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世,王熙凤是四大家族王家的嫡女,平儿只是一个丫鬟;论手腕,王熙凤管理整个荣国府,游刃有余,还能接下宁国府偶尔的葬礼,平儿只是王熙凤的一个手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论心思,王熙凤借刀杀人,包揽诉讼,心思巧妙,平儿却少有这种算计。
但是,论对人的尊重方面,平儿却比王熙凤的格局要高很多。
一、人生在世,尊重难得
刘姥姥第一次入贾府,因为要“打秋风”,很是窘迫。
看门的小厮欺负她,周瑞家的为她引荐王夫人,实则也是为了炫耀自己高人一等的地位(这种心态很正常,帮到人就值得尊重)。可平儿不一样,当她看见刘姥姥,先给了尊重。
刘姥姥错将她当成王熙凤,她不会去嘲笑,反而先给刘姥姥一个台阶。
而对贾府中其他人也是一样。
探春协理荣国府时,众丫头婆子都看她好欺负,让她大怒干货。而王熙凤因为不放心这边,让平儿过来瞧瞧时——
媳妇们一面说,一面用手帕掸石矶上,说:“姑娘站了半天乏了,这太阳影里歇歇。”平儿便坐下......平儿忙欠身接过媳妇们的茶,因指众媳妇,悄悄说道:“你们太闹的不像了!她是个姑娘家,不肯发威动怒,这是她尊重,你们就藐视欺负她,果然招她动了大气......”(第五十五回)
她善解人意,可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平儿其实是有部分管家权利的,毕竟她是王熙凤的心腹,可对于这个权利,平儿一直很谨慎。
她处处尊重别人,知道婆子们是来奉承自己,却也不拿大,更体谅她们这份心思。
她先是“忙接过茶”,后又“悄悄说道”,处处体现了她对婆子们的思量。
人生而孤独,最可贵的就是尊重和理解。
平儿的尊重,也是她的情商,是她为人处事的准则,更是她收获众人之喜爱的原因之一。
二、王熙凤的格局,是时代的局限
王熙凤是脂粉英雄。
她做事麻利,思维敏捷,心思玲珑,却偏偏忘记了尊重二字。
当然,不得不提,王熙凤对于众姐妹是真的很好,或者说,对于和她同阶级的人,都是极好的。这或许是时代所限,或许是家教所致,但在王熙凤眼中,地位比她低微的人,便如草芥一般。
贾瑞觊觎她,她反击教训,情有可原;尤二姐勾引丈夫,她出手报复,事出有因。
可她还包揽诉讼,间接害死了两条人命;面对突然出现的小道士,她本能就是一个耳光;面对丫鬟不听话,她动辄打骂。
这些,或许符合那个时代贵族的性格,却到底违背了人性。
生而为人,谁又比谁高贵呢?
刘姥姥落魄上门求助,平儿因为性格善良,懂得体恤老人家的脸面;王熙凤则是高高在上,显示了一番自己的厉害,最后给了20两银子。
王熙凤没有错,甚至也称得上善良,毕竟那个时候,等级尊卑,深入人心。
但在相比之下,平儿的这种体谅,也显得极其珍贵。
三、平儿的柔善,值得点赞
人生在世,或许,最难得的,也是尊重二字。
平儿为人,虽然地位低微,却对上衷心,对下体谅。
王熙凤管家,素来严苛,以维护上层利益为准,下属犯了错没有半点体面。这不是没有道理,只是为人过于锋利,反而容易遭到众人记恨。
连王熙凤自己都说:“我也太行毒了,也该抽头退步。”
平儿圆融善良,有底线,管理懂得恩威并施,对她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王熙凤做不到,不是因为她才智不够,相反,王熙凤的聪明,绝非平儿能比。只是她不懂尊重二字,所以压根不会去做。
但是平儿懂得。
或许因为她自己的遭遇,或许因为生来的慈悲,总之,任何人在平儿这里,都能得到想要的尊重。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这一回中,小丫头坠儿偷了平儿的镯子,可她不仅没有大张旗鼓去问罪,反而站在怡红院的角度,从宝玉的利益出发,选了一条和缓的路子。
平儿道:“所以我连忙叮嘱宋妈,千万别告诉宝玉,只当没有这事,别和一个人提起;第二件,老太太、太太听了,也生气;三则袭人和你们也不好看。所以我回二奶奶,只说‘我往大奶奶那里去的,谁知道镯子褪了口,掉在草根底下,雪深了,没看见......’等袭人回来,你们商议着,变个法子打发她出去就完了。”
虽然这件事,最终被性子急的晴雯抖了出来,但平儿的柔善,却也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