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商业帝国如何崩塌

“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商业帝国如何崩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阿斗爱 访问量:2259 更新时间:2023/12/20 17:23:01

成也官商,败也官商。胡雪岩是晚清时期著名的“红顶商人”,其商业帝国的崩塌,“商”的一面看是他在与西洋外商的生丝大战中失利,“官”的一面则是李鸿章盛宣怀在背后捅刀子掐断了胡雪岩的资金链。

1823年,胡雪岩出生于安徽徽州农村的一个贫苦家庭,12岁开始孤身闯荡杭州当伙计、学徒。这段经历是胡雪岩经商生涯的重要起点,不仅在摸打滚爬中磨炼了本领,而且更是凭借灵活、勤劳深得阜康钱庄于掌柜的慧眼赏识。膝下无子的于掌柜将他视为亲生儿子来培养,教授经商之道,更在去世前将钱庄全部家产悉数相赠,是胡雪岩生命中的第一位贵人。

在官本位思想盛行的封建士农工商等级体系下,商人积极得向官场权力靠拢,可谓是一条根深蒂固的捷径,秦朝的吕不韦如此,清朝的广州十三行也是如此,“红顶商人”胡雪岩更是如此。于是,胡雪岩接下来的两位商场贵人——王有龄左宗棠,均出自于官场权贵。

胡雪岩在王有龄身上的投资,倒颇有吕不韦扶助秦异人的样子。两人初时相交,王有龄尚还落魄,胡雪岩出钱为他上上下下打通关节、广交人脉。王有龄一路高升直至浙江巡抚,自然也感恩回过头来投桃报李,浙江的粮草、军械等官府事务大多由胡雪岩承办,获利良多。可惜好景不长,太平军攻陷杭州,王有龄自杀殉城,胡雪岩失去了第二位贵人。

幸运的是,胡雪岩立马迎来了第三位贵人——闽浙总督左宗棠。王有龄死后,左宗棠来到浙江与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交战。胡雪岩之前的粮饷调配能力深得左宗棠赏识,于是阜康钱庄再度获清政府在浙江一带的军饷、钱粮经办特权,垄断之下的获利丰厚自然不言而喻。此后,大凡左宗棠仕途生涯涉及的洋务运动“福州船政局”、收复新疆等事宜,背后的物资调配均有胡雪岩的身影。

胡雪岩商业大厦的崩塌,最直接的是他与洋商之间激烈的生丝大战,也有观点认为是因左宗棠与李鸿章白热化的官场争斗导致。但这两种说法都只是浮于表面,最深层次的还是当时清政府对洋务运动企业的“国有化”政策导向。

洋务运动期间,随着西方公司、企业等新型社会生产制度的引进,除了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等官办“国营”军工企业外,民间也出现了许多私人兴办的纺织、粮食加工等轻型制造业,并在利润的吸引下迅速向上游采矿、化工等领域扩展,大有与官办企业平分秋色的势头。在资本领域,胡雪岩便是首屈一指的佼佼者。

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其设想本就是通过兴办现代化企业延续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自然不愿意看到民间企业占据主导地位。透过这一层,与其解释成盛宣怀是李鸿章与左宗棠、胡雪岩对决的代言人,倒不如说盛宣怀是代表清政府打压胡雪岩等私人经济势力、推行国有化的执行者。此刻的胡雪岩是盛宣怀的国有化对象,多年后的四川铁路也是盛宣怀的国有化对象,以至于导致四川民众发动“保路运动”,大批清军被调入四川,武昌空虚让革命党人有机可乘,进而客观上推动了辛亥革命。

清楚了清政府的企业制度导向,剩下的就是盛宣怀搞垮胡雪岩的具体手段了。胡雪岩不断收购市场上的生丝,断绝洋商的生丝来源,希望做成垄断市场的局面,但此举也会造成自身资金链的巨大压力。盛宣怀借掌握电报来往的便利,获取了所有胡雪岩资金来往调动的商业机密,于是做局让外商不要在胡雪岩处购置生丝,并且鼓动在阜康钱庄存钱的官僚们挤兑提款,由此胡雪岩不得不低价抛售先前囤积的生丝。

一番亏损后,胡雪岩血本无归,再也没能东山再起,直至晚年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一代“红顶商人”的传奇人生就此落幕,唯留胡庆余堂供后人缅怀。

标签: 胡雪岩

更多文章

  • 胡雪岩临终遗言:“勿进白虎”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胡雪岩

    1885年11月,弥留之际的胡雪岩将儿孙们召到身边,在留下一句“勿进白虎”的遗言后,胡雪岩便撒手西去。由于胡雪岩生前并没有对白虎这个词做出特别的解释,胡雪岩的子孙也无法理解胡雪岩口中的白虎究竟是什么意思。胡雪岩留下的这句遗言,也成为了后世很多历史学者争相讨论的热点。单从字面意思来看,我们确实无法判断

  • 胡雪岩第一桶金,到底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成晋南标签:胡雪岩

    简直不可思议,胡雪岩这样做到过大清首富的人,后来又死得这么难看,在全国人民面前大起大落,这样扣人心弦的人生,居然搞不清爽,他的第一桶金是怎么来的。可他才死了一百多年。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胡雪岩在钱庄里做销售员,整天在大街上业务,有一天,刚收了一笔死帐,兴高采烈地回钱庄交差。在西湖边吴山上,遇见一个愁眉

  • 胡雪岩去世前留下一句话,子孙谨遵遗嘱,纵人才辈出也不碰一行业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胡雪岩

    关于到底是胡雪岩比较有钱还是盛宣怀比较有钱这个问题,其实不太好评价。二者虽说都是华夏首富,但讲白了,不过是左宗棠跟李鸿章相斗的棋子。盛宣怀比起胡雪岩,优势在于他是切切实实的创办实业,拥有实权;胡雪岩不同,他是位红顶商人。红顶商人这个词估计大家听得比较多,但大部分不知道是啥意思。讲白了就是戴官帽,有官

  • 常说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

    历史人物编辑:一帆体育标签:胡雪岩

    常说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提起胡雪岩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红顶商人,我们对一个人进行评价的时候首先要对这个人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才能更好的全面的去评价他。胡雪岩经商期间正好是庚申之变,处变不惊趁机搭上军界这条线,大量的募兵费用存于阜康钱庄,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胡雪岩的另一个贵人就是

  • “商圣”胡雪岩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前一线标签:胡雪岩

    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口号——为商必读《胡雪岩》,颇为耐人寻味!为什么做生意、做商人,首先要向胡雪岩学习呢?因为胡雪岩很善于经商,被现代人尊为“商圣”,而另外一位“商圣”是2000多年前的范蠡,人称“陶朱公”。范蠡三次经商成巨富,又三散家财,还被后世尊为“财神爷”来供奉;胡雪岩更是富可敌国、晚清首富,他

  • 胡雪岩晚年被抄家,死前让九姨太将寿衣一角撕下,交给一个神秘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丫文史阁标签:胡雪岩

    清代末年,我国兴起了“实业救国”的风潮,许多民间企业家,跟随时代浪潮经商从业。有些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人,身价不菲,堪称富可敌国。走南闯北的商人们穿梭在当时中国各大城市,形成了一代“商帮”。历史上最著名的就是晋商,徽商、粤商。说到晋商,人们最熟悉的就是《乔家大院》中的乔志墉;而说到徽商,“领军”人物当

  • 胡雪岩富可敌国,为何子孙后代无一人经商?

    历史人物编辑:陈坤说历史标签:胡雪岩

    红顶商人胡雪岩在临终前始终念叨着白老虎可怕,其中白老虎是一个代指,意为当时的雪花银,胡雪岩出生贫寒,他在创业之初仅仅只是一个账房但是经过他多年的努力和奋斗逐渐成长为国内著名的,富可敌国的财团掌门人,当然古代商人的身份毕竟低下光是有钱他还是走不到这一步的,他在但是还是有皇帝御赐黄马褂的二品大员,掌握很

  • 红顶商人胡雪岩:19岁拿到5000两白银,临终遗言:勿进白虎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胡雪岩

    2016年,我坐火车去杭州游玩的时候,那时候杭州恰好举行G20峰会,路上不少路都封堵,我们一行人步行去了西湖边。去杭州必拍照片的一个地方,哈哈在边上我看到有一群下象棋的老头,转身蹲下来,在旁边的一个小石墩准备坐着看一会。没过一会,一个老头也蹲在了我的身边,他问我小伙子来这里玩啊。我心想这老头我和他也

  • 胡雪岩:我是穷人出身,改了这3个穷人毛病,才当了大富翁

    历史人物编辑:震旦说标签:胡雪岩

    从古代封建社会到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商人的活动一直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吃的喝的穿的玩的都是有力的证据。但其实商人虽然对国家的经济贡献很大,但是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一直不受任何统治者的待见。他们是社会中最让人看不起的阶级,科举考试没有他们的份,子孙也没有机会参加,吃穿都是最低级别,一旦越矩就会

  • 清末首富胡雪岩故居:被誉江南第一豪宅,图9才是胡雪岩真实相貌

    历史人物编辑:笑读古今书标签:胡雪岩

    【花园】“清末首富”胡雪岩故居有“江南第一豪宅”之称,如果从外部看,则是高高的围墙,没有任何特别之处。然而,一旦进入内部则会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富丽堂皇、金碧辉煌、美轮美奂、极尽奢华”,这是很多游客来到胡雪岩故居参观后的最大感受。 【奢华的回廊】胡雪岩故居坐落在杭城东南元宝街,这是一条窄窄的小巷。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