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红楼梦》:面对富人戏弄,刘姥姥给出了教科书式的解决方案

《红楼梦》:面对富人戏弄,刘姥姥给出了教科书式的解决方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胡文浩 访问量:2105 更新时间:2024/4/15 6:59:12

文|四季文史

富人一根毛,穷人累弯腰。

只为贫寒不拣行,当家趋入且逢迎。岂知著意无名利,便是三才最上层。

蒙府本《红楼梦》中的开篇一首回前诗,说的是刘姥姥带着外孙板儿,二进荣国府的故事。用王熙凤的话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呢,何况你我。不过,刘姥姥这次走亲戚的遭遇,却是充满曲折。

刘姥姥寡居多年,人已经是古稀之年。她跟着女儿一家讨生活,但女儿家也不好过,眼见年关将近,女婿抹不开面,她想起旧年女婿家与王家有故,决意去贾府,卖个老脸,讨点接济。不过刘姥姥心态好,此行也看得开:

果然有些好处,大家都有益,便是没银子来,我也到那公府侯门见一见世面。

读到《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也许很多人都会投去嘲笑声,但国学大师季羡林说,刘姥姥是红楼梦中聪明绝顶的人物。

我们也许会嘲笑一个穷亲戚去攀附权贵,仰人鼻息不说,更是让别人看成了笑话。不过,我们在嘲讽刘姥姥的同时,却很少有人能理解一个穷老太太天不亮就从乡下出发,一路灰头土脸去富人家伸手要钱的那份心酸与无奈。

常言道,“地不长无名之草,天不生无用之人”,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存在的意义,刘姥姥自然不会想这么多,她却相信成事虽在天,谋事却在人。何况,人为了活命,尊严、屈辱又算得了什么。刘姥姥为了女儿一家能活命,她不得不厚着脸皮去走一遭。

从刘姥姥站在贾府门口弹落身上的灰尘开始,一场由她精心策划自导自演的讨钱大戏便拉开序幕。

初进大观园,刘姥姥举手投足总是小心翼翼,尤其在周瑞家的将她引荐给“脂粉堆里的女英雄”王熙凤时,刘姥姥更是局促不安。她生怕自己说错一个字,生怕被王熙凤三言两语给打发了,更怕自己空手而归。

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是卑躬屈膝的,是忍耻含辱的,就连贾府大门口的佣人都看她不起。

刘姥姥陪笑道:“太爷们纳福。我找太太的陪房周大爷,烦哪位太爷替我请他老出来。”那些人听了,都不瞅睬。

门房是这些富贵人家的第一道门槛,这些人看到穷酸的乡下人都会投去鄙夷的目光,更不要说让他们进去。在那个等级制度森严的旧社会,这是常态,也是现实。好在刘姥姥运气好(刘姥姥运气始终不差),碰到一个好心的门房,看到老人家年纪一大把,就发了善心,给刘姥姥指了一条路。

刘姥姥最终见到了管事婆子周瑞家的。周瑞家的是王夫人陪嫁过来的,她岂能不知刘姥姥的来意,不过周瑞家的也是一个势利眼,她本不想搀和此事,奈何自己的虚荣心作祟,为了在刘姥姥面前卖弄自己的体面,就传话给了琏二奶奶。

第一次见到王熙凤,刘姥姥内心忐忑不安,因为在此之前,周瑞家的已经将王熙凤的种种厉害说与她听。故而,当刘姥姥见到王熙凤时是拜了又拜,生怕少了礼数。再看王熙凤,只顾摆弄手里的暖炉,甚至都懒得正眼去瞧这个寒酸的老妇人。

很明显,王熙凤要给刘姥姥一个下马威,之后便说起了贾府虽然家大业大,但都是徒有其表,这样的家并不好当,更不像外人看起来那般优渥。在得知王夫人没空搭理刘姥姥时,王熙凤按照王夫人“也不可简慢了”的意思,就给了刘姥姥20两银子给打发了。

20两白银是什么概念?按照清朝康熙到乾隆年间的物价,1升优质大米(3斤)10多文钱,而1两银子是1000文,如此算下来,这20两银子,可以买6000多斤优质大米。对于富人,这20两还不够一场小牌的输赢,但对于一个贫穷人家来说,那就是一年的收成。

有了这20两,别说过一个好年,刘姥姥一家的光景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是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二进荣国府时,刘姥姥受到了热情的款待和善待,与第一次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这又是为何呢?

刘姥姥是个勤快人,更是个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人。对于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他的运气始终不会差。来年忙完庄稼,刘姥姥将时鲜的瓜果蔬菜,给荣国府送来了。带上这些见面礼,这一次,刘姥姥见到了王夫人,更见到了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正因刘姥姥的这种善良和朴实的本性,得到了贾母的认可,也才有了后来贾府对她的更多馈赠。

贾母不但留刘姥姥多住几日,还让她进了大观园,赏了美景、尝到了珍馐,还近距离接触到神仙似的群钗。而在大观园中,刘姥姥才将小人物的智慧表现得淋漓尽致。

“笑”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武器,在大观园中,诸多笑声都是建立在刘姥姥的“献丑”的基础上。面对王熙凤等人的捉弄,刘姥姥始终报以微笑。她的豁达与智慧不知你能否心领神会。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王熙凤对刘姥姥的那份朴实的心意,也开始刮目相看,刘姥姥并非是不顾情理,只打秋风。

在大观园里,以贾母为首的太太、小姐,包括一众丫鬟,都会拿刘姥姥取笑。凤姐串通鸳鸯给了她一双又长又重的象牙筷子,筷子沉得加不起菜来,刘姥姥洋相百出,引得众人捧腹大笑。凤姐又教她见了贾母该说些什么话,当贾母只说了一个“请”字,刘姥姥就嗖地站起来说:“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刘姥姥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出丑吗?她当然知道!鸳鸯给她道歉的时候,刘姥姥说什么?他说,咱们不过是逗老太太开个心,你先嘱咐于我,我就明白了。

怎样?刘姥姥是不是看得通透。这次以刘姥姥为主角的Party,以微笑、和乐占据主导地位,彼此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近,可以说这是贾府里胭脂粉黛们久违的开心。当你知道了这一点,你会由衷地佩服这位老人的智慧与格局。

穷人志不短,穷人一样有尊严,面对富人的奚落、捉弄,若置之不理显然会被人耻笑;针锋相对,如果没有那个实力,受伤的还是自己。唯有智慧迎笑,不卑不亢,方显从容,方能有效地保护自己、认同自己,给自己以强大的动力。

除了几声笑,刘姥姥的一声叹息也意味深长。一个从象牙筷滑落的鸽子蛋,便让刘姥姥叹息万分。凤姐说一个鸽子蛋就是一两银子,相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刘姥姥叹息这一两银子就这么无声无息地丢了,实属可惜,这是她内心真实的想法。

事实上,刘姥姥的叹息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她在感叹贾府的芸芸众生精神世界一片贫瘠,自己信口说出的一个笑话就这些人“洋相百出”:喷茶水的、哎呦叫的、笑弯腰蹲在地下的……不食人间烟火,不知人间百态,他们离开了富贵温柔乡,怎么会有生存的本领?

果不其然,贾府被抄后,史湘云过上了讨饭的乞丐生活,贾宝玉则是“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不谙世事,更经不起任何打击。当他们再回想起刘姥姥时,不知道他们会不会也发出类似的叹息声。

所以,当众人让刘姥姥出尽洋相时,刘姥姥又何尝不是一人就将这些权贵玩弄于鼓掌之中呢?

突然想到当今的一句网红语: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刘姥姥已经走过古稀之年,作为一个地地道道且普普通通的老农民,她看过的沧海桑田,是那些权贵家族里的任何一个人都不曾经历的,她精于世故,不过她本性善良,而且从不贪心。非但如此,当凤姐的女儿巧姐落难时,刘姥姥倾其所有甚至变卖田产,最终把巧姐救出了苦海。可能王熙凤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曾经的一个善举,居然日后会有大回报。当然这是后话。

要知道,刘姥姥比贾母的岁数还要大,贾母虽然有几分见识,但她也想通过这个老姐姐,了解更多的“野趣”,贾母也想借一借寿数,这便有了刘姥姥的缘法。当刘姥姥的知情识趣获得了贾母的认可之后,凤姐对刘姥姥的看法彻底转变,这才上了心,花了一些功夫,安排逛园子、吃席,包括最后送了许多的东西。

刘姥姥进贾府,折射出很多人性的复杂与幽默,而这一切,在曹公的笔下,都被一个看似普通的老妪演绎的淋漓尽致。总之,与人为善、与生活和解,这是刘姥姥生活开心、为人豁达,并始终拥有绝佳人设的终极密码。所以,当我们暂时无法改变自己的现状时,不妨学学刘姥姥。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标签: 刘姥姥

更多文章

  • 搞笑漫画:刘姥姥让同学们去外面上课?王羲之“穿越”书法太另类

    历史人物编辑:咣咣美食标签:刘姥姥

    搞笑漫画:刘姥姥让同学们去外面上课?王羲之“穿越”书法太另类刘姥姥正在讲台上认真的讲课,并且让同学们看看黑板上的这道题目应该怎么做。正当刘姥姥准备提问的时候,但是却看到台下的同学们好像一个个都提不起兴趣的样子。旺财对刘姥姥说,天天待在教室上课,实在是太没有意思了!刘姥姥听了后,就问旺财那应该怎么办才

  • 红楼梦刘姥姥的自白:既然贾府对我有恩就必须报答

    历史人物编辑:芜品文史标签:刘姥姥

    百家号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刘姥姥,很多人都认为我就是《红楼梦》中一个装傻充愣的丑角。可事实上,那只是我的表象而已,而且还是最浅显的表象。今天,我想借此机会让所有人都重新认识我,重新定位你们心中的“刘姥姥”,定位那个被林黛玉等人辱为“母蝗虫”的老妪。一、直面困难,不等不怨作为一个贫苦的农村老妇人,

  • 精读《红楼梦》6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历史人物编辑:猴爸陪你读书标签:刘姥姥

    猴爸说: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也是成长最快的途径。 今天是猴爸陪你读书的第107天,共读的第2本书——曹雪芹的作品《红楼梦》。 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更多爱读书的朋友。猴爸陪你读书,一起读书,一起成长。今天我们读的是——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题目讲解:贾宝玉初次尝试到了男女之

  • 红楼梦:刘姥姥打秋风,贾母为何只给她几件衣服?考虑十分周全

    历史人物编辑:王庙新标签:刘姥姥

    红楼中开篇虽然四大家族已不如以前,贾府也呈衰败之势,但是再怎么说也正是那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初期衰败的贾府怎么也是比一般门户有实力的,更是乡村之家不可比。刘姥姥正是出身于乡村,身上有典型乡村老太太的特征——纯朴朴素,当然,也有些粗鄙。这样一个老太太,却敢来到与自己格格不入的贾府打秋风。尽管当初来

  • 《红楼梦》里为何要浓墨重彩地写刘姥姥进大观园?

    历史人物编辑:沫子生活日记标签:刘姥姥

    之所以花这么多的笔墨来描写刘姥姥,是想要通过刘姥姥的眼睛来反应出荣国府兴盛的时候有多么的奢靡和富裕。刘姥姥在《红楼梦》当中,是一个底层人物。她和荣国府本来没什么关系,但是迫于生计,她只好豁出自己的老脸,带着孙儿上门要点好处。刘姥姥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物,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了寡妇,她也有自尊心,但是她

  • 跟刘姥姥学职场智慧,穷人想迅速赚钱必须脸皮厚

    历史人物编辑:扬生侃史标签:刘姥姥

    从古到今,穷人赚钱都是不容易的,赚的都是体力活辛苦钱。但是小说《红楼梦》里的刘姥姥却轻松赚了两次钱,她来荣国府走亲戚,第一次赚20两银子,第二次赚了100多两银子和无数值钱的东西。刘姥姥赚这钱看起来容易,其实很心酸。她每次来要钱都是厚着脸皮来的,穷人想迅速赚钱必须脸皮厚。刘姥姥说的话,做的事都是很没

  • 刘姥姥进了蘅芜苑为何一言不发?只因她看出了这两点

    历史人物编辑:高丙坤标签:刘姥姥

    刘姥姥初进贾府时,因奔着“打秋风”而来,言行举止多少显得拘谨和不合时宜。再次进贾府,却是奔着回礼来的,心理得到放松,言谈也得体大方起来,巧的是此次刘姥姥误打误撞投了贾母的缘,又兼其讲的许多故事传闻都是豪门贵族闻所未闻的,令贾母深感欢喜,留下她做了几天的座上宾。贾母此前游过大观园吗?我想肯定是游过的,

  • 再读《红楼梦》:刘姥姥三次进贾府,见证了整个贾府的兴衰始末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刘姥姥

    《红楼梦》当中的故事主要发生地点集中在荣宁两府内,由于先辈在君主处争得的荣耀荫蔽子孙,因此贾家在当地是名副其实的豪门世族。我们在书中所见,贾府吃穿用度无一不是精致至极,而府中公子小姐,也都言行端庄、博古通今。所以刘姥姥这个角色的出现,一开始显得与贾府太过格格不入。我们沉迷在贵族生活的风范里,习惯了他

  • 红楼梦里,刘姥姥独得贾母“恩宠”,只因她给了贾母这种感觉

    历史人物编辑:无忘心史标签:刘姥姥

    导读:红楼梦里,刘姥姥独得贾母“恩宠”,只因她给了贾母这种感觉《红楼梦》这部作品可以说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不管是在封建社会时期,还是在现在这个社会,都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这部作品给了大家不同的想法,所以还专门出现了一批“红学”研究者。87版《红楼梦》一经播出,引起了很大的

  • 搞笑漫画:“题海战术”让刘姥姥省事,却让学生不省人事?

    历史人物编辑:音乐创作者标签:刘姥姥

    搞笑漫画:“题海战术”让刘姥姥省事,却让学生不省人事?快要期末考试了,刘姥姥决定要找一些练习题给同学们练练。他拿起了一本的练习册看起来了,但是发现这样的练习强度不够,然后又看了好几本的练习册,觉得做个老师还真的不省心呀!当刘姥姥打开电视购物频道的时候,被恰好里面正讲到期末考的内容给吸引了……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