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胡则为官40年历经三朝皇帝死后为何被封神?

胡则为官40年历经三朝皇帝死后为何被封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40 更新时间:2024/1/19 0:47:18

大家都知道,我国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对于古时的中国而言农业则更加的重要,是社会的根基,农业活动可以说是国家最为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活动。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古时的农民地位是远远高于工人和商人的,而哪怕是皇帝也要在每年的特定时候有农业活动,哪怕是象征性的,也足以说明问题。中国是由农业供养的。

正因农业与国之重,也导致了税收在农业上显得格外值得重视,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农业于中国而言是重要的。虽然重要,但并不能够意味着其发达程度。中国古时候的农业效益,更多时候并不是依靠人的力量,更不是掌握在人的手上,而是要看天气和自然情况如。一旦干旱以及洪灾的情况出现,无人能够阻止巨大损失的产生。

尽管农业发展极易受影响,甚至可以说极其脆弱,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到征税的政策雷打不动地实行。尽管农民们饱受高税收之苦,也没有什么官员是会为农民说一句话的。

毕竟在中央集权的国家中,统治者们最为看重的并不是良善仁义之心,而是执行能力。更何况中国占地面积之大,在这样一个广阔领土的国家之内,执行力以及工作效率也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能否将政权掌握在手中,能否将政策即使落实以及实施才是最为关键的。因此,统一才是良策,为的就是能够避免各种特殊的情况的影响。

所以说,如果有官员选择了为百姓说话,那么等待着他们的往往是惩罚。站在百姓的角度,即使不站在国家统治者的角度,即使有损国家权威的行为。

对于这种形势,官员们通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明智保身。毕竟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地位而不是百姓安危。

在历史上,能够在关键时刻出现,为了百姓们遭受饥荒以及高税收的双重痛苦而求情的官员,还真的是很少有人出现过。不过也有过这么一个官员真的现身了。这个人就是北时期的胡则,哪怕自己的言论会遭受统治者们的鄙视和惩罚,仍然挺身而出了。

在历史上,胡则是一个很有才气的人。他年轻的时候考取了进士,甚至是当地有史以来第一个考取进士的人。为官有四十多年的他,历经的宋朝的三代皇帝,所任官职也从尚书户部员外一直到兵部侍郎,是一个非常有资历、有经验的老官了。

上文所提到的他为百姓挺身而出的事件发生在北宋时期。那一年也是因为异常的天气,原本水资源丰富的长江、淮河流域,竟然也干旱无比。严重的旱灾无疑对于务农的百姓们而言无疑是致命的。因为颗粒无收而致饿死的人遍野皆是,惨状惊人。

宋仁宗皇帝当时对于这样的状况是不敢相信的,毕竟一场导致长江淮河流域干涸的旱灾是前所未有的。虽然皇帝对于农业不会那么的了解,但是即便是凭借一个平常人对于农业的常识,也不会相信旱灾的严重程度至此地步。皇帝也是这样。因此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的心里想着的并不是解决之策,而是心生怀疑,认为有地方官想要逃税。

在皇帝正式下令免税之前,地方官对于征税的政策一直都严格执行着。哪怕是旱灾遍地,农民饿殍,税收依旧在进行。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举动,才导致了当地的矛盾的激化。当地的情况实在严重,于是开始渐渐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仁宗上报此事。

对于这样的情况,仁宗本就仁爱,心系天下,当然不会坐视不管。可是他并没有将此事的解决方案付诸行动,仅仅将其停留在“想”的层面上。

就在人民苦不聊生的时候,胡则登场了。作为儒家的信仰者,对于天下百姓的安危他自然是非常重视的。他心中强烈的责任感也不允许他不作为。

他首先将灾区具体情况向仁宗真实地、具体地进行了禀报。其实真实情况就是,因为干旱,地面干裂的缝隙大到可以伸入手指,为了能够生存,太多人已经离开当地,就是希望躲过税收。而沦为了乞丐的更是难以计数。

那么,为这些惨状,胡则给出的建议是什么呢?

他认为免除税收是最为重要的。对于实际情况来说这没有任何问题。只是作为一个官员的胡则,在没有得到皇帝的想法时就贸然提出这么大的建议,实在是太过于冒险了。税收对于国家政策来说,是致使能够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为了百姓而断税收,无疑是在要断掉皇上的经济来源。

不过宋仁宗并非昏君,他的谥号“仁”字正是为他的仁爱而封的。他听取了这个大胆的官员的建议。不仅免除了受到了巨大影响的灾区的税收,还经过精密计算之后进一步将长江淮河流域覆盖的地带的人头税一并免除了。

这一政策颁布之后,原本计划起义的百姓们解散了刚刚壮大的队伍,而背井离乡以及沦落到接头乞讨的百姓们也都开开心心回了家。而皇帝和提出建议的官员,也成为了这些百姓们心目中的圣人。

胡则的这一举动被百姓们铭记于心,甚至在灾区当地还为胡则建起了庙宇以便于当地心怀感恩的百姓们前来祭拜。庙宇被封“胡公庙”之名,百姓纷至沓来。

没有受到皇帝的惩罚的胡则可谓是好人好报。得到了百姓们拥戴的他后来的官路也是顺风顺水。

胡公之名和壮举也是在历代都一直被宣扬的。到了明朝甚至深受朱元璋的赞赏,还为其追加封号,甚至称其为“齐天大帝”。一位被帝称之为“帝”的清官形象一直流传至今,也始终在百姓眼里是神明般的存在。

对于这样一位心系百姓的官员,不会被百姓所遗忘,也不会在史书上淡去。

标签: 胡则

更多文章

  • 美国作家桑塔格代表作 苏珊·桑塔格作品风格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桑塔格

    桑塔格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她的作品虽然风格独特,但却也从中表达对生活、社会、人生的看法。虽然人们对她也有褒有贬,却不能否认桑塔格的才华。桑塔格桑塔格代表作著作主要有《反对阐释》、《激进意志的风格》、《论摄影》、《恩主》、《我等之辈》、《死亡之匣》、《卡尔兄弟》、《疾病

  • 苏珊·桑塔格女权主义思想介绍 如何评价桑塔格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桑塔格

    桑塔格的代表作有《恩人》《火山情人》《反对阐释》《激进意志的风格》等,她的作品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广博的知识著称,且写作风格较为奇特。那么,人们为什么称苏珊·桑塔格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呢?苏珊·桑塔格苏珊·桑塔格女权主义美国作家西格丽德·努涅斯写出了

  • 美国女作家苏珊桑塔格简介 苏珊·桑塔格语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桑塔格

    苏珊·桑塔格生于美国纽约曼哈顿,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是美国知名女作家,并与波伏娃、汉娜·阿伦特等女知识分子齐名。那么,桑塔格一生中都有哪些经典名句呢?苏珊·桑塔格苏珊桑塔格简介苏珊·桑塔格(1933年1月16日2004年12月28日),美国作家

  • 美国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作品介绍 约翰厄普代克写作风格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约翰厄普代

    约翰·厄普代克是公认的美国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有“兔子四部曲”系列、“贝克三部曲”等,曾获得普利策小说奖、欧·亨利奖等荣誉。那么,厄普代克的作品风格是怎样的呢?约翰·厄普代克约翰厄普代克作品1960

  • 约翰·厄普代克简介 厄普代克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约翰·厄普代克

    约翰·厄普代克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雷丁,从小就喜欢阅读推理小说,又是阿嘉莎·克莉丝蒂的粉丝,在母亲的鼓励下,他开始文学创作,成为美国优秀的作家、诗人。厄普代克约翰·厄普代克简介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1932年3月18日-20

  • 日本本格推理小说宗师横沟正史的作品 横沟正史的创作特色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横沟正史

    横沟正史著有《女王蜂》、《本阵杀人事件》《狱门岛》《犬神家族》等作品,创作量颇为惊人。横沟正史曾获得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等荣誉,是日本本格推理小说宗师。横沟正史横沟正史的作品长篇:《本阵杀人事件》《恶魔吹着笛子来》《八墓村》《狱门岛》《女王蜂》《犬神家族》《三首塔》《化装舞会》《恶灵岛》《幽灵男》《

  • 横沟正史生平简介 横沟正史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横沟正史

    横沟正史生于日本兵库县神户市,毕业于大阪大学,是日本著名作家,号称“日本本格推理小说宗师”,并且与松本清张、江户川乱步并称“日本推理文坛三大高峰”。横沟正史横沟正史生平简介横沟正史,1902年5月24日出生于兵库县神户市中央区东川崎町3丁目,毕业于大

  • 志贺直哉的影响力 怎么评价志贺直哉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志贺直哉

    志贺直哉是白桦派代表人物,主张善比单纯的美更美,对未来充满了向往之情。他不仅是白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该派中颇为特色的作家,他的作品有着深厚的内涵,还带有东方色彩。志贺直哉志贺直哉的影响力志贺直哉是日本大正年间熊踞文坛的著名作家,被日本人尊称为“小说之神”。他不仅是白桦的杰出

  • 志贺直哉简介 志贺直哉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志贺直哉

    志贺直哉生于日本宫城县一个名门之家,从小就接受了贵族子弟式的教育,退学后正式开始文学创作,成为日本知名作家,代表作有《一个早晨》、《到网走去》、《在城崎》等。志贺直哉志贺直哉简介志贺直哉(生于1883年2月20日,逝于1971年10月21日),日本作家,“白桦派”代表作家之

  • 远藤周作的作品特色 如何评价远藤周作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远藤周作

    日本作家远藤周作被誉为日本信仰文学的先驱,他在日本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枢纽地位,他的作品大多数都思想深刻,对宗教、哲学、东西方关系等方面都有着深深的思考。远藤周作远藤周作的作品特色远藤周作的文学思想:以日本人的身份塑造出属于日本人的“耶稣形象”进行救赎。在神的存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