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孝恭仁皇后要为康熙殉葬,仅为抗议雍正?还有一个令人感动的原因

孝恭仁皇后要为康熙殉葬,仅为抗议雍正?还有一个令人感动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郭宁 访问量:1347 更新时间:2023/12/8 2:48:28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皇帝驾崩于畅春园,康熙近臣隆科多宣布《康熙遗诏》:“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自此,“九子夺嫡”事件以皇四子胤禛成功升级为雍正皇帝,暂时落下帷幕。

胤禛登基为帝,其生母——德妃乌雅氏自然要被尊封皇太后。可这位“母以子贵”,成功走向女性巅峰的母亲,非但给出“将我子为皇帝,不但我不敢望,梦中亦不思到”的消极态度,甚至连皇太后的徽号也坚辞不受,更不愿照清朝祖制搬往寿康宫颐养天年。甚至连雍正皇帝带领朝臣向自己行礼,她也以“皇帝诞膺大位,至与我行礼,有何关系;况先帝丧服中,即衣朝服,受皇帝行礼,我心实为不安”为由,屡次予以拒绝。

甚至,在康熙皇帝驾崩当日,这位已经明确自己后宫地位的女人竟非要为康熙皇帝殉葬。对于这一点,雍正皇帝在其所著《大义觉迷录》中,也予以了明确说明:

及皇考升遐之日,母后哀痛深至,决意从殉,不饮不食。

雍正皇帝只好再三恳求,甚至给出了“惟以身相从”的坚定态度,乌雅氏才“始勉进水浆”,暂时放弃了殉葬的念头。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坚持为康熙皇帝殉葬的原因,后世普遍认为是其向雍正皇帝的抗议,是其为自己的小儿子——皇十四子胤禵鸣不平。

皇十四子胤禵和雍正皇帝同为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所生,这对“一母同胞”却在“九子夺嫡”事件中站到了对立面。随着皇长子胤褆、皇太子胤礽的获罪圈禁;皇八子胤禩失去圣宠;皇三子胤祉主动退出夺嫡乱局,“九子夺嫡”事件发展到最后阶段,竟成为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之间的对决。

康熙五十七年,皇十四子胤禵被康熙皇帝任命为大将军王,“代天子亲征”,让其一跃成为继位呼声最高的皇子。再加上雍正皇帝继位当晚的种种反常举动,朝野上下盛传“雍正继位不正”的声音,让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几乎坚定认为自己心爱小儿子的皇位被皇四子胤禛夺走了。

奈何名分已定,大位已成,孝恭仁皇后也只能用“决意从殉,不饮不食”的方式,表达对雍正皇帝的不满和抗议。

可这就是孝恭仁皇后执意要为康熙皇帝殉葬的全部原因吗?

要知道,康熙皇帝驾崩当晚,雍正皇帝尚未剥夺皇十四子胤禵的兵权,更没有对其作出圈禁处理,孝恭仁皇后即使对雍正皇帝心有不满,但也不至于达到以死抗议的地步。

那么,孝恭仁皇后执意要为康熙皇帝殉葬的真正原因何在?

除了向雍正皇帝抗议的小部分原因外,康熙皇帝对孝恭仁皇后的倍加恩宠,才是令其执意殉葬的主要原因。

康熙皇帝,到底有多宠爱?我们以几个具体事例予以说明:

1、康熙十八年,康熙皇帝将包衣出身、原为宫女的乌雅氏直接晋封为“德嫔”。仅凭生育皇四子胤禛的功劳,绝对无法让康熙皇帝给予如此越级晋封,对乌雅氏的特殊恩宠才是主要原因。

2、康熙二十年,德嫔再度获得晋封,成为“康熙四妃”中位列第三的“德妃”。

3、康熙十七年到康熙二十七年的10年中,乌雅氏为康熙皇帝生育了三子三女,共计6位皇嗣。也就是说,10年中,乌雅氏不是在生孩子,就是在怀孩子,其受宠程度,可见一斑。

4、清朝旧制“五十之妃嫔,不得进御”,可在《敬事房档案》中,依然有着乌雅氏在五旬以后的侍寝记录。就算此时的康熙皇帝翻了乌雅氏的牌子,只是为了说话叙旧,也足以证明乌雅氏深受康熙皇帝宠爱。

“九子夺嫡”最后能发展成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之间的对决,也足以说明乌雅氏在康熙皇帝心中的特殊地位。

君待卿重,卿焉能不以身命相托,生死相随?

这才是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执意要为康熙皇帝殉葬的真正原因。

后记

雍正元年五月,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崩逝,在《皇太后遗诰》中,有这样一句说明:“予寿六十有四,得复奉圣祖仁皇帝左右。惬予夙志,夫亦何憾”。或许,只有和康熙皇帝“生同衾、死同穴”才是孝恭仁皇后的终极追求,才是了无遗憾的完美人生。

常言道:“最是无情帝王家”,可在皇家中,却有孝恭仁皇后这等痴情女子,甚至不惜为康熙皇帝“殉葬相依”,此心此情,着实令人感动!

参考文献:《清实录·世宗实录》、《大义觉迷录》、《清史稿·列传一·后妃》、《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标签: 孝恭仁皇后

更多文章

  • 孝恭仁皇后被康熙宠了一辈子,却为何遭自己的儿子疏远?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小康标签:孝恭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被康熙宠了一辈子,却为何遭自己的儿子疏远?看过宫斗剧的朋友们都知道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的后宫是非常的混乱的,每一位妃子都为了得到皇帝的宠爱而不择手段,特别是在清朝尤其严重。但是在清朝的后宫也出现了很多倍受皇帝喜欢的妃子,这个喜欢不仅仅是单纯的宠溺,而是真正的爱情。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

  • 10岁出嫁,16岁生子,备受雍正恩宠的孝敬宪皇后为何35年再无子嗣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孝敬宪皇后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演绎中,由唐国强现实中的妻子——壮丽饰演的“四福晋”,可谓端庄稳重、秀外慧中,为皇四子胤禛稳定后院、照拂子嗣的同时,还为其夺嫡之争做出了不容替代的突出贡献。“四福晋”的历史原型就是雍正皇帝的结发妻子、10岁便嫁加胤禛为嫡福晋的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康熙三十年,由康熙皇帝亲自指婚

  • 无儿无女的孝敬宪皇后,为何能牢牢抓住雍正的心?成熟男人都明白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苑标签:孝敬宪皇后

    在影视剧《甄嬛传》中,有一位从未出场却在观众心中留下深深印象的人物——纯元皇后。在雍正皇帝和诸位潜邸后妃的描述中,纯元皇后纯善柔和、德才兼备,在雍正皇帝心中占据着绝对无法替代的崇高位置。纯元皇后,虽为流潋紫所著小说《后宫甄嬛传》中的虚构人物,但在将具体历史背景放置于清雍正年间,改编成影视作品《甄嬛传

  • 雍正帝的孝敬宪皇后并非是顺治帝董鄂妃的侄女

    历史人物编辑:小鑫观史标签:孝敬宪皇后

    那天在一本有关清朝的历史传记里看到,说雍正帝的孝敬宪皇后的父亲是费扬古,而这个费扬古就是董鄂妃的弟弟。这样说来,雍正帝的孝敬宪皇后就是顺治帝董鄂妃的侄女。看到这一点,我很觉得很奇怪。雍正帝的孝敬宪皇后姓乌喇那拉氏,而董鄂妃姓董鄂氏,她的弟弟费扬古自然姓董鄂氏,怎么可能是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的父亲?董

  • 正说孝敬宪皇后:雍正是舅舅,顺治是表姐夫,理不清的亲戚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阿藏历史标签:孝敬宪皇后

    因为《雍正王朝》,雍正帝胤禛、龟毛的四四被人们熟知,又因为《甄嬛传》,四四的后宫走进大家的视线。在那部剧中,四四的皇后又恶毒又蛮横,妃子不是刁蛮就是奸诈,给四四派发一顶又一顶那啥帽,可以在头顶跑马了。其实,正史上的四四后宫,可没有《甄嬛传》演的那么闹心,他的孝敬宪皇后乌拉纳喇氏端庄柔顺,待下宽仁,是

  • 10岁出嫁,16岁生子,受宠一生的孝敬宪皇后,为何35年再无子嗣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孝敬宪皇后

    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由康熙皇帝亲自指婚,年仅13岁的皇四子胤禛和年仅10岁的乌拉那拉氏成婚,乌拉那拉氏被册为嫡福晋。两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就这样让命运安排在了一起,成为原配夫妻。庆幸的是,胤禛非常喜欢这个像妹妹一样的小姑娘。六年以后的康熙三十六年,乌拉那拉氏为胤禛生下了嫡长子爱新觉罗·弘晖,19

  • 雍正皇帝只敬不爱的原配妻嫡皇后-------孝敬宪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华夏趣史标签:孝敬宪皇后

    康熙三十年,康熙帝为十三岁的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指婚嫡福晋乌喇那拉氏(即孝敬宪皇后),这位福晋系满洲正黄旗人,出生于康熙二十年,其父为内大臣费扬古,官职顶多是二品,可是她生母爱新觉罗氏为努尔哈赤长子褚英的曾孙女,按理说她应该算是雍正皇帝的表房表妹,但她血统虽贵,母家的地位却不算尊贵,因为褚英是被降

  • 甄嬛原型:孝圣宪皇后,其经历比电视版甄嬛传更励志

    历史人物编辑:追溯历史传奇标签:孝圣宪皇后

    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是满洲镶黄旗人,是乾隆皇帝的生母,她十三岁就进入了雍亲王府,雍正为帝后,跟电视剧演的一样,先后封她为熹妃、熹贵妃,并生下弘历,到乾隆为帝时,被尊为皇太后。电视版甄嬛剧照不过有一点出入的是,雍正并不是因为"菀菀类卿"而对钮钴禄氏一见钟情的,相反,钮钴禄氏刚入王府时,并没有引起雍正

  • 长春园竟是乾隆皇帝送给孝贤纯皇后的礼物,真乃乾隆最爱之人!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孝贤纯皇后

    曾经的中国,在清朝的手上内忧外患,帝国侵略加之清政府的贪污腐败使得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地步之中。可是,就是这个让中国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清朝,曾经也曾经达到过盛世,这个盛世就是“康乾盛世”。毫不夸张的说,在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的时候中国的经济有世界的三分之一,尤其是乾隆皇帝时期达到登封。但是,

  • 那拉皇后出身较高并得到太后的赏识故在孝贤纯皇后崩逝后成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陈悦时尚搭配标签:孝贤纯皇后

    清高宗纯皇帝继后那拉氏被废之后,关于那拉氏生前的大多数记载都被抹去,有限的记载当中,也都是讳莫如深,那拉氏当年到底与乾隆帝感情如何,都是现代人的猜测。有人说“根据考证”那拉氏当年并不得宠,但同时也有很多迹象,能够充分驳斥这一观点。乾隆帝的发妻出身沙济富察氏,也就是孝贤纯皇后,两人可以说是伉俪情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