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宝玉与秦可卿的关系不简单,真相全在薛蟠这段话里

宝玉与秦可卿的关系不简单,真相全在薛蟠这段话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安尘读史 访问量:3728 更新时间:2023/12/6 16:48:21

秦可卿,一位出身薄宦家庭的女子,因生得风流袅娜,姿色秀丽,兼性情平和,知书达理,幸运的嫁入国公宁府成了长房长媳。

秦可卿与宝玉,似乎不该有任何男女情感上的纠葛,就年岁上而言,秦可卿跟贾蓉一般年纪的人,也要大宝玉八九岁;而就辈分上说,宝玉是秦可卿的叔叔辈。从生理上和伦理上,秦可卿都不会和宝玉有暧昧私情。

但是,那也仅仅是秦可卿单方面的认知,于宝玉,却又不是了。

宝玉对秦可卿,有一百个恋慕的理由。虽然自小与林妹妹同一桌吃饭,同一屋睡觉,两人情感与日俱增,情愫暗生,但宝玉对于林妹妹,是珍吝的,丝毫不敢冒犯,连思想上都不肯亵渎她半分。对于肌骨莹润、贤淑贞静的宝钗姐姐,宝玉亦是如此。自然,彼时林妹妹和宝钗,左不过是女性特征尚未完全发育的小姑娘,未能刺激宝玉的视觉,也是有的。

而秦可卿,是宝玉身边接触到的最具女性魅力的女子,王熙凤虽美,一来性格上风风火火,大大咧咧;二来与宝玉又是血缘至亲,成日家厮混一处,毫无神秘感可言。秦可卿却不是,她有宝钗的妩媚鲜妍,有黛玉的风流袅娜,有成熟女性的诱惑,更有宝玉不敢亲近的疏离感。这于一个正发育的青春期男孩,具有致命的诱惑力。

偏偏就是这么巧,宝玉十岁那年,尤氏婆媳前来邀请贾母王夫人等去宁府赏梅,午间宝玉困倦,贾母便命人带去哄着休息,懂事的秦可卿主动带宝玉去安置,谁料宝玉看到那先预备好的上房,因一幅画和对联便不肯再进去。论理,堂堂一个国公府,自然是不缺房间的,宝玉不愿睡上房,带去其他房间便好了,可秦可卿却很反常的,只问宝玉愿不愿去自己房间休息,宝玉内心恋慕秦可卿多时,对美丽女性又有天生的好感,这等好事,宝玉岂有不愿意的?自然是微笑点头。

接下来的情节,我们都很熟悉了,宝玉在秦可卿的房间睡下后,神游太虚幻境,并在梦中与警幻仙姑的妹妹可卿共试了警幻仙子所训之事,醒后宝玉从一个小男孩过渡成了一个男人。

且不论这个梦境的虚实真假,但不可否认,秦可卿在宝玉心中,是非常重要的,类似一个青春期引导者、蒙者的存在,彼时秦可卿在宝玉心中的地位几乎可以与林妹妹和宝钗平行。故而,黛玉前往苏州,宝玉在梦中听见秦可卿死去的消息,心中“似被戮了一刀”,哇的一声,直喷一口血来。

那么,宝玉与秦可卿的关系,仅仅是在秦可卿房间午睡了一回而已吗?过后有没有交集呢?是有的!而且贾珍还为此吃醋了。

在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薛家母女怀疑是薛蟠从中告状连累宝玉,便寻这薛蟠好一顿教训,谁知这薛蟠又喝了酒,熏了七八分,一听被脏派,气得便骂:

他父亲打他一顿,一家子定要闹几天。那一回为他不好,姨爹打了他两下子,过后老太太不知怎么知道了,说是珍大哥哥治的,好好的叫了去骂了一顿。今儿越发拉上我了!

在这里,薛蟠说了一个信息,之前宝玉也被贾政打过一次,而且那一次打,是与贾珍有关,贾母还拉贾珍去骂了一顿。那么,问题来了,

首先,在文中,宝玉被贾珍打,仅仅有一处,宝玉到底是什么时候被打的?

其次,贾蓉比宝玉大八岁以上,可知贾珍与宝玉年龄差至少有二十五岁以上,两人能有什么恩怨纠葛?

其实,但凡留心,我们就会发现文中有一个漏洞,就是柳湘莲曾经和宝玉说过秦钟的坟,可见柳湘莲与秦钟、宝玉三人感情甚笃,而文中丝毫没有秦钟与柳湘莲交集的描写。所以,我们可以断定,柳湘莲和秦钟、宝玉结识、引为知己的时间是在秦可卿死前,而且能让这几人认识的地方只有宁府。

我们可以想象,柳湘莲之前在宁府串过几次戏,因此结交了秦钟、宝玉,而宝玉那段时间也常往宁府跑,自然有见到秦可卿的机会,有人要问了,秦可卿怎么会跟一群老爷们看戏呢?其实宝玉在宁府,行动极其自由,在第十九回,书中写到宝玉在宁府看戏的情景:

宝玉见那繁华热闹到如此不堪的田地,只略坐了一坐,便走开各处闲耍。先是进内去和尤氏和丫鬟姬妾说笑了一回,便出二门来。尤氏等仍料他出来看戏,遂也不曾照管。贾珍、贾琏、薛蟠等只顾猜枚行令,百般作乐,也不理论,纵一时不见他在座,只道在里边去了,故也不问。

连女眷都能随时见到,所以,宝玉在宁府是了无拘束的,如此,宝玉必然经常会去看他暗慕的秦可卿,以宝玉的天真烂漫,举止难保有越礼之处,这些行为,必定被人看在眼里,有心人还会跟贾珍嚼些是非来。而再结合此前宝玉曾在秦可卿房中午睡,贾珍自然会忌讳宝玉几分。

所以,贾珍必定会跟贾珍作些“提醒”,左不过是告诉贾政,宝玉的举止不太尊重,要么是用柳湘莲做幌子,要么是秦钟。贾政一怒之下,便打了宝玉。

说来也是有趣,宝玉成天说沾了男人气味的女子,便由珍珠变成了死鱼眼睛,可一边宝玉却与贾赦的小妾嫣红放风筝,又与贾蓉的妻子秦可卿暧昧不明,更与贾珍的小妾佩凤偕鸾玩秋千,最后连薛蟠的小妾香菱,宝玉也曾为她换过石榴裙……想来这宝玉,注定要得罪不少人,当日挨了贾政一顿打,却一点记性也不见长,一笑!

标签: 薛蟠

更多文章

  • 薛蟠有“男风”之爱,什么原因让他有如此癖好?真实情况也挺心酸

    历史人物编辑:南宫诗翠标签:薛蟠

    呆霸王薛蟠,薛姨娘的独生子,自小被宠溺,任意妄为,认得几个字,账务一窍不通,就是变着法儿的寻开心,为争一个丫头,不惜闹出人命,纠其原因还是薛姨娘护着的吧!过分的爱,变成了害,有钱就是王道,这便薛家生活的理念!钱堆砌出来的人生有时候并不是钱的祸,而是支配这些钱的人的罪过,薛蟠的呆,是薛家的罪!薛蟠,喜

  • 《红楼梦》薛蟠当初一眼就被林黛玉迷“酥”了,为何就没了下文?

    历史人物编辑:李梅说历史标签:薛蟠

    红楼故事为我们展现的社会是男女有别、内外有别的社会,虽然说贾府中住着林黛玉这位天仙,而薛蟠这样的痴情种也不是经常能够见到的。小说之中写薛蟠第一次见林黛玉是在贾宝玉和王熙凤都被马道婆设计之后,当场失控。而薛蟠担心这个,又提防那个,无意之中却看到了林黛玉,这惊鸿一瞥,可真是不同凡响,当时薛蟠就被林黛玉迷

  • 红楼中薛蟠做的这件事,宝钗欢愉黛玉落泪,背后原因让人心酸

    历史人物编辑:陈泽源标签:薛蟠

    读过红楼,很多人对其中的人物都有自己的认知与评价,王熙凤的辣、史湘云的憨,贾宝玉的痴,每个人物各具特点,也因此被刻画得十分鲜活。其中林黛玉给诸多人的影响,便是她的“仙子落泪”。在红楼中,林黛玉有太多落泪的时刻,哪怕只是落花,都能让这个如谪仙般的女子掉下眼泪。尽管在书中设定林黛玉即为报恩还泪,但是每当

  • 薛蟠从苏州带回来了什么特产?为什么逗乐了宝钗、弄哭了黛玉?

    历史人物编辑:潘华毅标签:薛蟠

    薛蟠是宝钗的亲哥哥,也是薛家的长子。宝钗待人处事圆滑周全,薛蟠就正好和宝钗相反,整日除了知挥金如土,不学无术,终日唯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他和宝钗就是完全不同的人。薛蟠不知道柳湘莲的脾气想要轻薄与他,结果被柳湘莲骗出城外一顿好打。薛蟠因为这件事自知丢了脸面,所以便想跟着家中的仆人南下学习做生意也

  • 红楼梦:薛蟠这个纨绔子弟到底有多败家?作者用一个字便已点明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书院标签:薛蟠

    红楼梦中的薛蟠可以说一出场就给人留下了一个纨绔子弟的形象,他仗着家中的势力,硬是打死了冯渊,还带走了香菱继续逍遥快活,惹上人命官司,肯定是要与冯家有波牵扯,冯家公子被人打死,冯家也不会善罢甘休,可却一直没能碰上一个主持公道的官老爷。当贾雨村走马上任的时候,处理的第一件案子就是薛蟠的,他本想做个为民办

  • 嫁给薛蟠,香菱本可过得轻松一些,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凄惨生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张骏飞标签:薛蟠

    香菱是红楼中第一个出场的女子,但是她的出场就已经是她不幸命运的开端。本可以有一个父疼母爱的生活,家境也很是不错,但人贩子的罪恶让她注定再与此无缘。也许当初能够跟着冯小公子,香菱的命运会有所不同,只可惜她只能被迫跟着薛蟠,并且成为了薛蟠的妾。要说香菱在开始跟着薛蟠的时候,日子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差,那个时

  • 薛蟠一见黛玉就“酥倒”,他难道就没有想过求娶她吗?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薛蟠

    黛玉和薛蟠如果凑在一起,那真正是美玉配碎石,在《红楼梦》中曹公描述黛玉前身乃是绛珠仙草,在开篇就点出黛玉的身份,是神仙临凡历劫。而薛蟠的开篇是什么?因看上英莲(香菱)而与冯渊斗狠,并且打死了冯渊,强抢了英莲。从出身到教养,再到容貌,薛蟠也只能仰慕于黛玉,他喜欢香菱的可人,还可以用强娶的手段,而黛玉呢

  • 红楼梦中,薛蟠娶了夏金桂,从此家宅不宁,妻子决定了家庭氛围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薛蟠

    红楼梦中的薛蟠,是一个“呆霸王”。在书中,薛蟠一出场就为了争抢丫鬟而打死了人。这个丫鬟就是甄士隐的女儿英莲,后来改名为香菱。为了丫鬟打死人,可能对于很多人而言,这就是爱情。可对于薛蟠而言,这只是他任性生涯中的一件小事罢了。后来的他,对香菱并没有多么疼爱,反而抛掷脑后。就是这样一个让薛姨妈和薛宝钗都头

  • 宝钗的金锁到底是不是骗局?薛蟠和宝钗都曾暴露过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书院标签:薛蟠

    “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黛玉在打趣宝玉时,提到宝钗的金锁,俏皮中无不带着和揶揄和些许忌惮。也难怪,黛玉自小与宝玉一起生活,感情较别个不同,谁知这宝钗来贾府住下后,“金玉良缘”的说法也悄然漫开来,贾母等人还好,便是听到了也只充耳不闻,偏这黛玉是

  • 红楼梦:香菱嫁给薛蟠之后,得了一个不该得的病,对她伤害极大

    历史人物编辑:侯卫朝标签:薛蟠

    《安娜卡列尼娜》中有一句话是说“所有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每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外国,也适用于中国,这在《红楼梦》中便能体现。《红楼梦》中有很多不幸的家庭,这些家庭的子女也难逃不幸命运。林家林黛玉,身兼重病,幼而丧母,少年时丧父,寄人篱下;史家史湘云,原本也该是饭来张口的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