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妻和妾室,是古代婚姻制度的产物。
曾经分析过,古代的婚姻,不看重爱情,而看重子嗣绵延。而大家族之间的联姻,多为利益结合,若是纳妾制度只对丈夫有好处,那么作为娘家的人,早就磨刀霍霍,绝不会形成源远流长的制度。
纳妾制度对妻子最好的地方,便是为丈夫绵延子嗣,不会因为自己生不出孩子,而犯古代休妻七出中的“无子”一条。而妾室是最没有地位的存在,不仅需要向嫡妻请安,甚至连生下来的孩子,都算作嫡妻的孩子。
一个是夺夫之仇,一个是夺子之恨。
嫡妻和妾室之间的关系,真的如许多宅斗小说中的那般,水深火热吗?
我们来读一读《红楼梦》。
一、受了委屈,先找太太
红楼梦里的王夫人和赵姨娘,一个是正经曾经得宠的嫡妻,一个是漂亮有子现在得宠的姨娘。总有人分析说她们之间,水生火热,两看相厌。可当细读其书中文字,很难看出两人之间的剑拔弩张。
第三十六回里,王夫人询问王熙凤月例的事情,是这么描写的——
王夫人问道:“正要问你。如今赵姨娘、周姨娘的月例多少?”凤姐儿道:“那是定例,每人二两。赵姨娘有环兄弟的二两,共是四两。另外四串钱。”王夫人道:“可都按数给她们?”凤姐儿见问得奇怪,忙道:“怎么不按数给?”王夫人道:“前儿我恍惚听见有人抱怨说短了一吊钱,是什么缘故?”
“恍惚听人抱怨”,这几个字其实大有文章。
王熙凤的精明狠辣,贾府中一般人绝对不敢再王夫人面前嚼舌根,而贾府中最愚昧,最不怕事的人,便是赵姨娘。
而后来,王熙凤从王夫人处回来,书中是这么描写的——
凤姐儿又冷笑道:“我从今以后到要干几样克毒事了!抱怨给太太听,我也不怕,糊涂油蒙了心,烂了舌头,不得好死的下作东西,别作娘的春梦!明儿一裹脑子扣的日子还有呢。如今裁了丫头的钱,就抱怨咱们?也不想想自己是奴几,也配使两三个丫头!”一面骂,一面方走了。
王熙凤的这个谩骂,指明了对象,那便是赵姨娘。而和前文结合,能去王夫人面前抱怨的人,想必十有八九就是赵姨娘了。
受了委屈,找王夫人抱怨,而王夫人也确实在为她解决问题。从这个细节来看,王夫人和赵姨娘的关系,便没有那么水深火热。
二、太太是个好太太,女儿不是好女儿
第五十五回,探春管家时,赵姨娘生气探春不拉扯自家,是这么说的——
赵姨娘气的问道:“谁叫你拉扯别人去了?你不当家,我也不来问你......如今你舅舅死了,你多给了二三十两银子,难道太太就不依你?分明太太是好太太,都是你们尖酸刻薄!可惜太太有恩无处使。”
从赵姨娘的话中,可以看得出来,她对王夫人的认知,是非常好的。
如她这样的人,别人对她十分好,她也能找出坏出来,可她并没有说王夫人的坏话。就算两人是塑料友情,也绝不是其他人文中说的那般水深火热。
第六十七回,宝钗将从姑苏带回来的土特产送给了赵姨娘一份,赵姨娘就去王夫人面前夸赞了宝钗一番。当然,赵姨娘此举,也是有小九九的,她知道宝钗和王夫人是亲戚,夸宝钗,王夫人一定会开心。
若两人关系真的那么不好,赵姨娘估计无论如何都不会想着去讨王夫人的开心的。
可见,在赵姨娘心中,王夫人是个好太太,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得出,她对王夫人是很尊重的。
其实读书,最忌讳用现在的价值观去判断书中人物的价值观。
三、对待探春贾环,王夫人也不过分
大家都说,赵姨娘是年轻时候的“晴雯”,长着狐狸精一样的脸,勾引得丈夫鬼迷心窍。而王夫人不喜欢晴雯,则是因为内心情绪无法安抚,以一种“我管不了我丈夫,还管不了我儿子”病变心态的赶走晴雯。
可前文可以看得出来,王夫人对赵姨娘似乎并没有那么厌烦,甚至对赵姨娘的两个孩子,也多为怜爱,根本没有到眼中钉的地步。
探春会因为王夫人受了委屈,在贾母面前帮忙说话。
(探春)陪笑向贾母道:“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要收屋里的人,小婶儿如何知道?便知道也推不知道。”
贾环胸无大志,在第二十回中,故意用灯油烫伤了贾宝玉的脸,王夫人除了当场发了脾气以外,并无其他手段。
第二十五回,贾环在贾政面前挑唆,致使宝玉挨揍,这件事茗烟知晓,袭人也知晓,王夫人没有道理不知晓,可她也从未对贾环有过任何的措施。
对孩子如此,对赵姨娘也不错,可见,王夫人和赵姨娘之间,或许真的没有那么水深火热。
毕竟,按照礼教,在当时女子的心中,尤其是嫡妻心中,妾室永远是见不得台面的人,也永远威胁不到自己的地位。
这就是为何,林黛玉知道宝玉对袭人的情,一点也不吃醋,反而开玩笑叫袭人“嫂子”一样。
在古代贵族女子心中,妾室是很正常的存在,在她们心中,也根本没有一夫一妻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