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太子胤礽的报应,被康熙和雍正合谋算计

太子胤礽的报应,被康熙和雍正合谋算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处女座部落 访问量:4489 更新时间:2024/1/24 22:58:35

雍正王朝》评11:张五哥案,胤禛为什么要向太子发难?

小标题:太子胤礽的报应,被康熙和雍正合谋算计

风起于青萍之末,许多影响历史的大事件,其实都是从小事情开始的。

草民张五哥和张阿兰,只是江夏镇的两个普通平民,但机缘巧合,竟然成为压垮大清太子胤礽的最后两根稻草。

在张五哥之前,不知有多少冤死鬼,稀里糊涂给达官贵人顶罪,死于各级墨吏之手。

所以我们作为观众,首先要明白,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张五哥的好命,并不是所有人倒霉的时候,都能遇到侠王胤祥。

即使是皇子胤祥出手,如果时机不对,也是救不了张五哥的,说不定还得把自己搭进去。

张五哥能够死里逃生,根本原因是因为他被杀的时间实在太巧,正好给了康熙皇帝和四阿哥胤禛借题发挥的由头。

就在张阿兰晕倒在十三阿哥府邸之前,大清朝发生了一件大事,一心为国的冷面王胤禛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之下,追比国库欠款,眼看就要大功告成,太子胤礽却跳了出来,给四阿哥追比国库欠款的差事来了个釜底抽薪,让老四功亏一篑。

四阿哥胤禛本来是打着标签的太子党,但因为太子拆台,不仅被罚了一年王爷的俸禄,还委屈了田文镜一员大将,从此对太子彻底失望,甚至对太子怀恨在心。

也是在这次追债事件中,太子胤礽卖官鬻爵一事被康熙皇帝发现,让老皇帝扪心自问:这就是我大清的太子吗?这就是我大清未来的皇帝吗?从而萌生了废太子的念头。

可笑太子胤礽同时得罪了皇阿玛和四弟胤禛,还自我感觉良好,不知自己废期将近,一点都不知道收敛,前面纵容黄体仁给自己捞银子,后面和郑春华胡天黑地。

就在此时,阿兰寻到了十三阿哥府,张五哥顶罪案东窗事发。

十三阿哥是个正直的人,他得到消息之后,义愤填膺,没有和任何人商量,便第一时间冲到刑部大牢,见到了张五哥,确认阿兰所说没有误差。

但胤祥同志凭着一腔热血,了解完案情之后,才忽然想到,刑部是太子该管,犯人也是太子替皇帝勾决的,一旦张五哥翻案成功,太子的处境将十分尴尬。

那时胤祥也还是铁杆的太子党,他意识到了此事的棘手,才去找四哥胤禛。

以胤禛和胤祥两个皇子的能量,加上邬先生的算无遗策,如果真想替太子压事,完全可以另定计策,既能从大牢里救出张五哥,又不至于让刑部的黑幕揭开盖子,让太子的处境雪上加霜。

然而冷面王胤禛的表现耐人寻味,他不仅不压事,还直接指示十三阿哥胤祥,要把事情闹大点,闹他个惊天动地,直接将刑部的黑幕捅到康熙皇帝那里。

显而易见,胤禛早就预见到了此事接下来的发展,他不仅不给太子着想,还幸灾乐祸,就是想看看太子的笑话,就是要看到太子被康熙处罚。

这就是太子不久之前,给四阿哥追比国库欠款拆台的报应。

做小人谁都会,你会做初一,我就可以做十五,亲兄弟也不行。

事情到了康熙皇帝那里,仍然有转环的余地,按照佟国维“又要投鼠忌器”的说法,先前康熙皇帝宠幸太子,肯定是给太子挡了不少箭。

所以上书房三位大臣才会觉得,皇帝这次的怒火,有可能还跟以前一样,是雷声大雨点小,发完就没事了,绝对不能顺着皇帝的话茬往下说,追查刑部冤案。

太子管刑部,代皇帝勾决人犯,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白的事。不让太子自查,而要派他人查案,至少是皇帝对太子的工作不满意。

连窝在雍王府教书的邬先生,都知道刑部冤案昭雪之日,就是太子被废之时,上书房的人精佟国维和张廷玉能不知道吗?

康熙下旨追查张五哥案,意味着皇帝要向太子开刀了。局中人不明白,我们诸位聪明的看官是明白的------康熙早就因为太子卖官鬻爵,动了废储的念头,正好借此事下手。

但老康熙乃是久经考验的政治高手,他既想动太子,又不想亲自操刀,给四阿哥和八阿哥当枪使,所以抛出一顶“亲王”的帽子,诱使老四和老八抢食。

嗜血是狼的本性,嗜权是老四和老八的本性,两位皇子都看得清楚,太子是蹦跶不了几天了,而能在太子之后,自己被封为亲王,就意味着离最高权力又近一步。

于是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祀都向康熙主动请缨,口口声声要清理冤狱,还大清一片晴朗的天,但其实父子三人心里都明白,这是合伙向太子开炮。

康熙中意的查案人是老四胤禛,但皮球踢到了老四那里,却被邬先生接住了。

邬先生简直就是老康熙肚子里的蛔虫,把老皇帝的心思看得明明白白------老康熙觉得太子不合格,但哪个阿哥若对太子下手失了分寸,老康熙也不会容他。

原因很简单,老康熙既是皇帝,又是父亲,作为皇帝他希望自己最优秀的儿子接班,但作为父亲他又害怕接班人对其他兄弟不仁。

老大和老八,都是因此而败,老十三一直被康熙皇帝内心认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老八号称八贤王,身边人才众多,但光有数量没有质量,加起来都不如邬先生一个。

八阿哥倒也不傻,知道自己身边的酒囊饭袋不能共谋大事,暗中去请教老狐狸佟国维。无奈佟国维家族一直脚踩两只船,对八阿哥胤祀并不彻底交心,二人之间远没有邬先生和四阿哥那样亲密无间,对彼此绝对信任。

如果佟国维阻止八阿哥查案,老八很可能要自作聪明,怀疑佟国维的用心,反观四阿哥胤禛对邬先生,那是言听计从,不惜以自己的身体去遭罪,“享受”冰火两重天。

因为佟国维有自己的小算盘,所以他对老八的建议,也就掺了水分,令八阿哥胤祀的决断少了“科学依据”。

果然如邬先生所料,老八查清了案情,坐实了太子的罪行,却因为下手太狠,令康熙皇帝忌恨,彻底失去了角逐最高权力的机会。

标签: 胤礽

更多文章

  • 太子胤礽被康熙两立、两废,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还是“权利”

    历史人物编辑:白丁寻史标签:胤礽

    爱新觉罗.胤礽,是康熙的嫡长子,可以说不出以外的话,他就是在康熙死后的下一位皇帝。在胤礽刚满周岁的时候就被册立为太子,由于康熙太能活了,胤礽在太子的位子上一待就是三十多年。胤礽的太子生涯,可以用大起大落来形容,两次被立,两次被废,最终的下场不过是被终身囚禁,亡于雍正三年。胤礽在早期还是很受恩宠的,康

  • 废太子胤礽死后,他留下众多子孙,雍正是如何对待他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文之光标签:胤礽

    康熙帝是历史上难得的好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把清朝推向了鼎盛时期,开启了康乾盛世的前半部分。康熙帝8岁登基,16岁亲政,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如此优秀的一位皇帝,如何选择接班人可成为了大问题。九子夺嫡就是康熙帝一生的污点了,没有选好接班人,导致了自己的亲生骨肉互相残杀。太子胤礽是很受康熙帝喜爱的,胤礽不

  • 真实历史上,胤礽为何被康熙废掉?

    历史人物编辑:祥云云生活标签:胤礽

    在真实历史之中,康熙朝的九子夺嫡可以说是历史上的一大奇观,然而皇太子胤礽却被康熙早早地废掉退出了这场战役,其实可以说是令人唏嘘的。他之所以被废及时,主要还是因为被人陷害的。其实在当时皇太子可以说是才华也是非常不错的,即使在众多出色的皇子之中,太子的才华也是绝不逊色,因此可以说康熙一开始是非常满意太子

  • 胤礽为何会被康熙两立两废,真因为胤礽烂泥扶不上墙?少有人知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胤礽

    自古以来,成即王败即寇,一场战争大多数只有这两种结局,无论是在战场是还是官场上,特别是对于皇位的争夺,简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且这场战争关乎的不仅是几个争夺皇位的皇子,而是牵连着皇子们背后的利益集团,一旦这些大臣官员们所支持的皇子顺利登上了皇位,皆大欢喜,后半生的荣华富贵权力地位自然是不用愁。但

  • 太子胤礽为何企图谋杀康熙?请看这四个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赵明标签:胤礽

    《太子胤礽为何胆大包天,竟然企图谋害康熙,而后取而代之?》《太子胤礽为何企图谋杀康熙?请看这四个原因》爱新觉罗·胤礽,是康熙帝的第二个儿子,生母是孝诚皇后赫舍里氏,出生于康熙十三年,出生后第二年被立为皇太子。康熙帝对太子胤礽给予了太多的期望,给他请了当时最好的老师来辅导他,并早早地让他帮忙处理部分朝

  • 太子胤礽真的烂泥扶不上墙吗?真实历史上,胤礽为何被康熙废掉?

    历史人物编辑:王梓浩标签:胤礽

    皇太子胤礽非但不是烂泥,相反他文武兼备,颇具治国才能。但他却被康熙大帝两次废黜,其主要原因是君储权责不明矛盾累积,以及其他皇子的中伤。父慈子孝胤礽是康熙帝发妻赫舍里氏的儿子,身份尊贵,由于其嫡亲大哥早夭,其母也在生下他后,失血过多而死。康熙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他身上。在他一周岁的时候就被册立为皇太子

  • 雍正王朝:胤礽和郑春华私会时被康熙发现,郑春华为何突然哼歌?

    历史人物编辑:三阿哥侃历史标签:胤礽

    太子胤礽和郑春华二人私会,结果被的康熙无意撞见,郑春华明知康熙在外面的情况下,选择唱起歌谣,看似普通的四句话歌谣,为何会让原本想破门而入的康熙,瞬间止步不前,放弃了进去探个究竟的想法,郑春华这么做,不怕暴露自己吗? 江南洪水频发,康熙为了这事烦心,寝食难安。为了缓解压力,康熙决定带儿子和百官们来热河

  • 《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烂泥扶不上墙,历史上胤礽果真如此不堪吗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爱历史标签:胤礽

    《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烂泥扶不上墙,那么真实历史上的胤礽是个什么样的人?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们都知道,太子胤礽在这部剧中形象很差,胆小、自私、懦弱无能、专横、毫无能力、与母妃私通……种种劣行不胜枚举。那么,真实历史上的胤礽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真实历史上的胤礽,聪颖好学、文武双全、颇具才能、出

  • 朱标与胤礽同为太子,为什么无人挑战朱标,而胤礽却这么倒霉?

    历史人物编辑:一零历史标签:胤礽

    朱标是明朝第一位太子,而胤礽是大清第一位太子,两者也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两位的父亲朱元璋和康熙,在历史上都是杰出的皇帝。朱元璋是大明开国皇帝,开创了洪武之治;而康熙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更是被称为千古一帝。但可惜的是两位最终都与皇位无缘,不过原因却大不相同。朱标是因为自己英年早逝,跟自己的兄弟们

  • 同为皇帝,为什么朱元璋很放心太子朱标,但康熙却很怕胤礽夺权呢?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胤礽

    为何朱元璋放心太子朱标,而康熙却担心胤礽夺权?其实吧,这个问题说起来也不算复杂,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总结就是,朱元璋和朱标,属于“真爷俩儿”,而康熙和胤礽,则是“假父子”。当然,这里所说的“假父子”,并非指胤礽是“隔壁老王”的,而是说他和父亲康熙之间的关系,远不如朱元璋、朱标爷俩。为何这么说呢?我们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