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高煦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下场有多惨?

朱高煦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下场有多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783 更新时间:2024/3/8 23:00:49

明朝永乐皇帝次子,汉王朱高煦,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擅长作死的人。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朱高熙早期跟随父亲朱棣南征北战,在靖难之役中,英勇作战、屡立战功,深得朱棣的喜爱。

在靖难之役中,朱棣多次濒临生死危难,但朱高煦多次站出来,奋勇力战,最终转危为安。可以毫不夸张地这么说,如果没有朱高煦的话,朱棣这江山拿不拿得下来,还真就得打一个问号了!

在天下安定之后,又被封为了汉王,如此具有权势和功劳的他,却最终被明宣宗朱瞻基以起兵谋反为由,与其诸子被相继杀害,其本人也被宣宗皇帝放在一口大缸里活活烤死了!

战功赫赫的朱高煦为什么会落得如此惨重的下场,只因自己实在是太作了,没有李世民的命却得了李世民的病!

那么问题来了,朱高煦究竟有多么作死呢?

第一作,把自己的世子地位给作没了!

朱高煦的作死行为其实是从他少年时期便开始的了,作为永乐皇帝的次子,因为从小长得勇猛凶悍,所以就深得朱棣的喜爱,觉得这个儿子同自己很像,相反长子朱高炽身体肥胖,其貌不扬,又体弱多病,性情柔软,根本就不像是朱棣生的,所以很不讨人喜欢。

如果不出意外,朱高煦是很有可能顶替朱高炽而成为燕王世子的,如此一来,将来顺利当上皇帝的必定就是他朱高煦了。

结果朱高煦从小就展现出了轻佻狂妄的性格,完全就是一副纨绔子弟的形象。即便太祖皇帝朱元璋面前也不稍加收敛,惹得朱元璋对其产生了厌恶之情,与朱高炽的仁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此,朱元璋直接一道圣旨下去,强令朱棣封朱高炽为燕王世子。正是因为拥有了这道诏令,导致了他即便在靖难之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朱棣也不敢轻易改立皇储。

第二作,将自己作离了京城

朱棣在封朱高炽为太子的同时,封了朱高煦为汉王,封地就在云南。朱高煦得知后大为不满,直接指责道,我究竟犯了什么过错,要将我赶到万里之外的地方,并坚决不肯前往云南就藩。

见到朱高煦如此抵触,朱棣终究还是心软了,并暂时同意他留在了京城。这对于一个想要争夺皇位来说,无疑是一次绝佳的机会,要知道很多皇帝在根基不稳的时候,都会把那些对自己皇位有威胁的人,都给封到远远去,让其远离京城中心。

原本按照正常的情况,朱高煦应该好好珍惜能够留在京城的机会,韬光养晦,培养势力,趁机夺取皇位。

然而行事放纵的他怎么会去考虑那么多,屡次三番明目张胆地陷害太子,还经常自比为唐太宗李世民。可惜你的军功尚且比不过李世民,你的智商更是同李世民有着天地般的差距。

如此一来,朱棣也心知朱高煦有意效仿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为了避免骨肉相残的事情发生,他只好赶紧下令朱高煦立马离开京城。

但朱高煦依旧执意不肯离开,朱棣盛怒之下,将其改封到乐安州,也就是山东惠民一带,这下子好了,连藩王也没了!

第三作,作掉了自己得到皇位的唯一机会

朱高煦到了山东封地之后,心存怨恨的他开始密谋造反,此事被太子朱高炽获知后,并没有直接选择向父皇告发,而是顾念兄弟之情,私底下以信件好言相劝。

然而朱高煦依旧不肯停手,很快朱棣病死了,太子朱高炽顺利当上了皇帝,是为明仁宗。此时的朱高炽要想将朱高煦法办了,那是轻而易举的,然而仁厚的他选择将其召来京城,赏赐了大量的宝物,并将其儿子统统封为了郡王。

然而,即便如此朱高煦依旧不肯停手,继续密谋造反。很快仅仅当了十个月皇帝的朱高炽病死了,而当时太子朱瞻基却远在南京。而朱高煦在山东,只要他愿意,可以提前进一步前往京城,控制局势,这样一来他还是有机会登上皇位的。

而另一边,听到父皇驾崩之后,朱瞻基立马马不停蹄赶往北京,而朱高煦却始终都待在山东不动。为什么呢?因为他正谋划在半路将朱瞻基给劫杀了。

结果,提前收到风声的朱瞻基立马变道躲了过去,顺利进入京城登上皇帝位,是为明宣宗。朱高煦彻底与皇位无缘了。

第四作,作掉了自己一世的繁华富贵

明宣宗朱瞻基上位后,出于维稳的需求,并没有直接处罚朱高煦,反而对其大加赏赐,而且还明显高于其他的王爷。

然而,朱高煦依旧不满,执意进行谋反。他还尝试着联合先前支持自己的英国公张辅,让其作为内应。可先前是先前,现在他张辅高官厚禄一样不缺,为什么要替你卖命,反手就把朱高煦给告发了。

明宣宗先是写了一封信劝他收手,朱高煦明确拒绝,执意造反后,宣宗皇帝才集结重兵,御驾亲征,造反大军很快一触即溃。可朱高熙依旧死不投降,负隅顽抗。

宣宗皇帝依旧先是对其进行了劝降,又遭拒绝,不过这一次他底下的士兵先受不了了,在商量着如何去朱高煦拿下。

朱高煦心中一惊,这才选择投降。

第五作、做掉了自己和全家的性命

朱高煦投降后,并没有遭到宣宗皇帝的杀害,只是将其全家都变为废人,囚禁在西安门后,如果一直老老实实,或许真的能够就此安老。

但他偏偏就不这么做!有一次,宣宗皇帝前来看望他,朱高煦不知道是哪根脑筋搭错了,伸腿将明宣宗绊倒在地。

这下子可是把皇帝彻底给惹毛了,当即下令将朱高熙倒扣在一口大缸内,底下放火将其活活烧死。全家人也跟着被杀害。

如此作法,放在整个中国历史上,着实难以找出第二人来。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陆逊是如何终结夷陵之战的?之后又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夷陵之战是发生于三国时期的一场战役。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很多看过《三国演义》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蜀汉与东吴爆发的夷陵之战,在这场战役中以东吴取得胜利为结局,而蜀汉则因为这次战役的失败渐渐走向了衰败,取得这场战役胜利的将领正是吴国著名的大将陆逊,他火烧连营蜀国军队800里,一战成名,自此

  • 公孙弘有哪些作为与成就?他在儒学方面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公孙弘,名弘,字季,一字次卿,西汉大臣,官至丞相,封平津侯。他是西汉建立以来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为西汉后来“以丞相褒侯”开创先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孙弘少时为吏,牧豕海上,四十而学,谨养后母。汉武帝时期,先后二次被国人推荐,征为博士。十年之中,从待诏金马门擢升为

  • 此人为汉武帝解决财政危机,为什么落得被烹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桑弘羊,风云人物

    汉武帝一生有很多丰功伟绩,在位60年,对匈奴作战打了44年的战争,对内更是大修园林,兴建建章宫,扩建甘泉宫,数次出巡封禅泰山,对比起秦始皇不遑多让,但是为什么西汉并没有像秦帝国一样迅速崩溃呢?一切都是因为一个人——桑弘羊。在对匈奴作战的几十年里,汉武帝的财政大臣桑弘羊为他提供了足够的财政支持与物质保

  • 唐姬有着怎样的遭遇?她真的和司马懿有一腿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唐姬,东汉后少帝刘辩的唯一的妃子,她有着怎样的遭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之前热播的电视剧《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该剧讲述曹操迎奉献帝于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时,汉献帝刘协周旋列强之间,与同道携手为复兴汉室而搏命的故事。剧中有很多历史上有名的人物,想必读者都了解一些。

  • 曹参饮酒作乐不问政事,为什么还会被万民称赞?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参,汉朝,风云人物

    公元前202年,和刘邦争霸落败的项羽,在乌江边因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刎而死,之后,刘邦平定逐步平定天下,在定陶汜水之阳即位,开创大汉江山,是为汉高祖。既然江山已定,那么是时候到了论功行赏的阶段了,一直追随刘邦在沛县起兵的文臣武将,都希望能夺得首功之位。这也是人之常情,兄弟们追随大哥一路上刀山、下火海,

  • 项羽自杀是因为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项羽自杀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项羽乌江自刎,真的是因为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作为历史有名的英雄人物,项羽的个人魅力绝对是最顶级的那一挂,不少后世的卓越词人、诗人,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来缅怀他。但同时也还有一部分人

  • 曹魏著名政治家陈群,他当初为何没选择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陈群,三国,风云人物

    一、荆州之失蜀汉之所以会失去荆州,很多人会认为庞统的早死,迫使诸葛亮不得不入蜀,如果诸葛亮不入蜀,想必可以看破东吴的阴谋,不给吕蒙偷袭的可能。会这样想的人,大多都是受到《三国演义》的误导,认为庞统死,刘备缺乏军师,才不得不召诸葛亮入蜀,这才使得荆州失守。事实上不管庞统是否活着,诸葛亮都一定会入蜀,因

  • 更始帝刘玄:扮猪吃虎的傀儡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玄,汉朝,风云人物

    更始帝刘玄,是王莽亡国后到刘秀建国前的过渡皇帝,虽然在位只有短短3年,但是被当时的人认为是正统皇帝。刘玄是绿林军诸将选举出来的皇帝,世人都说更始帝刘玄性格懦弱,是绿林军选的傀儡皇帝。其实不然,刘玄此人有勇有谋,虽然有时候对绿林军诸将妥协,但是如果违背他的原则,他爆发起来神魔无命。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当

  • 赵武灵王赵雍的后世评价怎么样?他的后代都是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武灵王,战国,风云人物

    赵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武灵王赵雍(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95年),嬴姓赵氏,名雍。赵国第六位国君,赵肃侯赵语的儿子,生于赵肃侯十年(公元前340年),卒于赵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

  • 南宋状元赵逵:人称“小东坡”,敢向秦桧挑战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逵,宋朝,风云人物

    南宋状元赵逵被人称为“小东坡”,他的一生官做得不大,却很有骨气。在奸臣秦桧当权的时期,敢于当面锣对面鼓和他对着干的人少之又少,赵逵之所以享有盛名,其原因就在于敢于挑战秦桧。赵逵,资州人(今四川资阳县),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辛未科状元。他自幼喜欢攻读和收藏古书,认真探究历代兴衰治乱的规律,