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出身皇商之家,秉性愚鲁,声色犬马,偷鸡戏狗无所不为。宝玉为公府之后,清奇俊朗,霁月清风堪懂女儿。两人似乎是不该有所交集的,可事情偏偏这么巧合,两人做为姨表兄弟,而宝玉亦有些贵族公子的习气,两人能闹到一块,在所难免。
宝玉与薛蟠的交集,书中笔墨最多的一次是在云二家喝花酒,期间有冯紫英、蒋玉菡等人,席间玩笑生此起彼伏,觥筹交错间穿插淫词艳曲,好不自在。而宝玉亦在此会中结交京城名伶蒋玉菡,二人神交多时,此番得以相见,乃人生得意之时矣。
然,宝玉很快为此付出了代价。
在第三十三回,一来因为见了贾雨村一脸颓败之形,二来贾环口舌眈眈,告状害死了丫头金钏;又兼忠顺王府遣人来寻蒋玉菡已是,贾政怒不可遏,关起门来讲宝玉打了个半死。
据忠顺王府来人所言,宝玉与蒋玉菡关系匪浅,连互换汗巾的事儿都如其所见,让人深感疑惑,这么私密的消息,到底是谁走漏的?
其实非要深究,不外乎是薛蟠罢了。毕竟薛蟠为了第三者与宝玉勾起了“情敌债”,不是一两次了。不信我们来瞧瞧。
宝玉被打后,薛姨妈母女找到薛蟠训斥一番,那薛蟠急了便道:
“你只会怨我顾前不顾后,你怎么不怨宝玉外头招风惹草的那个样子!别说多的,只拿前儿琪官的事比给你们听:那琪官,我们见过十来次的,我并未和他说一句亲热话;怎么前儿他见了,连姓名还不知道,就把汗巾子给他了?难道这也是我说的不成?”
据薛蟠所言,自己与蒋玉菡见过十几次的,但都没说过一句话,可宝玉才见了一次,两人就互换了汗巾,极尽亲热之能事,挨打那是活该。话里话外是又嫉妒又是醋意。
而在宝钗与袭人谈及是何人告状,导致宝玉挨打时,袭人言语间影影绰绰提到薛蟠,宝玉怕宝钗难堪,忙永话止住,这宝钗便道:
“难道我就不知我的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当日为一个秦钟,还闹的天翻地覆,自然如今比先又更厉害了。”
宝钗说的“为秦钟闹得天翻地覆”是指什么事呢?虽然书中未曾详述此事,但大约也是当年大闹学堂一事。宝玉与秦钟进入学堂读书后,与学童香怜、玉爱一见倾心,私下有了暧昧之举,而薛蟠的另一个好朋友金荣却看不惯几人,言语冒犯,几人犯了大闹起来,将学堂闹得天翻地覆。这金荣与薛蟠是什么关系呢?虽书中没有言明,但根据薛蟠一两年间与了其七八十两银子来看,大抵是不太简单的关系,自己的“好朋友”被欺负,薛蟠自然为其出头,而对方秦钟的好朋友又是宝玉,表兄弟免不得要闹将一场。这大概就是“为了个秦钟闹得天翻地覆”的真相吧。
也是有趣得紧,薛蟠虽浑,但审美似乎与宝玉甚为接轨,不信再看看柳湘莲。薛蟠在赖大家的酒席上遇见这位冷二郎,便神思魂荡起来,言语挑逗,极尽轻薄之能事,谁知对方并非云心水性之人,恼羞成怒下骗其至郊外狠狠教训了一番。可笑的是,这位冷二郎竟然是宝玉秦钟相厚,正应了那句话“相同的人总会走到一起,不同的人终究背道而驰”。
这就是宝玉与薛蟠的“情敌债”,而这么巧合的事是否在暗示什么呢?我想与香菱不无关系。
在夏金桂的毒辣手段下,香菱不得已离开薛蟠,将那从妾之路断了,文中还写到香菱:
“本来怯弱,虽在薛蟠房中几年,皆由血分中有病,是以并无胎孕。今复加以气怒伤感,内外折挫不堪,竟酿成干血之症”。
之前我们有专门讲过,香菱的病症是因为五劳七伤,其中情志失和导致五脏劳损,另有外界强加的劳伤、忧伤等。而香菱最有可能因为薛蟠的打骂受了劳伤和忧伤。
我们知道,因为宝蟾薛蟠曾对香菱破口大骂,拳脚相加,那么此前他会有打骂香菱的举动吗?我想是有的。毕竟在薛姨妈为其摆酒,将香菱开脸放入屋里后,薛蟠不过是新鲜半个月,便当成了马棚风一般。哪里有半点怜香惜玉的?而香菱后来的举止,是极有可能触怒薛蟠的。
比如薛蟠南下游艺时,香菱进入大观园居住,在园中,香菱曾与宝玉有过多次交集,更有“情解石榴裙”一事,宝玉还将自己的并蒂莲和香菱的夫妻穗埋作一处,香菱还向宝玉道:“别向你哥哥说才好”,两人的举止超越了一般男女关系,香菱有作为薛蟠的小妾,这是为封建礼制所不容的。而如果薛蟠知道香菱与宝玉之事,会不会用香菱出气呢?自然是不用想的。所以,香菱在此之前,必然遭受薛蟠不少大骂的。
从金荣秦钟到蒋玉菡,从蒋玉菡到柳湘莲,宝玉和薛蟠就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敌债”,香菱身为女子,又是薛蟠的小妾,竟然与宝玉举止暧昧旖旎,必然要难逃一场恶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