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马云说胡雪岩失败在迷恋官场,其实马云根本不懂胡雪岩

马云说胡雪岩失败在迷恋官场,其实马云根本不懂胡雪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金星 访问量:4969 更新时间:2024/1/30 17:23:07

马云多次谈到胡雪岩,每次谈到胡雪岩,都要批评胡雪岩迷恋官场。

最著名的是2014年,马云在世界互联网大会发表了如下名言:

胡雪岩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坏榜样——红顶商人,这个是我从第一天看这个书,我就觉得这是一个不对的路,因为钱和权是不能碰在一起的,做了生意就一定不能考虑当官从政,从了政你就一定不能有钱,这两件事情碰在一起,总是要爆炸的。

的确,马云说出了部分真理,财富英雄胡雪岩,就是因为与清末名臣左宗棠过于亲密,就是因为亦商亦官,“商而优则仕”,才落得个鸡飞蛋打,下场凄凉的。然而,马云的这个结论正确吗?

成也官府,败也官府

胡雪岩生于安徽徽州,小时家里穷,13岁就外出打工,19岁得到杭州阜康钱庄于老板赏识,收为学徒。于老板临死将钱庄托付于他,于是,胡雪岩有了在商海咤叱风云的资本——阜康钱庄。

胡雪岩大展宏图第一招,便是结交湖州知府王有龄,由阜康钱庄来代理湖州公库,之后利用公库资金开丝行,做起丝绸生意;开药行,做起药品生意。王有龄升任浙江巡抚后,他又深入浙江政府,为王有龄办粮械,办漕运,几乎掌控了浙江财政的半壁江山。

1861年11月,太平天国打到杭州城,王有龄不敌,自缢身亡。失去靠山的胡雪岩又结交了新到任的闽浙总督左宗棠。

1862年,胡雪岩因为解决了左宗棠的军粮问题,得到左宗棠信任。依靠左宗棠,胡雪岩再次掌控了浙江省的财经和军饷,阜康钱庄越发壮大。1873年,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可是缺粮缺饷,朝廷都无法解决,胡雪岩却以自身威望借得外债1870万两白银,左宗棠才得以顺利进军,收复了新疆。

清政府由此嘉奖了胡雪岩:

授予其三品布政使衔,赏穿黄马褂、官帽带二品红色顶戴,总办“四省公库”。

(胡雪岩)

至此,胡雪岩到达人生顶峰。然而转瞬便凋落。

1883年,胡雪岩斥白银2000万两收购国内生丝,以垄断原料之法与帝国主义“商战”,不料陷入“四面楚歌”之中:先是天公不作美,欧洲意大利等地生丝大丰收,致使生丝价格大降,阜康钱庄损失惨重;再是国内由于中法战争,百业凋零,商家和百姓都去阜康钱庄挤兑,阜康钱庄告急……

此时,若政府帮胡雪岩一把,这个难关就过了,可是政府不仅不帮,还雪上加霜,政府也来到阜康钱庄,要求立即将政府放在里面的钱取出。各方逼迫,阜康钱庄破产,胡雪岩债务累累,一年后在抑郁中死去……

综上,胡雪岩因“官商合作”而成,因“官方翻脸”而败,成败皆因官方。

如果他能避开官方,独立发展,也许能成常青树呢!马云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然而,事情远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胡雪岩)

要不要与清政府“合作”,不是你说了算,而是清政府说了算

在清朝,你要么不经商,如果经商,就要接受一个“基本国策”的管制,那就是“抑商”政策——也就是中国历史上执行了几千年的“重农抑商”政策。

清政府如何“抑商”?方法很多,比如设立关卡,征收重税;压制规模,限制数量;频繁检查,敲诈勒索;财政一紧,要求“贡献”……原则只有一个:让你发展不起来。虽然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 迫打开国门,对国内商业的限制松弛了一些,但它自始至终,都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头顶上的三座大山之一。

可是偏偏胡雪岩有手段,他主动与官府合作,并且找到像王有龄、左宗棠这样的保护伞,于是很快做大做强。这样一来,似乎官府对他的“抑制”没有了,倒变成了“帮助”。

这件事从表面看,是胡雪岩找的清政府,其实要质上是清政府逼的,因为胡雪岩懂得,不找清政府,他就做不大做不强,必须找,清政府的厉害处就在于,我不找你,但我逼得你找我。

(左宗棠)

“保护伞”成就了胡雪岩,但他并不能因此而摆脱清政府如影随形的“抑制”。自从胡雪岩发展壮大,他就被纳入到清政府的“监视”之中了;自从他找到左宗棠这样的保护伞,他就成了左宗棠的政敌李鸿章的眼中钉了。而一旦惹上李鸿章,就预示着他的未来凄风苦雨。

李鸿章做了3件事来对付胡雪岩:一是在胡雪岩钱庄吃紧之际,逼他以担保人的身份偿还了一笔80万两的军费;二是向外界散布消息,说胡雪岩的钱庄要倒闭了,要大家都去挤兑,不然存在钱庄的钱就没有了;三是向慈禧太后告状,说胡雪岩在筹措军费过程中吃回扣,让慈禧抄了胡雪岩的家……

其实没必要怪李鸿章,没有李鸿章,还会有张鸿章、王鸿章来对付胡雪岩的,因为清政府的性质决定了他们对商人的态度是利用。

(李鸿章)

除了官府,帝国主义也对胡雪岩张开血盆大嘴

胡雪岩收购生丝的“终极一战”,实质是反帝。

长期以来,西方列强在中国低价收购生丝。19世纪中后期,欧洲的缫丝机传入中国,在一些洋人办的丝厂中使用,缫丝机生产效率远超旧中国的织布机,产品又价廉物美,这让中国一些丝厂难以生存。此时,外商又趁机再次压低生丝收购价,江浙一带的丝农也损失惨重。

胡雪岩觉得,在生产设备和技术上争不赢外国人,那就釜底抽薪,垄断国内生丝原料与西方一战吧。看似可行,结果惨败,令人深思。

这一战,虽是为了国人好,可毕竟是以落后的生产方式对抗新进的生产方式,以焉能取胜?就算胡雪岩此次胜了,又能如何?

机器化生产已经是世界潮流,而在这方面,中国与西方差距还很大,胡雪岩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是斗不过西方企业的。 换言之,就算胡雪岩不主动地与外国宣战,有朝一日,外国人看胡雪岩不顺眼了,想灭了他也很容易。要知道, 帝国主义可是民族资 一主义头顶上的第一座大山。

(帝国主义)

胡雪岩始终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那些没有与清政府合作的中小资产阶级,最终也是死的死, 亡的亡。

结语: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两座压死人的大山,胡雪岩是逃不出这两座大山的。所以,《胡雪岩》的作者高阳说,胡雪岩的失败是时代的悲剧,他代表的不是自己一个人,而是一个阶级的命运。

标签: 胡雪岩

更多文章

  • 胡雪岩子女后代今何在?500族人无人经商全因胡雪岩的1句遗言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无涯标签:胡雪岩

    胡雪岩在中国历史上堪称传奇,而他的一生也确实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是他的经商生涯,还是他的情场经历,都让后人啧啧称奇。研究胡雪岩,当然要从他的商业才能入手,但他的个人生活也有很多值得一提的东西,比如他数都数不清的妻妾,他的子孙后代现状如何等本文将一一为读者介绍。胡雪岩的妻妾胡雪岩是典型的商场得意,情场

  • 胡雪岩是左宗棠的钱库和粮仓,为什么胡雪岩落难时他没有出手相救

    历史人物编辑:风雪忆史标签:胡雪岩

    1860年,胡雪岩在湖州知府王有龄的帮助下,生意越做越大。时年37岁的他,几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战时财经。然而1861年太平军攻打杭州,年末杭州沦陷,王有龄很自责,自杀身亡。随后,在曾国藩的推荐下,左宗棠担任浙江巡抚,督办军务。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做生意也是一样的,有官府的支持,生意会更加顺

  • 《那年花开》胡咏梅爹,是清朝历史上的红顶商人胡雪岩?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胡雪岩

    题记:清朝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做官当做曾国藩,经商当为胡雪岩”,可见这个胡雪岩在清朝晚期之时经商之出众,已经到了无人能及的地步。很多人都以他为榜样。近来追剧,越发觉得《那年花开》反派女配胡咏梅她老爸胡掌柜,很有可能就是当年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他们有哪些相同点呢?一下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时间巧合胡雪岩在世期

  • 胡雪岩是晚清有名的巨商,为何做商人却不能学胡雪岩?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胡雪岩

    要说起现在中国最有名的商人,很多人能够想到的一个人就是马云了。而作为一个传奇的人物,他的一言一行也是备受关注,尤其是当马云说到一些教导人的语句时,更是被许多人视为金句良言,其中的许多话,都有着非常深厚的道理,并且有些话,可以说是很人们所想的是完全相反的。马云曾经在一次演讲上说过一个同样是商界的名人,

  • 胡雪岩临死前告诉子孙要“勿近白虎”,胡雪岩为何这样说?

    历史人物编辑:风趣的历史天空标签:胡雪岩

    胡雪岩是晚清著名的红顶商人,也是当时徽商的代表,在他的带领下,徽商建立了遍及大江南北的商业帝国。所谓:“北票号,南钱庄”,与晋商领袖乔致庸的票号不同,胡雪岩是靠钱庄起家。就是这样一位商人翘楚,却在临死之时对子孙留下“勿近白虎”的告诫。这里的白虎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和胡雪岩的一生经历有关,他因钱而兴,

  • 康熙之女固伦恪靖公主佩戴过的那些首饰,唯一缺点就是发簪太重

    历史人物编辑:久伴成隐标签:固伦恪靖公主

    康熙皇帝的九个女儿中,先后有七人嫁去了蒙古。这其中当属康熙皇帝的六公主固伦恪靖公主评价最高,她嫁到蒙古不仅以自己的身体和婚姻作为连接满蒙两族的纽带,而且真正的加入了政治的决策之中,行使了皇朝在蒙古的监国权利。清《公主府志》对恪靖公主有很高的评价:“外蒙古二百余年,潜心内附者,亦此公主。现今固伦恪靖公

  • 固伦恪靖公主丈夫是谁?固伦恪靖公主为何下嫁

    历史人物编辑:莱说科技标签:固伦恪靖公主

    恪靖公主有一个称号,叫“海蚌公主”。其实,“海蚌(勃)”是满语,汉译为“参谋”、“议事”。当年的恪靖公主权倾漠南、漠北。她的府邸就是归化城中的独立王国。不但不受归化将军、督统衙门的管辖,而且将军、督统还得给她跪安问好。并且她还有参政的权力,有皇帝监国的义务。恪靖公主摆脱了家务的范围,真正的加入了政治

  • 康熙最爱的宜妃在他驾崩后被雍正羞辱,到死都没能得到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绮梦说历史标签:宜妃

    《康熙微服私访记》上映之后曾火热大江南北,是观众们特别喜爱的电视剧。在这部作品当中,康熙每一次微服出巡都会带上一位妃子,这位妃子就是宜妃,是康熙最宠爱的妃子,但是在剧中这位性格开朗大方的妃子最后却因为康熙挡箭而香消玉殒。在历史中,确实有宜妃的存在,而且她的结局也不太好,宜妃作为康熙在晚年最宠爱的妃子

  • 雍正一登基就把康熙最爱的宜妃赶出宫?这么多年终于知道原因了

    历史人物编辑:百汇平历史标签:宜妃

    康熙妃子中最喜欢最得宠的是宜妃,可雍正在上台后居然专门跟她过不去,想尽各种办法去打压不说,最后还把人赶出了宫,让人落的死后不能入陵的惨况。要说当时康熙有多喜欢宜妃,从生活上面就能体现出来,比如说他去外面出征的时候,除了跟皇太后报平安外,还会专门向宜妃报平安,这可是天下独一份,任何一个妃子都没有的待遇

  • 宜妃之妹郭贵人在历史上并不出名,女儿恪靖公主却有参政的权力

    历史人物编辑:小朱喜欢旅游标签:宜妃

    大家对宜妃并不陌生,想必大家都是通过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来了解宜妃,剧中郭络罗氏宜妃,康熙四妃之一,聪明美丽,很是受宠。她的妹妹也是康熙帝妃嫔,但在姐姐之下只是贵人的身份。康熙十八年,生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也生过皇子还不久就过世了。固伦恪靖公主有一个称号,叫“海蚌公主”。当年的固伦恪靖公主权倾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