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太子胤礽,究竟为何被废?康熙的一道谕旨,揭露其荒唐行径

太子胤礽,究竟为何被废?康熙的一道谕旨,揭露其荒唐行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曹振 访问量:4969 更新时间:2023/12/25 22:35:38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行围途中的康熙皇帝,驻跸布尔哈苏台并召集诸王公大臣,公开宣布了废黜胤礽子之位的决定。在这份决定中,康熙皇帝列举了太子胤礽数项罪行,尤其是其“专擅威权,鸠聚党与,窥伺朕躬起居动作”的疯狂表现,甚至对康熙皇帝造成了“不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的巨大威胁。再加上其长达二十年的“不法祖德,不遵朕训,肆恶虐众,暴戾淫乱”,才让康熙皇帝做出了废除其太子之位的决定。

但这毕竟是远离京畿、康熙皇帝不能绝对掌控局势的行围途中;况且废黜储君这等国家大事,于国家事务处理中一向秉承“惟公议是从、绝无偏私”原则的康熙皇帝为何乾纲独断、如此果决?

行围途中,太子胤礽的诸多罪行暴露

康熙二十九年,亲征噶尔丹的康熙皇帝患病于塞外,可前来问安的太子胤礽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悲伤、担心表情,惹得康熙皇帝龙心不悦,为太子隐忍的被废埋下了伏笔。这也是康熙皇帝对胤礽罪行有着“朕包容二十年矣”说法的由来。

在康熙四十七年的行围途中,皇长子胤褆等向康熙皇帝汇报了太子胤礽的诸多罪行,诸如“僇辱、殴挞王公;大臣官员亦罹其毒”、“遣使邀截蒙古贡品”、“纵容其乳母之夫贪腐”等罪行,虽无实据,但却让康熙皇帝对太子胤礽的信任度将至最低。直到康熙皇帝发现太子胤礽“每夜偪近布城,裂缝窃视朕躬”,认为其是“欲为索额图复仇”,遂对其彻底失望。

也就是说,就太子胤礽在行围途中的具体表现来看,康熙皇帝将其废黜乃属情理之中,乃系“为祖业计、为我万民计”的必然结果。

太子胤礽,真正让康熙皇帝无法忍耐的表现

可就算太子胤礽有了“威逼朕躬”的疯狂表现,让康熙皇帝感觉到了来自胤礽的人身威胁,不得不立即做出废黜太子的决定。但太子胤礽毕竟是做了33年的太子,所谓“名分早定、势力庞大”,康熙皇帝难道真就不担心太子一党会孤注一掷,绝地反击,对其造成更大的威胁甚至酿出“弑君篡权”的宫廷惨事?

除此之外,从皇长子胤褆数次举报太子胤礽不法之举的具体表现来看,诸位皇子对皇储之位争夺的势头已成,此时如果贸然将胤礽废黜,势必会引起其余皇子对储位的疯狂争夺。在远离京畿,远离康熙皇帝大本营的行围途中,这无疑是对其更为现实的威胁。

那么,太子胤礽究竟做出了何等荒唐举动,能让康熙皇帝如此不容,甚至不顾自身安危也要将胤礽立即废除呢?

其实,在宣布废黜胤礽决定的第六天,康熙皇帝给出的一道谕旨说明,就我们较为明确地揭露了胤礽的荒唐表现。《清实录·圣祖实录》详细记载了这道谕旨:

朕历览书史、时深警戒,从不令外间妇女、出入宫掖。亦从不令狡好少年、随侍左右。守身至洁、毫无瑕玷。今皇太子所行若此、朕实不胜愤懑。至今六日、未尝安寝。

注意这道谕旨中出现的关键词:“外间妇女”、“狡好少年”、“守身至洁”。这就是康熙皇帝给出胤礽“暴戾淫乱”罪行的原因所在;就是坊间传闻、民间野史对其“偏爱男风”描绘的官方来源;更是后世诸多“红学”研究者将胤礽视为《红楼梦》之贾宝玉原型的具体原因所在。

也就是说,即使在跟随康熙皇帝行围的过程中,太子胤礽依然继续自己的荒唐表现,将“外间妇女”、“狡好少年”带在身边,荒唐不堪,这让一直奉行“少时即知声色之当戒,佞幸之宜远”的康熙皇帝再也无法忍受,愤然发出“生子如允礽者、秉性不孝不义、为人所不为、暴戾慆淫至于斯极。若非鬼物凭附、狂易成疾、有血气者、岂忍为之”的鄙视和暴怒之言。

如此荒唐表现,也难怪康熙皇帝会如此震怒,甚至不顾当下形势、不顾自身安危,也要立即废除胤礽的太子之位。

暴戾慆淫至于斯极,太祖、太宗、世祖所缔造,朕所治平之天下,断不可付此人!

参考文献:《清实录·圣祖实录》、《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白晋——康熙帝传》

标签: 胤礽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八阿哥胤禩出身最差,为何实力能在太子胤礽之上?

    历史人物编辑:修杰说娱乐标签:胤礽

    在二月河的《雍正皇帝》中,第三十回书中康熙说到:八阿哥胤禩系辛者库贱妃所出,且办理政事殊少劳绩,断不可立为太子。还有——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党附胤禩,希图夺嫡,着一体锁拿宗人府勘后定罪!有人不禁要问,为什么八阿哥胤禩出身不好,却成为可以和太子党一较高下的皇子?甚至在众皇子之中,他在百官面前威望最高

  • 溺爱毁掉一代明君?为何康熙最宠爱的太子胤礽最后不成器

    历史人物编辑:史令官标签:胤礽

    爱新觉罗.胤礽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公开的太子,典型的高开低走。四王两二的牌让胤礽打个撕碎。但走路摔跤必须怨自己,不能怨自己。当然老爹活得太长也是一个原因。康熙在晚年在立储这件事情上是弄得乱七八糟。弄得九王夺嫡诸子争位。但早年康熙一直希望按照儒家传统来塑造国家,也希望就此得到汉族传统氏族认可和承认。

  • 胤礽有帝王之才,康熙为何坚持要废掉他?原因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小三说史标签:胤礽

    胤礽有帝王之才,康熙为何坚持要废掉他?原因简单导语:中国在岁月的长河中已经走过了几千年,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断代的国家,中国的历史无疑是很辉煌的。不过这样的成绩虽然值得我们自豪,但我国还是经历过很多次动荡的,光是朝代的更替就有上百次。而作为最后一个朝代,清朝也引起了很多的争议,因为在很多人眼中,那是我

  • 《花落共同错流年》贺兰痴爱胤礽 为其不择手段 太子却不屑一顾

    历史人物编辑:巴梓美标签:胤礽

    《花落共同错流年》中的贺兰是一个反一号,腹黑无比,一出现便强调自己喜欢皇太子胤礽,她喜欢的是太子的身份与潇洒,但偏偏太子对贺兰不屑一顾。可能就是因为太子胤礽这样对贺兰,贺兰觉得不甘心,自己哪一点比不上年淑媛,贺兰被嫉妒冲昏了头脑,她联手惠妃,几次陷害年淑媛,但越是这样,太子越觉得她可恶,越讨厌她。后

  • 《天下长河》太子胤礽真实结局:因谋反被废后囚禁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进击的书虫标签:胤礽

    爱新觉罗·胤礽,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也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太子,经历两立两废,间接造成了九子夺嫡。他曾经是康熙皇帝最疼爱的儿子,悉心培养四十年寄予厚望,最后终成一场空!胤礽生母爱新觉罗·胤礽,母亲赫舍里氏是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是孝庄皇太后亲自给康熙挑选的皇后。虽然也算是

  • 雍正王朝:大阿哥胤禔,太子胤礽的救命恩人

    历史人物编辑:诺克萨斯标签:胤礽

    《雍正王朝》评10:他表面上要杀太子,实则太子的救命恩人大阿哥胤禔,宫廷斗争中的小丑蒋干在太子胤礽的一生中,一直有一个人,陪伴在他左右,与他一起玩耍,一起成长,一起辉煌,相斗相杀,又一起成为阶下囚,此人便是太子的大哥,康熙王朝的大阿哥胤禔。大阿哥胤禔在《雍正王朝》出场的时候,已经是中年油腻男了,在康

  • 九子夺嫡:胤礽是否变坏,都难逃被废的厄运!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动静标签:胤礽

    每每提及康熙皇帝,随之而来的都是赞誉之词,确实,擒鳌拜、平三藩、扩领土、收台湾,这任何一件业绩都足以让他名垂青史,偏偏还全都出自他一人之手,因此,史书中虽然没将他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人相提并论,却给了他“千古一帝”的美名,这也算实至名归吧。然而,在康熙皇帝的一生中,有件事却始终困扰着他,那就是太子

  • 大清朝唯一太子胤礽高开低走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乔群能标签:胤礽

    在清王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康熙帝的二子胤礽是唯一公开册立过的皇太子,仅此一家,别无分店,非常的稀缺。胤礽,出生于康熙十三年五月,其生母是仁孝皇后赫舍里。胤礽并不是老爹康熙的长子,他还有个哥哥叫胤褆,比老二胤礽大两岁,但他却是正儿八经的嫡长子,按照中国封建宗法礼制,是嗣袭帝位的第一人选。况且,生母赫舍

  • 太子胤礽的报应,被康熙和雍正合谋算计

    历史人物编辑:处女座部落标签:胤礽

    《雍正王朝》评11:张五哥案,胤禛为什么要向太子发难?小标题:太子胤礽的报应,被康熙和雍正合谋算计风起于青萍之末,许多影响历史的大事件,其实都是从小事情开始的。草民张五哥和张阿兰,只是江夏镇的两个普通平民,但机缘巧合,竟然成为压垮大清太子胤礽的最后两根稻草。在张五哥之前,不知有多少冤死鬼,稀里糊涂给

  • 太子胤礽被康熙两立、两废,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还是“权利”

    历史人物编辑:白丁寻史标签:胤礽

    爱新觉罗.胤礽,是康熙的嫡长子,可以说不出以外的话,他就是在康熙死后的下一位皇帝。在胤礽刚满周岁的时候就被册立为太子,由于康熙太能活了,胤礽在太子的位子上一待就是三十多年。胤礽的太子生涯,可以用大起大落来形容,两次被立,两次被废,最终的下场不过是被终身囚禁,亡于雍正三年。胤礽在早期还是很受恩宠的,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