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胡则

胡则——北宋名臣

胡则

胡则的资料

本名:胡则

别称:胡公 胡公大帝

字号:子正

所处时代:北宋

出生地:永康胡库

出生时间:963年

去世时间:1039年

胡则的介绍

胡则(公元963-1039年),字子正。北宋永康人。少果敢有才气。宋端洪二年(公元989年)考取进士,为婺州有史以来第一个取得进士功名的文人。他一生做了四十年官,继任太宗、真宗、仁宗三朝,先后知浔州、睦州、温州、福州、杭州、陈州,任尚书户部员外朗、礼部郎中、工部侍郎、兵部侍郎等官职。力仁政,宽刑狱,减赋税,除弊端。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江淮大旱,饿死者众,胡则上疏求免江南各地身丁钱,诏许永免衢、婺两州身丁钱。两州之民感其德,多立祠祀之。今永康方岩有胡公祠。义乌当地著名的德胜岩(德胜岩古称稠岩,义乌古称稠州即得名于此)兰溪梅江五社转轮岩(方增先题字"小方岩"),亦有胡公祠。

1959年8月,毛泽东在开完庐山会议返京作中路过金华,曾对永康县县委书记说过这么一段话:"你们永康不是有块方岩山吗?方岩山上有个胡公大帝,香火长盛不衰,最是出名了。其实胡公不是佛,也不是神,而是人。他是北宋时期一名清官。他为人民办了很多好事,人民纪念他罢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很重要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八个字,也就是胡则一生最贴切的评价吧!

不过胡则所以口碑满,万民感戴,并且由人而神,直至成为香火长盛不衰的胡公大帝,主要在于他犯颜极柬,奏免了衢州、婺州的身丁钱(人头税)。

有关“胡则”的历史故事

  • 胡则

    胡则(963-1039年),字子正,婺州永康(今浙江金华永康)人。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考取进士,为婺州有史以来第一个取得进士功名的文人。他一生做了四十七年官,历任太宗、真宗、仁宗三朝,先后知浔州、睦州、温州、福州、杭州、陈州等十州,任尚书户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部侍郎、兵部侍郎、权三司使(代理

  • 胡则为官40年历经三朝皇帝,死后为何被封神?

    大家都知道,我国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对于古时的中国而言农业则更加的重要,是社会的根基,农业活动可以说是国家最为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活动。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古时的农民地位是远远高于工人和商人的,而哪怕是皇帝也要在每年的特定时候有农业活动,哪怕是象征性的,也足以说明问题。中国是由农业供养的。正因

  • 范仲淹为何赞胡则出处三朝始终一德

    胡公,名则,字子正(公元963年~1039年),浙江永康胡库人,永康第一名进士,开宋朝八婺科第先河,太宗赐名。民至北宋权三司使(代办计相),以知杭州府减兵部侍郎致仕,深受公民仰慕,尊称他“胡公”“胡公年夜帝”。胡公一辈子77岁,为民47载。他逮事三晨,十握州符,六持使节,两扶相印,历践要途。宝元二年

  • 胡则为官40年历经三朝皇帝死后为何被封神?

    大家都知道,我国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对于古时的中国而言农业则更加的重要,是社会的根基,农业活动可以说是国家最为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活动。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古时的农民地位是远远高于工人和商人的,而哪怕是皇帝也要在每年的特定时候有农业活动,哪怕是象征性的,也足以说明问题。中国是由农业供养的。正因

  • 胡则: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骑木驴”的男人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宋太祖赵匡胤在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后,志在一统天下,他采用“先南后北”的战略,在攻灭了南平、湖南、南汉等割据势力后,随即把矛头指向了南唐。当时,南唐皇帝为后主李煜。开宝七年(974年)九月,赵匡胤发兵十万,三路并进,对南唐发起总攻。十月,宋军渡过长江,经过数次激战,

  • 北宋时的一位清官:胡则的生平简介

    是北宋时的一位清官,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赞扬,杭州西湖龙井泉附近的胡公馆便是根据他的传说而建的。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考取进士,为婺州有史以来第一个取得进士功名的文人。他一生做了四十七年官,历任太宗、真宗、仁宗三朝,先后知浔州、睦州、温州、福州、杭州、陈州等十州,任尚书户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部侍

  • 胡则为官40年历经三朝皇帝,死后被封神

    中国从古至今都是农业大国。现如今的中国发展依靠农业,而对于古时的中国而言,农业则是社会之基,农业活动可以说是国家最为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活动。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古时的农民地位是远远高于工人和商人的,而哪怕是皇帝也要在每年的特定时候有农业活动,哪怕是象征性的,也足以说明问题。中国是由农业供养的。正因农业

  • 胡则的人物轶事有哪些?其成就及荣誉介绍

    胡则是北宋时的一位清官,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赞扬,杭州西湖龙井泉附近的胡公馆便是根据他的传说而建的。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考取进士,为婺州有史以来第一个取得进士功名的文人。他一生做了四十七年官,历任太宗、真宗、仁宗三朝,先后知浔州、睦州、温州、福州、杭州、陈州等十州,任尚书户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