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朝权宦赵高是如何成为丞相的?赵高的结局怎么样?

秦朝权宦赵高是如何成为丞相的?赵高的结局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988 更新时间:2023/12/28 11:00:47

秦二世听信赵高的谗言,冤杀李斯,这就为赵高专权除去了最后一个障碍。不久,秦二世就任命赵高为丞相,自己整天在后宫,大小事务皆由赵高负责处理。此时,刘邦和项羽的农民军已经开始了对章邯军的反攻,但秦二世依旧被蒙在鼓里,尽情地在后宫享受人生。

公元前207年,项羽统帅的诸侯联军在巨鹿击溃了章邯、王离率领的秦军主力,大将苏角被杀,王离被俘,章邯被打得溃不成军,不得不向朝廷上书请求增援。

在章邯军溃退的同时,项羽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沿黄河向关中大举进发,而刘邦一军在顺利攻破武关后,也由南往北向咸阳挺进,咸阳城危在旦夕。

此时的秦二世还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直到他收到了章邯战败向朝廷求援的消息,才如梦方醒。但他无愧于昏君的称号,接下来他做了两件事,直接加速了秦朝的灭亡,也葬送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得到章邯战败的消息后,秦二世不问缘由不想对策,而是先派使者前去指责章邯无能。章邯十分惊恐,就派部下司马欣赶回咸阳,一方面向秦二世解释情况,一方面向朝廷请求增派援军。但司马欣到咸阳后,秦二世依旧在后宫,赵高对司马欣也拒不接见,司马欣感觉不妙,怕赵高会嫁祸于他,就急忙逃出了咸阳。赵高立即派人追赶,但没有追上。

司马欣回到章邯那里后,向章邯报告了自己的遭遇和所见所闻,章邯意识到事态的严重,外有项羽不断进攻,内有赵高从中作梗,自己坚持下去也难逃一死,权衡利弊之后,章邯决定率军向项羽投降。

这次事变,显然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试想,如果秦二世和赵高能对章邯好言抚慰,增派援军,项羽和刘邦的行动就会大大受阻,秦朝或许还能多存在几日。毕竟,章邯手里还有二十万久经沙场的生力军。

章邯投降后,项羽和刘邦率领大军如入无人之境,迅速向前推进,势力不断壮大。此时赵高也害怕了,他怕秦二世会降罪于他,就以生病为理由,不和秦二世见面。但秦二世似乎还没有得到章邯投降的消息,依旧在后宫花天酒地。

有一天,秦二世出去打猎,有人误入上林苑,秦二世就将其射杀了。赵高听说此事后,就派他的女婿阎乐假惺惺地向秦二世报告此事,然后他趁机对秦二世说:“天子无故贼杀不辜人,此上帝之禁也,鬼神不享,天且降殃,当远避宫以禳之。”此时的秦二世依旧对赵高言听计从,乖乖地搬到了望夷宫,殊不知,此时的赵高已经有了弑君之心。

秦二世移居后,不断有人报告咸阳的形势,秦二世听后十分震惊,就派人责问赵高。赵高让秦二世移居偏远的望夷宫,就是为了方便把他杀掉。秦二世的责难更坚定了赵高的决心,因为从地位上讲,秦二世的一句话就足以致赵高于死地,因此赵高决定先下手为强。

赵高找来自己的女婿咸阳令阎乐和弟弟郎中令赵成,说出了自己想杀掉秦二世另立新君的想法:“上不听谏,今事急,欲归祸于吾宗。吾欲易置上,更立公子婴。子婴仁俭,百姓皆载其言。”二人当即表示赞同。

密谋妥当后,他们便立即展开行动。

赵成以郎中令的身份诈称宫中有贼人闯入,让身为咸阳令的阎乐发兵追捕,阎乐率军直奔望夷宫,将门口的侍卫们全部抓了起来,然后质问他们:“贼人入了望夷宫,你们怎么不制止?”侍卫小心回答说:“这里到处都有人把守,贼人不可能进来啊。”不由侍卫多说,阎乐就下令将他们全部杀死了。

阎乐率军直入宫内。宫内的太监、小吏等,见了这些刀尖滴血的士兵,吓得抱头鼠窜,少数想要抵抗的人都被乱箭射杀,宫中一时间血肉横飞,惨不忍睹。秦二世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阵势,吓得目瞪口呆,瘫软在地。当赵成与阎乐进来时,他才明白是二人作乱,既惊又怒,急忙喊左右护驾,但这些人早已被吓破了胆,四散而逃了,只剩一个小太监还在他身边。

秦二世慌忙后退,逃到了内室中。突然,他发疯似的抓住小太监,歇斯底里地吼道:“公何不早告我?何至于此!”小太监说:“正因为我没有告诉你,我才活到了今天。否则,早就被杀死了,哪能活到现在。”

说话间阎乐就冲了进来,开口便说道:“你这个无道暴君,搜刮民膏,残害无辜,天下人人得而诛之,事到如今,你自己看着办吧!”这是示意秦二世自尽。但秦二世到现在还不知道赵高是这场政变的主谋,竟然问:

“我可以见一见丞相吗?”“不行!”“那给我一个郡王当可以吗?”阎乐摇摇头。“万户侯总行了吧?”阎乐依旧摇头。胡亥绝望了:“只要能保住性命,做百姓也行!”阎乐不耐烦了,便说:“我奉丞相之命为天下铲除暴君,无论你怎么说我也不会上报的,你还是快快自裁吧!”

面对凶神恶煞的阎乐,面对全副武装的士兵,面对一件件血迹未干的兵器,胡亥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到了尽头,于是拔剑自杀,结束了他可悲、可怜、可恨的一生。

据司马迁的记载,胡亥死后,阎乐向赵高报告了这一消息。赵高这样轻而易举地就杀掉了秦二世,觉得很得意。他拿起秦二世的玉玺,径直走向龙椅,想尝尝做皇帝的滋味,但“左右百官莫从”,“上殿,殿欲坏者三”。赵高以为是“天弗与,群臣弗与”,于是就放弃了自己做皇帝的打算。

这段记载,后人杜撰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从赵高后期的活动来看,他可能在心里想过这个问题,但并不敢付诸行动。因为以当时的形势,无论谁做皇帝都会死在起义军的刀下,倒是做奴才活命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于是,赵高按照之前的商议,召集了皇室成员和王公大臣,将玉玺交给子婴,立子婴为新君主。但赵高对子婴说:“秦故王国,始皇君天下,故称帝。今六国复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为帝,不可。宜为王如故,便。”面对秦朝的力量大大削弱的现实,子婴接受了赵高的建议,取消帝号,复称秦王。

赵高还对子婴说,要先斋戒,然后在宗庙召见群臣和皇室成员,最后才能正式接受玉玺,加冕为秦王。

对赵高提出的要求,子婴表示会一一照办。但他心里明白,赵高这次拥立他和上次拥立胡亥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想扶植一个傀儡,自己独揽大权。一来子婴不愿再重蹈胡亥的覆辙,二来他曾耳闻目睹赵高的种种罪行,早就有了除掉赵高的想法,因此他欣然答应赵高的一系列要求,目的就是为铲除赵高争取必要的时间。

子婴找来自己的两个儿子,对他们说:“赵高在望夷宫杀害了胡亥,他怕朝臣对他群起而攻之,才没自己做皇帝而是立了我。我听说赵高和楚军已经串通好了,想要将我们秦宗室灭掉。而今赵高让我斋戒完了就去宗庙,一定是想在宗庙将我宗室全部杀掉。如果我称病不去,赵高必然会来催我,他要来了,我们一定要趁机杀了他。”

按照赵高的计划,五天之后就是子婴正式登基的日子。但到了那天,子婴称病,坚持不去。事情果然不出所料,赵高便连续派人来请子婴到宗庙接受群臣拜见,子婴坚持不去。几次三番之后,赵高不耐烦了,就亲自去请子婴。他不知其中有诈,大摇大摆地进了子婴的住所,语带指责地说:“宗庙重事,王奈何不行?”

子婴本来就是要杀赵高的,看到赵高这种嚣张跋扈的态度,更是怒从中来,二话不说,拔剑直刺赵高。赵高毫无防备,一时吓得不知所措,被子婴一剑刺中心窝,当场毙命。

干净利落地处理掉赵高后,子婴立即召集王宫大臣,宣布赵高的罪状,将赵高及其三族诛杀。从子婴诛杀赵高及其对后续事务的处理来看,子婴几乎没有遇到多大阻力就顺利地将赵高集团剿灭,由此也可以看出赵高的确是坏事做尽,失尽了人心。

著名诗人北岛在其名作《回答》中这样写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赵高的一生,是卑鄙的一生,也是靠着卑鄙不断高升的一生,完美地诠释了“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这句话。

赵高从一个身份卑微的太监,通过博得始皇的好感,升为中车府令。而后又不断讨好胡亥,获得了两代君王的信任。后来,他又策划沙丘之谋,把胡亥变成了傀儡,“挟天子以令大臣”,先后害死扶苏蒙恬、李斯等有可能使秦朝转变发展模式的肱骨之臣,彻底败坏了秦朝政治,把秦国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子婴虽然杀掉了赵高,但产生赵高的土壤他没有也不可能铲除。明代大思想家王夫之在看了赵高的所作所为之后,写下了一篇感慨之言,大意是说:“小人对国家的危害,比敌国和内部叛民对国家的危害要大得多,而且小人是很难防范的,因此历代小人辈出。”他虽然认识到了赵高这类小人的巨大危害,但把小人辈出的原因归结为君子难防小人,就显得缺乏说服力了。

事实上,赵高是集权专制的政治模式导致的必然结果,因此,秦朝的赵高倒下了,历朝历代都有赵高站起来。只要专制制度在,就容易滋生自高自大、唯我独尊的统治者,就容易产生善于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小人。而且,后来的历史发展也证明,这两者都是“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在赵高及其同党的祸害之下,秦国早已病入膏肓,子婴虽然杀死了赵高,但面对遍地的起义烽火,任谁也无力回天了。

标签: 赵高

更多文章

  • 李斯有哪些政绩?李斯是怎么死的?李斯被谁害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斯

    李斯可谓是始皇手下的第一谋士,始皇统一后各项政策的制定和实行,都有李斯的谋划和参与,对秦王朝建立后稳定国家形势、加强中央集权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但始皇死后,李斯在赵高的利诱下,参与了赵高的沙丘之谋,矫诏害死了扶苏,拥立胡亥继位。与赵高合谋,李斯就等于把自己的灵魂交给了魔鬼,最终的下场也只能是被魔鬼所吞

  • 如何评价宋庆龄 宋庆龄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庆龄

    宋庆龄(18931981),祖籍海南省文昌县,孙中山先生的夫人,被誉为“国母”,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20世纪的伟大女性。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

  • 美国作家德莱塞是谁 德莱塞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德莱塞

    德莱塞是美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和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德莱塞自小生活贫困、措辞辍学,但依然没有将他打到,而是在逆境中开始文学创作,写了《嘉莉妹妹》《美国悲剧》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德莱塞德莱塞是谁西奥多·德莱塞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特雷霍特镇一个破产的小业主家庭,是美国著名作家,

  • 乔叟的主要成就 乔叟对英国文学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乔叟

    乔叟精通法语和意大利语,因为家境富裕,很小的时候就出入宫廷、出访欧洲,还曾作为骑士代表出席议会下院、担任过王室建筑工程主事和萨默塞特王室森林副主管等。不过,后来他生活贫困潦倒,甚至向国王申诉自己的贫苦。乔叟乔叟的主要成就 乔叟对英国文学的贡献乔叟那个时代还没有印刷的书籍问世,英国各地之间又很少接触

  • 乔叟代表作 乔叟的哪个作品跟情人节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乔叟

    乔叟是英国著名诗人、小说家,代表作有《坎特伯雷故事集》、《公爵夫人之书》等,他被称作英国诗歌奠基人。乔叟于公元1400年实施,第一个被安葬在著名的威斯敏特斯教堂的“诗人之角”。乔叟乔叟代表作乔叟代表作有:《坎特伯雷故事集》《公爵夫人之书》《声誉之宫》《百鸟议会》《贤妇传说》

  • 乔叟简介 对乔叟的相关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乔叟

    杰弗雷·乔叟生于英国伦敦,因为家境富裕,他年少时曾是国王爱德华的之子莱昂内尔亲王及其夫人伊丽莎白的少年侍从。当年游历欧洲,乔叟有幸遇见了文艺复兴领袖人物薄伽丘和彼得拉克,对他之后的文学创作有着重大影响。乔叟乔叟简介杰弗雷·乔叟(1343-1400年10月25日),英国小

  • 古希腊作家伊索生平简介 伊索寓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伊索

    伊索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寓言家,被誉为世界四大寓言家之一,他开创了寓言文学。伊索寓言是一部享誉世界的民间故事集,它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用拟人化的动物传达更深层次的寓意。伊索伊索生平简介伊索(约前620年-前560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

  • 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爱情 怎么评价纪伯伦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纪伯伦

    纪伯伦在阿拉伯文学上有着重要影响,被誉为艺术天才、黎巴嫩的文坛骄子。纪伯伦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拥有突出贡献,而且他的绘画也在阿拉伯画坛占有独特的地位。纪伯伦纪伯伦的爱情纪伯伦终身未娶,他与玛丽、梅娅两人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是阿拉伯文学史上一段最为动人的插曲:一个是惺惺相惜的知音,无私付出却无法修成正果

  • 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简介 纪伯伦经典语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纪伯伦

    纪伯伦是黎巴嫩著名作家、画家和诗人,他生于黎巴嫩北部省临海圣谷贝什里,毕业于法国巴黎艺术学院,拥有强烈的艺术天赋。纪伯伦著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作品,而他的经典语录也充满着寓意。纪伯伦纪伯伦简介纪·哈·纪伯伦(1883年1月6日1931年4月10日)黎巴嫩作家

  • 周成王姬诵简介:开创成康之治的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周成王

    周成王姬诵(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姓姬,名诵,周武王之子,是中国西周第二代国王,谥号成王。周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辅政,平定三监之乱。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编写礼乐,加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公元前1021年,周成王驾崩,享年35岁。周成王与其子周康王(姬钊)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