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红楼梦中,王夫人和赵姨娘关系水深火热吗?黛玉曾叫袭人嫂子

红楼梦中,王夫人和赵姨娘关系水深火热吗?黛玉曾叫袭人嫂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郭社栓说史 访问量:4941 更新时间:2024/2/28 8:05:07

嫡妻和妾室,是古代婚姻制度的产物。

曾经分析过,古代的婚姻,不看重爱情,而看重子嗣绵延。而大家族之间的联姻,多为利益结合,若是纳妾制度只对丈夫有好处,那么作为娘家的人,早就磨刀霍霍,绝不会形成源远流长的制度。

纳妾制度对妻子最好的地方,便是为丈夫绵延子嗣,不会因为自己生不出孩子,而犯古代休妻七出中的“无子”一条。而妾室是最没有地位的存在,不仅需要向嫡妻请安,甚至连生下来的孩子,都算作嫡妻的孩子。

一个是夺夫之仇,一个是夺子之恨。

嫡妻和妾室之间的关系,真的如许多宅斗小说中的那般,水深火热吗?

我们来读一读《红楼梦》。

一、受了委屈,先找太太

红楼梦里的王夫人赵姨娘,一个是正经曾经得宠的嫡妻,一个是漂亮有子现在得宠的姨娘。总有人分析说她们之间,水生火热,两看相厌。可当细读其书中文字,很难看出两人之间的剑拔弩张。

第三十六回里,王夫人询问王熙凤月例的事情,是这么描写的——

王夫人问道:“正要问你。如今赵姨娘、周姨娘的月例多少?”凤姐儿道:“那是定例,每人二两。赵姨娘有环兄弟的二两,共是四两。另外四串钱。”王夫人道:“可都按数给她们?”凤姐儿见问得奇怪,忙道:“怎么不按数给?”王夫人道:“前儿我恍惚听见有人抱怨说短了一吊钱,是什么缘故?”

“恍惚听人抱怨”,这几个字其实大有文章。

王熙凤的精明狠辣,贾府中一般人绝对不敢再王夫人面前嚼舌根,而贾府中最愚昧,最不怕事的人,便是赵姨娘。

而后来,王熙凤从王夫人处回来,书中是这么描写的——

凤姐儿又冷笑道:“我从今以后到要干几样克毒事了!抱怨给太太听,我也不怕,糊涂油蒙了心,烂了舌头,不得好死的下作东西,别作娘的春梦!明儿一裹脑子扣的日子还有呢。如今裁了丫头的钱,就抱怨咱们?也不想想自己是奴几,也配使两三个丫头!”一面骂,一面方走了。

王熙凤的这个谩骂,指明了对象,那便是赵姨娘。而和前文结合,能去王夫人面前抱怨的人,想必十有八九就是赵姨娘了。

受了委屈,找王夫人抱怨,而王夫人也确实在为她解决问题。从这个细节来看,王夫人和赵姨娘的关系,便没有那么水深火热。

二、太太是个好太太,女儿不是好女儿

第五十五回,探春管家时,赵姨娘生气探春不拉扯自家,是这么说的——

赵姨娘气的问道:“谁叫你拉扯别人去了?你不当家,我也不来问你......如今你舅舅死了,你多给了二三十两银子,难道太太就不依你?分明太太是好太太,都是你们尖酸刻薄!可惜太太有恩无处使。”

从赵姨娘的话中,可以看得出来,她对王夫人的认知,是非常好的。

如她这样的人,别人对她十分好,她也能找出坏出来,可她并没有说王夫人的坏话。就算两人是塑料友情,也绝不是其他人文中说的那般水深火热。

第六十七回,宝钗将从姑苏带回来的土特产送给了赵姨娘一份,赵姨娘就去王夫人面前夸赞了宝钗一番。当然,赵姨娘此举,也是有小九九的,她知道宝钗和王夫人是亲戚,夸宝钗,王夫人一定会开心。

若两人关系真的那么不好,赵姨娘估计无论如何都不会想着去讨王夫人的开心的。

可见,在赵姨娘心中,王夫人是个好太太,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得出,她对王夫人是很尊重的。

其实读书,最忌讳用现在的价值观去判断书中人物的价值观。

三、对待探春贾环,王夫人也不过分

大家都说,赵姨娘是年轻时候的“晴雯”,长着狐狸精一样的脸,勾引得丈夫鬼迷心窍。而王夫人不喜欢晴雯,则是因为内心情绪无法安抚,以一种“我管不了我丈夫,还管不了我儿子”病变心态的赶走晴雯。

可前文可以看得出来,王夫人对赵姨娘似乎并没有那么厌烦,甚至对赵姨娘的两个孩子,也多为怜爱,根本没有到眼中钉的地步。

探春会因为王夫人受了委屈,在贾母面前帮忙说话。

(探春)陪笑向贾母道:“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要收屋里的人,小婶儿如何知道?便知道也推不知道。”

贾环胸无大志,在第二十回中,故意用灯油烫伤了贾宝玉的脸,王夫人除了当场发了脾气以外,并无其他手段。

第二十五回,贾环在贾政面前挑唆,致使宝玉挨揍,这件事茗烟知晓,袭人也知晓,王夫人没有道理不知晓,可她也从未对贾环有过任何的措施。

对孩子如此,对赵姨娘也不错,可见,王夫人和赵姨娘之间,或许真的没有那么水深火热。

毕竟,按照礼教,在当时女子的心中,尤其是嫡妻心中,妾室永远是见不得台面的人,也永远威胁不到自己的地位。

这就是为何,林黛玉知道宝玉对袭人的情,一点也不吃醋,反而开玩笑叫袭人“嫂子”一样。

在古代贵族女子心中,妾室是很正常的存在,在她们心中,也根本没有一夫一妻的概念。

标签: 赵姨娘

更多文章

  • 贾政对王夫人才是真爱,赵姨娘是工具人,周姨娘是摆设

    历史人物编辑:洪志强标签:赵姨娘

    小说《红楼梦》里,贾政是一个难得的忠厚老实人。贾政为人刻板,木讷,性格善良,正直,却不聪明。按理说贾政这个人是不好色的,但是他也有两个小妾,一个是赵姨娘,一个是周姨娘。封建社会没有一夫一妻制,如果一个达官贵人没有小妾,别人会说他妻子不贤惠,爱嫉妒。很多妻子会主动帮丈夫纳小妾,就连一向嫉妒喜欢争风吃醋

  • 作为贾探春的生母,赵姨娘为何不受其待见?原因太现实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赵姨娘

    贾探春,煊赫近百年的功勋世家贾家千金,判词上唯一出现过“精明”字眼的金钗,才干过人,聪慧机敏,被誉为贾府里的“玫瑰花”。探春与迎春同为庶出,而与迎春不同的是,迎春的生母早早离世,探春却不一样,她的母亲赵姨娘不仅还在世,而且还活得很有存在感。然而但凡读过原著的朋友都知道,探春对赵姨娘极其生疏,不仅言语

  • 赵姨娘谋害贾宝玉,王夫人却不敢告诉贾政,背后的原因真是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徐慧说历史标签:赵姨娘

    小说《红楼梦》里,赵姨娘一直不满意嫡庶之别,一心想给自己的儿子贾环争地位,于是她花钱请马道婆做法谋害贾宝玉和王熙凤。本来已经快成功了,谁知道半路闯出来一个程咬金,癞头和尚来搭救贾宝玉和王熙凤,赵姨娘的阴谋没有得逞。 后来马道婆办坏事太多,东窗事发被抓了起来。王夫人才想起马道婆找赵姨娘要银子,两个人叽

  • 《红楼梦》:凤姐为何从不给赵姨娘好脸?贾政无意间给了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黄豆讲历史标签:赵姨娘

    导读:《红楼梦》:凤姐为何从不给赵姨娘好脸?贾政无意间给了答案《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一直以来深受众人的喜爱。现如今人们都会在闲暇之时重温经典,而《红楼梦》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作品。自从1987年的《红楼梦》上映后,便受到了众人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剧中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更是凭借这一角色大火,成为

  • 红楼梦:赵姨娘没有袭人重要,关键在于婆婆贾母不喜欢她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侃文史标签:赵姨娘

    小说《红楼梦》里赵姨娘是正式的小妾,而袭人是还没有公布的小妾,按理说,袭人的地位比赵姨娘低得多,但是事实上赵姨娘的地位没有袭人重要。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病故,荣国府给了20两银子,而袭人的母亲病故,王夫人给了40两银子。让赵姨娘很不忿,她对女儿探春叫嚣着说,我在屋子里混了20年,还有了你和你兄弟,怎么

  • 得知袭人身份的赵姨娘,做了一件多么奇怪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柠初生活标签:赵姨娘

    赵姨娘与袭人,原本是两个没有交集的女人。一个是贾政的侍妾,一个是宝玉的首席丫鬟。但自从赵姨娘在第55回中知道了袭人的准姨娘身份后,就不一样了,袭人就成了赵姨娘手中的一块王牌,她要留到关键时刻才用。红楼梦第72回中,彩霞求赵姨娘救她,赵姨娘就在贾政跟前提起了袭人的身份,原来大有深意。从贾政的反应来看,

  • 《红楼梦》王熙凤和赵姨娘之争,最惨的彩霞,断送了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看客篮球标签:赵姨娘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性格是善妒又狠毒张狂,刚嫁给贾琏就把房中的姨娘通房都赶走了,为了显出自己的贤惠又逼迫自己的丫头平儿伺候贾琏,一旦贾琏在平儿的房中歇息就开始各种讽刺她。可见她容不得自己跟别人分享一个男人。贾政的妾室赵姨娘,看似跟王熙凤没有什么关系与交集,但偏偏两个却闹得不可开交,两人抗衡之中把王夫人的

  • 探春不认生母赵姨娘,这段剧情真的符合常理吗?

    历史人物编辑:荷花在盛开标签:赵姨娘

    探春,在大观园里是个与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并列的第一流人物。但是,长期来,因为探春不认生母赵姨娘,想飞上高枝,伟人诟病。同时探春为了自己将来的政治前途,不仅使自己在行动上表现的如王夫人所生。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地维护“母亲”王夫人的利益。探春对待生母赵姨娘的畸形关系问题。人们往往从抽亲子关系来考察

  • 《红楼梦》:在贾政那,高贵的王夫人怎么就争不过卑贱的赵姨娘?

    历史人物编辑:欲爱但忘言标签:赵姨娘

    王夫人,四大家族王家的小姐,嫁到贾府给贾政当正妻,两人年轻时感情应该也甚好,一共生育了贾珠、贾宝玉两个儿子,贾元春一个女儿。关键是女儿贵为贵妃,身份十分尊贵,宝玉又是老祖宗最喜爱的孙子,王夫人又一直管家,所以这王夫人的地位在贾府是非常高的。而这赵姨娘,是贾政的小妾,贾府的家生奴才,因为被贾政看上所以

  • 红楼梦:赵姨娘有害人的心,却没有害人的本钱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赵姨娘

    小说〈〈红楼梦〉〉里,赵姨娘是一个人见人厌的角色。赵姨娘本是荣国府二老爷贾政的小妾,她是家生奴才,世代给贾家当仆人的,赵姨娘因为美貌如花成为贾政的小妾,成功地脱离奴籍,成为主子。可是小妾在封建家族里地位极低,赵姨娘不满嫡庶之别,一心要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子贾环争地位。可是越争地位,别人越瞧不起她,封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