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芳官骂的“梅香拜把子”究竟什么意思?以致赵姨娘听后暴跳如雷?

芳官骂的“梅香拜把子”究竟什么意思?以致赵姨娘听后暴跳如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上的皇宫 访问量:3906 更新时间:2024/1/10 14:51:50

在第六十回,蕊官送与芳官一包蔷薇硝,被来怡红院的贾环看到后,就要讨了些去,芳官思及是蕊官所赠之物,表面上答应,然暗中却以茉莉粉替代之。

贾环笑嘻嘻转赠彩云时,被彩云识破,一旁的赵姨娘自觉受到欺辱,当下唆使贾环去闹,贾环畏惧探春不去,赵姨娘一面骂一面拿起那包茉莉粉,飞也似地奔向怡红院。

彼时芳官正与袭人吃饭,见着赵姨娘便都笑起来打招呼,赵姨娘却不搭话,将那茉莉粉照着芳官的脸上就撒,边骂:

“小淫妇!你是我银子钱买来学戏的,不过娼妇粉头之流!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贵些的,你都会看人下菜碟儿。宝玉要给东西,你拦在头里,莫不是要了你的了?拿这个哄他,你只当他不认得呢!好不好,他们是手足,都是一样的主子,那里有你小看他的!”

在荣府,赵姨娘是一种尴尬的存在,因为生有贾环一子,难免被卷入嫡庶之争。王夫人等排斥之,赵姨娘亦不甘示弱,多次设计陷害宝玉,欲治其于死地,以让贾环取而代之。为此连贾母也对其多有呵斥。

荣府这样的人家,上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看贾母、王夫人皆厌弃排赵姨娘,又岂会将其放在眼里?

当然,赵姨娘落此下场,自然大部分缘故出于自己。赵姨娘出身卑微,却又不甘于这等身份,每每自较于王夫人、贾宝玉等,越发激起心中的妒意来,行止多荒诞不经,自甘下贱,更可怕的是她将对荣府众人的憎恶都强加于贾环身上,使其成为了另一个狭隘、自私、狠毒的自己。

不过,即便是满腹牢骚,但赵姨娘素日里最多是在自己屋里对贾环颐指气使,挑拨是非而已,再胆壮些,也是偷偷和马道婆商议如何用计报复王熙凤和贾宝玉。此外,在贾母等人面前无不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像这班明火执仗、肆无忌惮,大抵是想都不敢想的。

说到底,不过是老虎不在家,猴子称霸王。贾母等人依制进宫为老太妃守制,赵姨娘趁机搅浑水出一口气罢了。如其所言:

“趁着这回子撞尸的撞尸,挺床的挺床,吵一出子,大家别心静,也算是报仇”。

不过,赵姨娘首次耍威风,似乎不太顺利,因为她认为可以捏的软柿子,也是个硬茬!

芳官戏班子里的小优伶,原是在梨香院另居的,因老太妃薨逝,民间几年内不得闻丝竹管弦之声。贾府依制将戏班子遣散,而大部分优伶都是无父无母的,没有归处,又因贾府宽待下人,所以大多都留了下来做丫头。芳官被派给了宝玉。

如此看来,这些小戏子都没有经过任何岗前培训,而优伶向来天性无拘无束,兼宝玉素来不注重虚节假礼,使芳官越发放飞自我,不知规矩阶级为何物。

所以,面对赵姨娘的“脏骂”,芳官坐不住了,何曾知道隐忍退让的?当下就回敬道:

“没了硝我才把这个给他的。若说没了,又恐他不信,难道这不是好的?我便学戏,也没往外头去唱。我一个女孩儿家,知道什么是粉头面头的!姨奶奶犯不着来骂我,我又不是姨奶奶家买的。‘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几’呢!”

由这段话,便知赵姨娘就算吵架也绝非芳官的对手。首先,芳官将蔷薇硝换茉莉粉的由来解释了,先占了理字;其次,芳官为自己正名,自己学戏不错,但都在家戏班住着,面对的都是荣府的人,如果自己是粉头面头,那岂不是说荣府人都不干净?再次,也不忘用一个“梅香拜把子”挖苦赵姨娘。

芳官为何要回敬赵姨娘”梅香拜把子“?

旧时,梅香多被用于称呼丫环。这在明清小说中多有见之。譬如《水浒传》第五十六回,写道时迁徐宁家盗雁翎金甲,是夜,情景如斯:

听得徐宁夫妻两口儿上床睡了,两个丫环在房门外打铺,房里桌上却点着碗灯。那屋个人都睡着了。两个梅香一日服侍到晚,精神困倦,亦皆睡了。

此处说得明白,梅香就是丫环的代称。

更有《金瓶梅》中,潘金莲给西门庆唱曲儿时提及:

唤梅香,开笼箱,穿一套素缟衣裳,打扮的是西施模样。出绣房,梅香,你与我卷起帘儿,烧一炷儿夜香。

被传唤来为主人开箱笼找衣裳、打卷帘的梅香便是丫环。

所以,“梅香拜把子”的意思,便是丫环和丫环拜把子,都是贱奴,无分高低。芳官用来骂赵姨娘,意思很明白:“咱们都是奴才贱籍,谁又比谁高贵些?都别瞧不起谁”。

芳官的回敬,显然是在理的,因为赵姨娘虽是贾政的小妾,但并非良妾。根据赵姨娘弟弟赵国基亦是荣府奴才来看,可知赵姨娘乃贾府家生子,这样的出身,是比不得尤二姐这种人家的女儿的,即便尤二姐与贾珍不干净,但若做了别人家的小妾,也算是良妾。而赵姨娘即便生了儿女,也还是半个奴才。所以在其教训贾环时,王熙凤才挖苦她:

“他现在是主子,好不好自有管他的人,与你什么相干?”

芳官此言,实实挑中了赵姨娘的痛处。因为赵姨娘的出身一直是她最在意的,所以听后气得上来就扇了芳官两个耳光。随后更与几个小戏子厮打起来,颜面扫地。

在荣府,无论出身高贵如贾母、王夫人,抑或薄宦人家女儿邢夫人、尤氏,谁不是为了个“体面”屏声敛气,忍气吞声的?所以赵姨娘果然是赵姨娘,芳官骂她一点儿也不冤。

标签: 赵姨娘

更多文章

  • 如果贾政宠爱赵姨娘,为什么赵姨娘那么穷困,还被人瞧不起?

    历史人物编辑:新移说娱乐标签:赵姨娘

    有人说,贾政很宠爱赵姨娘。可是事实不是这样的。如果贾政宠爱赵姨娘,为什么赵姨娘那么穷困,还受人瞧不起?咱们先看看赵姨娘的生活待遇,按荣国府的生活待遇,赵姨娘一个月二两银子月钱,加上贾环的二两银子,一共是四两,可是赵姨娘总说自己钱不够花。赵姨娘的确挺穷的,贾宝玉的干娘马道婆来探望赵姨娘,赵姨娘正在做鞋

  • 王夫人和赵姨娘作为母亲谁比较好?赵姨娘或许更好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赵姨娘

    王夫人和赵姨娘都是贾政的夫人,她们二人是《红楼梦》中很典型的母亲,她们都有自己的孩子,可是她们教养孩子的模式都不相同,王夫人是放养模式然后又紧抓,赵姨娘是事事都想管却不知道正确的教育方法,将她们二人放在一起真的很难确定到底哪个更好?可是一点不管她们做了什么,对孩子而言她们都是很好的母亲。第一,王夫人

  • 同为填房长媳,尤氏为何比邢夫人混得开?性格不是最主要的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邢夫人

    邢夫人和尤氏,虽同为贾府长媳,但两人在贾府的口碑简直云泥之别。细细说来,邢夫人和尤氏有许多共同点,邢夫人是贾赦填房,这在其与迎春说的一番话可知;尤氏亦是贾珍填房,这在凤姐大骂贾蓉时亦可知;邢夫人惧夫从夫以自保,年近六旬姬妾成群还要讨鸳鸯,邢夫人知道后不仅不劝阻,还大力配合;尤氏呢?面对丈夫贾珍纵情声

  • 贾母做下一个偏心举动,邢夫人怨愤中迁怒王熙凤,王熙凤因此卧病

    历史人物编辑:活史仁穆标签:邢夫人

    贾母是荣国府的老封君,自嫁入荣府到自己有了重孙媳妇,历经五十几年的人情冷暖、诡变机谋。如此经历,使得贾母自形成一套处世哲学,她佛系中见圆融,平和中有精明,可谓: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虽然坐在荣府金字塔顶端,受众人尊捧,但贾母仍能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譬如她虽然念念不忘于宝黛二人的亲事,但是深知此事该由

  • 同样是女儿被夫家虐待身亡,西门庆之妻的做法和邢夫人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汤娜标签:邢夫人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而《金瓶梅》是中国古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红楼梦》里有一个被丈夫虐待而早亡的侯门千金贾迎春,《金瓶梅》里也有一个被丈夫虐待而自杀的富家千金西门大姐。西门大姐是西门庆唯一的女儿,她是西门庆发妻所生的女儿,只比西门庆小十五六岁,西门庆太年轻当父亲,对女儿不太疼爱,但西门

  • 拐走李自成妻子邢夫人的叛徒高杰,和李自成的妻子后来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朱明桂标签:邢夫人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男人因为女人,做了不少蠢事。像那个冲关一怒为红颜吴三桂,他和陈圆圆故事,一直被后人牢记。这让后人一直把女人,比作“红颜祸水”,对于美女会采用一些极端措施,担心惹祸直接杀掉以绝后患。不少大英雄面临千军万马时,心理不会产生任何动摇,但是面对漂亮女人,却无法做到无动于衷。明朝末年追随李

  • 原本热情殷勤的邢夫人,为何成了嫌隙人?只因元春背后做下这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麦兜爱吃瓜标签:邢夫人

    “嫌隙人”,是《红楼梦》中用于形容邢夫人的词语,生嫌隙,便是无事生非,刻意制造事端的意思,如在第七十一回,章回名就是“嫌隙人有心生嫌隙”,意在指邢夫人存心给儿媳王熙凤没脸,恨不能将家里闹得鸡飞狗跳。总之,邢夫人终究是个面目可憎、千夫所指的贾家太太。可是,最初的邢夫人并不是这么一个兴妖作怪的人,反而还

  • 《红楼梦》中邢夫人和王夫人之争可以理解为是贾府的“兴亡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爱历史晓东标签:邢夫人

    在《红楼梦》中,邢夫人是贾赦的妻子,而王夫人是贾政的妻子,二人属于一对妯娌。接下来,笔者将为您努力揭示和还原这对妯娌的复杂关系,以及曹雪芹在这对妯娌关系中隐含的深刻寓意,尤其是,邢夫人的地位为何不如王夫人?按照常理,作为贾赦的妻子,尽管是续娶的,邢夫人在贾府的地位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二人在贾府的

  • 邢夫人是元配还是继室?一个小人物的到来暴露了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忘川水标签:邢夫人

    经常看到读者提问,你们认为邢夫人是贾赦的继室,究竟是在哪里得出的结论?确实,在《红楼梦》中,并没有关于邢夫人究竟是元配还是继室的直接文字。贾琏和迎春都不是她生的,冷子兴在介绍荣国府的时候,并没有提到贾琏是正出还是庶出;关于迎春,不同的版本也有不同的文字,有的版本是“二小姐乃赦老爹前妻所出”,有的版本

  • 邢夫人贪敛的那些钱都去哪了?一半用来做了这种丑事

    历史人物编辑:陈坤说历史标签:邢夫人

    虽然与尤氏同为填房,但在贾府,两人的口碑却有着天壤之别,尤氏被认为宽厚和善,而邢夫人,便是愚钝、尴尬。邢夫人的尴尬,一般源于贾赦,一般源于自己。贾赦虽为荣府长子,却只能住在别院,正院则由次子贾政居住,同时把管荣府内外事务。造成此种尴尬境地是有缘故的:一来因为贾赦确实“倒三不着两”,年纪一把却不好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