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胡雪岩商战失败陷危机,为保子孙,他用这招,终使后人枝繁叶茂

胡雪岩商战失败陷危机,为保子孙,他用这招,终使后人枝繁叶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曹娜说历史 访问量:1968 更新时间:2024/2/11 12:37:37

一个人能力的强弱,绝不是看他取得过多大的成功;而是看他失败的时候,如何收场。

光绪九年,也就是公元1883年,红顶商人、晚清首富胡雪岩财富帝国面临倾塌,其名下产业受各地官僚竞相提款、敲诈勒索而引发资金周转失灵。同时,他还受到了外商的排挤,四面楚歌之际,朝廷对其严加治罪.....

此时的胡雪岩面临的是一盘真正意义上的“残局”,俗世中讲的“后有追兵,前有劲敌”,大抵如此吧。

商场、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胡雪岩知道,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在眼下的情境,稍有不慎他就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胡雪岩老则老矣,自己倒是不要紧,可他那一大家子怎么办?

胡雪岩虽然栽了,可他终究不是一般人。

他19岁白手起家,32岁赚下第一桶金,随后,他依靠官商联合的方式缔造了横跨钱庄、当铺、药店、生丝、军火、机械等等不同行业的商业帝国。

胡雪岩的崛起之路,与所有红顶商人一样,通过拉拢不同的官吏,为自己谋“方便”。但任何事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享受了这种“方便”的胡雪岩,也面临着一个最大的困惑。这个困惑便是:官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他造成相应影响。

如此创下商业帝国的胡雪岩,自然扛不住让自己成为政治牺牲品的命运。但即便是成为了牺牲品后,胡雪岩也没有放弃。他依旧想尽全力拼一拼:尽最大可能地给自己和后人一个周全。

也只有这样的胡雪岩,才符合他一代“红顶商人”的人设。

胡雪岩的商业倾塌后,想要乘机让他死的大有人在。一时间,揭露其罪行的奏折纷纷飞到了光绪的手边。立在朝堂的大臣,也都急急忙忙站出来,请旨将胡雪岩拿到刑部治罪。

年轻的皇帝在听了大臣们的参奏之后,大怒,当即下旨将胡雪岩革职处理,并将其名下所有房产店铺,全部查封。但或许是因为左宗棠的关系吧,胡雪岩并没有被立即定罪。

要知道,在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统治者对于商人、尤其是名商巨贾尤为“歧视”。胡雪岩的“巨贾前辈”们,大部分都没落得好下场。相比于他们,胡雪岩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有个“自由身”,已是颇幸运了。

但商场官场混迹几十年的胡雪岩却并没有这么想,他知道,自己能有个自由身,全是朝中几个“靠山”在顶着;如果在此期间没能妥善收拾残局,没有人可以救得了自己。

关键就在于,怎么收拾残局?

紫禁城里,左宗棠的死敌李鸿章想要置胡雪岩于死地;紫禁城外,在阜康银号存过钱的人,要找胡雪岩讨债;在家里,面对朝廷的查封,全家上下早已是人心惶惶。

在各种场合摸爬滚打过了的胡雪岩明白,收拾这个残局的关键,是摆平那些在阜康银号存过钱的人。至于李鸿章要把他怎样,只能听天由命了,这不是胡雪岩能解决得了的。

这次商战的失败,胡雪岩损失了何止几百万两银子,这些银子多是来自分散在各地的银号。在这些银子里,除了自己的本金,其余的全部都是别人的存款。

在阜康银号存过钱的,除了达官贵人,还有众多平头百姓。他们有的人是图利息,有的人是图安全,还有的人是图关系。总之,大家都是因为信任才把钱存在胡雪岩的钱庄的。如今,阜康银号倒闭了,眼瞅着“存折”要变成废纸了,他们能不着急?

一时间,胡雪岩家里尽是讨债之人。

刚刚过去的挤兑潮,几乎将胡雪岩的存银掏空榨尽。

但俗话说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胡雪岩在变卖家产之后,总算筹集了一些资金。然而,面对巨额的债务,这些钱毕竟是杯水车薪,想要清偿所有欠款,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何将这些有限的资金,做出效益最大化的分配,这就考验胡雪岩对资金的利用能力了。

这些钱到底是紧着一头给?还是每家都平均多少分一些?还是看人下菜碟儿的给?这是非常关键的,如果稍有差池,只会给胡雪岩增添新的麻烦。

最终,胡雪岩选择了看人下菜碟儿;这一招,正是体现胡雪岩“大智慧”之处。

胡雪岩把所有债主分为三类:一类是他得罪不起的人、一类是不忍得罪的穷人、还有一类是处于二者之间的人。

之所以落得如此地步,就是因为胡雪岩得罪了惹不起的人。因此,胡雪岩十分清楚,只要能把这类人安抚好,剩下的就好解决了。

于是,胡雪岩拿出筹得资金的一大部分,用来偿还他们的债务。当然了,全部还清是不可能的,每家还一部分钱做个样子还是可以的。在还钱的时候,胡雪岩放低姿态亲自送钱过去,如此,债主面子上好过一些,也不至于对自己逼得太紧了。

此处,胡雪岩用的还是曾让他在商、政界纵横的“人情牌”。

而他之前攒下的“人情牌”,也在他遭难时,为他提供了“神助”。

胡雪岩在最得意的时候,多次捐款助军、赈济灾民;虽然身在朝野,却心系天下。仅仅在1878年一年的时间里,胡雪岩就捐了将近20万两白银。因此,胡雪岩在民间也有“胡大善人”的美名。这样的一个善人,怎么会眼睁睁的看着在他银号里存钱的穷人,因此而破产流落街头呢?

这些在胡雪岩的银号里存钱的穷人,绝大部分都是出于对“胡大善人”的信任,才会如此的。他们之中很多人的存款,甚至不够那些达官贵人吃一顿早茶;可对于这些穷人来说,那是救命钱!

这部分人数量庞杂,存款却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胡雪岩不忍心辜负他们的“信任”,但凡有这种人前来讨债,胡雪岩都会诚心诚意地将钱给人家递过去。

见此情景,有些在他银号里存钱的商户竟默默离去了,他们知道:此时不来提钱,便是对胡雪岩最大的帮衬了。这部分人,虽然并不多,但却多少帮胡雪岩分担了。

不敢得罪的人和不忍得罪的人,都打理的七七八八的时候,胡雪岩终于舒了一口气。

外面的债务稍微平息之后,胡雪岩马上把目光放回家里。

胡雪岩一生共娶了12房妻妾,还有无数相好。这些女人在给胡雪岩带来欢乐的同时,也为他生下了很多子女。胡雪岩之所以想尽办法的还债,不就是为了给他们谋条活路?

胡雪岩最终成功保全了自己的家人,这也正是胡雪岩与先前的巨贾不一样的地方。因为,古往今来的巨贾,在身败名裂之际,没有一个人可以保全自己的后人!

胡雪岩凭借“散尽家财还债”的大智慧,保证了胡家后代枝繁叶茂。

1885年9月5日,胡雪岩的靠山左宗棠去世,至此,再也没人敢给他“遮风挡雨”了。得知此消息,胡雪岩也意识到自己大限将至,就算阎王不来收他,李中堂也会派人来收了他。在此情况下,胡雪岩给子女立了个遗嘱:

“第一后人不要经商,第二后人不要从政,第三胡李不通婚。”

不经商、不从政,是胡雪岩以毕生经历,为后人总结的生存法则。胡李不通婚,则是胡雪岩对李鸿章个人的愤恨。正是在这三句话的“约束”下,胡雪岩才会有近2万后人活跃在当今社会各界。这些后人的存在,恰恰反衬了胡雪岩的大智慧。

除了这三句话,据说胡雪岩还提了一个非常奇怪的遗嘱:

在他死后下葬时,剪下寿衣衣角,如果看到家门口有戴铁帽子的人,就把这个衣角交给他。

这个戴铁帽子的人,乃是盗墓贼的同伙。他们之所以会出现在死者家门口,就是为了打探虚实,方便下葬之后进行盗掘。这种职业都是极其神秘的,他们以什么样的面貌来打探消息,也捉摸不定。

而胡雪岩之所以笃定戴铁帽子的就是盗墓贼,正是基于过去所救济穷人送来的消息。

剪下寿衣一角交给戴铁帽子的人,也是胡雪岩想出来的办法。而这个法子如胡雪岩的一贯作风,打的是“人情牌”。

实际,胡雪岩是在用这个法子告诉盗墓贼:你们的“戏法”已经被我看穿了,而我家道中落,墓中不会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我剪下这寿衣一角送你们,是希望你们不要打扰我要葬身的这个墓,以免这一遭白忙活。

正常情况下,遇到盗墓贼难道不是逮起来打一顿、然后送官吗?

胡雪岩没有这么做。恰恰相反,他不仅没这样做,还把象征福寿(古人认为死人的寿衣角能给人带来福寿,一般给后人)的寿衣角送给他们。

以德报怨,这招是“人情牌”的最高境界,这也正是他胡雪岩的厉害之处:一来,这样不会触怒盗墓贼;二来,如此的确可以保证自己的墓在短时间内不会被盗。

一个关乎自己死后能否安息的大事,就这么简单的被胡雪岩化解了,真真令人叹服。

说到底,胡雪岩能将残局收拾到尽可能的“好”并能将身后事也“全了”,根本原因还是与他的“善”(也可叫会打‘人情牌’)有关。

标签: 胡雪岩

更多文章

  • 胡雪岩“勿近白虎”有何含义?欲望无穷无尽,还可能毁了你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李韶彬标签:胡雪岩

    人的一生是很有意思的,在研究历史的时候,我们总会发现很多有趣或者值得深思的现象,这些现象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人生哲理,但是也会因此而感到彷徨失措,不过这似乎就是人生真正的含义,我们在别人的人生中感受辛酸苦辣,然后为自己的人生总结经验,过好余生。很多时候,你最擅长的东西或者你一直追求并且引以为傲的东西,

  • 胡雪岩,究竟是奸商还是悲情英雄?珍贵史料还原晚清首富真实面目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胡雪岩

    百年来,民间始终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为了解救被洋人欺压的贫苦蚕农,为了给刚刚起步的民族工商业争一口气,有晚清首富美誉的胡雪岩,激情豪迈、大义凛然地拿出了全部家当2000万两白银,以一己之身与如狼似虎的洋人们打了一场不仅高尚而且惨烈的“生丝大战”。只可惜,在这场极具象征意义的中外商战中,胡雪岩遭到了洋

  • 从经济、政治和战争三个角度,说说富可敌国的胡雪岩如何破产

    历史人物编辑:张世界标签:胡雪岩

    胡雪岩一度富可敌国,堪称“晚清首富”,他是亦商亦官的红顶商人,吃的是商人的饭,也搭了官家的车。所以,谈论胡雪岩究竟是如何破产的时候,不可只谈经济,也不可只谈政治。胡雪岩破产的时机也很微妙,当时正处于中法战争白热化时期,所以除了经济和政治之外,还得说说战争。胡雪岩的破产,正是经济、政治和战争这三者共同

  • 商业奇才胡雪岩不过如此?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模式太落后?

    历史人物编辑:扬生侃史标签:胡雪岩

    胡雪岩之死,最初的发端,在于左宗棠收复新疆。不过胡雪岩的脾气,从一个小故事里面可以看出来,这个故事说的是胡庆余堂的来历。若要快,叫你家胡老板自己开药店!当时杭州,有一家著名的老字号药店“叶种德堂”,当时杭州几乎所有的达官贵人都到这家店看病抓药,胡雪岩也不例外。有一次,胡雪岩最宠爱的姨太太得了疾病,立

  • 胡雪岩临终前告诫他子孙“勿近白虎”,究竟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文章鉴赏标签:胡雪岩

    “勿近白虎”是胡雪岩临终前告诫他子孙的说的一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不妨替大家分析分析!白虎,从字面意思看,一般都会认为是白色的老虎,因为白虎又称孟加拉虎,是世界频危灭绝的一级保护动物,仅存210只,可白虎都生活在孟加拉,胡雪岩所在的安徽根本不会出现白虎,因此他说的勿近白虎绝不是指的这个白虎!还

  • “红顶商人”胡雪岩,创建庞大商业帝国,为何竟一朝倒塌

    历史人物编辑:孙婷婷标签:胡雪岩

    “红顶商人”也就是官商,“红顶”一词来源于清朝官帽,而“红顶商人”商人一般是指清朝的官商,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清末著名的徽商胡雪岩。胡雪岩,又叫胡光墉,出身于安徽绩溪,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红顶商人,也有人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红顶商人,他在清朝末年创立了庞大的“商业帝国”,可以称得上富可敌国。他是清朝

  • 晚清“首富”胡雪岩,死前却劝诫子孙,“勿近白虎”,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张海林标签:胡雪岩

    儒家历来不重视商人,导致整个社会对商人都很排斥,认为只有读书,参加科举,考取功名,才是正经的人生之路,很多商人在有了钱以后,也千方百计花钱买个官当当,提高一下自己的社会地位,也就是这种心理。而清朝末年的富商胡雪岩就是花钱买官,然后以权谋私,大搞垄断经营,富可敌国,最后在官场的互相倾轧下,身败名裂,家

  • “白虎”是啥?清末首富胡雪岩去世前,为何劝诫子孙“勿近白虎”

    历史人物编辑:老伊先生标签:胡雪岩

    要说近代最为出名也最有话题度的商人,除了如今活跃在富豪榜上那群大佬,清末时期的胡雪岩算得上一位。胡雪岩,1823年出生于安徽绩溪,“徽商”代表人物,在他经商这条路上,李鸿章以及左宗棠俩人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只不过胡雪岩的晚年却甚是凄惨,家底被查抄之后郁郁而终,成为了当时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而在胡雪

  • “白虎”是什么?清末首富胡雪岩,临终为何告诫子孙“勿近白虎”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黄瓜标签:胡雪岩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自古有生必有死,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定律。人生虽然短暂,但是从天真无知的孩童,走向雄心壮志的青年,再到历尽沧桑的老年。这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会经历很多事情,这些经验都是宝贵的。有些名家学者,会将自己宝贵的经验传授给后人。清末年间的红顶商人胡

  • 据说胡雪岩生前妻妾成群,他破产死后,这些女人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悖论LG标签:胡雪岩

    胡雪岩是清朝末年著名的商人、地主、官僚,他曾经在商业、政治领域有着非常辉煌的表现。据传他在生前妻妾成群,但是在他破产死后,这些女人究竟去了哪里呢?首先,胡雪岩的生平事迹已经有很多的记载。在商界,他曾经有着非凡的才华和眼光,创办了一些非常成功的企业,如焦作煤矿、清华洋行、合众煤球公司等。他还曾经担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