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琴刚进贾府,便如璀璨明星,褶褶发光,成日家在姑娘堆里厮混的宝玉,提起这宝姐姐的妹妹,连连感慨老天的钟灵毓秀;素日自持容貌秀美,目空一切的晴雯,竟然奔走相告“还不快看看去”,薛宝琴的到来,确实引发了一阵小轰动。
宝琴貌美,这是毋庸置疑的,贾母是个资深颜控,见到这姑娘,是喜欢得无可无不可,当下吩咐其不必园中去了,跟自己睡,看,招待规格超越了所有人,珍藏多年的奢侈品凫靥裘,眼见下雪便搜罗出来送了宝琴,这宠爱,似乎都在宝黛二人之上了,难怪史湘云感慨“个人有个人的缘法,这是老太太疼你了”。
而越往后面,宝琴的优点越发显露出来。她经多见广,早年跟着父亲做买卖,全国十亭走了九亭;她才情不凡,从芦雪庵连句到新编怀古诗,再到填柳絮词,诗才似乎不输钗黛;她性情爽利,且眼光独到,刚进贾府不久便倾慕于黛玉的不凡,与黛玉相厚。
这样的宝琴,似乎配谁,都觉得有底气,可是,现实好像不是如此。
宝琴此番进京,是兄长薛蝌送其“发嫁”的,这是个很让人疑惑的举动,我们逐一分析。
首先,宝琴的年纪很小,有多小呢?有一次宝琴还在贾母屋里睡觉时,宝玉进去了,而贾母是知道的却没有阻止,可见宝琴年纪太小,才没有避讳。而贾母亦曾叫人吩咐宝钗,宝琴年纪还小,不可管紧了她。
那么,这么小的宝琴,前面几个哥哥姐姐还没成亲,她那么急,到底为何?
其次,薛蝌和邢岫烟结亲,却只能等宝琴嫁过去了再成亲,宝钗怎么说的?原文:
“偏梅家又合家在任上,后年才进来。若是在这里,琴儿过去了,好再商议你这事,如不先定了他妹妹的事,也断不敢先娶亲的”。
这是什么逻辑?自古哪里见过先把妹妹嫁走再娶亲的?而且是个年幼的妹妹,而且不送出去,是“断然不敢”娶亲,为何不敢?如果娶亲在妹妹之前会有什么后果?
出现这样的局面,无非是梅家嫌弃了薛家这门婚事了。梅家和薛家早年相厚,两家实力大抵相当,所以定下了儿女婚姻大事,可谁知薛家后来败落,薛蟠又闹出人命,只能举家进京奔赴贾府。而薛蝌一脉更显恓惶,梅家又春风得意,这桩婚事,越看越觉得不登对了。
所以,薛蝌才早早送妹进京发嫁,而薛蝌在妹妹嫁出去之前,哪敢与贫寒的邢家结亲?这不更令梅家瞧不起了么?闹成这种地步,真是羞杀宝琴矣!
可是,那位嫌弃宝琴的梅翰林,他家儿子就很优秀吗?不见得。
在第七十七回,宝玉被贾政带出去见客,其中还带了贾环、贾兰二人。原来是一场赏桂花的文人雅事,这种场合,一般少不得吟诗作对,文中称贾政“因喜他前儿诗作的好,故此要带他们去”,可见这几人的诗才,贾政认为可以拿得出手了。而且贾政还吩咐了宝玉:
宝玉读书不如你两个,论题联和诗这种聪明,你们皆不及他。今日此去,未免强你们做诗,宝玉须听便助他们两个。
听听,这哪里是一般的风雅之事,表面云淡风轻,暗里都在较劲呢,这画面,似乎很熟悉,类似今天女孩们的闺蜜晚会?表面对对方赞不绝口,内心却一万个白眼:妆化得这么浓,过的是万圣节么?
很有趣的是,这一场雅事中,梅翰林也在,可是他的儿子却不在,是因为他的儿子不在京吗?不会,当年梅家是合家任上,梅翰林现在返京,也该合家返京,可是他的儿子为何不来?一个贵族子弟,还能比他父亲还忙?不可能,只有一个解释,这个儿子在吟诗作对上一窍不通,而这场雅事必定逃不过吟诗作对,届时将丢人现眼,试想,如果梅翰林的儿子有宝玉这等才华,早就想着在众人面前显摆了,所以,梅家这个儿子,连贾环贾兰都不如。
这样一个男子,庸碌不堪,却连完美的宝琴都嫌弃了去,凭的是什么呢?凭一个虚无门第罢了。为宝琴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