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代名臣:历经九朝,98岁寿终正寝

明代名臣:历经九朝,98岁寿终正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783 更新时间:2024/2/4 4:06:08

众所周知,古代人的平均年龄一般很低,在林万孝的《我国历代人平均寿命和预期寿命》一文中提到,夏商时期人均寿命只有18岁,当然那个时候人口少,又不稳定,各族之间发生战争也是常有的事,所以导致人均寿命很低。

可到了清朝,我国人均寿命还是只有33岁,直到1957年,我国人均寿命才提高到57岁。可见古人长寿是很罕见的事,像康熙乾隆这样的,已经算极其长寿的老人了。

就是在这样一个人均寿命不高的年代,明朝有一位官员,他活到98岁才寿终正寝,98岁别说是明朝,就算放在现代,也算是高寿了。这位官员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九朝,他是如何赢得明朝代代皇帝的尊敬,如何从官场的尔我诈中逃生,如何历经九朝而屹立不倒的?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他。

魏骥,字仲房,生于洪武七年,浙江萧山人。直到永乐三年,魏骥才因中了举人,后又过了会试,从而走上仕途。

不久之后,魏骥奉命参与纂修《永乐大典》工程,纂修结束以后,他被推荐为太常博士。宣德时期,魏骥转任南京太常寺少卿。正统年间,魏骥更是多次升官,这时候他向明英宗提出想告老还乡,可是遭到明英宗的拒绝,此后又申请,再次被驳回,可见明英宗十分依赖他。

正统十四年,发生了土木堡之变,魏骥向朝廷献策对付瓦剌,被采用。这时候朱祁钰被拥立为皇帝,魏骥同样受到重用。魏骥再次提出告老还乡,明代宗终于同意,于是77岁的魏骥回到故乡,直到98岁寿终正寝。

那么他是如何做到,既让皇帝信任,又不被权臣记恨,最终还能高寿的呢?我想和这些原因有关。

一、为官清正廉明

魏骥是个正直的人,他出入仕途的时候,官职非常低,但他并不因此而整天想着升官,他除了做好自己的分内事,还常常鼓励学子们。他见学生们夜夜苦读,便会半夜给他们送米粥,见有的学生十分贫穷,他就会出钱资助而不计回报。

后来他受到明朝历代皇帝的重用,许多人都想着来巴结他,但是都被魏骥给拒绝了。有的官员给他送来礼物,他都一一退回去。有人想请他卖个人情,让自己犯罪的亲戚得以保释,仍然被魏骥拒绝,并且依法对犯罪之人定刑。

景泰元年,魏骥向明代宗提出辞职,这时他的学生,当时的大学士陈循对他说,让他不要急着回去,等朝廷为他加官进爵再说,并主动要求为他疏通关系。结果魏骥一听十分生气,训斥了学生一顿,然后愤然回到家乡。

到了家乡之后,魏骥还对别人说:“我这个学生办公事存在私心,将来不会有好结果。”他每次想到自己教出这样的学生,心中都感到十分惭愧。

一般人退休之后,肯定想着好好休息一下,安度晚年。可是魏骥不一样,虽然回到家乡,可心里仍然牵挂百姓。看到乡民因为水患饱受苦难,他便多次提出水利方案,还亲自主持水利修建。看到有富豪强行征地,魏骥便带头呼吁官府出面解决。

到了成化年间,明宪宗听说魏骥在当地的功绩,对他很是敬重,便派人赏赐他一些东西。只可惜使者还没有到,魏骥就已经去世了。明宪宗知道后很遗憾,下令厚葬魏骥,并对其追谥“文靖”。乡民为了纪念他,更是在当地为他建立了祠堂。

明宪宗对魏骥的评价是:“尚书魏骥,年及百龄,兼有德望,朕甚嘉悦。”“骥临终遗命,犹恐劳民,可谓纯臣矣。”

77岁的魏骥告老还乡,但他一刻也没闲着,继续为家乡发展效力20年,可谓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句话发挥到了极致。正是因为魏骥受重用时,不想自己能否加官进爵,告老还乡时,也不带走朝廷一点好处,所以才会受到历代皇帝的敬重。

二、忍常人所不能忍

要说魏骥的性格,可以得到皇帝喜爱,也能获得百姓爱戴,但是朝中的权臣或是小人,一定会视其为眼中钉,因为魏骥正直的态度,会损害他们的利益。明朝宦官干政比较严重,在明英宗时期,太监振就深受信任,魏骥就十分看不惯王振的作风,那为何他没遭到王振报复?

那是因为魏骥是个聪明人,他虽然看不惯王振这帮宦官平时耀武扬威,但他知道,得罪这群人没有好处。所以魏骥虽不能对王振心悦诚服,可看在明英宗的份上,魏骥还是很给王振面子。

就是因为这样,王振对魏骥十分尊敬,他认为连魏骥这样的有才之人,都愿意站在自己这边,自然就不会去报复魏骥。既然王振都对其十分尊敬,那其他人就更不敢得罪魏骥了。这就是他不会被权臣记恨的原因。

三、心系田园,视权势为过眼云烟

既能得到皇帝重用,又能受到权臣尊敬,魏骥可谓是人生赢家,可他最令人羡慕的,还是活了98岁高龄。魏骥33岁开始当官,77岁退休,此后还为家乡效力20余年,可见这时候他的身体还十分硬朗,还能亲自主持水利工程。那他的高寿秘诀又是什么?

首先是心态好,就以王振来举例,他的所作所为,遭到很多大臣的诟病,人人都气愤英宗为何会信任他,但是敢怒不敢言。魏骥也讨厌王振,但是他不计较,毕竟皇帝如此信任的人,你硬要和他赌气,只能是自己吃亏,所以魏骥才不把他放在眼里,心态一平和,病自然就来得少了。

其次,魏骥不把权势放在心上,他将心思全部放在百姓身上,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百姓过得更好。对于自己升不升官没关系,死后有没有荣誉也没关系,所以回乡之后,他才会默默帮助乡民谋福利,要不是有人将此事告诉明宪宗,他所做的一切,就难以被世人所知了。

最后一点最重要,就是魏骥心系田园生活,他曾多次向明英宗请辞,可都遭到拒绝。其实他早就想回归故里,过着自己向往的生活,就是粗茶淡饭、粗布麻衣。这样呼吸着新鲜的田园气息,做一些农活锻炼身体,无忧无虑、无欲无求,想不长寿都难。

魏骥的一生告诉我们很多道理:一、不要和别人斤斤计较,到头来伤害的是自己的身体。二、不要把权势看得太重,有权势不是坏事,但没必要为了追求而不择手段。三、凡事心态要放好,心态平和了,才能使身体更健康。

标签: 魏骥明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曹参:西汉第二位相国,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曹参,字敬伯,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政治家,西汉时期继萧何之后的第二位相国,史称“曹相国”。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仕秦朝,起家沛县狱掾。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参加沛县起兵。身经百战,反秦灭楚,屡建战功, 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刘邦定都长安后,论功行赏,功

  • 徐宁:首位阵亡的梁山好汉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徐宁,宋朝,风云人物

    谈到中国的四大名著,我们就需要说说《水浒传》了。《水浒传》讲述了108名好汉的故事。因为一些原因,他们在梁山泊相遇,相知,相识。他们带领梁山众人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这108名好汉被分为天罡三十六星还有地煞七十二星。天罡三十六星和地煞七十二星有什么区别呢?总的来说,天罡三十六星成员的地位要比地煞

  • 历史上李左车是什么身份?他最后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句千古名言是广武君李左车为我们留下的。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倘若说起韩信,世人都会赞叹不已,此人是秦汉之际当之无愧的战神,为刘邦打下了天下,还逼得西楚霸王项羽自刎。可惜的是,韩信在功成名就之后,却因为刘邦的猜忌而被杀,令人悲哀不已。不过,韩信的故事并非是今天的

  • 明朝内阁首辅徐阶简介:著有《世经堂集》、《少湖文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明朝将领钱世桢简介:由诸生改武举,任江南金山、常镇参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朱高煦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下场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永乐皇帝次子,汉王朱高煦,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擅长作死的人。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朱高熙早期跟随父亲朱棣南征北战,在靖难之役中,英勇作战、屡立战功,深得朱棣的喜爱。在靖难之役中,朱棣多次濒临生死危难,但朱高煦多次站出来,奋勇力战,最终转危为安。可以毫不夸张地这么说,如果没有朱高煦的话,朱棣这

  • 历史上陆逊是如何终结夷陵之战的?之后又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夷陵之战是发生于三国时期的一场战役。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很多看过《三国演义》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蜀汉与东吴爆发的夷陵之战,在这场战役中以东吴取得胜利为结局,而蜀汉则因为这次战役的失败渐渐走向了衰败,取得这场战役胜利的将领正是吴国著名的大将陆逊,他火烧连营蜀国军队800里,一战成名,自此

  • 公孙弘有哪些作为与成就?他在儒学方面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公孙弘,名弘,字季,一字次卿,西汉大臣,官至丞相,封平津侯。他是西汉建立以来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为西汉后来“以丞相褒侯”开创先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孙弘少时为吏,牧豕海上,四十而学,谨养后母。汉武帝时期,先后二次被国人推荐,征为博士。十年之中,从待诏金马门擢升为

  • 此人为汉武帝解决财政危机,为什么落得被烹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桑弘羊,风云人物

    汉武帝一生有很多丰功伟绩,在位60年,对匈奴作战打了44年的战争,对内更是大修园林,兴建建章宫,扩建甘泉宫,数次出巡封禅泰山,对比起秦始皇不遑多让,但是为什么西汉并没有像秦帝国一样迅速崩溃呢?一切都是因为一个人——桑弘羊。在对匈奴作战的几十年里,汉武帝的财政大臣桑弘羊为他提供了足够的财政支持与物质保

  • 唐姬有着怎样的遭遇?她真的和司马懿有一腿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唐姬,东汉后少帝刘辩的唯一的妃子,她有着怎样的遭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之前热播的电视剧《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该剧讲述曹操迎奉献帝于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时,汉献帝刘协周旋列强之间,与同道携手为复兴汉室而搏命的故事。剧中有很多历史上有名的人物,想必读者都了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