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四年(一七九九年),坐了六十年皇位,当了四年太上皇的乾隆以八十九岁高龄驾崩。乾隆一死,最倒霉自然是生前最宠幸的权臣和珅。往往老皇帝最宠幸的大臣即是新皇帝的眼中钉。康熙宠幸曹家,雍正抄了曹家,雍正宠幸张廷玉,乾隆数次无情地训斥老张。到了和珅,更倒霉了。乾隆生前有多么宠幸和珅,嘉庆就有多么恨和珅。和珅的结局也就注定了,即使不死也不会好过。但嘉庆心还是太狠,恨还是太重,居然赐死了和珅。毋庸置疑,嘉庆的凌厉风行肯定让当朝的文武百官瞠目结舌。毕竟,和珅不仅是先皇乾隆的宠臣,还是新皇帝的妹妹固伦和孝公主的公公。
固伦和孝公主是乾隆最小的女儿,因为对这位小女儿极度地疼爱,乾隆破例加封为固伦和孝公主。因为,清朝只有皇后的女儿才能加封固伦公主,爵位相当于亲王,而固伦公主的母亲只是惇妃。可想而知,乾隆皇帝对这个小女儿有多么的宠爱。乾隆四十五年,乾隆指和珅六岁的儿子丰绅殷德为固伦和孝公主的额驸。乾隆把自己最疼爱的小女儿下嫁到和珅家,可见乾隆对和珅有多么的宠幸。此时,对于外人来说,最幸福的莫过于和珅的嫡子丰绅殷德。父亲是当朝第一权臣,岳父是当朝天子,妻子是大清公主。
然而,对丰绅殷德来说,公主下嫁给他,唯一能让他感激的就是父亲和珅被赐死后,皇帝舅哥并没有一鼓作气要了他的命。丰绅殷德知道和家被抄,而自己之所以没死,肯定是因为自己的妻子固伦和孝公主的面子。但丰绅殷德和妻子固伦和孝公主还是被迫迁出了府邸(现在的恭王府),搬到了奶子府。岳父驾崩、父亲死了、家被抄了,而丰绅殷德还要继续倒霉。
仅仅过了四年,嘉庆八年(一八零三年)七月二十日,一个人突然跳出来,向嘉庆指出了丰绅殷德的四条大罪:一是,丰绅殷德一直忌恨皇帝赐死自己的父亲和珅,图谋不轨,欲刺杀皇帝。为此,丰绅殷德还加强练习武功,并招募了一批武士。二是,丰绅殷德也欲致公主于死地,以饭菜下毒害公主。三是,私放高利贷,打骂府里官员和其他人,四是,在国丧与父丧期间,他的一位小妾居然生了一个女儿,蓄意不敬。四条大罪,如果坐实,二十五岁的丰绅殷德也就走到头了。此时,嘉庆皇帝听到“刺杀”这个词一定是头皮发麻、汗毛直立。
因为就在这一年的二月二十日早晨,嘉庆皇帝坐轿通过神武门将要进入顺贞门之时,突然冲出一位手持利刃的汉子直扑嘉庆而去。此时,在神武门站岗的侍卫吓呆了,幸亏嘉庆的侄子定亲王绵恩,姐夫固伦额驸拉旺多尔济等贴身护卫,及时擒住了这名叫陈德的刺客,不然后果难以想象。而嘉庆也荣幸地成为了清朝唯一一位遇到谋刺的皇帝。虽然,五个月过去了,但对于刺杀,嘉庆皇帝还是心有余悸。所以,当嘉庆听到自己的妹夫要刺杀自己,大怒不已。随即,下令先把丰绅殷德等人看守起来,并令人彻查此案。
经过一番彻查,指控丰绅殷德的四条大罪中,前三条子虚乌有,纯属陷害,而第四条证据确凿,丰绅殷德无可抵赖。因为,丰绅殷德确实服中生子。原来,丰绅殷德在父亲和珅死后,带着家里的一位叫凤珠的小妾去上坟守丧。因为,坟地都有供家里人居住的阳宅,所以丰绅殷德就和这位小妾住在了坟地的阳宅里。没想到,在嘉庆五年的二月,也就是和珅死后一年零一个月,这位叫凤珠的小妾居然为丰绅殷德生下了一个女儿。这件事可闹大了。按照清朝的伦理观念,服丧期间夫妻之间严禁行房。更为悲催的是,丰绅殷德不仅要服父丧,还要服国丧(乾隆皇帝的大丧)。过去,国丧和父丧都是重孝,必须守丧三年(实际上是二十七个月)。在这期间,守丧的家人严禁婚嫁、作乐,连行房也不可。
二十五岁的丰绅殷德肯定明白这种伦理约束,但他却把这些完全抛在了脑后。自己在国丧和父丧期间,不仅行房,还生了一个女儿。丰绅殷德并没有把这个女儿送给别人,居然在女儿三岁时,把女儿接回了奶子府里。服中生子也彻底让丰绅殷德留下了被别人指控的把柄。皇帝驾崩四年,父亲死了四年,孩子三岁,有脑子的人都知道丰绅殷德犯了大罪。甚至有人猜测国丧和父丧开始还不过一百天,丰绅殷德和小妾就越过了“红线”。那这就更让人难以接受了,因为国丧和父丧的前一百天又称为“热孝”,重孝中的重孝。如果一个人在这一百天之内都把持不住自己,那更将受到伦理道德的严重谴责。
当然,谁都知道丰绅殷德心里有苦衷。因为,清朝的公主下嫁后,有的会赐予公主府邸。下嫁后,公主住在公主府邸,额驸则住在自己的府邸。公主和额驸是不住在一起的。所以,和孝固伦公主下嫁给丰绅殷德后,是住在与和府紧邻的公主府中,并不是住在和珅府中。当时,又称之为东府和西府,公主府为东府,和珅府邸为西府。所以,现在的恭王府看似一个整体实际上过去是分为东府和西府的。后来,即使丰绅殷德与和孝固伦公主搬到了奶子府中。
虽然府邸小,但夫妻俩也要分院落居住,绝不能住到一起。所以,丰绅殷德和和孝固伦公主虽有夫妻之名,却注定要过着分居的生活。这样的夫妻生活也注定不会有真感情,如果两人之间不是有夫妻名义和政治纽带相联系,他们实际就是熟悉的陌生人。然而,二十多岁的丰绅殷德,年轻小伙,活力正旺盛,虽有公主作妻子,但他还是可以纳妾的。当然,在公主面前,不论作为额驸还是大清子民,他都要有所收敛。表面上虽然唯唯诺诺,不敢越雷池半步,但心里早有了一股冲动。
岳父一驾崩,父亲一死,作为臣子还是儿子,丰绅殷德守孝是理所当然的。但公主妻子的身份太特殊了,只需要为皇阿玛乾隆守孝,却不需要为公公和珅守孝。因为,公主的政治地位要高于公公和珅的地位,不论哪个时代政治地位压倒一切,伦理辈分都要让步。想想和珅活得也相当不容易,于宫中在皇帝面前必须低三下四,唯命是从,而回到家,在自己的儿媳面前还要保持毕恭毕敬,谨慎小心的姿态,谁让自己的儿媳是公主。清朝嘉庆以前,公主下嫁后,不仅公主的丈夫要每天向公主妻子请安磕头,就连公公和婆婆也要每天向公主儿媳请安磕头。那时的和珅肯定也不例外,只要儿媳固伦和孝公主不免跪,他必须要跪。所以,以公主的身份自然不需要为公公和珅守丧。但丰绅殷德作为儿子不论地位再高也要为父亲和珅守丧,还要守二十七个月。
然而,二十五岁的丰绅殷德全然没把父亲和珅和岳父乾隆放在眼里,不然肯定不会在两位长辈死后不到一年,就做了那么愚蠢的事。更愚蠢的是还有了与小妾凤珠的结晶,这下原本两人能保守的秘密,却彻底暴露了。嘉庆和朝廷大臣都明白额驸与公主分居而住,但这并不是丰绅殷德跨越伦理道理红线的理由。在嘉庆眼里,丰绅殷德在父丧期间乱来也就罢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毕竟和珅是自己赐死的。但在国丧期间,丰绅殷德还敢乱来,嘉庆绝对不会放过他,况且那个人还是他的岳父。
嘉庆皇帝知道了丰绅殷德在国丧期间竟敢“服中生子”,大骂自己的妹夫“丧良”。二十五岁的丰绅殷德知道后果很严重,也自称“年幼无知,不知礼法,以致有此名教不容,无耻不肖之事,今以追悔莫及。”然而,嘉庆皇帝最终也没忍心向这位妹夫下死手,而是革去丰绅殷德的爵位和职位,把其圈禁在家,让其闭门思过。四年后,嘉庆又让丰绅殷德前往乌里雅苏台军中效力,三年后,令其回京并恢复了丰绅殷德的爵位。四年后,年仅三十六岁的丰绅殷德走完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总结:不论爵位再重,官职再高,人再风光,一旦失势,一切都成了过去。如果侥幸活了下来,还不知收敛,谨慎小心,低头做人,那灾祸将接踵而至。此时,只有学会忍,该忍一时就要忍一时,该忍一世就要忍一世。时局的风向标有变,需要你时,你自然会有出头之日,大局的风向标不变,选择永久的沉默,也未尝不是最好的选择。然而,二十一岁的丰绅殷德完全不懂这些,对自己的处境毫无察觉,甚至对岳父的驾崩与父亲的死,家中的变故,没有一丝的警惕。更让人痛心的是,完全没把父亲和珅和岳父乾隆放在眼里,甚至对他们没有一丝感情,不然不会在国丧与父丧期还不过一年甚至不过一百天,就做出如此荒唐之事,可以看出二十一岁的丰绅殷德心智完全不成熟,没有一点自律,没有一丝忍耐。丰绅殷德对君不忠,对父不孝,难道还苛求他对公主妻子有真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