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那拉·阿巴亥,努尔哈赤的第四位大妃,同时也是陪伴努尔哈赤时间最长的妻子。
努尔哈赤时期,一共有四位大妃,分别是:佟佳哈哈纳扎青,努尔哈赤的结发妻子,长子褚英、次子代善的生母;富察衮代,五子莽古尔泰、十一子德格类的生母;叶赫那拉孟古,八子皇太极的生母;乌拉那拉·阿巴亥,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十五子多铎的生母。
阿巴亥生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不满12岁的阿巴亥嫁个了比她年长31岁的努尔哈赤。当然,这也是彻彻底底的一桩政治联姻,乌拉部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努尔哈赤,为的就是能够保全住自己的部落,毕竟此前努尔哈赤已经灭掉了海西女真的哈达部,这给予了乌拉部首领布占泰等人以极大震撼。除了阿巴亥,他的妹妹也嫁给了努尔哈赤的弟弟、当时的建州女真二号人物舒尔哈齐,而之后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也迎娶了阿巴亥的姑姑乌拉那拉氏为继福晋。
年幼的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后,深得努尔哈赤的喜爱,并在两年之后,就将其封为大妃,此时阿巴亥不到14岁,并且努尔哈赤当时还坐拥这七位后妃,足可见努尔哈赤对于其的宠爱。而阿巴亥也籍此为努尔哈赤先后生下了三个儿子,即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
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阿巴亥始终为努尔哈赤所宠爱,地位也是非常稳固。据史料记载,努尔哈赤之所以如此对待阿巴亥,除了阿巴亥美艳的容貌和丰盈的身材外,就是她非常懂得如何照顾一天天逐渐变老的努尔哈赤,进而赢得了努尔哈赤的赞赏与喜爱。阿巴亥也成为了在位时间最长的大妃。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阿巴亥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政治野心。
后金天命五年,努尔哈赤最小的一位福晋德因泽向努尔哈赤告发了阿巴亥和代善一些不端的行为举动。
第一,阿巴亥曾暗中送给代善与皇太极食物,皇太极是“受而未食”,而代善却是“受而食之”,并且表现的非常高兴;
第二,阿巴亥曾多次背着努尔哈赤陪人前往代善家中,并且多次在聚会上打扮艳丽还同代善眉来眼去;
第三,阿巴亥曾几次深夜出宫,去向不明。
经过努尔哈赤的调查,德因泽汇报的情况完全属实,并且代善和阿巴亥对于此事也是供认不讳。起初,努尔哈赤也并没有太过于认真的对待,毕竟他此前曾留下话说,在自己死后将自己的妻子和幼子们托付给代善,但是“三人成虎”,随着事情的不断传播发酵,已然是越描越黑,开始背离了事情的真相。
于是在这样情况下,努尔哈赤只得找理由将阿巴亥驱逐出宫,直至一年后才重新将其接回宫中,而努尔哈赤也没有对其有所嫌弃,继续一如既往的宠爱。
那么,阿巴亥为什么要如此去做呢,当然还是为了他的三个儿子。
此时的代善,已经为努尔哈赤册立为自己的接班人,也就是未来的后金大汗,同时留下遗命将来会将阿巴亥及其三位幼子托付给代善,那么提前同代善拉拉关系也是未尝不可。同时,代善和皇太极同为“四大贝勒”,在当时的后金朝堂上掌握绝对的权势和地位,对二人进行拉拢也是为了自己儿子们未来的发展。
只不过令阿巴亥没有想到的是,她的行为先是坑苦了代善,为后来代善最终为努尔哈赤废黜继位人的资格,埋下了伏笔,同时也暴露了自己的政治野心,也最终决定了她的悲剧结局。
阿巴亥的被逼殉葬,留下了深深的历史谜团。
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先是兵败宁远,随后又拖着病体亲征内喀尔喀蒙古,七月努尔哈赤与世长辞。而在努尔哈赤去世后,“四大贝勒”以努尔哈赤留有遗命为由,逼迫阿巴亥自尽,也有说法称,阿巴亥是被皇太极直接用弓弦勒死的。
努尔哈赤到底有没有让阿巴亥殉葬,会不会真的如同《孝庄秘史》中所演绎的那样,皇太极先是矫诏篡位,随后又逼迫阿巴亥自尽呢?于是,关于阿巴亥的死也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历史谜团。
但是从后来阿巴亥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的三人的表现来看,这种说法并不成立。
首先,皇太极如果真的是抢夺了多尔衮的汗位,那么为什么不也将多尔衮兄弟三人除掉,反而委以重用,这一点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其次,多尔衮三兄弟在皇太极时期是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根本不想对待杀母仇人的感觉。
再次,阿巴亥被逼自尽,是“四大贝勒”共同执行的,也没有遭到多尔衮兄弟的阻止和反对,其日后的关系上也没有产生过多的影响。
所以,从这些后续的历史发展来看,阿巴亥是被陷害而死的可能性并不大,那么结果真的有可能就是阿巴亥为努尔哈赤下令殉葬的。
一方面,努尔哈赤与阿巴亥感情深厚,当时后金文化落后,殉葬传统也是非常的普遍。
另一方面,则是努尔哈赤也看到了阿巴亥的政治野心。
在努尔哈赤晚年,他将自己手中的两黄旗分给了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每人15个牛录,并且指定了阿济格为镶黄旗旗主,多铎为正黄旗旗主,多铎还将在其死后继承自己的亲兵。在这样的情况下,阿巴亥产生了新的想法,这便是扶保自己的儿子登上大位。结合努尔哈赤此前为了后金的发展,曾处死自己的亲弟弟舒尔哈齐和长子褚英的情况来看,为了维系朝局的稳定,处死阿巴亥也就变成了可能。
所以,尽管正史中,对于阿巴亥的殉葬,写的是极为悲壮,但是其中也不乏阿巴亥自身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她在努尔哈赤晚年表现出了这份野心和想法,才招致了自己年纪轻轻就要以殉葬的结局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