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皇太极以残忍的方式处死姐姐莽古济,他的目的是什么?

皇太极以残忍的方式处死姐姐莽古济,他的目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探寻历史者 访问量:4488 更新时间:2024/1/13 20:22:53

皇太极将自己的姐姐莽古济凌迟处死,受牵连的正蓝旗部众多达一千多人,造就了清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宫廷狱案。

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原本是莽古济家奴和心腹的冷僧机想皇太极告发,莽古尔泰、德格类生前就与莽古济等人结党谋逆。

皇太极下令彻查此事,果然在莽古尔泰家中果然就搜出十几块刻有“金国皇帝之印”的木牌。与此同时,莽古济的丈夫琐诺木杜棱,也供称莽古济曾与德格类对莽古尔泰发誓:

“我等阳事皇上,而阴助尔。”

就这样,盛怒皇太极以谋反罪,将自己的姐姐莽古济除以千刀万剐之刑,已经故去的正蓝旗两任旗主贝勒莽古尔泰和德格类,也被皇太极削宗夺爵,同时受到牵连的还有正蓝旗下的部众一千多人,造就了清代宫廷之中最大的一次狱案。

然而,这件事情的影响远未结束,众多的宗室贵胄也受到了牵连。

大贝勒代善,因为此时拜访、劝解过莽古济,随即被皇太极以“挑拨关系”的名义进行了处罚,从此将其踢出了统治的核心层。

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为了不得罪皇太极,亲手杀掉了自己的嫡妻,同时她也是莽古济女儿,但是皇太极后来还是对豪格进行了处罚。

代善的长子岳托,娶的也是莽古济的女儿,但是并不想杀掉自己的妻子,并且为与自己关系较好的已故贝勒德格类正名,被皇太极剥夺了亲王爵位,降为了郡王。

而从皇太极对待亲姐姐莽古济的残忍,不禁让人又发出那句感慨,“无情最是帝王家”。

皇太极以如此残忍方式对待自己的姐姐莽古济,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进而稳固自己的集权统治。

登上后金汗位之初,皇太极要面对的是四大贝勒“南面同坐”的局面。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是因为努尔哈赤时期确立的在他去世后,“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制度,这样就赋予了和硕贝勒在国家重大事务中参政、议政的权力;另一方面,就是皇太极的上位,并不是依靠绝对的实力,而是多方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这也使得他没有足够威望和实力去“南面独坐”,还需要同其他的三大贝勒,共议国政、同受朝贺。

所以,皇太极登基后,除了要面对环顾四周的敌人,包括大明王朝、蒙古各部以及朝鲜等各方势力,以及革新努尔哈赤留下的的种种错误的民族政策外,对于他来说,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将权力进行集中,实现“南面独坐”。

于是,皇太极先将目标放在了二贝勒阿敏身上。

选择阿敏的原因也是非常的简单,一来,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所以背景单薄,支持的力量少;二来,阿敏平时骄纵放浪,目中无人,可供利用的把柄一大堆。

天聪五年(1631年),阿敏不战自退,弃守永平四城,并且在弃城逃跑前,更是下令屠城,纵兵抢掠,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加之早年在征讨朝鲜的过程中,阿敏就有在朝鲜割据自立的想法。于是,皇太极以“十六大罪状”将阿敏圈禁,直至十年之后的清崇德五年(1640年),阿敏在狱中去世。

皇太极将阿敏的全部财产以及镶蓝旗的控制权,全部交给了从小与自己关系要好,堪称自己“铁杆战友”的阿敏的亲弟弟,济尔哈朗。这样一来,皇太极在扳倒阿敏的同时,也间接的控制了八旗中实力排名第二的镶蓝旗,可谓是“一举两得”。

随后,皇太极开始处理正蓝旗的莽古尔泰和德格类。

也是在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率部围攻明朝大将祖大寿镇守的大凌河城,在其此间,由于皇太极给正蓝旗安排的过多的军事任务,致使正蓝旗遭到重创,情急之下的莽古尔泰向皇太极表达了自己的强烈不满,期间更出现了“御前露刃”这样的大不敬行为。皇太极治罪莽古尔泰,夺去和硕贝勒爵位,降为多罗贝勒,夺去五牛录人马。

莽古尔泰也在天聪六年(1632年)年底暴病身亡,他的同母的弟弟德格类继掌正蓝旗。

而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德格类也几乎同莽古尔泰以同样的方式暴病而亡。正蓝旗的两任旗主贝勒皆以如此方式去世,必然会让人产生极大的疑惑,也会让相关人员产生不满,于是,与莽古尔泰、德格类同母所生的莽古济用质问的方式指责了皇太极,随即也招致了皇太极的嫉恨。

于是在正蓝旗中声望颇高且极具野心的莽古济,成为了皇太极的眼中钉。

就在此时,林丹汗败亡,其众位福晋投降后金,皇太极以及众位贝勒也受命迎娶这些林丹汗的遗孀。莽古济的女婿、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也奉命迎娶了苔丝娜伯奇福晋,结果莽古济是大闹豪格婚宴。

皇太极先是将莽古济进行软禁,隔绝其与外界的联系,随后由于正蓝旗下冷僧机等人的告发,皇太极将莽古济凌迟处死,并且大肆屠杀莽古尔泰、德格类、莽古济的亲信和旧部,一时间整个盛京弥漫着恐怖的味道。

在这之后,皇太极也终于达到了他自己的目的,就是吞并整个正蓝旗。

皇太极将正蓝旗拆分到了他统领的正黄旗以及豪格统领的镶黄旗中,“八旗”也短暂的进入到了“七旗”时期。不过很快,皇太极又重新对两黄旗进行了拆分整合,进而自己统领新的正黄旗和镶黄旗,将新组建的正蓝旗交由豪格统领,至此,初代的“上三旗”形成,即镶黄旗、正黄旗、正蓝旗,而皇太极也以此进一步冲扩了自己的实力,稳固了自己集权统治的地位。

就在第二年,即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正式改元称帝,改国号为大清,继续着他的扩张之路。

不得不说的是,作为清朝初年著名的卖主求荣的“投机分子”,冷僧机不仅仅坑过莽古济,豪格、索尼、鳌拜等人,也是深受其害。

作为正蓝旗的高级官员,冷僧机一直以来都被莽古济等人视为心腹和亲信,予以了极高的礼遇。然而,就在莽古济被皇太极所记恨的时候,冷僧机果断的卖主求荣,构陷自己的“主子”,还将正蓝旗上下众多官员、将领悉数出卖,可以说冷僧机的背叛对于莽古济来说是晴天霹雳,却让皇太极找到了想要睡觉马上有人送枕头的感觉。

于是,作为帮助皇太极扳倒莽古济进而吞并正蓝旗的首功之臣,冷僧机被皇太极划入到了正黄旗下,封世职三等梅勒章京,并且在皇太极时期受到了重用。

而顺治朝时期,冷僧机再一次选择了“卖主求荣”。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去世,豪格与多尔衮争夺皇位。在豪格的授意下,索尼、鳌拜、图赖、图尔格、拜音图、何洛会、谭泰和冷僧机结为“八拜之交”,共同扶保豪格。尽管豪格没有夺位成功,但是顺治皇帝福临也是皇太极的子嗣,两黄旗的地位也算是得以充分的保留。

但是在多尔衮的威逼利诱下,冷僧机果断却抛弃了自己的盟誓,抛弃了豪格,主动依附于多尔衮,并开始对两黄旗的人进行大肆构陷,包括豪格、索尼、鳌拜等,都因为冷僧机的关系,或被直接告发,或被举证,皆受到了非常严厉的处罚。

最终,伴随着多尔衮的去世,冷僧机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在对他非常反感且记恨的郑亲王济尔哈朗的主持下,一众依附于多尔衮的大臣被处死,冷僧机也位列其中。

而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卖主求荣”自居的冷僧机,被另一位“卖主求荣”的苏克萨哈所检举揭发,不的不说这本身就是一众莫大的讽刺。

标签: 莽古济

更多文章

  • 努尔哈赤长女东果格格,为帮父亲笼络贤才,十一岁就穿上了嫁衣!

    历史人物编辑:爱历史晓东标签:东果格格

    1578年,努尔哈赤在东果落草的啼哭声中,幸福地当上了父亲。由于是长女,东果格外得父亲宠爱。及至有了弟弟褚英和代善后,东果像个小大人一样,喂他俩吃饭,哄他俩玩耍。他俩要是调皮捣蛋了,只要东果一瞪眼珠子,这小哥俩马上老老实实的。东果五岁那年,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征程。为此,努

  • 11岁出嫁,16岁生子的东果格格,缘何得到康熙皇帝如此推崇

    历史人物编辑:老蔡通史标签:东果格格

    清康熙五十五年,63岁的康熙皇帝突然下旨为一位公主追封谥号,尊为固伦端庄公主。按照康熙年间逐渐成型的皇室公主晋封制度,“固伦公主”乃系清朝皇帝嫡出公主,也就是皇后所生公主的封号,而“端庄”两字更是公主所有追封谥号中的最高等级。那么,究竟是谁能够拥有如此高的荣誉,被“千古一代”康熙皇帝如此推崇呢? 按

  • 多尔衮死后不久被顺治鞭尸,他的唯一的女儿东莪格格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孙成说历史标签:东莪

    作者:青灯将清朝从盛京搬进北京,最大的功臣,就是多尔衮。而多尔衮因为有一个得宠的好母亲,所以在父亲努尔哈赤没有去世之前,过的生活那叫一个顺风顺水。(一)多尔衮之死多尔衮一共亲兄弟三人,因为努尔哈赤的偏心,让15岁的多尔衮哥哥阿济格,8岁的多尔衮,以及多尔衮6岁的弟弟多铎,参与国政。所以努尔哈赤想把皇

  • 多尔衮去世后遭到了顺治的清算,他仅有的后代东莪格格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甲午敲钟人标签:东莪

    导读:多尔衮在世的时候可以说是威风八面,虽然不是皇帝却胜似皇帝,但他去世之后却被他一手扶植起来的顺治皇帝掘墓鞭尸,下场不可谓不惨。那么,他唯一的后代东莪格格去了哪里?结局怎么样呢?多尔衮一生风流,却只有一个女儿多尔衮一生先后娶了六位福晋,侧室小妾也有十来个人,不知是多尔衮本人不争气还是妻妾们的肚子不

  • 多尔衮唯一的独生女东莪格格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王梓浩标签:东莪

    多尔衮是清初时期的政坛传奇人物,他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在其兄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本有机会继承皇位,但是在鳌拜、索尼等重臣不服从的情况下,多尔衮被迫妥协,拥立了皇太极的幼子福临为帝即顺治。之后多尔衮成为皇父摄政王,更是和顺治老妈孝庄闹出了绯闻,姑且不说多尔衮和孝庄的绯闻,就说多尔衮大权在握成为摄政王之后

  • 顺治帝对多尔衮施行掘墓鞭尸后,是怎么对待多尔衮独女东莪的

    历史人物编辑:浮玉织史标签:东莪

    我们对于历史的了解,很多都是从影视剧来了解的,但是影视剧一般都经过一定的创作出来的,所以很多人物的描述都是与史实相当不符的。因此,我们了解一个历史人物就不应该通过影视剧,而是应该通过一些纪录片或者历史文献来了解。那么今天,我们就来通过几本文献来了解这样一个可怜的女子,那就是东莪。说起东莪这个女子,可

  • 莽古尔泰:战功赫赫,四大贝勒之一,却弑杀生母,敢向皇帝拔刀

    历史人物编辑:六度问科技标签:莽古尔泰

    1616年,也就是天命元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城建立大金,称大汗;一般我们将努尔哈赤称之为“天命汗”,因为大金的年号是“天命”;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统一了女真大部分的部落。努尔哈赤称大汗的同时,在自己的子、侄中选出四位封为和硕贝勒,也就是后金赫赫有名的“四大贝勒”。“四大贝勒”的权力非常大,大到什么程

  • 莽古尔泰:手刃生母,六亲不认的他注定与汗位无缘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侃历史标签:莽古尔泰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是努尔哈赤的第五个儿子,他少年时就跟随父亲行军征战,与他父亲努尔哈赤一样英勇善战,曾连克乌拉六城。他本来是汗位的有力竞争者,但因为他做了一件被所有人都不齿的事情,使得最终在汗位争夺战中成为了孤家寡人,只能与汗位失之交臂。这件事就是题目中提到的手刃生母。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莽古尔泰手

  • 从曾国藩和胡雪岩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知道人无完人就不错了

    历史人物编辑:李梅说历史标签:胡雪岩

    从曾国藩身上,我们能学到急流勇退的智慧。而从胡雪岩身上,我们能学到在民族大义面前,抛弃个人的蝇头小利。这两个人一个是晚清时期鼎鼎大名的湘军领袖,一个则是晚清时期富极一时的首富。他们能走到那么高的位置,从那个时代来看,自然是非常了不起的。不过向上走的技巧,本人是真的学不会,人家也不会真心告诉你。你去看

  • 红顶商人胡雪岩:成也官商败也官商的复杂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云夕客标签:胡雪岩

    胡雪岩是晚清历史上最著名的红顶商人,没有之一。所谓“红顶商人”,也就是拥有品级的官商,正是这个官商的头衔成就了胡雪岩,也正是这个官商的头衔拖垮了胡雪岩。一句话,他成也“官商”,败也“官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近传奇人物胡雪岩,竭力还原他所经历的那段历史,分析胡雪岩因何而起又因何而落,走出了颇为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