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甄嬛传》中,皇帝后宫里的一众嫔妃们,要想盛宠不断,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幸福,就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家世要好,背后有得势的娘家人撑腰。
二是年轻貌美,或者具有特殊因素(比如相貌像纯元皇后),被皇帝偏爱。
第三则是为皇帝生育子嗣,最好还是个皇子。
可由于以上三个条件要想同时满足,多少有些苛刻。
因此,在视后宫嫔妃们的争斗好比一场牌局的情况下,能在牌桌上拥有一手好牌的嫔妃,就不多,而齐妃恰好就是其中运气最好的一个。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根据《甄嬛传》剧情所述,齐妃身为皇帝在潜邸时期的老人,她在怀三阿哥的时候,正好遇到尚为侧福晋的宜修,用阴私手段谋害怀有身孕的纯元。
加上她的出身较为低微,远不如背后有娘家人撑腰的年世兰来的显眼。
因此,在纯元和宜修的孩子都早夭,而年世兰和其他雍亲王府的旧人都无法生育子嗣后,齐妃不仅幸运的生下了三阿哥,并且三阿哥还成了皇帝较为喜欢的长子。
其次,齐妃在年轻的时候,也曾因为姿色不俗的缘故得过宠,被尚为亲王的皇帝夸赞,说她穿粉色的衣服最好看。
所以,她和皇帝之间,多少也有一些情分可讲。
那么问题就来了,齐妃作为后宫一众嫔妃里运气最好的人,在拥有皇子和皇帝情分这两张好牌的情况下,她最终为何会成为皇后的棋子,被逼的自寻短见,从而以结局落幕了?
我认为原因,并不是因为她年老色衰和情商低,而是在于她做错了以下两件事:
虽然占据优势,却不懂得及时调整目标
在《甄嬛传》中,皇帝刚登基那会,子嗣非常单薄。
偌大的后宫里,上至皇后,下至各级嫔妃,生有儿子,并且还养在宫内的唯有齐妃一人。
凭借这一点,齐妃虽然没有显赫的家世,也不怎么讨皇帝的喜欢,可她将来,从理论上来说,是既有可能会成为太后,尊享荣华富贵,也有可能会成为有儿子可以依靠的太妃,得以安度一生。
可以说在其他嫔妃们还在为自己的将来暗暗发愁,不得不使尽全力去讨好皇帝或者说争宠的时候,齐妃由于占据优势,是不用太过担心这些的。
但是,齐妃似乎忘记了一点,那就是生活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移势易,会出现很多变故,彼时,即便是占据优势,也得根据实际情况,从而灵活的调整目标,如此方为上策。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皇帝无论是为了平衡后宫嫔妃的势力,还是为子嗣考虑,他都必然会遵循定制,大选“秀女”,来充实宫闱。
到时候新人入宫,一旦得宠并生下儿子,那么作为皇帝长子的三阿哥,就不再是储君的第一人选。
齐妃如果还想要母凭子贵,那么她就必须好好的培养儿子,并让儿子获得皇帝的认可。
可问题是,齐妃在教导和培养儿子方面,显得非常愚蠢和短视,她除了给儿子灌输将来继承大统的思想外,就只是一味的嘱咐弘时,让他多读书和听他皇阿玛的话。
如此一来,就导致三阿哥在为人和做事方面都比较“单纯”,于功课上也没有什么长进,这一点从他快二十的人,连一篇《陋室铭》都背不上来,就可以看出。
那么,在事有不谐之后,按照常理来推测,齐妃在发现儿子资质不好,也无法通过后天的努力进行弥补后,她就应该选择接受皇帝不喜欢三阿哥这个现实,然后及时调整目标,将心思放在自己将来当个太妃,儿子当个闲散王爷上,谋求母子能够平安。
可是,齐妃没有这样做,她因为身在局中,无法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所以自认为具有优势的她,就始终把目标定在让儿子将来能继承大统上。
并为此不顾惜自身,做出给甄嬛送掺有夹竹桃花粉的栗子糕,给叶澜依送掺有“九寒汤”的红枣汤这两件很恶毒的事。
奈何她心机不足,做事太过明显,以至于弄巧成拙之下,先是失去了三阿哥的抚养权,然后又中了皇后的杀母夺子之计,被逼得不得不用三尺白绫了断余生,从而以结局落幕。
没有组建优质的团队
在《甄嬛传》中,由于后宫的一众嫔妃们,都身处深宫高墙之内,居于后宫这个名利场之中,所以她们无论是否得宠,是否身居高位,大多都会选择和人结盟,或者自成派系。
用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应对残酷且复杂的宫中局面(宫斗)。
比如说掌管六宫的皇后,她就拉拢了安陵容和祺贵人为自己所用。又比如早期的华妃,她的身边有丽嫔和曹贵人陪伴在左右。
乃至于心高气傲的甄嬛,她除了跟沈眉庄互为依靠外,也会趁机和端妃、静妃交好。
可齐妃却不同,她作为高阶嫔妃,非但没有跟得宠的嫔妃结为盟友,也没有拉拢不得宠的嫔妃为自己所用。
反而选择依附皇后,寄希望于能得皇后相助,好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三阿哥推到储君的位置上去。
但由于齐妃并非是出自真心,皇后也只是拿三阿哥当自己在后宫中的保障,所以,她们两人之间,并非是真正的团队伙伴,而是相互利用的联系。
这一点,从皇后夺取三阿哥的抚养权后,在明知三阿哥资质不好的情况下,却执意让他日夜苦读。
而齐妃在知道情况后,一边心疼儿子,一边抱怨皇后把自己的儿子当作工具时,所说的那句话就能看出。
当时弘时先是对齐妃说:“皇额娘要儿子日夜勤读书,皇阿玛才会喜欢儿子。”
齐妃闻言后,先是面露心疼之色,然后说道:“皇后不是你的亲额娘,她自然不会心疼你。”
至于齐妃后来跟富察贵人组团,无论怎么看,都纯属是劣质团队。
因为好的团队伙伴,只会给出正确或者有益的建议。
单凭富察贵人怂恿齐妃教训当时并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甄嬛,给甄嬛造成“长街之辱”一事,让齐妃非但没有获得任何好处,反而还让她彻底得罪了甄嬛,就足以说明齐妃做的第二件错事,就是找错了队友,没有组建优质的团队。
倘若齐妃能像甄嬛一样,交好地位稳固却无子嗣的端妃、静妃,又或者能找一两个真心为她好的嫔妃为友,不说她是否能把三阿哥推上储君的位置,最起码在旁人挑唆或者怂恿她做傻事的时候,至少也能得到提醒和点拨,不至于让她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做得太明显,以至于被人轻易的抓住把柄,成为弃子,从而付出了性命,成全了用心恶毒的皇后。
结语:
不管怎么说,齐妃都是个好母亲,虽然她无知无才,可是只要是联系到三阿哥的事,她都愿意去做,并且丝毫不顾惜自身的安危。
奈何齐妃在新人尚未入宫,也就是具有子嗣这一优势时,未能培养好三阿哥,让皇帝对三阿哥满意。
等到后来甄嬛、叶澜依等人入宫并且得宠后,面对复杂的宫中局势,她的应对方式频频出错,先是没有及时调整目标,然后也没有组建优质的团队,以至于多次弄巧成拙,中了皇后的算计,最终不得不在悲愤绝望之下,选择自戕身亡,从而以结局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