悉皆精良适用”。

其他,如对马尾造船厂大型船坞的设计、监造,湖北保安火药局竣工投产的速度等,都充分显示了徐建寅这位工程技术专家的才能与智慧。

如何评价徐建寅?

徐建寅是中国近代一位爱国的、在许多科技领域中卓有建树的科学家,是传播西方进步文化、翻译和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先驱。

他一生从事和任职的工作部门,几乎包括了清政府规模最大的几个机器局、造船厂,为近代中国的造船事业、军事工业、化学工业及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创立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标签: 徐建寅

更多文章

  • 英国玛丽王后的故事 玛丽王后的影响力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玛丽王后

    玛丽王后是泰克公爵弗朗西斯和剑桥公主玛丽·阿德莱德的女儿,她经历了英国6位君主的王位交替,见证了英国的盛势与陨落,帮助丈夫与儿子巩固了英国君主制,使丈夫成为一个“人民的国王”。玛丽王后的故事伊丽莎白二世和丈夫菲利普亲王结婚后,为了方便称呼,菲利普亲王在加入英国

  • 玛丽王后简介 玛丽王后与乔治五世的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玛丽王后

    玛丽王后原名维多利亚·玛丽,是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皇后、乔治六世和爱德华八世等人的生母,也是一位深受民众爱戴的王后。那么,玛丽王后与乔治五世生了几个子女?玛丽王后玛丽王后简介英国王后,乔治五世之妻。1867年生于伦敦肯辛顿宫,是符腾堡泰克公爵和剑桥的玛丽·阿德莱德公主(乔

  • 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的故事 爱德华八世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爱德华八世

    爱德华八世全名爱德华·阿尔伯特·克里斯蒂安·乔治·安德鲁·帕特里克·大卫,是乔治五世的儿子,英国国王,退位后被弟弟乔治六世封为温莎公爵,是一位“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君主。爱德华八世的故事193

  • 萨师俊凭什么获得了国共两党的赞誉?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萨师俊

    1997年1月28日,一艘沉在海底60年的军舰被打捞出水,这艘军舰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中山舰。中山舰被打捞出水后,人们想起的不是中山舰的建造历史,也不是发生在它身上的“中山舰事件”,而是1938年随它一起沉入海底的中国海军军官萨师俊舰长。萨师俊是抗日战争和二战中阵亡的军衔最高

  • 京剧谭派艺术的创立者谭鑫培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谭鑫培

    谭鑫培(1847年4月23日-1917年5月10日),本名金福,字望重,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京剧谭派艺术的创立者,被尊为京剧界鼻祖,亦有伶界大王之赞。其对京剧艺术的革新,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行内有"无腔不学谭"之说。清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初九出生于武汉市江夏区(原武昌县)大东

  • 四大须生之一"新谭派"创立者谭富英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谭富英

    谭富英(1906年10月15日-1977年3月22日),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谭派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门第四代嫡传人,四大须生之一,"新谭派"创立者。曾任北京京剧团副团长,出身于梨园世家。京剧大师谭志道曾孙,谭鑫培之孙,谭小培之子。他在1923年出科后,先与王蕙芳、徐碧云搭班,后又到上海与荀慧生合

  • 蔡希陶生平故事简介 蔡希陶的贡献成就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蔡希陶

    蔡希陶生平简介:蔡希陶的故事是怎样的?蔡希陶的贡献成就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蔡希陶生平简介蔡希陶(1911年1981年),男、汉族,谱名中矩,名希陶,字侃如,中共党员,研究员,出生于浙江东阳,上海华东大学毕业。历任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兼任云南省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副院长。193

  • 西汉和亲公主之一解忧公主:为汉朝一生嫁给了三个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解忧公主

    我们都知道当年西汉为了对付匈奴,保持双方的友好关系会让公主和亲,而在汉武帝时期,有一位公主身兼重任,要嫁到乌孙国,让他们跟汉朝建立友好关系,一起抵御匈奴,这个公主就是解忧公主,当年她的年纪轻轻就必须委曲求全,不管是为了爱情还是政治,一直在为别人而活,不得不多次改嫁,甚至还嫁给过自己的儿子。据说解忧公

  • 小王桂卿生平经历简介 如何评价小王桂卿?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小王桂卿

    小王桂卿简介:小王桂卿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如何评价小王桂卿?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小王桂卿简介小王桂卿(1927~2011),男,京剧武生。原名王强华,武生王桂卿之子。自幼随父习武生,兼学老生。青年时期自己组班,独立挑梁,驰名南北,尤以猴戏著称,与其弟小二王桂卿、小三王桂卿、小四王桂卿合作,广受赞誉。他文

  • 张枣生平故事简介 张枣的诗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枣

    张枣生平简介:张枣的故事是怎样的?张枣的诗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张枣生平简介张枣,湖南长沙人。著名诗人,学者和诗歌翻译家。文学激情燃烧的20世纪80年代初,少年张枣顶着诗歌的风暴入川,二十诗章惊海内,以《镜中》、《何人斯》等作品一举成名,成为著名的“巴蜀五君子”之一。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