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李严生平简介 李严的故事 李严是怎么死的?

三国李严生平简介 李严的故事 李严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559 更新时间:2023/12/12 20:31:02

三国人物李严生平简介:李严的故事是怎样的?李严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李严?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李严生平简介

李严(?-234年),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

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时,李严押运粮草因为下雨道路泥泞延误时日,为推卸责任反而怪罪诸葛亮的北伐,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获罪,最终被废为平民,迁徙到梓潼郡(治今四川梓潼)。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李严得知这个消息后,认为以后再也不会有人能够起用自己了,因此心怀激愤而病死。

李严的故事

一、早期经历

李严年轻时为郡中专职吏员,以才干知名。荆州牧刘表让他到郡中各县任职。曹操进入荆州时,李严正为秭归县令,于是西往奔蜀,刘璋用他为成都县令,又获得能干的名声。

公元213(建安十八年),任李严代为护军,在绵竹一带抵抗刘备。李严率领部下投降刘备,刘备任命他为裨将军。平定成都后,李严被任命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

益州因在刘璋治理下,法纪松弛,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刘备于是命军师将军诸葛亮、扬武将军暨蜀郡太守法正、昭文将军伊籍、左将军西曹掾刘巴和李严五人一起制定《蜀科》,后来成为了蜀汉的法律体系的基础。

公元218(建安二十三年),盗贼马秦、高胜等在郪县起兵,招集队伍数万人,到达资中县。当时刘备在汉中,李严不待另外发兵,只率本郡士兵五千人前往讨伐,斩杀马秦、高胜等人。其余人都四散逃命,回家为民。

不久后,越巂郡夷帅高定率军围攻新道县,李严前往解围,高定被击败后逃走。刘备于是加封李严为辅汉将军,兼任原郡郡守如前。

二、受命托孤

在犍为太守上,表现出其优秀治政能力:凿通天社山,修筑沿江大道,大兴土木,把郡城整修一新,以致“吏民悦之”,“观楼壮丽,为一州胜宇”。

李严性情孤傲,难以与人相处,在任期间大盖房舍满足一己之私,曾因迁移郡治官邸一事与持反对态度的郡功曹杨洪争执,杨洪一气之下主动辞职引退。

都督江州后,又与属下牙门将王冲发生摩擦,王冲自知为李严所疾恨,惧怕因此被诬陷罪名而叛逃降魏。李严自视甚高,护军辅匡等年龄与地位与李严差不多,但李严却不愿主动与他们来往。

公元222(章武二年),刘备伐吴败回,征召李严进永安宫,任命他为尚书令。公元223(章武三年),刘备病重,李严与诸葛亮一道受遗诏辅佐少主刘禅;以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留下镇守永安。公元223(建兴元年),被封为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

三、宦海沉浮

公元226(建兴四年),诸葛亮在汉中,准备发兵伐魏,于是想调李严率军镇守汉中,但李严想尽办法推脱不去,却要求划分五个郡作为巴州,让他担任巴州刺史,诸葛亮没有答应。

此前又曾劝诸葛亮应该受九锡,怂恿诸葛亮进爵称王,被诸葛亮加以驳斥。二人由此不睦,逐渐形合影离。

李严的同乡尚书令陈震出使东吴前,私下里对诸葛亮说“李正方腹中有鳞甲”,暗示李严心术不正,可能会制造事端。诸葛亮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认为自己与李严还是可以相忍为国、并肩合作的。

公元230(建兴八年),曹魏大司马曹真准备三路进逼汉川,为加强汉中防务,遂要求李严率二万人赶赴汉中阻击敌军。

李严不满被调离江州,在私下传言说司马懿等已经设置了官署职位来诱降他,诸葛亮知其意,于是上表迁李严为骠骑将军,又表其子李丰接替督主江州防务,李严这才愿意北上汉中。诸葛亮命李严以中都护署丞相府事务。李严改名为李平。

公元231(建兴九年)春,诸葛亮出兵祁山,李平负责督运粮草。夏秋之季,正逢阴雨连绵,粮草运输供应不上,李严派参军狐忠、督军成藩传话给诸葛亮,让他撤军,诸葛亮得到信后答应退兵。

李严听说军队已撤退,于是又故作惊讶,说:“军粮充裕,怎么又退军呢!”用意在于解脱自己督办粮草不力的责任,显出诸葛亮延误战机的错误。

他又上奏后主,说“军队伪装撤退,其实是用来引诱敌人好与其决战”。诸葛亮便将李严的前后书疏原本手迹递上去,李严的错误和矛盾一下子暴露无遗。李严辞穷理屈,只得叩头认罪。于是废李严为民,流放梓潼郡。

李严是怎么死的?

公元234(建兴十二年),李严听说诸葛亮去世,于是发病而死。李严生前常企望诸葛亮会再次起用他,考虑除诸葛亮之外,其它的大臣不可能再用他,故此激愤发病。李严之子李丰官至朱提太守。

李严的墓址在哪里?

李严墓位于四川省梓潼县城东南,蜀汉建兴元年李严被谪贬梓潼为民,到建兴12年(234年)死去,在梓潼住了三年,死后葬于梓潼。有碑表,文革时墓遭毁坏,墓碑已失。

李严的贡献

据《水经注》记载,李严在健为任郡守期间(214年222年), 还重新修筑了蒲江大堰,又叫“六水门”枢纽工程,使其能连接江的两岸。 东汉晚期,战乱极颇繁,都江堰、六水门等大型水利工程都严重失修。

李严上任后,重新整治水利工程,对当时的生产建设是有功绩的。李严的这次水利整治工程影响后世,以致于后来南宋时期的赐进士出身、工部侍郎、井研人李心传认为 “眉州通济堰,建安间创始”,把功劳记在了李严当时的盛举上。

如何评价李严?

诸葛亮:“部分如流,趋舍罔滞,正方性也。”“平为大臣,受恩过量,不思忠报,横造无端,危耻不办,迷罔上下,论狱弃科,导人为奸,狭情志狂,若无天地。自度奸露,嫌心遂生。”

陈寿:“都护李严性自矜高。”“彭羕廖立以才拔进,李严以干局达,魏延以勇略任,杨仪以当官显,刘琰旧仕,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标签: 李严

更多文章

  • 三国麋竺生平简介 麋竺的故事 麋竺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麋竺

    三国人物麋竺生平简介:麋竺的故事是怎样的?麋竺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麋竺?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麋竺生平简介麋竺(又作糜竺)(?-220年),字子仲。东海郡朐县(今江苏连云港西南)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臣。麋竺原为徐州富商,后被徐州牧陶谦辟为别驾从事。陶谦病死后,奉其遗命迎接刘备。与其弟麋芳拒绝曹操的任命

  • 三国马谡生平简介 马谡的故事 马谡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马谡

    三国人物马谡生平简介:马谡的故事是怎样的?马谡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马谡?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马谡生平简介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马谡

  • 赫尔岑的主要成就 怎么评价赫尔岑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赫尔岑

    赫尔岑是农业民粹主义或农业集体主义的倡导者,他曾因为“对社会有极大危险的自由思想者”的罪名被流放,后来开始文学创作,是最显赫的风云人物之一。赫尔岑赫尔岑的主要成就由于各种条件的局限,赫尔岑一生未能达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但是无论作为革命家、哲学家或文学家,他的作用都是巨大的

  • 赫尔岑的代表作介绍 赫尔岑谁之罪作品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赫尔岑

    赫尔岑在19世纪30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有《克鲁波夫医生》、《偷东西的喜鹊》、《谁之罪》等,是19世纪中叶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秀代表之一,被称为俄国社会主义之父。赫尔岑赫尔岑的代表作赫尔岑于30年代末被流放时开始文学创作,早期中篇小说《一个年轻人的札记》、《现代人》杂志上接连发表3部小说、长

  • 赫尔岑简介 赫尔岑名言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赫尔岑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赫尔岑出身于德国莫斯科古老而富裕的官僚贵族雅可夫列夫家,然而他是私生子,所以不能跟随父亲的姓氏,后来他加入瑞士国籍,成为了一位出色的哲学家、作家、革命家。赫尔岑赫尔岑简介赫尔岑(1812年~1870年),俄国哲学家、作家、革命家。赫尔岑被称为俄国社

  • 俄罗斯小说家库普林生平简介 库普林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库普林

    库普林生于俄罗斯奔萨省纳罗夫恰特市一小职员家庭,是著名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有《亚玛》《决斗》《生活之河》等,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最后代表之一。库普林库普林生平简介库普林,俄国小说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当过记者、猎人、渔夫、演员和杂技场的工作人员。1905年发表小说《决斗》,对俄国的军营

  • 夏树静子作品介绍 夏树静子看不见的脸作品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夏树静子

    夏树静子是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被日本文学界誉为“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女旗手”。夏树静子的代表作有《W的悲剧》《光之崖》《住宅悲剧》《案件的假象》《蒸发》等,曾获得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等荣誉。夏树静子夏树静子作品夏树静子的生前著作超过100本,主要作品有:《W的悲剧》《&ldqu

  • 党卫军头子海因里希·希姆莱的女儿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海因里希·希姆莱

    了解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小伙伴们肯定会知道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海因里希·希姆莱,他正是当年党卫军的领袖,那些残骸犹太人,屠杀战俘等反人类的时间基本上都是他一手造化出来的,在他的手上沾满了几百万人的鲜血。但是小编今天要讲的并不是他,而是他的女儿古德隆·希姆莱,因为在她的日记

  • 李贽生平简介 李贽的故事 李贽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贽

    李贽生平简介:李贽的故事是怎样的?李贽的思想主张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李贽生平简介李贽(1527~1602),汉族 ,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举人,应会试。历共城教谕、国子

  • 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 如何评价苏霍姆林斯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教育家,从17岁投入教育事业直至逝世,代表作有《公民的诞生》、《年轻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等。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评价苏霍姆林斯基呢?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苏霍姆林斯基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教育活动中,一边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一边坚持教育科学研究。一生写下了41本教育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